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水稻稻瘟病活体菌株接种法在稻种资源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省内主要栽培粳稻品种(品系)为研究对象,用活体菌株接种法进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在人为控制的田间小气候下,建立了一套发病系数高、简便实用、病圃容量大、鉴定结果可靠性强的稻瘟病鉴定方法。通过几年的抗性鉴定,鉴定筛选出了一批利用价值较高的种质资源和新品系,为加速实施水稻良种化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梭条花叶病流行危害的主要措施。1985~1989年,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研究该病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途径的同时,在各个发病区组织广泛田间调查,通过池栽毒土接种、汁液接种和其它有关方法的鉴定,并经7个病区试点的抗病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抗小麦梭条花叶病的品种(系)。这些品种(系)产量较高,防病增产效果显著,其中尤以8165品系表现突出。8165品系是仪征市种子公司和农科所从品系5-2中系统选育出的。自1985年始该品系参加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组织的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和1986~1989年的抗病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性和较好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室内苗期接种鉴定和田间鉴定方法测定15个豌豆品种(系)对根腐病的抗病性。苗期鉴定结果表明,中感品系有2个、中抗品种(系)有8个、抗病品种(系)有5个,分别占总参试品种(系)的13.33%、53.33%和33.33%,这与田间试验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应用室内苗期鉴定方法鉴定豌豆根腐病抗性结果准确、速度快,而且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可作为豌豆根腐病抗性快速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筛选抗性种质资源,进行栽培品种选择和抗性育种,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从荷兰、法国、韩国等国外引进的19个辣椒品种进行了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9个品种中,有高抗病品种11个,抗病品种4个,中抗品种2个,感病品种2个。  相似文献   

5.
<正>1979~1986年以来,进行了水稻品种抗褐稻虱鉴定及抗性基础理论研究。 一、1979年以来,先后对省内外稻资源,杂交稻组合和三系以及常规稻稳定品系累计5326份,进行了抗褐稻虱鉴定(其中省内历年保存的稻种资源已全部鉴定完毕),从中筛选出具有中抗以上水平材料达220余份,可供生产和育种部门使用,其中签定的“晚籼83-12”新品系1986年全省推广面积达十四万余亩。 二、在进行抗性鉴定的同时,为了合理利用抗原,减少抗性育种的盲目性,为此,对品种抗虫性和抗性育种有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筛选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河南省作为玉米主产区,筛选多抗性品种可以为该区玉米品种的推广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2015—2017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针对河南省6种玉米主要病害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小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抗性表现相对稳定,中抗品种占主要地位,比率分别为49.22%、52.00%、46.45%,抗性品种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抗性品种极少;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间品种抗病表现变化较大,2015年高抗性品种比率最高,为35.16%;在玉米南方锈病抗病品种鉴定中,抗病和高抗的品种总体较少,抗性类型品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玉米镰孢茎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相对较多,抗病品种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瘤黑粉病抗病品种鉴定结果在不同年份中差异较大,2015年和2016年以感病品种为主,2017年以中抗品种为主;玉米镰孢穗腐病高抗性品种较少,抗性品种比率逐年上升,中抗品种比率相对稳定,在40%左右。结合3 a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共获得中抗以上的多抗性品种23个。综上所述,近年河南省选育的玉米品种中,对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瘤黑粉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的品种比例较高,而小斑病、南方锈病和镰孢穗腐病的高抗性品种相对较为缺乏,应进一步加强这3种病害的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优质麦、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抗性较好的品种(系)有56份,其中高抗占13.18%、中抗占12.71%、低抗占23.29%、感虫占20.47%、高感占30.35%。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7个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较稳定的抗性。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新品系18份,没有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优质麦品种,其鉴定结果为生产和育种部门利用抗虫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甘蔗与河八王杂交BC1品系(SNBC1)对黑穗病的抗性水平,以广西蔗区甘蔗黑穗病混合孢子粉为接种源,利用人工浸渍接种与自然感病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八王BC1、黑穗病鉴定对照品种及亲本共38个材料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通过观测发病潜伏期、持续发病期、接种发病率、自然发病率这4个病情参数,结合对照品种的抗性表现,评价参试品系的抗性,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验证。结果表明4个病情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SNBC1品系中:未发病品系7个,占18.42%;高抗(HR)的品系15个,占39.47%;抗(R)品系3个,占7.89%;中感(MS)品系有3个,占7.89%;感(S)品系有2个,占5.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与SNBC1材料的抗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掌握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能力,为挖掘具有特色的家蚕抗病材料及培育适应当地的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龄起蚕经口添食相同浓度病毒、逐日调查存活率的方法,对200个家蚕品种(品系)进行BmNPV抗性评价和筛选;并通过接种后每日存活数、各发育时期存活率等指标分析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对BmNPV的抗性水平、发病死亡规律、不同抗性品种的发病死亡时期及同一品种不同品系间抗性差异.[结果]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中抗BmNPV的品种有731、795、854B、872A、966B、B黄肉色茧、P50、山河B、选二甲白和竹印,感病品种包括955、242A、242B、963B、DW3、锦秀A、锦秀B、日、野乙和云夏A油.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首次出现死亡差异的时间截点分别是接种后96和48 h,二者相差48 h;部分抗病品种在秋季对BmNPV的抗性水平低于春季;同一家蚕品种A系和B系的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中大多数品种的抗BmNPV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其中P50为BmNPV抗性最强品种.对未知品种进行抗BmNPV测定时,可选择接种后168 h作为抗性评价的时间截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共鉴定了16个粳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温室人工接种结果表明,16个供试品种中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4、3、6和2个;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在两地有一定差异,其中在永修鉴定结果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3、3、6和3个,在修水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3、2、3、7和1个。综合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的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对稻曲病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小叶迟熟、浙科优2854、Ⅱ优7954、池优65,但多数甬优系列品种感稻曲病。本研究结果可为江西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布局及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南省地方籼稻和粳稻的稻瘟病抗性和农艺性状差异,筛选适宜于种植区环境的优异地方稻种,为稻瘟病的抗性育种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地方籼稻和粳稻品种各23份为材料,利用8个稻瘟病菌株进行室内苗期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瘟基因推导,并结合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地方稻种。【结果】抗性频率为0.0%~25.0%、25.1%~50.0%、50.1%~75.0%和75.1%~100.0%的粳稻品种分别有4、5、6和8个,籼稻品种分别有0、4、7和12个。粳稻和籼稻接种8个稻瘟病标准菌株后,籼稻的稻瘟病抗性整体高于粳稻。46个水稻品种的抗瘟基因组成较复杂,其中,能推导出抗瘟基因的品种共17个,其中粳稻品种7个,籼稻品种10个;抗性基因组成复杂的品种(可能含有的抗瘟基因在6个或6个以上)有23份;含有未知抗瘟基因的品种有6个,均为粳稻;Pik、Piz-t、Pib、Pi1、Pi11和Pita-2基因在籼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粳稻,其中Pita-2基因仅存在于籼稻品种吉强糯和天杂58中;Pik-s、Pita、Pi3、Pi12和Pii基因在粳稻中出现的次数高于籼稻,其中Pi12基因仅存在于粳稻品种日本谷和华街中。农艺性状调查测定结果显示,在株高、穂长、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粳稻品种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籼稻品种;在产量方面,籼稻品种间的差异小于粳稻品种。筛选出的高抗稻瘟病品种:镰刀谷(粳稻)、香糯(籼稻)、毫糯早(籼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高产品种:日本谷(粳稻)和粘珏香(籼稻);矮杆品种:冷水汕优(粳稻)和白壳糯(籼稻);多穗品种:日本谷(粳稻)和老品种糯谷(籼稻)。【结论】籼稻所含的抗瘟基因数量和稻瘟病抗性整体较粳稻高,说明籼稻的抗谱范围更广。筛选出的粳稻品种冷水汕优和日本谷可用于优质高产品种选育,籼稻品种香糯和毫糯早可用于稻瘟病抗性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2.
The Use of Rice Varietal Diversity for Rice Blast Contro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ield experiments of mixed- (intercropping) and pure-planting (monoculture) of four rice vari-eties, representing improved hybrid varieties (Shanyou63 and Shanyou22) and high-quality traditional varie-ties (Huangkenuo and Zigu) from Yunnan Province,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ir differences in genetic back-ground and agro-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ixed-planting of the hybridrice and high-quality traditional rice varieties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effect on controlling rice blast diseasethan the monocuiture of these varieties, particularly the traditional ones. It is evident for the highly suscepti-ble traditional varieties in mixed-planting to achieve disease control, with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blast inci-dences and severity indexes. The blast control efficiency reached up to 83 - 98 % under such planting model.This suggests that an appropriate mixed-planting of rice varieties with diverse genetic background and agro-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rice blast control. In addition, resis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rice varieties to lodging wa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in the plots with mixed-planting, compared with theplots with monoculture. The average rate of grain-yield increase ranged from 6.5 to 9.7 % in the plots withmixed-planting.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方式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4个当地主栽杂交稻品种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配置4个组合进行混合间栽组合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间栽区各品种的平均叶瘟和穗瘟发病率均比净栽区低,尤其对优质易感病糯稻品种,穗瘟相对防治效果达到46.90%~77.36%。混合间栽较之净栽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可达675.0~921.3 kg/hm2。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部分稻种资源稻瘟病抗性评价及基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66份地方品种进行了稻瘟病叶瘟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陆稻地方品种中高抗的品种最多,占36.7%;其次是籼稻地方品种,占6.3%;粳稻最少,仅占2.2%。对16个高抗稻瘟病的陆稻地方品种进行基因分析,发现9个品种对所测试菌株受2对基因控制,7个品种对所测试菌株受3对基因控制。这些陆稻地方品种是发掘和定位新的抗稻瘟病基因以及抗性育种的重要素材和抗源。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混植控制稻瘟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2003年分别在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和梅河口市海龙镇选择抗性不同的当地主栽品种按不同比例搭配种植,进行了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混合间栽可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控病效果主要体现在感病品种上。对感病品种“吉优1号”的控制效果达95.94%,对“丰优301”的控病效果达57.14%和49.21%,对“超产2号”的控病效果达63.59%。选择抗谱不同的品种搭配种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松粳6号”与“吉优1号”组合,2个品种的致病菌谱完全不同,对感病品种“吉优1号”的控病效果高达95.94%。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寒地早粳近5年审定和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水稻品种316个为材料,对稻瘟病抗性与水稻生育特性、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人工接种还是在自然感病条件下,寒地早粳品种的叶瘟、穗颈瘟与生育日数、活动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2647、-0.1796和-0.2090、-0.1743;叶瘟、穗颈瘟与穗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相关系数为-0.3027和-0.2765,而与平方米穗数呈显著正相关,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1953和0.1481,穗颈瘟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92.表明在寒地稻作区生育日数越长、活动积温越高叶瘟和穗颈瘟的发病越轻,平方米穗数越多稻瘟病越重,品种抗病性越强产量越高.因此,通过对品种生育性状的适当选择,在寒地稻作区完全可以选育出既高产又抗病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丧失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川东南稻区汕优63,冈优22等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与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关系十余年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分析,探明了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对品种抗性丧失预警和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水稻品种在生产栽培上的合理布局和品种搭配提供依据,2005年和2006年对贵州省湄潭县部分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湄潭县推广的22个水稻品种中没有表现抗病的品种出现。最好的抗性表现也只达到中抗,其中福优325和川香优6号的抗性水平相对较好(2年均为中抗),其抗性比较稳定,可在稻瘟病综合防治中作为抗病品种布局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优异的水稻稻瘟病抗性材料,收集并整理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日本、韩国共203份水稻种质资源,按照不同的育成时期、来源进行分类,利用2a的抗病鉴定结果进行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旱育稀植时期育成的品种稻瘟病抗性有很大的提高,韩国的水稻资源有更好的稻瘟病抗性。资源的年际间抗性有差异,应对材料进行多年、多点的鉴定。因此,在利用自然条件对育种材料抗稻瘟病筛选后,用接菌的方式对自然感病筛选出的未发病材料进行接菌鉴定能提高抗病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