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若干高白度小麦的色泽优势及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以进口的高白度品种澳白麦和山东省现在主要推广的济麦21作对照,研究山东省最新育成的几个高自然白度的小麦品种优麦3号、山农12、山农8355及品系62008的色泽优势,对影响面粉及面制品色泽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色泽优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面粉及其制品色泽性状的改良和高自然白度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智能白度仪和色彩色差计对面粉、面片和馒头的色泽进行评价。【结果】中国的高白度品种(系)具有很大的色泽优势,在面制品色泽上,和对照澳白麦相比,L*值差异不显著,但b*值极显著降低,特别是62008和山农12加工成馒头后L*值比澳白麦高,b*值比对照澳白麦低。加入增白剂后,中国的高白度品种(系)色泽变化的幅度比澳白麦小。对面粉色泽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其色泽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淀粉含量高是其形成高亮度的主要原因;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越高,面粉及面制品黄度越大。【结论】在不用增白剂的情况下,通过选育高白度品种,可以满足人们对面制食品高白度的要求。对蛋白质含量高的材料,不过分追求面粉的白度和亮度,但可通过对低PPO活性和低黄色素含量的选择,培育食品色泽优良的高蛋白小麦新品种。对淀粉含量高的材料,既要重视面粉的白度和亮度,又要重视对低PPO活性和低黄色素含量的选择,培育用于加工中国传统食品的高白度小麦新品种。考虑到面食品的多样化,也可以选择蛋白质含量高、PPO活性低、黄色素含量高的特殊材料,培育加工亮黄色食品的品种,丰富中国的小麦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山农优麦3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并获得国家品种保护权的天然高白度优质小麦新品种。用“山农优麦3号”磨制的面粉不使用增白剂,白度提高4~8个百分点,用其制作的馒头、面条、水饺好看又好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在小麦面粉中加入增白剂,危害人体健康,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因此,开发推广纯天然、高白度优质小麦新品种,前景十分广阔。1山农优麦三号特征特性山农优麦三号由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与山东  相似文献   

4.
皖麦55是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属高自然白度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可以不添加增白剂直接生产高白度的优质中筋粉。通过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大面积示范种植,一般产量在6 000~7 500kg/hm2,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面粉加工企业的角度看,用什么样的小麦生产的面粉品质好,有市场,好销售呢? 1.白度好的小麦。“面粉要白”,这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要求,从客观上来讲,现在的面粉加工企业都在使用面粉增白剂来氧化面粉中的色素,但增白剂的使用量国家有严格的规定,添加多了,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不一定能起到“增白”作用。因此,从小麦品种上找突破口就成了生产厂家一致的目标,白度好的小麦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了“重用”。 2.弹性好的红麦。一是红麦在面粉弹性方面优于白麦。在加工面粉的过程中,如果不用红麦进行搭配,加工出来的面粉弹性就比较差,做出来的食品色泽发暗,形状不规则,食用品质差。二是红、白麦搭配生产,可以对白色的面粉起到调和作用,使其更具光亮的色泽,品质进一步提高。因此,面粉加工企业在加工面粉时,普遍采用红白麦按一定比例搭配生产的办法。这就是红麦退出保护价收购以后,其市场价格一直坚挺或超过白麦的主要原因。 3.面筋质量好的小麦。人们往往认为面筋含量高的小麦就是优质麦,故十分重视面筋含量在评价小麦质量中的重要性,而对面筋质量没有给予充分注意。实际上,面筋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因为仪器分析发现,面粉品质的许多指标都与小麦中面筋的质量直接相关。所以,现在生产厂家更注重对小麦面筋质量的检验,更愿意使用面筋质量好的小麦。 4.能生产食品专用粉的小麦。专用粉是指供制作某些特定食品用的小麦面粉,如面包、面条、饺子、馒头、发酵饼干、酥性饼干、蛋糕和糕点用小麦面粉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用专用粉制成的面制食品以其营养、方便受到消费者青睐,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目前适合制作食品专用粉的优质小麦特别是强筋小麦相对不足,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如果农民朋友引种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必将取得较好的收益。 (本刊辑)  相似文献   

6.
8785小麦因品质优良、高产、稳产而闻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2006008).其主要特征特性可概括为"三高一优一广": 高白度面粉白度高达83.6%(普通小麦白度为73.2%),连续3年在我国冬小麦组的区试中居参试品种之首.用该品种加工高白度面粉,不必使用增白剂,是天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7.
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系统研究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对于作物遗传育种筛选高白度优质资源,为工业化面制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原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对黄淮冬麦区56个小麦品种的白度、破损淀粉、黄色素、PPO活性、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品质等指标系统测定的基础上,以基因环境互作软件对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面粉白度与蛋白质含量、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488、-0.673、-0.732),与面粉溶涨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2),与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关系不显著。【结论】经过软件分析,筛选出白度高且面粉溶涨体积大的品种有绵阳31、绵阳26、西农2611、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破损淀粉少的品种有绵阳25、安农9866、绵阳26、绵阳31、滨麦3号;白度高且吸水率高的品种有绵阳26、滨麦3号、高优511、新麦9-988、绵阳31;白度高且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内乡118、郑麦002、山农664、西杂5号;白度高且谷蛋白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西农2611、西杂5号、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多酚氧化酶活性低的品种有绵阳26、亿高1号、高优511、中原98-68、绵阳25等,这些品种可以作为高白度小麦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针对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质量指标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实验室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面粉样品,进行面粉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1.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的白度有较大的影响。2.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的灰分、面筋、含砂量影响不大。3.长期食用添加稀释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的面粉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结论: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的白度有明显提高,且对面粉质量指标及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小麦的品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它分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两个方面。评价营养品质的指标是籽粒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含量高则营养品质好。 小麦的加工品质又分制粉品质与面粉的食品加工品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制粉品质好的指标是出粉率高,灰分含量低(面粉精度指标),白度大(指面粉要白),磨粉的耗能低。白皮小麦不仅籽粒外观好看,而且在制粉时,皮层容易剥离,因此出粉率高,耗能低,加之白色的麸皮混一些到面粉中,也不影响面粉白度,这更提高了出粉率。反之,红皮品种在磨粉过程中,种皮如混  相似文献   

10.
科技拾零     
《新农业》2006,(4)
高白度“山农优麦3号”选育成功浙工大研制成功无污染农药2005年,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并获得国家品种保护权的天然高白度优质小麦新品种“山农优麦3号”选育成功,这是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重大专项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小麦面粉的天然白度一般为75左右,不能满足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鲜全麦粉及储存3个月后全麦粉中脂肪氧化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色泽性状与LOX、PPO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储存时间对全麦粉色泽的影响及其品种间的差异,为全麦粉或面粉色泽的改良和相关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63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LOX、PPO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用色差计法测定全麦粉色泽性状。【结果】品种间LOX、PPO活性、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它色泽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新鲜全麦粉和存储3个月的全麦粉的LOX、PPO活性变化较大,储存期间LOX、PPO活性丧失较快,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稳定;储存3个月后的白度和亮度等色泽性状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变化不大。新鲜全麦粉的白度和亮度均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黄度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OX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LOX活性与白度、亮度和黄度间相关均不显著;储存3个月的全麦粉的白度和亮度仅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全麦粉色泽改良中,PPO活性和类胡萝卜素的遗传控制是关键;通过储存全麦粉或面粉的方式并不能大幅度的提高其亮度、白度和降低黄度。所以,遗传育种方法是改良小麦粉白度性状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选择10个分别在出粉率、沉降值、湿面筋、面粉白度、降落值5个主要加工品质性状上具有突出特点的小麦品种,按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5个组合F1的5个加工品质性状进行了双列分析。结果表明,沉降值由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但加性效应是主要的;出粉率、湿面筋和降落值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控制,而面粉白度可能受环境影响较大。临汾6653是较为理想的优质育种亲本,津丰1号、82Y91799、Plainsmanv和#4454个品种分别在5个性状中之多数性状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综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杂交组合临汾6653×#445可具有较好的优质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13.
小麦面粉和面食品的色度是小麦磨粉品质和面食品的主要评价指标。特别是面条、馒头、饺子、烙饼等中式食品对白度的要求相当高。多酚氧化酶(PPO)与小麦面粉及其面食品在加工、贮藏中的褐变直接相关。同时,多酚氧化酶种类的遗传变异和表达差异也决定小麦籽粒中的PPO总活性高低,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面粉的白度。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小麦多酚氧化酶生化机理、分布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分析以及与品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根据多酚氧化酶的表达特性,讨论了小麦高白度新品种选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分子标记PPO18和STS01对173份供试小麦品种Ppo 2APpo 2D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进行分子检测,并根据品种间不同PPO等位基因组合类型将供试小麦品种进行分类,同时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生化测定及面粉白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73份小麦品种共检测出Ppo A1b/Ppo D1a、Ppo A1b/Ppo D1b、Ppo A1a/Ppo D1aPpo A1a/Ppo D1b 4种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且各基因组合类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38.7%、13.9%、35.8%和11.6%;供试小麦品种不同位点PPO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差异较大,2A位点等位基因Ppo A1a、Ppo A1b出现频率相近,而2D位点等位基因Ppo D1a出现频率是Ppo D1b的3倍;所测定的173份小麦品种PPO活性均值为117.3A475/(min·mg) ,其中低PPO品种所占比例较高;4种基因组合类型PPO活性顺序为Ppo A1a/Ppo D1b>Ppo A1a/Ppo D1a>Ppo A1b/Ppo D1b>Ppo A1b/Ppo D1a ,且彼此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供试小麦的面粉白度均值为73.0%,达到国家面粉白度等级一级标准的品种38份,占供试小麦总数的22.0%;其中基因组合为Ppo A1a/Ppo D1b的品种面粉白度显著低于其他3种基因组合。总体来看,供试的小麦品种间面粉白度及籽粒PPO活性变异范围较广,面粉白度与PP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且控制PPO的主效基因的等位变异对PPO活性及面粉白度均有显著影响。对供试小麦品种的面粉白度、PPO活性表现及PPO等位基因组合类型进行综合考察,筛选出23份具有高白度低PPO活性的小麦品种,可以作为高白度低PPO活性小麦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麦品种磨粉品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 10 0份冬麦品种和 4 1份春麦品种 (系 )研究了我国小麦磨粉品质现状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用荔垦 2号 /豫麦 2号和 85中 33/豫麦 4 9等 2个组合的F3 研究了出粉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品种间出粉率差异大 ,冬麦变幅为 6 5 .6 %~ 77.2 % ,春麦为 6 2 .7%~ 75 .9%。冬麦品种以北部冬麦区出粉率最高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出粉率最低 ;面粉白度与之相反 ,以长江中下游麦区最好 ,北部冬麦区面粉白度最差。冬麦品种出粉率与容重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值为 0 .39和 0 .4 9,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4 4 ;春麦品种出粉率与籽粒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5 2 ,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 0 .35 ,面粉灰分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4 9。出粉率受多基因控制 ,广义遗传力为 4 5 %~ 6 0 %。建议将硬度、出粉率和面粉颜色列入各地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推广小麦品种面粉白度概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 4环境条件下对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面粉白度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因素、土壤条件及栽培措施和品种 (基因型 )对小麦面粉白度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但品种作用最为重要 ,通过遗传改良可显著提高小麦品种面粉白度 ;小麦品种面粉白度与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即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越高 ,面粉白度越差 ,面粉白度与蛋白质 (面筋 )的质量无关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的平均面粉白度为 74 8% ,变幅为 5 4 8%~ 82 2 % ,面粉白度高 (≥ 80 % )的品种多数为筋力弱的粉质麦 ,目前尚缺乏面粉白度高的强筋和中筋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鼓励养殖户采取全面的消毒措施(空舍、物品、消毒池、场区、带鸡喷雾、饮水、进出车辆和人的防护性消毒),提高防控效率,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平均每个养殖户使用5种消毒措施,但8种措施均采用的养殖户仅占17.82%。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外出打工经历、养殖规模、政府规划过的养殖小区、防疫信息渠道、消毒效果认知和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的影响正向且显著,其中,防疫信息渠道的影响最大,当每增加1个渠道,养殖户的消毒措施增加0.208个。因此,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扩宽养殖户的防疫信息渠道,有助于增加养殖户的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