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是世界上生产香菇大国,年产香菇10000t以上,也是香菇消费大国,年消费量达14000t,更是香菇进出口大国,年进口4800t,出口800t。香菇生产与营销有着完善的组织,使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成为一个有序的机制,运行比较畅通。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中,日本的香菇生产与营销经受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是根据小川武广和古川久彦1993年在浙江庆元香菇专题研讨会上的论文和日本食用菌周报资料的综合报道。 一、日本香菇生产 (一)生产原料 日本多年来一直以段木生产香菇,但是近年来生产香菇林木数量下降,段木价格上涨,不得不从国外进口,1993年3月从中国进口了18000千根原木,并在中国设立了为进口原木的专门公司。尽管如此,段木生产的香菇数量仍逐年下降,有些不主张木屑生产香菇的人在段木紧缺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木屑栽培香菇的优越性了。因此,用木屑种香菇便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用菌的栽培已经遍及全世界。1983~84年,世界商品化栽培的食用菌产量达148.8万吨。其中,蘑菇产量102.2万吨,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68.7%,居第一位;香菇产量23.4万吨,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15.7%,居第二位,其他食用菌的产量,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
香菇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香菇是仅次于双孢蘑菇的世界第二大类食用菌 ,长期以来香菇生长在段木上 ,从播种到采头潮菇一般需要 8~ 12个月 ,平均生物学效率在 15 %左右。 2 0世纪 70年代早期出现了塑料袋 (也称人造菇木 )栽培法 ,采用木屑替代段木在可灭菌的塑料袋中栽培香菇 ,从而缩短了栽培周期并提高了产量。这种栽培模式在可控环境中进行 ,并可实现周年生产。但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 ,却需要较高的能源成本。2 0世纪 70年代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香菇生产国 ,其次是中国和韩国。 1974年全球香菇产量估计在 14 3,0 0 0t,其中日本占总产量的 94 .5 % ,中国占 5 .3% ,韩国…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香菇生产采用段木栽培法,单产低、生产周期长达二年之久,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后来各地采用木屑压块,搞菌砖室内栽培香菇,但由于需要瓶内育种,挖瓶压块,工序复杂,因此难于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菇农,采用塑料袋装木屑或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培养料,通过室内培育菌丝,然后又把它搬到室外冬闲田上进行栽培。这种木屑香菇室外袋栽法,单产高,每50公斤木屑拌适量辅料,可采收鲜香菇40~60公斤,晒成干香菇4~6公斤,比段木法单产提高8~10倍。从接种到出菇仅三个月,比段木法提早出菇40~50天。整个生产周期只要8个月,比段…  相似文献   

5.
一、菌种选育木屑栽培香菇,是香菇生产上一项重大工艺的改革,它的显著特点是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变段木接种为木屑制种,变野外栽培为室内或人工遮荫设施栽培。因此在菌种选用上面要求选育菌丝生命力旺盛,抗霉菌能力强,易出菇,产量高、质量好,适合于木屑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香菇作为“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其产量日益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宗食用出菌产品。世界上香菇主要产于日本、中国、南朝鲜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东南亚的新加坡、欧洲的荷兰、北美的美国,香菇产量有明显的增长。1987年,我国香菇产量即达1.7万吨,1989年我国出口香菇达2800吨,已成为名符其实的香菇生产大国。我国香菇生产的主要基地是福建,近年来,出于选用了Cr—04、Cr—20、L26、022等优良菌株,改进了脱水机械,在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该省与我国其他香菇产区一样,在香菇科研、生产、销售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  相似文献   

7.
云南昭通地区每年产生废弃苹果树枝达10万t,果木资源十分丰富,将其制成木屑进行食用菌生产,既可增加果农收入、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还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变废为宝。为研究苹果枝木屑培养料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苹果枝木屑作培养料栽培香菇效果较好,前期香菇产量高于杂木木屑培养料,总产量和平均单棒产量两者差异不大,香菇的外形、品质、口感也无明显差别。建议在当地推广苹果枝木屑替代杂木木屑作栽培料生产香菇技术,推荐配方为79%苹果枝木屑、20%麸皮、0.5%石膏、0.5%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我国香菇生产虽有八百余年历史,但由于生产方式落后,长期以来产量徘徊在四至五千吨之间,加之土法烘干品质差,每吨卖价不到1万美元。因此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次于日本。近年来,香菇主产区的福建省古田县菇农试验成功了木屑室外袋栽香菇,很快地在我国大江南北十四省推广开,形成了商品化生产。1987年全国实施食用菌“星火计划”把香菇新栽法重点推广,使产量第一次跃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3万吨左右。1988年10月26日,在西安召开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成果展览会上,古田县《室外袋栽香菇高产优质技术》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9.
1983~84年世界食用菌的总产量约140万公吨。其中双孢蘑菇100万公吨,占总产量的71.2%;香菇23万公吨,占12.7%;草菇65000公吨,占4.5%。这三种菇的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88.4%。1984~85年中国双孢蘑菇产量约为19~20万公  相似文献   

10.
亚洲香菇生产的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是继双孢蘑菇后的第二重要的食用蕈菌,主产于亚洲的东北部,包括中国、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等。日本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生产香菇最多的国家,中国排第二,其次是台湾和韩国。1974年,香菇全球总生产量是143000吨,其中日本占94.5%,中国占4.2%,台湾地区占1.1%,南韩占0.2%。虽然香菇栽培被认为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日本形成产业规模。至1983年,日本生产的香菇量占全球香菇总产量的82.8%,中国仅占9.4%。而4年后的1987年,中国香菇的产量第一次超过了日本,两国产量分别为178800吨和162600吨。1991年,中国香菇产量占全球的60.5%,1997年时,增加到了85.10k。另一方面,日本的香菇生产量占全球总生产量的百分比从1983年的82.8%降到了1997年的10.0%。1985年和1995年的香菇产量对比表明,在这十年里,中国的产量增加了10600k,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分别降低了46.5%,23.2%和82.2%。日本曾是多年来香菇的主要出口国;然而,自1988年开始,日本进口的香菇比出口的多。中国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香菇的生产最初仅限于亚洲东北部,如今已经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由于其所具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家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全国最高收购量一千吨(1968年),最高出口量600吨(1972)。近年来,产质量逐年下降,以1981年为例,收购量为700吨,出口量为200吨。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由于香菇生产上不去。我国生产一贯以段木栽培为主,十年动乱以来,山林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香菇林木资源也越来越缺,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70年代以来,各地从事木屑等代料的试验研究,由于工艺  相似文献   

12.
〔按语〕世界年产香菇三百多万吨(鲜重),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4~15%,仅次于蘑菇。但作为保健食品,香菇更受青眯,每磅售价高者可达15美元(蘑菇为0.8美元)。1987年我国干香菇产量突破1.5万吨(鲜干折合率随鲜菇含水量变化,大多为6.5~8.5∶1),比1986年增产50%。1983年,日本香菇产量占世界82.8%,中国只占9.4%,现已提高到38%左右。我国近两年代料栽培大发展(代料菇约占3/4),使产量猛增。然而在产品质量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尚不少.这与菌株性状,栽培基质及栽培管理技术密切相关。本讲座拟从采收后处理加工方面进行叙述,含保鲜、脱水干制、深加工、菌丝体开发利用等内容。香菇的商品形式,绝大部分为脱水干菇,此外是鲜菇、罐头及各式风味香菇。鲜香菇肉质嫩滑、鲜美可口,有一定市场。在日本城市,不仅餐馆,就是家庭购买者为数亦不少,1980年香菇鲜销量是1960年的12倍,达8万吨左右。由于香菇的耐贮性差,20℃下自然存放保鲜期只有两天,这是影响扩大鲜销量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一、鲜蘑菇的生产 1976年世界蘑菇产量64.9万吨,1979年增加到89万吨,1980年为88.4万吨。1980年与1976相比,增长36%。西欧是世界蘑菇生产最多的地区(表1),1980年的产量占世界蘑菇总产量的46.6%,其次是北美占27.4%,亚洲占18.9%  相似文献   

14.
小集锦     
《食用菌》1993,(1)
用打孔的废木块制香菇栽培种在山区农村,大多用段木栽培香菇,需要大量的木屑、枝条和木块制菌种,这就要添置切片机等设备,给菇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就收集段木打孔的圆木块用来制作栽培种,废物利用成本低,且制成的菌种也不亚于木屑种。现将其制种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15年~2018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和品种概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2015年~2018年我国食用菌生产区域产量和品种概况。我国食用菌产量连续4年保持100万吨以上的省份有11个,包括河南省、山东省、福建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吉林省、江苏省、四川省、湖北省、江西省以及辽宁省。这些省份4年共生产食用菌总量11451.17万吨,约占我国食用菌4年生产总量(14573.84万吨)的78.57%。我国年产量排前6位的食用菌品种有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以及毛木耳,6个品种4年总产量共计11770.65万吨,占全国4年食用菌总产量(14573.84万吨)的80.77%。此外,还对食用菌行业发展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香菇规模化生产中的原材料质量实行精准控制,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和栽培工艺,开展不同颗粒粗细度木屑栽培高温香菇试验,探索其对高温香菇菌丝生长、香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颗粒粗细度为0.5~0.3 cm与0.3~0.1 cm比例各占50%的木屑混合栽培高温香菇,在菌丝生长速度、香菇产量和品质方面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香菇为木腐菌类,栽培基质的主要成分为阔叶林木。为降低香菇生产对林木资源的依赖度,作者设置5个不同基质配方开展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部分替代阔叶杂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试验,在促进菇农增收的同时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和配方2处理的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的质量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14.8%和28.8%,木屑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70%和56%,两处理庆科212和香菇808的出菇菌棒数、平均单袋产量、总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大于或高于配方5(ck)处理,且香菇的经济性状较优;配方3和配方4处理香菇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均低于配方5(ck)处理。可见,使用适量的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等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可在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量的同时提高香菇的产量。生产上建议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替代木屑量不高于34.2%。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1981,(3)
我们总社食用菌考察组一行6人,于1980年10月4~17日对日本的食用菌生产和经营管理等进行了考察。现将日本食用菌生产情况介绍如下. 日本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金针菇、滑菇、平菇和白蘑菇等。其中以香菇生产最为突出。自1976年以后,干香菇的产量突破了1万吨,鲜香菇的产量从1973年以后突破了5万吨,目前已达7万吨以上。近十年日本食用菌产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苹果总产量大体保持在2000~2100万吨的水平上。1972年下降为1950.5万吨。1973年由于主要生产国家苹果增产,总产量有所回升。 欧洲是世界上苹果产量最多的地区,约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60%以上。在1970—1972年期间,其产量为1100~1300多万吨。北美和亚洲的苹果产量分别为320—340万吨和310~33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6%和14~16%。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苹果产量较少,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 生产苹果最多的国家是法国,1972年产量为282.9万吨。其次是美国、意大利、西德,其产量分别为264.4万吨、187.3万吨和121.7万吨。近三年来,日…  相似文献   

20.
王瑞霞  贾身茂 《食药用菌》2020,28(5):362-364,372
我国香菇栽培技术经历砍花法栽培、段木栽培、木屑栽培3个发展阶段,在前期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段木栽培阶段和木屑栽培阶段的发展进程进行具体的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