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宝鸡市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鸡市是神农炎帝故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宝鸡市以国内"东桑西移"和本地"出滩上山"的发展战略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相似文献
3.
璧山县河边镇盐井河村村民吴晓刚,全家5口人,劳动力3个.2006年初放弃车辆经营的业务,承包土地从事栽桑养蚕,从广西调回沙2×伦109桑苗8.5万株,栽桑2.3hm2.经过一年的精力管理,今年正式投产,春夏两季采用分批滚动养蚕65.5张,生产干茧955 kg,蚕茧收入39 720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为我县蚕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养蚕工厂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典型示范作用,他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4.
5.
我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发种、产茧曾名列全省前茅,特别是四边桑栽植模式曾在全省推广。蚕桑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栽桑养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绩溪县蚕桑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蚕桑之乡”之美称。长期以来蚕桑产业是县内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形成了栽桑、养蚕、制种、缫丝、织绸、制衣格局,蚕桑业产值曾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3;由于受丝绸织物出口形势的影响和蚕茧质量持续下降等原因,导致2008年秋茧价格大幅下跌,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2009年春蚕发种量减幅达50%,很多蚕农弃桑不管,甚至挖桑,这将严重制约“十一五”期间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根据贵港市新、旧市志、县志所记载:清光绪年初,黄炎光首先在南厢(今罗泊湾一带)发展种桑养蚕.曾有“只见桑株百万行.农家妇孺采桑忙”的诗句.可见至为兴盛.到了光绪十五年(1889),广西巡抚马丕瑶劝业蚕桑,县始设蚕桑局. 相似文献
8.
<正>大丰市刘庄镇竞赛村养蚕大户束必江,从1982年开始承包桑园养蚕至今,经历了25个春秋,桑园面积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现今的12亩,全部为品种桑"育71-1",蚕茧价格从每市斤1.58元到18元,25年共饲养蚕种557张,生产蚕茧22174.4公斤,共育小蚕3209张,蚕桑总收入417517元;其中:2006年饲养蚕种46张,产茧3816斤,共育小蚕302张,全年蚕桑收入69195元,亩平5766元,是远近闻名靠栽桑养蚕致富的农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一方百姓都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之路。针对他25年对蚕桑事业忠贞不渝的追求和对蚕茧价格无论是低谷还是高峰从未出现过的动摇,笔者近期对他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束必江发展蚕桑生产,得以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四大关键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1沁水县蚕桑业的现状沁水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00年以前。据记载,1936年蚕茧产量150t。建国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长足发展。1965年农业部在沁水县召开了北方八省市植桑养蚕现场会,把沁水县端氏镇树为北方植桑 相似文献
10.
广西省和四川省近年来茧丝绸行业迅速发展,异军突起,在江、浙等地蚕桑产业日渐式微,许多蚕桑企业被逼转型的大环境下,其蚕桑茧丝绸产业不仅站稳脚跟,反而克服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等不利因素影响,逆流而上成为行业标杆,意义重大。两省蚕桑产业发展都有着养蚕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省力化,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效益突出,有效的管理,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示范带动效应突出等共同点。针对重庆市蚕桑蚕业发展情况,提出7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发展蚕桑产业的思考--"敢问路在何方"系列谈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丝绸大国,丝绸是我国的瑰宝,它在出口创汇、传承文明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我们仍沿着先人开拓的丝绸之路继续传播着古已有之、今时更浓的丝绸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丝绸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重庆是我国丝绸主产省市之一.但从90年代开始,重庆的丝绸产业在养蚕产茧、缫丝织绸等方面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相反,原来名列重庆之后的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在近年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蚕桑、蚕茧等丝绸工业基础资源发展方面走在了重庆的前头.因此,选好重庆丝绸产业的支撑点和发展方向,是重庆丝绸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万州蚕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蚕桑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丝绸加工企业也应运而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达顶峰,于是出现蚕茧供不应求态势,各家企业重量轻质,抬价抢购原料茧,难缫高品位生丝,影响市场销售。如此恶性循环,将尚好的丝绸行情搞得一滑再滑,跌入低谷,致使不少新上无竞争力的丝厂、绸厂不堪重负,被迫关停并转,申请破产。 相似文献
15.
蚕丝产业是我区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骨干项目。当前,正值编制“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总结我区“十一五”蚕丝产业的发展成就,分析存在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探寻发展对策,对涪陵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必要,同时也与蚕业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巴南区地处丘陵,土质呈中性而肥沃,其境内溪河纵横,灌溉方便,无霜期长达280天以上,雨量充沛,宜桑宜蚕,蚕农有栽桑养蚕习惯,并把桑树称为“摇钱树”,尤其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洞片区,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从我区养蚕史上看,1995年养蚕发种达11万余张,蚕农售鲜茧收入近 相似文献
17.
1 全县基本概况铜梁县位于重庆市的西北部 ,距重庆 90多公里 ,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 ,海拨 1 85米~ 886米 ,年平均气温1 7.9℃ ,年降雨量 1 ,0 0 0毫米左右。全县幅员面积 1 ,334平方公里 ,辖区内 33个乡镇 ,571个村 ,4,359社 ,总人口 80 .5万人 ,其中农村人员 71 .1万人 ,总耕地 46 ,6 6 6 .7公顷 ,其中田 33,333.3公顷 ,土 1 3,333.3公顷。1 999年三级财政收入 1 .8亿元 ,其中县级财政 1 .1 5亿元 ,农民人平纯收入 2 ,430元。2 2 0 0 0年蚕桑工作回顾2 .1 目标任务明确2 0 0 0年县委、县府把蚕桑产业的发展作为调整农… 相似文献
18.
我市近年来由于“蚕茧大战”及多渠道收茧的影响,茧价失控,蚕茧质量逐步下降到了低谷,突出表现为“三低一短”,即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低,茧丝短,综合表现为出丝率低。有资料显示,我市蚕茧解舒平均水平比历史最好时已下降10%。因此,切实保护蚕茧解舒,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已势急 相似文献
19.
20.
2004年11月4日,华南农业大学专家楼披上节日的盛装,迎来了四川、浙江、广东、湖南、江苏、广西等10多个省市的青年蚕业工作者。由中国蚕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学院蚕丝科学系承办的“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由此进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