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松凤村第六生产队王世平家住在凤凰山下,周边有池塘、有树等自然条件,于2012年4月20日买雏鹅300只,5周龄只死亡6只,成活294只,成活率为98%(雏鹅是指从出壳至5周龄的中雏和育肥前的鹅),本文主要针对饲养的方法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 白鹅是一种草食家禽,耐粗饲,生长快,出栏周期短。饲养白鹅,不需要大量精饲料,主要依靠放牧采食青草。白鹅适应性强,既可水养,也可旱养,很受农民欢迎。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活鹅拔毛、生产鹅肥肝、肉用、蛋用等多项利用,更提高了白鹅的饲养价值。如何搞好白鹅的科学饲养,增加经济效益,已成为饲养户十分关心的问题。一、育雏育雏是养鹅的基础。雏鹅很娇嫩,对刚出壳的雏鹅,养育的重点是提高成活率。雏鹅在出壳前肠道已有内容物,这些物质是雏鹅代谢的产物,首先排出这些废物,有利于雏鹅的成活。因而,在雏鹅出壳后要让其先饮水,自行清洗肠道,以促其内容物的排  相似文献   

3.
食用冬鹅能祛风湿,益筋骨,所以冬鹅售价较高,效益较好,养冬鹅的农户越来越多。但因冬季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而刚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抗寒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弱。怎样把好饲养技术关,提高冬养雏鹅的成活率,是提高养鹅效益的关键。1.育雏准备进养雏鹅前半个月,应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水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饲料  相似文献   

4.
雏鹅是指出壳后到一个月内的鹅。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该管理期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最终影响到养鹅的经济效益。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进雏前对鹅舍、设备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鹅舍、设备、用具晾干后用福尔马林密封熏蒸消毒。等雏鹅进舍前3~5d再喷洒消毒一次,门前放好消毒带,等待雏鹅进舍。(2)要调节后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鹅出壳后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温度的不适  相似文献   

5.
<正> 春夏秋季,正值循环养鹅旺季,现介绍圈养鹅的关键技术措施: 1.选择优良鹅种 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 2.雏鹅保温饲养 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1~2日龄为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1,(4)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颈部近黑色,腹部毛色较浅略呈银灰色,每只可产绒350~450克,体重7~8千克,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品种。70日龄即可作商品鹅出售。朗德鹅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饲养周期短,肥肝质量好等优点,是养殖的理想品种。1.育雏和保温形式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以内的小鹅。育雏方式有两种,平养育雏,即将雏鹅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上或箩筐内育雏;网上育雏,即在高出地面50~60厘米铁丝网上育雏。  相似文献   

7.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的小鹅,这一阶段的饲养是整个养鹅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事关整个养鹅生产的成败。因此,必须根据雏鹅生长发育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抵抗能力较弱、消化能力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抗病力差、死亡率高等诸多生理特性进行合理育雏。  相似文献   

8.
闵浩 《农村科技》2006,(12):55-55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一、温度与湿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可逐渐脱温。二、饲养密度群养雏鹅以每群500~600羽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型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  相似文献   

9.
正1育雏期1.1营养标准野鸭从出壳至脱温的生长阶段称为育雏期,一般为30天。野鸭的营养需求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月龄以内的雏鸭营养要求高。1~15日龄雏鸭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0%~25%,16~30日龄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7%~18%。1.2饲养密度育雏期应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育雏方式有地面平养和网上饲养两种。野鸭地面平养的密度为:0~7日龄时20只/平方米,8~14日龄时15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和消耗精料少等特点。一般饲养于夏季:一是气候适宜,二是节约饲料。一般5月底左右进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日龄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达1.5~2.5千克,不仅增重快,而且雏鹅易管理。整个育雏期间饲料丰富,雏鹅可以采食到鲜嫩的青草,雏鹅生长快,饲养周期短。要提高养鹅效益,笔者建议主要抓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五河县农民养鹅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好,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从雏鹅育雏前的准备、雏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鹅育雏期注意事项等方面叙述雏鹅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养好雏鹅做好控温育雏,同时育雏室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雏鹅出壳24小时以后,先饮水后开食。饮水前先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四周稍高,在上面喷少量温开水加少许葡萄糖或维生素。先饮水有利于清理肠胃,排除胎粪。开食的饲料可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先用冷开水洗净米饭的黏性,再将青饲料切成细丝,撒在准备好的塑料布上,让雏鹅自由啄食。适时催肥当肉鹅的主翼羽长出后,  相似文献   

13.
雏鹅出壳后,由于初饮、开食不及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育雏舍温度低或某些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容易造成雏鹅糊肛。病雏鹅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雏鹅糊肛,多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5~7天),如能做好出壳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则  相似文献   

14.
<正>养夏鹅有以下优点: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6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天左右,每只鹅平均体重1.5~2.5千克,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  相似文献   

15.
1育雏期饲养技术鹅从出壳到28天龄为育雏期,此期雏鹅生长迅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此时,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可以促进鹅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残次鹅的数量,降低死淘率,所以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1育雏室的准备育雏之前,对育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相似文献   

16.
饲养白鹅能充分利用饲草资源,是投资少、效益高、周转快、节粮型的养殖项目。但是冬季气温低,雨雪天气多,对育雏十分不利,必须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开水 雏鹅出壳36小时左右即可开食,开食时用切碎或剪碎的菜叶撒入木盘,将雏鹅放入,时间10分钟左右。低龄鹅每日喂食5~8次,随着日龄的增加渐至4次,通过1天的开食训练,第2天雏鹅的采食量明显加大,以后可在菜叶中加入碎米饲喂。2日龄以后,可用饮水器或其他容器盛温水,在饲喂雏鹅时让其自由饮用。雏鹅饲喂时不要在竹篮内进行,以免菜叶撒落浪费并潮湿垫草。  相似文献   

17.
<正>1雏鹅雏鹅指从孵化出壳后至4周龄(28天)的鹅。雏鹅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易扎堆,抗病能力差。1.1育雏方式按育雏设备分为垫草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按温度来源分为自温育雏和人工加温育雏两种。1.1.1自温育雏即利用鹅自身的热能取暖。采用箩筐、纸板箱等器具,上面加盖保温物品,通过增减盖物、垫草厚薄,或用手分开扎堆鹅群等措施调节温度。特点是设备简单、经济,适合小群育雏和气  相似文献   

18.
鹅是草食家禽,一年四季均可放养。饲养6个月后,公鹅体重可达6千克以上,母鹅最大体重可达5千克以上。7个月的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可出售。养鹅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春季雏鹅培育在饲管上必须抓好如下二个技术要点。一、雏鹅培育1.饮水:雏鹅出壳后,在育雏室适当休息。当绒毛已干且能站立时,便可给予第1次饮水。饮水器内水深  相似文献   

19.
《农民致富之友》2007,(11):30-30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需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20.
<正>春末夏初是鹅育雏的黄金季节。小鹅自出壳~30 d称为雏鹅,雏鹅个体小、绒毛少,怕冷、怕热、怕湿,适应能力差。所以饲养好雏鹅是获得养鹅成功的关键一环。1饲料小鹅常以青绿饲料为食,青绿饲料中又以叶菜类为主,喂小鹅的青绿饲料要求新鲜幼嫩,洗净切碎成烟丝状,拌入20%~30%的碎米饭粒,两周后青绿饲料中可逐渐掺入浸泡的麦粒。2开食当小鹅能行走自如时,即可开食。大群饲喂是将切细配制的青精混合料,撒于干净的草席上或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