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瑀  戴建军  周连仁  王晓巍  马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81-15683
[目的]研究大豆、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氮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氮素水平以及3种种植方式。[结果]在玉米/大豆混作系统中的玉米表现出竞争优势,产量比单作玉米高0.36%~3.74%,而混作中的大豆产量比单作大豆降低了26.93%~46.90%。[结论]混作处理的总氮肥利用率和总产量均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整个混作系统表现出混作优势。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方式玉米大豆产量和产值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2005年进行玉米大豆单作、间作、混作(同穴播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单产和产值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面积玉米大豆混作总产值>玉米大豆间作总产值>玉米单作总产值>大豆单作总产值。  相似文献   

3.
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中氮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15N同位素示踪稀释法研究了玉米单作及与大豆混作的氮来源,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来自土壤氮占87.20%~92.88%,来自肥料氮仅占7.2%~12.8%;与大豆混作时,玉米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比单作降低了13.14%~21.77%和14.04%~26.96%;玉米从大豆固氮产物中获得氮13.72%~22.14%.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苗期大豆、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在前茬作物为大豆、玉米和大豆-玉米混作的土壤上种植大豆、玉米和大豆-玉米混作。结果表明,①与大豆-玉米轮作相比,大豆连作降低了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玉米连作降低了脲酶活性而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三种种植方式下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②与大豆-玉米混作相比,大豆连作和玉米连作都降低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根际土壤蔗糖酶的活性,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不明显。在前茬为玉米的土壤处理中,大豆-玉米混作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的处理。③大豆连作和玉米连作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高于大豆-玉米轮作。在前茬为玉米的土壤处理中,大豆-玉米混作的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的处理。④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氮及其碳氮比都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因此,不同的种植方式能够影响大豆和玉米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高肥力条件下夏玉米大豆间混作互补与竞争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肥力条件下夏玉米大豆间混作的互补主要表现为叶层镶嵌,群体内光分布均匀,间作玉米消光系数小,风、温状况改善。竞争的重要因子是光而不是土壤养分。大豆竞争结果指数:混作<2:2间作<3∶2间作,竞争强度:混作>2∶2间作>3∶2间作。间作竞争结果是相互补偿;混作竞争结果是相互抑制。互补与竞争对生殖器官效应大于营养器官。最终,间混比联合单作籽粒产量增加16-27%,产值增加7-12%,蛋白质产量高2.1-8.2公斤/亩,但籽粒产量略低于单作玉米。  相似文献   

6.
玉米和大豆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1992年~1993年用15N示踪稀释技术分别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豆和玉米植株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混作时玉米植株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平均比单作时降低了9.13%~24.58%和7.15%~22.52%,减低了玉米植株对土壤和肥料氮的剧烈竞争.混作时大豆植株固定的氮除供本身生长发育用外,还能转移给与之混作的玉米植株.输出率达到18.44%~35.32%,使玉米植株从与之混作的大豆植株的根际获得本身生长所需氮的8.75%~24.05%.这种负反馈机制又使混作系统中大豆植株的固氮百分率比单作时提高了29.10%~32.69%.大豆与玉米以2:1株数比种植时,在各试验组合中表现出氮营养优势.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沧州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适宜品种,在2行玉米、3行大豆间作模式下,研究了夏玉米间作不同品种大豆对夏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的叶片SPAD值、穗位叶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均显著玉米单作;间作大豆的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其对应品种的大豆单作;经济效益顺序为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的经济效益较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显著提高,适宜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建议在沧州地区推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适宜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宜湖北省黄冈市采用的夏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开展了玉米大豆间作(2行∶3行)种植模式与常规单作种植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玉米或大豆单作,收益达8 150元/hm~2,较常规玉米、大豆单作种植,间作模式分别增收2 116、3 670元/hm~2,分别增长35.1%、81.9%,经济效益可观,可为当地夏玉米大豆间作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試驗分高肥区和一般肥区。栽培形式包括单作(玉米、大豆、土豆);玉米大豆4:2間作;玉米大豆混作和玉米土豆套作。不同栽培形式內,玉米密度为1,000、1,500、2,000株/亩。田間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前作为玉米。試驗結果如下: 一、不同栽培形式的增产效果玉米土豆套作总产量和产值总收益显著的高于其  相似文献   

10.
玉米/花生混作对玉米铁载体的分泌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培-水培联合体系培养研究了混作对玉米铁载体的分泌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向营养液中供给难溶性的氢氧化铁后,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加入氢氧化铁后混作玉米铁载体的分泌数量和花生新叶中活性铁的含量。结果表明,在6 ̄15d中,混作玉米铁载体的分泌量高于单作玉米;花生新叶活性铁含量在加入难溶性氢氧化铁后第3d时,单作、混作花生新叶活性铁含量无明显的差异,而至第9d、第15d时,单作花生活性铁含量低于混作花生。  相似文献   

11.
玉米辣椒混作条件下磷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玉米和辣椒单、混作盆栽对比试验,测定土体土壤、根际土壤中的含磷量、植株含磷量、生物学产量,并对单、混作条件下玉米和辣椒磷素养分吸收利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作可以提高玉米磷素养分的吸收总量和生物学产量,而辣椒磷素养分的吸收总量和生物学产量混作低于单作。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作物间作可以加强光资源的获取和吸收利用,减少光资源的浪费,是促进作物增产增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明确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下玉米和大豆的生长特性、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特征,于2023年在济南市长清区进行试验,共设置单作玉米(MM)、单作大豆(MS)和大豆玉米间作(MSI)3个处理,对单作和间作下的作物生长特性、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大豆玉米间作可以增加玉米和大豆的株高,但是由于种植密度降低会导致大豆玉米间作下的叶面积指数降低。大豆玉米间作显著提升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较单作玉米相比增幅分别为13.80%和2.43%,但是显著降低了大豆有效结荚数、粒数和百粒重,降幅分别为9.66%、10.21%、3.64%。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大豆玉米间作下的净收益最高,单作大豆下的净收益最低,较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相比净收益增幅分别为26.47%和42.8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豆、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结果]与单作相比大豆/玉米混作在0.05水平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土壤无机氮养分的含量。土壤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的动态变化是前期低,中期高,后期又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铵态氮呈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无机氮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土壤硝态氮和土壤无机氮与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未达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大豆/玉米混作模式的发展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棉田间作系统的小气候特征,进一步研究间作系统中除棉花以外农作物的光合特性,设置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3种间作处理以及棉花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甘薯单作4个单作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棉田间作及相应单作的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均表现为U形曲线,棉田间作较相应单作可提高系统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大豆单作和玉米单作的空气湿度均高于棉花单作,而甘薯单作低于棉花单作;棉田间作及相应单作的空气温度日变化趋势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棉田间作较相应单作可降低系统内的空气温度,棉花单作高于玉米单作,分别与大豆单作及甘薯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和甘薯单作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间作模式下的大豆和甘薯的光合午休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变化一致,均表现为大豆单作模式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甘薯单作模式棉花间作甘薯模式、棉花间作玉米模式玉米单作模式,胞间CO2浓度的表现正好相反。综合来看,棉花间作甘薯模式在改善甘薯光合午休现象、降低系统内空气温度、提高空气湿度方面的优势较其他间作模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一、栽培方式大豆栽培形式多种多样,演变复杂,单作、间作、套作与混作并存,因地而异,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多实行单作,亦有部分以间作为主。二、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是大豆的增产措施之一。连续两年年以上夏季种大豆会造成减产,减产的原因在于,土壤养分的非均衡消耗,土壤中水解氮和速效钾明显减少,锌、硼成倍降低,土壤酶活性下降等;一些病虫害加重,如根腐病、胞囊线虫病、霜霉病、地老虎、蛴螬等;并且大豆根系分泌的毒素会积累,土壤的理化性质会恶化等。因而播种前应选好地块,避免夏季大豆连作。  相似文献   

16.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结果表明,虽然间作玉米、大豆产量有所降低,但玉米与大豆间作总体上比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收益高,玉米与大豆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提高经济收入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难题,江苏省新沂市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对2022年新沂市春播和夏播两种种植模式进行效益分析,并从品种选配、种植模式、精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新沂市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总结的技术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推广提出建议。试验证明,虽然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和玉米产量均有所降低,但综合收益比大豆单作或玉米单作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农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差异,以及根系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作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间作种植玉米+大豆和玉米+马铃薯,测定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处理的团聚体破坏率、根系特征,分析不同作物根系形态特征与团聚体破坏率的关系。[结果]常规管理条件下,在0~10cm土层,玉米大豆间作0.25mm团聚体的数量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增加了29.58%、66.01%,10~20cm土层,玉米大豆间作0.25mm团聚体的数量较玉米单作增加了42.28%;在0~10cm土层,间作模式的土壤抗蚀指数显著大于单作模式,土粒的抗分散能力强,玉米间作大豆较玉米单作与大豆单作团聚体破坏率分别降低了42.22%和26.40%,玉米间作马铃薯较玉米单作与马铃薯单作团聚体破坏率分别降低了35.71%和32.88%,在10~20cm的土层中,玉米间作大豆的团聚体破坏率较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分别显著降低了16.67%和22.75%;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模式的农作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有显著改善,且与团聚体的破坏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可以得出,玉米间作大豆、玉米间作马铃薯能优化作物根系特征,降低团聚体的破坏率,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助于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三种施氮水平上对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大豆的根瘤形成及固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作未施肥大豆相比,三种不同施肥水平上间作大豆的根瘤形成及固氮能力均有所降低,氮肥水平越高,下降越严重;间作条件下,大豆固氮活性的降低大于根瘤数和根瘤重,同样肥力水平下,玉米间作大豆的后茬作物产量显著低于单作大豆的后茬作物产量,而与单作玉米的后茬产量差异不大。与休闲地相比,无论大豆单作还是间作,其后茬产量都显著降低。因此种植大豆不是培肥地力而是消耗土壤肥力。间作大豆对玉米无促进作用,反而使玉米产量下降,对玉米植株含氮量影响不大。间作后作物总产量降低,但蛋白质产量和经济收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