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珍珠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白花蒿、香菜、角菜、扯根菜、虎尾等。学锅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绿清香的叶片为产品,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可食部分含高钾低钠,各矿物质元素丰富,且是少病虫危害的佳菜良药。珍珠菜原产于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北部地区,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珠菜是潮州菜式中的必需品之一。  相似文献   

3.
保健野菜--珍珠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白花蒿、香菜、角菜、扯根菜、虎尾等。学名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ich exD.C.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绿清香的叶片为产品,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可食部分含高钾低钠,各矿物质元素丰富,且是少病虫为害的佳菜良药。珍珠菜原产于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北部地区,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珠菜是潮州菜式中的必需品之一,用之作鸡蛋花汤、拌凉拌菜等。珍珠菜常生于荒地、山坡、草地、路边、田边和草木丛中。近年来,本所成功开发并推广。一、特征特性1.植物学特征珍珠菜为多…  相似文献   

4.
菜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用仙人掌(Opuntiarobustawendl)不仅味美可口 ,而且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 ,它在我国作为蔬菜栽培还处于起步阶段〔1 ,2〕,由于种苗昂贵 ,发展速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每片仙人掌只有1~3个芽点 ,繁殖系数低 ,特别是到低温(15℃以下)季节菜用仙人掌进入休眠期后 ,更难于繁殖。为了解决菜用仙人掌自然繁殖速度慢 ,种源缺少等问题 ,笔者对菜用仙人掌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品种选用墨西哥菜用仙人掌 ,取其茎在自来水下洗净 ,用0.1 %的升汞溶液消毒8~10min(分) ,以脐眼为中心切…  相似文献   

5.
隋申利 《蔬菜》2009,(2):6-6
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白花蒿、香菜、角菜、扯根菜、虎尾等,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绿清香的叶片为产品,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可食部分含高钾低钠,各矿物质元素丰富,且是少病虫为害的佳菜良药。珍珠菜原产于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北部地区,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潮州菜式中的必需品之一,  相似文献   

6.
轮生香茶菜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轮生香茶菜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植物激素对轮生香茶菜丛生芽及不定根分化的影响,建立了轮生香茶菜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幼嫩茎段以MS 6-BA 2.0mg/L培养基诱导率最高,达100%;生根培养以1/2 MS IBA 1.0mg/L培养基生根率最高,达100%.  相似文献   

7.
珍珠菜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珠菜(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别名珍珠花菜、珍珠菊、角菜、甜菜子、白苞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蔬菜植物.原产于中国南部,在广东、台湾栽培较多,是潮州菜式中必需的配料.在温带和寒区,珍珠菜常作一年生栽培.  相似文献   

8.
我国珍稀蔬菜资源非常丰富,常见的有珍珠菜、西洋菜、羊栖菜、芝麻菜等,这些珍稀蔬菜不仅营养价值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淤、降血压、促进血液循环、抗炎明目、助消化等保健功能,而且种植时基本无需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随着人们在蔬菜食用上讲究营养、保健等功效,市民对珍稀蔬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甜瓜组织培养的现状,对影响甜瓜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组织培养中出现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玻璃化现象以及在育种和转基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目前甜瓜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牛尾菜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试验材料 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的幼嫩茎段. 2 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芽培养基:(1)MS 6-BA2.0mg/L(单位下同) NAA0.1;(2)增殖培养基:MS 6-BA1.0 NAA 0.1;(3)继代和壮苗培养基:MS 6-BA1.0 NAA 0.5;(4)生根培养基:1/2 MS NAA0.2.所有培养基中均加入3.0%蔗糖、0.7%琼脂,pH 5.8.  相似文献   

11.
12.
综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生姜脱毒、脱菌良种繁育,生姜良种的离体选育和基因工程育种,生姜种质的保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生姜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菜用仙人掌新品种的推广 ,加速繁殖 ,笔者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加快种苗的开发力度。1 培养过程1 .1 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  A:MS+ZT 2 mg/L+IAA0 .2 mg/L;B:MS+BA1 mg/L+IAA 0 .1 mg/L;C:MS+BA1 mg/L+IAA0 .3 mg/L;D:MS+BA2 mg/L+IAA0 .3 mg/L;E:MS+BA3 mg/L+IAA0 .2 mg/L;F:MS+BA5 mg/L+IAA0 .5 mg/L。1 .2 生根培养基  R1 :MS+NAA0 .1 mg/L;R2 :MS+NAA0 .2 mg/L。以上培养基的卡拉胶为 4g/L,蔗糖 3 % ,p H6.0。1 .3 培养过程 取仙人掌幼嫩掌片用自来水表面清洗后 ,用 0 .1 %升汞消毒 5~ 1 0分…  相似文献   

14.
以蓝萼香茶菜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诱导愈伤组织不同激素的最佳浓度,建立蓝萼香茶菜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蓝萼香茶菜子叶在2,4-D 0.8 mg/L、KT 1.4 mg/L6、-BA 1.5mg/L时最早出现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5.
转录组学技术作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瓜菜作物上也有不少成功应用。运用转录组学技术,可以从转录水平上探究瓜菜作物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特定生理状态下的基因功能和基因结构,从而为了解瓜菜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育调控及胁迫响应机制提供数据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转录组学的技术方法及转录组学技术在西瓜、甜瓜、黄瓜、番茄和西兰花等瓜菜作物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转录组学技术在瓜菜作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相继建立了冷库和恒温库。采用了速冻和保鲜技术,这样就使人民在更长的时间内吃到新鲜蔬菜。 在蔬菜保鲜技术中,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如何保持库温恒定问题。库温偏高,就会造成蔬菜提前腐烂变质,缩短保鲜期;库温偏低,又会造成蔬菜的冷害和冻害。忽高忽低的库温对贮藏保鲜更为不利. 为解决库房温度问题,各地恒温库现行的控温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人工查温 设专人经常观察库房的温度变化,及时通知制冷人员调整库温。 二、利用各种检测仪器仪表测温 此种测温方式优于人工查温…  相似文献   

17.
珍珠绣线菊为蔷薇科,绣线菊属,原产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江南各省.山东、陕西等地也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于1984从辽宁省熊岳植物园引种珍珠绣线菊,经过十几年的引种、栽培,驯化研究,试验证明珍珠绣线菊是东北地区、观花、观叶、观株形于一身的优良的花灌木.  相似文献   

18.
以5个欧洲菜用大黄品种‘RT’、‘RO'、‘RV’、‘R5’和‘R19'种子为试材,以组培苗茎尖为外植体,在MS+1.0 mg/L NAA+1.0 mg/L 6-BA+5.3 g/L琼脂+30 g/L蔗糖培养基上进行连续24 d的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欧洲菜用大黄品种组培苗不定芽增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不定芽再生方式可以分为基部愈伤组织萌发再生不定芽和腋芽萌发再生不定芽.各品种间不定芽再生能力差异显著,‘RT'的再生不定芽增殖速度最快,增殖系数最大,为3.71,‘R19'的再生不定芽增殖速度最慢,增殖系数最小,为1.96;根据各品种增殖系数连续变化曲线得出,菜用大黄合理的继代周期为24 d.  相似文献   

19.
苦荞菜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虎  熊梅 《中国蔬菜》2002,1(5):45-45
苦荞(TartaryBuckwheat)又名鞑靼 ,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ypyrumgaerth)双子叶植物。在我国西南的高寒山区资源较为丰富 ,是一种独特的食药两用经济作物。利用苦荞麦籽粒培育出的苦荞菜(幼茎、叶)具有特殊的烹饪风味和良好的保健效果。苦荞菜中含大量生物类黄酮化合物 ,且叶中含量高达5.02 % ,为其它蔬菜所不及。还含有槲皮素、桑叶素、莰菲醇、芦丁等有效成分。芦丁在苦荞菜茎、叶中的含量高达0.28 %、4.14 %。芦丁对高血压具有很好疗效 ;还有抗炎、抗过敏、利尿…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蛇含委陵菜茎尖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茎尖诱导对KT、6-BA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2)6-BA 2.0 mg/L+IAA 0.2 mg/L激素组合增殖较好;(3)1/2 MS+NAA 0.4 mg/L培养基组合平均主根数可达4.4根.文章同时对蛇含委陵菜的园林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