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船式旋耕埋草机的田间作业质量,以便满足下茬水稻播栽的技术要求,针对多种不同种植制度的水田进行了生产试验与示范.通过在生产试验与示范过程中对船式旋耕埋草机核心技术熟化提升及配套技术组装集成,使该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新产品开发阶段的计划任务指标,形成了水田适度耕整和秸秆埋覆还田的水稻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构建了...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稻产区前茬收获后,田间残留秸秆愈留愈高、愈留愈多,常规人畜(机)耕整地技术难以将其优质、高效翻埋还田的突出难题。推广应用水田保护性耕作旋耕埋草机械化技术.有利于实现“水田适度耕整、秸秆埋覆还田”.可适时、高效、优质的为水稻播栽创造条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稻产区前茬收获后,田间残留秸秆愈留愈高、愈留愈多,常规人畜(机)耕整地技术难以将其优质、高效翻埋还田的突出难题。推广应用水田保护性耕作旋耕埋草机械化技术.有利于实现“水田适度耕整、秸秆埋覆还田”.可适时、高效、优质的为水稻播栽创造条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船式旋耕埋草机技术是实现"水田适度耕整、秸秆埋覆还田"保护性耕作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在3省6县市的生产示范推广,表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诸多国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多熟制稻作区水田旋耕埋草机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我国南方油-稻、麦-稻、稻-稻、肥-稻等多种水稻种植制度长期并存,水稻前茬作物收获后残留田间的秸秆愈留愈高,传统人畜力和常规机械耕整方式难以将其翻埋还田的突出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诸多不良后果,阐述了最新研制成功的专利技术及装备船式旋耕埋草机的基本结构、工作机理与试验结果.通过机船合一、结构组合、性能综合所构建的本作业机组,体现了水田适度耕整、秸秆埋覆还田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解决了水田现代耕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不断发展,土壤的恶化(板结、风化等)日趋严重,保护性耕作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大力推行少、免耕作业方式,联合作业模式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原始的单一田间作业模式。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方法,对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后期的改进和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核心耕作部件螺旋横刀的制造工艺过程,研究制造工艺误差量及对整机耕作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采用近似加工方式,致使螺旋横刀的旋转轴线与刀辊轴线构成了空间异面直线,两者之间垂直距离为204.2 mm,空间夹角为28.7°;螺旋横刀刃口上各点的旋转半径、静态滑切角和静态切土角等参数波动区间分别为[189.0,200.0]、[14.7°,32.4°]和[70.3°,73.7°]。螺旋横刀端部静态滑切角最小(14.7°)时,属于砍切范畴,导致耕作过程中端部刃口缠草;螺旋横刀端部刃口旋转半径最大(200.0 mm)时,静态切土角最大(73.7°),这些因素影响整机单遍作业耕深。  相似文献   

8.
旋耕埋草机立刀设计功能实现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立刀为研究对象,分析立刀设计功能,建立立刀刃口函数曲线,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立刀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立刀当前的结构参数不能很好地与其设计功能相匹配,立刀对螺旋横刀切土节距的增加量小于螺旋横刀切土节距的1/3,立刀自身的秸秆切断效应以及辅助螺旋横刀处理秸秆等效应都比较弱;立刀对未耕土壤有破茬作用,但破茬深度约为垡片最大厚度的1/3,破茬效应较小;立刀对刀辊后方已耕土壤几乎没有碎土效应;立刀没有将垡条切断,它只切割了垡条横截面积的40%左右;立刀的4-3-4-3-4焊接排布方式没有增加自身作业机会。田间作业试验表明,旋耕埋草机是否设置立刀对作业效果没有区别,故在当前结构参数下立刀没有实现其设计功能,建议重新设计立刀。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改变了水稻栽插“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历史,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全量麦秸还田解决了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交通安全的棘手问题。为探索适合稻麦两熟、全量麦秸还田条件下的轻简栽培技术,2006年我县在近湖、宝塔、冈东、沿河等镇进行了全量麦草还田旋耕机插的百亩高产试验示范,配套精确定量施肥、好气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强化栽培,水稻成熟期测产亩产约700k,试验、示范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SGTN-180型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存在的正转秸秆还田机械覆盖性较差、功能单一,需多次作业才能满足农艺要求;而反转秸秆还田机械刀辊前方壅土严重,功耗较大等问题,设计了SGTN-180型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该联合作业机采用双辊配置:前辊正转,进行秸秆粉碎;后辊反转旋耕,完成秸秆翻埋和碎土作业的独特作业模式,有效提高覆盖性能和降低功耗;并设计有施肥装置,完成播种前土壤整备的联合作业。鉴定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实现秸秆粉碎还田、旋耕碎土、施肥等多项作业,具有较好的耕作质量:作业后,植被覆盖率94.8%、碎土率93.1%、耕后平整度0.4 cm、耕深稳定性97.2%,肥料在2~11 cm耕层内与土壤混合,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内容,实施该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农艺要求和机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是农作物现代一体化的新型耕作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结合地区土壤的自然条件较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得到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内容、机具选择及农艺要求,并分析了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旨在为北方干旱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工程提供科学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促使上党地区旱地农业生产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省成本、增加产量的基本原理。经过优化设计,确定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本地区的优化工艺模式和该工艺模式的基本操作规范,得出了该技术的推广为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此模式与传统对照模式相比,玉米增产23 2%,小麦增产18 3%,农业收入增加20%~23%。  相似文献   

15.
<正>旋耕最大的两个优点是土碎无坷拉、地平无墒沟,作业完成后即可播种,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紧张的背景下很受农民欢迎,已经成为平原地区主要的土壤耕作方式,70%以上的耕地采用旋耕,然而旋耕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17.
着重论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实施的必要性、推广应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彭阳县是典型的旱作区,近几年来干旱现象尤为严重,冬春严重缺少雨雪的干旱,不仅危胁小麦正常生产,还成为大风肆虐起尘扬沙的尘源。推行保护性耕作方式,可蓄集7、8、9月份的大量降水,减少径流,保证冬小麦苗期需水。综述了适于宁夏彭阳县的旱作农区冬小麦种植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及配套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指出其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勇  许绮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5,(1):354-355,392
综述了船式拖拉机产业发展的优势及现状,并从如何促进我国船式拖拉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基础条件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创建驰名品牌;增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企业产能;实施企业战略重组,倡导合作共赢等5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