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树病害主要以李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和李褐腐病最为常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最为严重。病害主要侵染花、果、叶等,可导致叶片脱落、树势削弱,果实丧失商品价值。现把这几种李树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樱桃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孔病 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褐斑穿孔病。近几年各地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穿孔病引起树体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1桃细菌性穿孔病1.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果实和嫩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约2毫米左右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缝,病部脱落后形成穿孔,故称"穿孔病"。果实发病时,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黄白色粘性物质;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果实失去商品价值,枝条受害后形成溃疡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桃树的主要病害如桃褐腐病、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的发病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桃树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马铃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而且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随着马铃薯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病害为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我们通过对驻马店马铃薯病害以及防治方法的初步调查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6年对李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只能在枝干上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靠雨水传播,枝干、叶片和果实发病后可多次互相交叉传染,大量种植感病品种,降雨过多和冰雹,管理不善,成为病害流行的因素。重病园单纯靠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采用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选栽抗病品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曹月英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12):38-38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
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也为害果实和新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的红褐色病斑,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成一个大斑。若口光温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在病叶背面病斑上常溢出黄色黏状菌脓。最终,病斑干枯,其边缘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破碎且不整齐,有时残留部分组织坏死。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穿孔病可导致李树叶大量脱落,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研究发现,病害的初侵染源来自枝干病斑,生长季节枝、叶、果相互交叉感染。选用抗病品种消除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以及药剂控制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目前,阿勒泰地区常见的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日烧病(又叫日伤病)、细菌性斑点病(又叫疮痂病)、疫病等.但分布广、为害重、影响大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斑点病和疫病,现将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细菌性穿孔病病原细菌在枝条皮层组织越冬,以皮孔、叶痕附近为多。气温升高后,在桃开花期病菌开始繁殖并形成病斑,用肉眼可见“春天溃疡”,溃疡表面病原细菌溢出,并散布开来。从气孔侵入叶片,最初出现黄白色至白色圆形小斑点,呈多角形,后来病斑变为浅褐色,并逐渐发展成紫褐色 相似文献
17.
一、蘑菇褐腐病
1.症状:染病的蘑菇子实体呈不规则白色棉絮状菌团,即菇盖停止发育。无菌盖和菌柄之别,表面被白色絮状菌丝覆盖,并渗出暗褐色液滴,散发腐败臭味,也可致菌柄膨大或菌伞缩小,后溃烂产出褐色液滴状物。 相似文献
18.
19.
20.
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这一古老的树种是中国特产,其种子即白果可入药,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平喘防虫作用,其常见病虫有银杏茎腐病、银杏霉烂病、银杏叶枯病、银杏干枯病、银杏大蚕蛾、桃蛀螟、银杏超小卷叶蛾、豆荚螟、茶黄蓟马等。1.茎腐病该病主要为害1~2年生幼苗,高温是诱导茎腐病的主要原因。在高温下苗木受损伤,抗病性减弱,病菌生长繁殖快,从苗木伤口侵入,引起病害发生。另外,苗圃地低洼积水,苗木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在6~8月天气持续炎热时发病重。提早播种。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提高幼苗木质化程度,增强对茎腐病抵抗力,并进行苗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