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60年在菲律宾建立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到1976年先后共设立国际农业研究中心11个。这些中心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其活动范围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因此大多设在亚、非、拉地区,其中亚洲2个,非洲5个,拉美3个,欧洲1个(见附表)。从研究内容看,各中心着重研究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粮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高粱、豆类和御谷等;同时,还进行畜牧和家畜疾病方面的试验研究。研究人员来自不同国家,其中高级研究人员大多聘请各国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家担任。1976年,各研究中心总共有工作人员4,000多人,其中主要科研人员300余人。规模较大的国际水稻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近年来,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专家们及尼日利亚国家间协调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田间试验,培育出6个仅含微量氰化物的木薯新品种。它们是TMS 50395、TMS 30572、TMS4(2)1425、TM891934和TMS63397。这6个新品种在尼日利亚的产量每公顷可  相似文献   

3.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压力也较其他非洲国家严重,在尼日利亚推广种植杂交谷子能很好地实现中国农业"走出去",协助完成国家领导人访非承诺后续工作。2013年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进行了22个谷子品种适应性对比试验、密度试验和亲本花期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尼日利亚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下,品种NX2、NX6和ND8适应性最强。本研究是杂交谷子在尼日利亚市场化运行的先遣准备,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增加粮食总量,减少非洲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稳定国际粮价,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吴铭 《北京农业》2010,(1):45-45
<正>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RS)研究人员与尼日利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合作,发布了6个新的抗黄曲霉素污染的玉米品种。黄曲霉素是最强烈的致癌物,由落花生、木薯、山药和玉米中的曲霉菌,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IITA的大蕉与香蕉研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罗闰良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设在尼日利亚伊巴丹。其宗旨是:持续进行农业增产的研究和培训等活动,与国家和国际机构合作,改善非洲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低收入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大蕉和香蕉是该所研究的重要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国际农业研究顾问团”是1971年由发达国家的公立和私人机构及法人团体赞助而建立的民间农业研究团体。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世界上有关重大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问题。它下属有18个国际农业研究机构。1.国际热带农业中心(IITA)建于1967年,设在尼日利亚的伊巴丹市。主要研究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粮食生产、玉米、豆薯。大豆、水稻、豇豆、薯芋、大蕉、木薯等主要作物。2.非洲国际畜产中心(ILCA)建于1974年,设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市。主要研究家畜及饲料作物,解决畜产品的种种问题。3.国际动物病害研究实…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中心是一个以水稻育种、栽培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研机构,是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研究室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拥有研究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5人,硕士8人。研究中心拥有温室、网室、实验农场等基础设施,及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水稻种质资源库、稻米品质分析和组培实验室,具  相似文献   

8.
1985年11月4—11月在尼日利亚召开第一次非洲湿地稻生产国际会议。到会代表116名,来自亚、非、欧、美各洲的18个国家和机构。这次会议是由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联合尼日利亚国立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塞拉里昂农业与自然能源部共同组织召  相似文献   

9.
尼日利亚政府近日释放了4种改良的木薯品种(NR0I/0004,CR41—10,TMS00/0203和TMS0I/0040)。TMS00/0203和TMS0I/0040由伊巴丹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的科学家培育,NR0I/0004和CR41-10分别由国家块根作物研究所(NRCRI)和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培育。  相似文献   

10.
国际麦类遗传资源鉴定和利用学术讨论会是由设在叙利亚的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和意大利的托西亚(Tuscia)大学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国际学术交流会。会议于1989年5月18—22日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拉颇举行。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阿拉伯干旱地区研究中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5个研究中心的63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3篇,有33篇在大会发言,其余作为书面交流。会上,科学家们交流了小麦、大麦、硬粒等麦类资源的征集、保存情况;鉴定、创新的方法及问题;多点测试网的建立;大量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以及遗传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计划等等。会议显示出解决生产条件严酷地区农业生产问题战略措施的新动向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0年底,全所在职职工306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2年4月,全所在职职工309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研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等问题,培养农业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信息》2012,(22):68+6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0年底,全所在职职工306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研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等问题,培养农业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所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0年底,全所在职职工306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2年4月,全所在职职工309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Web of Science(Wo S)、In Cites和ESI中的数据为基础,对农业工程学科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被引频次为主线,结合发文量和篇均被引等指标,对包括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学术期刊、科学家、高被引论文等进行学科研究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和中国是Wo S中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农业部、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和中国科学院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Bioresource Technology是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美国拥有最多的高被引科学家。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和Energy Fuels是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于1970年在非洲尼日利亚西南部伊巴丹地方建立,靠近伊巴丹大学,有土地1,000公顷。它的研究目标是改进热带低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热带低湿地区一些国家的粮食生产水平较低,过去长时期采用撩荒制,让土地自然恢复肥力。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多改为连续种植,加剧了土壤流失,影响了粮食产量。热带农业研究所建立后,吸取在热带低湿地区不同土壤及气候条件下工作者的有益经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0年底,全所在职职工306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研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布  相似文献   

19.
由国际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际水稻研究会议,于1987年9月21—2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日等23个国家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4个国际农业研究组织的218位水稻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的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一个安全有效的生物控制黄曲霉毒素方法。此种新方法是用相关的但无害的菌株控制那些产生黄曲霉毒素真菌菌株。这个方法是由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服务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和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经过几年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