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金凤 《农业考古》2001,(1):108-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抗衡,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军事上,也表现在经济上,而且最根本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各割据政权为了增强国力,无不注意发展生产,以增强经济实力。那么,界于南北之间的中间地带经济状况如何,在南北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如何,这也是研究中间地带应予关注的问题(1)。本文主要选择屯田和水利来探讨中间地带的农业经营状况。 一、屯田 两汉的屯田多在边疆地区,以开发边疆,巩固边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裂,使中间地带成为南北政权的“边疆地带”,从而成为屯田的重要区域。屯田可以划分为军事性屯…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藏书蓬勃发展,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藏书家们颇具人文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藏书对外开放,允许借阅,并补充官藏,这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同时,大动荡中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南北各地农业科技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南北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在微观上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交流、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传统水利思想的继承以及精耕细作思想的传播等;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封建化。  相似文献   

4.
朱和平 《农业考古》2001,(1):114-118,128
从总体上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生产目的主要为了满足劳动者自己需要,而不是出于交换目的。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就是在农业领域中,由于生产、生活和其它方面的原因,人们的经济活动与市场也发生了一定的联系。这种现象,尤以经济作物的种植最为明显,不仅体现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到了阶级结构。阶级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对其进行专门探讨,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一、经济作物种植中的商品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性经济作物的种植,包括专门的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投放…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形成了士族权利和皇权两股并行的力量。但由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的经济重心——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极度的社会动荡,“无月不战”。“兵难日起,州郡鼎沸,效境之内,民不安生,捐弃居产,流亡藏窜”,“是时天下户口耗减,十裁一在”,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普遍现象。战乱之中的北方人民,为躲避兵祸,就大量的向相对安静的南方及北方边境地区迂徒。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动,为迁入地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管理经验,使这一时期南北农业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本文从南北各地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传播、农田水利的发展等微观层面,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和少数民旅的封建化等宏观层面入手,以期勾勒出南北农业文化在这一时期的交流和发展,并对这一时期农业文化交流中产生的问题作一探索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农业考古》2021,(3):150-156
历史时期疫灾的发生存在阶段性的高峰变化,人口变动趋势与疫灾频度变化存在线性关系,战争是导致疫灾频发、形成疫灾高峰波段的直接要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时期疫灾出现的首个高峰时期,气候的寒冷特征导致的气温、降水异常是促使该时期疫灾发生呈现峰值变化的导向原因,存在如旱、水、兵—饥—疫等复合型灾害链的灾害表现形式。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应对措施是影响疫灾广度与深度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军队作为疫灾发生的重灾区,在应对疫病流行的治理上未显现出应有的正面处置措施,甚至借疾疫充当完成政治目的的手段,加剧了疫灾流行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8.
高迪  张明 《农业考古》2022,(1):187-193
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有关果品的记载。果品不仅具备食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魏晋南北朝时期果品种植的面积持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成熟,种植品类日益繁多,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增强。果品在饥馑灾荒年代可以充当主食饱腹,可以调节味道增添层次,果树既具备观赏价值,又可以作为经济作物提供经济效益。此外,果品还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促进社会交往与文化交流。果品可用以彰显社会地位,可用以交际交流,可用以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可用以下酒醒酒以避世。果品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功用使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并持续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漕粮转运在黄淮地区及河北平原呈现出的兴盛面貌,阐述了该时期北方地区粮食的水次仓储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央集权分崩离析;传统礼教急遽解体。它既是一个充满人生痛苦的年代,又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大动荡大变化的年代。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大时代背景,促使了魏晋妇女妆饰的独特性和时代性。本文试图另辟蹊径,选择妆饰这一视角再一次探寻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风貌及其表象之下的文化原因。本文将从魏晋妇女的服饰,包括魏晋妇女的服装形制、魏晋妇女服装纹样及其文化内涵来论述魏晋妇女的妆饰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文化艺术和庄园经济两大因素对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影响,并在介绍魏晋南北朝园林典型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艺术和庄园经济对后代园林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北方观赏凤梨品质差异比较试验,分析南北方凤梨植物学性状、全碳及N、P、K元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开花期北方凤梨植株矮壮、叶色深、有光泽,花序粗壮、舒展,颜色鲜红,根系细长、侧根发达,南方凤梨叶片细长、叶色较淡,花序较弱、颜色暗红,根系粗壮、侧根少;②售后观赏期内,南方凤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花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均大于北方凤梨;③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能力强于南方凤梨;④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磷进而转运至花苞片,而南方凤梨对磷素的吸收能力下降;⑤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以维持较强的碳氮代谢活动和较高的碳氮库比值。表明北方凤梨花质量好于南方凤梨,货架寿命长于南方凤梨。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施肥肥料种类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人工栽培绿肥这一重要的肥料。重点分析了绿肥的栽培、主要品种以及广泛应用。研究认为深入探讨与研究这一珍贵遗产,对现代农业生产肥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季节性灾害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辉  卜风贤  樊志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305-11307
为了降低灾害风险,有效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选择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防灾、抗灾和减灾,对促进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历史时期的农业减灾技术对于当今的抗灾减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君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65-12767,12773
新疆北疆与南疆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危害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南北疆贫富分化更加严重,阻碍新疆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该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31-4832
从农业生产工具、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农田水利技术3个方面综述了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97-2598
通过对淮河流域汉唐时期农业灾害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发现此期该流域农业灾害的发展一直呈上升态势,愈往后,灾害发生的频次愈高;同时在不同阶段又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灾害构成差异,灾害集中性、连续性发生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