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规划石家庄市栾城县绿地系统的过程中,以布局上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为主要切入点,从城市-区域-个体绿地的宏、中、微观分析出发,注重宏观上的合理分配,中观上的有机结合,微观上的个性体现,将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合理分配,创造了系统完整的,区域分明的,特色各异的文化型绿地,并在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辅助了绿地的有机布局与特色表达,赋予城市绿地更多文化定位和内涵,塑造了多功能,多样性的文化型绿地形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服饰色彩配置,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服饰情境以此达到塑造人物性格的目的 ,小说里服装被赋予了新的寓意,表明了文化的冲突和文化身份的隐藏。本文从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出发,基于服饰色彩隐喻的意义,分析了谭恩美《喜福会》中四位华裔母亲试图通过改变服装穿着的方式来表现对自身身份之转变的抗衡,阐释了这一举动所具有的隐喻内涵——服饰色彩在这里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较有力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促使我国社会居民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居民对于精神文化又有了新的需求。园林景观是满足当前社会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办法,因此,赋予园林植物新的文化意蕴及怎样在景观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成为当前园林设计人员将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植物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以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方法,以供相关园林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体现,囊括了元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对元曲作家创作的特点与倾向做了论述,包括元曲作家民族构成,以及元曲中参与茶文化创作作家的地域分布以及生活和创作时期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元曲中茶元素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与前代茶文化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相比较,重点总结元曲中的茶文化元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还与中国古代商人形象作对比。本文试图对元曲中的茶文化创作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概括,同时论述了前代的"茶酒之争"在元曲茶文化创作的表现,尤其是在文人和百姓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梯田农耕是南方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赋予了梯田以深刻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创造了丰富的梯田农耕传统文化。然而,这种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更深的内涵,那就是少数民族在梯田农耕中所体现的‘蚂蚁抬土’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坚忍不拔、团结协作、以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这些精神恰恰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体现,囊括了元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对元曲作家创作的特点与倾向做了论述,包括元曲作家民族构成,以及元曲中参与茶文化创作作家的地域分布以及生活和创作时期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元曲中茶元素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与前代茶文化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相比较,重点总结元曲中的茶文化元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还与中国古代商人形象作对比。本文试图对元曲中的茶文化创作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概括,同时论述了前代的"茶酒之争"在元曲茶文化创作的表现,尤其是在文人和百姓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自清朝来,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下将国门打开,不仅在经济上侵蚀着中国,中国本土文化也同时遭受冷落。而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种类,近几百年来中国美术界及学者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已成为普遍之势。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也在界内普遍存在。对传统文化的遗忘,对传统文化缺乏多维度的剖析和对西方文化理性的探索,已然成为我们当今应该意识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园林植物配置中文化性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植物作为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林里最有变化的景观,凭借它们构成的园景随着季节和年份的推移而有多样性的变化。就是在这些变化中,植物赋予了园林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特定文化环境的植物配置、特殊环境的植物配置、城市文化在植物配置中的体现、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植物在设计中的应用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几个方面介绍了园林植物配置中文化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强化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可以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历史文化、区域服务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这四个维度既是办学特色内涵的逻辑展开,也是特色发展的实践脉络。选择特色发展路径应该在坚守办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培育职教大师、推进区域服务、塑造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谋划。  相似文献   

10.
莫高窟壁画有着较为浓厚的文化内涵,其自身的图案以及色彩都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元素体系,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相当于具备了丰富资源的艺术宝库,对于艺术作品的设计塑造了最具美感的视觉表现形式。如果可以将莫高窟的壁画所体现的艺术元素,更好的融合旅游商品设计中,恰到好处的合理运用此类艺术元素,来弘扬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文化体系,推进所在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最大程度的提升当地的旅游产业经济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究如何将莫高窟壁画艺术元素,更好的体现于旅游商品设计中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崔梦 《农业考古》2019,(4):219-224
除了讲述英雄战争与英雄返乡的经历,饮食构成了荷马史诗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史诗中对英雄饮食的描述,为希腊人建立起主食搭配副食与酒的饮食结构,划分出了希腊人与非希腊人的饮食特征,同时也强调出了饮食与神的密切关系。饭桌上史诗营造出的饮食群体,还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在其中各司其职,而这些都是构成希腊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荷马史诗中就吃的问题,反映出来的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更是希腊社会包括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李红云  田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67-13169
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是古代埃及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它创造和奠定了古代埃及成为地中海世界经济粮仓地位的坚实基础.这种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希腊文化到来后,统治者在立足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将两种文化融合发展的道路,促使古代埃及在政治上,在农业发展上和经济管理模式上,以及技术应用与改良上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从而显著地促进了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孔凡真 《饲料博览》2007,(10):40-41
2005年10月,希腊出现了禽流感H5病毒疫情,成为2005年欧盟中第一个有禽流感疫情的国家.希腊在此次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中启动了国家防控禽流感的应急计划.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农民工在自身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其政治文化在由传统臣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伴生着暴民文化,这种变化将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政府和社会要意识到这种影响,创造条件,尽力消除其臣民文化和暴民文化,积极塑造农民工公民文化的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雷捷 《吉林农业》2011,(11):185-185
文化公园是以城市文化特色为指导,城市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更能够塑造体现城市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化环境。城市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体现以人文历史特色为主导,生态效益和景观设计的各种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18.
曾纪钰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2):218-220,246
高校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高校在校的"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学生。分析了造成西部高校弱势群体的原因,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援助的措施,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来体现图书馆自我文化塑造、文化发展和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直线职能式科层制为基础的大学组织结构是大学官僚文化最典型的载体,体现了这种文化模式的知识品性要求,是历史的必然,但大学组织由于本身目标的模糊性,权力基础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官僚文化模式有很大的不合理性,所以从各种新型组织结构的视角进行综合文化模式的构建将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晚清《图画日报》颠倒了以往的“文主图辅”的叙事传统,不同栏目在绘图与撰写过程中产生的叙事裂隙造成了该报在图文叙事关系的多重复杂面貌。该报发挥了画报在报导时事、满足崛起的底层文化、进行多维度的启蒙等方面的巨大功用,成为启蒙晚清民众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