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菌根存在于大多数树种的根系中,是植物与微生物最普遍的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体,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在自然界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杨柳科外生菌根形成过程中,菌根真菌参与了根系生长发育以及整个杨柳科树种的生理代谢活动。因此,研究外生菌根对杨柳科树种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对促进树种生长,增强树种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外生菌根文献,阐述杨柳科树种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物质积累和吸收、转运途径与机制,以及抗逆性等生理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杨柳科外生菌根真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外生菌根真菌改善树木钾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是树木需要量最多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森林通常不施肥,主要依靠树木的根系吸收土壤环境中的钾来满足自身营养的生理需要。外生菌根真菌感染树木根系后形成共生体——外生菌根,它们普遍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益于活化利用土壤中的无效钾,改善树木钾素营养,促进林木生长。对外生菌根真菌在改善树木钾素营养中的作用及活化土壤钾的可能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筛选出高效活化土壤无效钾的优良菌株,生产菌根化林木奠定基础,以有益于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的季节对庐山林区的真菌进行了点与面的调查。共报道了庐山的外生菌根真菌14属31种,对它们发生时期、菌的生长习性和分布进行详细的报道。尤其它们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息息相关,这为进一步对该林区森林生态系统中与这些菌类有关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外生菌根真菌28种,隶属6科18属,查明主要菌根树种是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和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 Beissn),主要菌根真菌是红菇(Russuluceae)和牛肝菌(Boletaceae),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分析,以亚高山(Subalpine belt)南2850-3300m,北坡3000-3200米,区带最适合于菌根(Mycorrhiza)及菌根真菌子实体(Mycorrhiza fungi fruit bodies)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酸碱度和重金属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测定重金属、pH值对外生菌根真菌(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探讨ECMF耐重金属的机制,该文利用纯培养方法测定了pH值、不同浓度重金属锌、铜和铅胁迫对粘盖牛肝菌、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3种ECMF生长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处理和ECMF培养前后培养基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值4.1~7.1的范围内3种ECMF均可生长,其中粘盖牛肝菌生长的最佳pH值为6.7~7.1,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为5.3~6.7。不同重金属对3种ECMF的生长影响不同,锌浓度≥100 mg/L时就显著抑制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的生长,而锌浓度≥600 mg/L时才显著抑制粘盖牛肝菌的生长,低浓度(100~300 mg/L)的锌对粘盖牛肝菌的生长影响最小,粘盖牛肝菌对锌有较强的耐性。10~1 000 mg/L的铜对3种ECMF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10 mg/L铜对褐环粘盖牛肝菌除外),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大,当铜浓度为1 000 mg/L时,对褐环粘盖牛肝菌和褐黄牛肝菌的抑制率均为100%,而对粘盖牛肝菌仅为20.42%,说明粘盖牛肝菌对铜的耐性最强。低浓度的铅(褐环粘盖牛肝菌0~600 mg/L,褐黄牛肝菌和粘盖牛肝菌0~200 mg/L)对3种ECMF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褐环粘盖牛肝菌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对褐黄牛肝菌的促进效果最差,当铅浓度较高时(褐环粘盖牛肝菌1 000 mg/L,褐黄牛肝菌和粘盖牛肝菌600 mg/L)开始抑制3种ECMF生长。3种重金属胁迫下3种ECMF培养前后pH值变化总体趋势相同:不同浓度重金属处理间及ECMF培养前后pH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ECMF培养后pH值降低,且重金属处理的培养基pH值比对照降低更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Aminita vaginata)、乳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ctifluus)和绒粘盖牛肝菌(S.tomentosus)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油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施氮量(0,4.5,9和18mg/L硝酸铵)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乳黄粘盖牛肝菌和绒粘盖牛肝菌)对油松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1)同一氮水平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油松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均高于不接种对照,不同菌种的促生效果不同,以灰鹅膏菌效果最好,乳黄粘盖牛肝菌和绒粘盖牛肝菌次之,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油松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或不变,施氮量为9mg/L时生长量和生物量都达到最大。(2)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油松幼苗,其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Fv/Fm和ΦPSⅡ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施氮量为9mg/L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接种灰鹅膏菌能显著提高油松的净光合速率。【结论】施氮量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物量和光合速率有交互效应,且以接种灰鹅膏菌并附加9mg/L施氮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外生菌根真菌 2 8种 ,隶属6科 18属 ;查明主要菌根树种是巴山冷杉 (Abiesfargesii Franch)和太白红杉 (L arix chinensis Beissn)。主要菌根真菌是红菇 (Russuluceae)和牛肝菌 (Boletaceae)。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分析 ,以亚高山 (Subalpine belt)南坡 2 85 0~3 30 0 m、北坡 3 0 0 0~ 3 2 0 0 m区带最适合于菌根 (Mycorrhiza)及菌根真菌子实体 (Mycorrhiza fungi fruit bodies)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EM)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在改善植物生理状态,增加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内蒙古地区具有复杂的气候、地貌和土壤等生态环境特征,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森林类型,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EM真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研究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可将EM真菌多样性和群落学的研究历史分为早期子实体调研阶段、中期EM根尖观察结合Sanger测序阶段和当下流行的高通量测序阶段,其研究目的从最初的多样性调查变为现在的群落生态学研究。笔者对近20年内蒙古地区EM真菌相关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当前内蒙古地区EM真菌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内蒙古地区EM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镉对两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生菌根真菌是土壤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真菌,能与多种造林树种形成外生菌根,提高宿主植物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采用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镉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镉对两种外生菌根真菌Pisolithus tinctorius715和Cenocuccum geophinumSIV生长的毒性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考查了二者对镉的抗耐能力,为进一步应用外生菌根真菌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镉对两种外生菌根真菌Pt 715和Cg SIV的生长具抑制作用,二者的生物量随培养液镉浓度增加而降低,呈指数相关关系。其中,Cg SIV的生长对镉十分敏感,而Pt 715对镉具极高抗性,镉对两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毒性指数分别为0.005 5(Pt 715)和0.033 3(Cg SIV)。在培养液中加入镉之后,Cg SIV菌丝的磷、钾含量无显著变化,而氮含量随培养液中Cd浓度上升而增加,同时吸氮量无显著变化,吸磷量和吸钾量在高浓度时显著降低。Pt 715菌丝体内的氮、磷含量出现显著升高(氮)或降低(磷),钾含量仅在低浓度处理时显著降低,其中磷含量随培养液中镉浓度上升而显著降呈线性负相关;此外,其吸氮量仅在高浓度时显著降低,吸磷量显著降低且其与培养液中镉浓度的呈线性负相关,吸钾量也显著降低但与培养液中镉浓度为指数相关关系。总体来看,在现实条件下,镉不会显著降低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体氮、磷、钾含量和吸收量。  相似文献   

10.
张琴  杨芳显  何凤扬  刘杰  陆燕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04-16506
从广西桂林青狮潭水库库区松林中分离得到1株外生菌根真菌,初步鉴定为硬皮马勃目、硬皮马勃科、硬皮马勃属、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flavidum)。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Zn、Cu、Hg、Cd 均对Scleroderma flavidum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Cd的抑制作用最强。同时,Scleroderma flavidum 具较强的抗重金属能力,且对Zn、Cd的耐性远大于对Cu与Hg的耐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实生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计,探讨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苗,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可显著提高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地上干重和叶片光合能力(P<0.05)。其中,接种土生空团菌幼苗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苗和豆马勃属接种苗。  相似文献   

12.
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RGS)作为G蛋白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的负调控作用的蛋白,其功能主要表现影响真菌菌丝生长、产孢等发育阶段,以及次生代谢产物、色素合成等致病性方面.近些年,随着学术界对于植物病原丝状真菌RGS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报道,然而,尚缺乏对模式真菌与植物病原丝状真菌中RGS蛋白系统性对比分析的研...  相似文献   

13.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主要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提取,然而黄花蒿在生长过程中会向周围环境分泌青蒿素.为正确评估青蒿素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试验以重庆地区有代表性的两株外生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Sl 8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Ld3为材料,研究了青蒿素对菌丝生长,H+和有机酸分泌,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青蒿素,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菌丝生物量降幅高达26.89%(Ld3)和89.13% (Sl 8);Ld3分泌H+和草酸的能力增强,而Sl8分泌量下降.随着青蒿素浓度的增加,菌丝的N、P、K含量及吸收量显著减少.当培养基中青蒿素达到80 mg/L时,Ld3的N、P、K吸收量比不加青蒿素的处理分别降低了50.55%、46.30%和42.28%;Sl8几乎丧失对N、P、K的吸收能力.说明青蒿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但对H+和草酸的分泌作用因菌株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细胞壁的阻碍作用、植物的螯合作用、加速体内重金属的外排、体内重金属的区室化隔离与植物体的解毒作用几方面,探讨了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从土壤p H、有机质、根系分泌物3个方面阐述了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因素,从植物根系内部的转运和地上部分的运输两方面分析了植物对重金属的转运。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的微塑料污染及其毒理学效应已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但微塑料对外生菌根真菌的毒性研究仍不多见。为此,以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Ld)作为供试菌株,选用粒径80 nm和4 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塑料微球(PS-MPs)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平板法和液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粒径不同质量浓度(10~300 mg·L-1)的PS-MPs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情况、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200~300 mg·L-1)的PS-MPs显著(P<0.05)抑制2株真菌的生长,且粒径4 μm的PS-MPs较粒径80 nm的对两株真菌的生物量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随PS-MPs质量浓度的升高,Pt和L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始终显著(P<0.05)高于对照,且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暴露于2种粒径的PS-MPs之中时,Pt和Ld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在300 mg·L-1处理下最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各处理下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PS-MPs处理下,Pt和Ld的MDA含量显著(P<0.05)升高(除10 mg·L-1 4 μm PS-MPs处理下的Pt和200 mg·L-1 4 μm PS-MPs处理下的Ld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P<0.05)降低(除10、20 mg·L-1 80 nm PS-MPs处理下的Pt和10 mg·L-1 80 nm PS-MPs处理下的Ld外),菌丝组织电导率显著(P<0.05)升高。据此推测,PS-MPs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机制可能涉及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同菌株对不同粒径PS-MPs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微塑料对土壤外生菌根真菌的急性毒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板栗菌根真菌侵染机理研究以及菌根真菌的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35℃)、pH值(4.0,5.0,6.0,7.0,8.0)、碳源(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氮源(蛋白胨、KNO3、(NH4)2HPO3、酵母浸出液)对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存在差异,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Pers.)Fr)、黄丝膜菌(Cortinarius turmalis Fr.)、淡紫红菇(Russula lilacea(Quél.))和空柄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es(Opat.)Kalchbr.)属中温菌,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而褪色红菇(Russula decolorans(Fr.)Fr.)、多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hizum(J.F.Gmel.)Pers.)和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 W.F.Chiu)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属耐高温菌。7种菌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最适环境为偏酸性。大红菇、褪色红菇、黄丝膜菌和多根硬皮马勃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蔗糖、甘露醇和麦芽糖,其他3种菌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多数菌根真菌在以有机氮和铵态氮为氮源条件下的长势好于硝态氮。【结论】初步确定了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无钾、低钾、中钾和高钾的液体培养基培养3种外生菌根真菌28d,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量、氢离子的分泌状况以及真菌菌丝体内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在中钾的条件下生长最好,无钾、低钾或高钾时生长受到抑制;在无钾和低钾时分泌氢离子的速率最高,有利于土壤中无效钾的活化;钾的供应水平对真菌体内氮、磷、钾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土壤复合污染情况普遍,在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中各重金属之间存在加和、拮抗、协同作用,使得其较单一污染更加复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本文综述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超微结构、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复合污染条件下,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规律,复合污染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对明确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理、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能够为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植物栽培及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