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实验以中药提取物小檗碱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实验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后分别选取2 MIC、1 MIC、0.5 MIC浓度小檗碱,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的抑制率,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2 MIC、1 MIC、0.5 MIC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μg/mL,2 MIC、1 MIC、0.5 MIC浓度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分别为77.14%、66.91%和55.55%,荧光定量PCR测得各组金葡菌Nuc基因的Ct值大小为Ct值(0.5 MIC)> Ct值(1.0 MIC)>Ct值(2 MIC),说明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增强,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本研究为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P10B抗菌肽与硫酸小檗碱联合抗菌作用,进行P10B抗菌肽与硫酸小檗碱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试验菌株为20株肉鸡源大肠杆菌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P10B与硫酸小檗碱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稀释法测定两个药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判断联合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在联合药敏试验中,两药呈协同作用的占10%,呈相加作用的占85%,呈无关作用的占5%。平均分级抑菌浓度指数为0.825,两种药联和用药效应主要表现为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体外抑菌、电镜观察以及对兔乳房炎的临床治疗三个方面对比小檗碱与青、链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优于青、链霉素,且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变粗糙凸起,从而发挥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兔乳房炎的白细胞、炎性因子TNF-α、IL-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起效慢于青、链霉素,但稳定性优于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4.
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现综合国内外对小檗碱的研究,浅谈小檗碱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穿琥宁小檗碱注射液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穿琥宁小檗碱效果比穿琥宁注射液和2%硫酸小檗碱注射液抑菌效果明显.穿琥宁小檗碱注射液对丹毒的MIC(mg/mL)值为1 1,对猪大肠杆菌的MIC(mg/mL)值为0.1 0.1.对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MIC(mg/mL)值均为0.01 0.01.穿琥宁、小檗碱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0.05mol/L硫酸作对照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21nm测定了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在8-56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1.32%,RSD为0.94%(n=5)。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质量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7.
小檗红碱作为小檗碱的主要代谢物之一,属于原小檗碱类化合物,是一类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炎、降糖降脂等药理作用。论文就小檗红碱的性质、药物代谢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小檗红碱的相关药理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盐酸小檗碱与硫酸黏菌素对猪、鸡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与硫酸黏菌素联用对猪、鸡源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试验结果为,对14株试验菌株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呈相加作用的占78.6%,呈无关作用的占21.4%,无拮抗作用。研究表明,盐酸小檗碱和硫酸黏菌素可联合应用于防治猪、鸡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以C18为固定相,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5±0.1)—乙腈(70∶30)为流动相,229 nm为检测波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硫酸小檗碱注射液中硫酸小檗碱的含量。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2~2.5μg,回归方程为A=4 161 950 m+408 151,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8%,RSD为2.2%(n=9)。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小檗碱对香榧绿藻生长的抑制机制。验证大蒜素对香榧绿藻的抑制效应,比较小檗碱和大蒜素的抑藻效果。通过共培养实验并测定香榧绿藻的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来分析小檗碱的抑藻效果及抑藻机制;通过混合正交实验,研究了大蒜素、槐糖脂助剂、培养时间三因素对香榧绿藻抑制效果的影响。小檗碱的抑制效果与浓度和培养时间呈正相关;最高抑藻率为85.45%(12 d,320 μg/mL)。叶绿素a含量变化与藻细胞密度趋势一致。SOD、CAT活性均先升后降;MDA含量较对照组持续升高。大蒜素的混合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组合为大蒜素浓度320 μg/mL、槐糖脂助剂浓度20 μg/mL、培养12 d,抑制效果最高可达85.6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对香榧绿藻的抑制作用存在低促高抑现象。大蒜素有望制备成一种新型的杀藻剂,配合槐糖脂助剂使用,抑藻率略高于小檗碱。  相似文献   

11.
小檗碱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从黄连和黄柏等重要临床药用植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本文主要介绍了小檗碱的理化特性、抑菌机制及其构效关系和消除细菌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檗碱深入研究和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成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薄层鉴别方法的不同,改进现行甘毕舒中盐酸小檗碱薄层鉴别的样品处理方法和展开剂,在调整后盐酸小檗碱斑点清晰,各组分分离理想,专属性良好,可视性好。该方法可作为甘毕舒的盐酸小檗碱的薄层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檗碱又叫黄连素,是一种来源于黄连、三颗针等多种植物中的天然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应激、调控脂肪代谢等广泛生物学活性。在家禽生产中,小檗碱应用广泛,特别对于肉鸡等需要高脂肪饲料的品种,小檗碱抗氧化应激以及调控脂肪代谢功能对其健康和生长大有裨益。本文综述了小檗碱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其在家禽养殖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颗针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is)植物的俗称,其含有的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小檗胺、巴马亭、药根碱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脂调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牛至油、小檗碱、头孢噻呋、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及氟苯尼考6种药物对分离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牛至油与小檗碱等5种药物联用对12株产ESBLs鸡大肠杆菌和标准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分析牛至油与小檗碱等5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筛选对产ESBLs鸡大肠杆菌有效的药物及复方牛至油口服乳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株产ESBLs鸡大肠杆菌对牛至油、小檗碱敏感,对4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小檗碱与牛至油联用均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预混剂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柱(3.9mm×150mm,4μm),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为2.5)-乙腈(70∶30,V/V),检测波长346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保留时间约6.2min。盐酸小檗碱浓度在5~8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99.5%,RSD为0.4%。该方法适用于检测盐酸小檗碱预混剂。  相似文献   

18.
硫酸小檗碱水溶液在228、263、335和42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423nm波长处,硫酸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在1—5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43c+0.0015,相关系数为1.000。对硫酸小檗碱注射液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简单讨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小檗碱对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病是畜禽常见传染病之一,已成为现代养殖业的一大障碍。本试验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造成小鼠实验性大肠杆菌病,通过临床观察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小檗碱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小檗碱对大肠杆菌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小檗碱生物利用度,并改善其对动物的适口性,采用醇提法从黄连中提取出小檗碱成分,以液中干燥法制备小檗碱成分肠溶微囊,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微囊形成的几个关键条件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小檗碱成分肠溶微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小檗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1∶7,HPMCP∶丙酮乙醇混合液=1∶20,丙酮乙醇混合液∶液体石蜡=1∶5,司班80∶液体石蜡=6∶100。以此工艺制备3批微囊,其平均包封率为93.32%,微囊外观规整,呈现均匀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粒径大小在5~55μm,平均粒径为30.54μm;微囊在人工胃液中2h内溶出少于2%,而在人工肠液中2h释放达到97.343%,几乎达到完全释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