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无休眠的多化性蓖麻蚕母蛾配山东樗蚕雄蛾,所得的杂种,累代选育和驯化,已繁殖到第36代(朱洗,1957;王高顺等,1957,1962);蛹期休眠四个月以上,出库暖茧制种,少数个体冷藏7个月,尚未失掉繁殖力,但是,一般则以半年为度。本文就<蓖×樗>第28和32两代的休眠蛹在越冬前、后及其暖茧过程中的精子发育与无休眠的纯种蓖麻蚕蛹和樗蚕滞育蛹(解除滞育前、后)作一初步研究,为了解它们的雄性生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生殖细胞经过成熟期减数分裂,染色体保持单倍体(N),受精卵于两性核合并时二倍化—2N.蓖麻蚕的N14(系二价体),樗蚕N13(二价体).(蓖×樗)杂种F_1N=13(12枚二价体 1枚三价体),自二级卵母细胞起分离出13和14两类型.至于三价体(Trivalent)的产生则因部分因源染色体的“重复”或“转座”异常情况下所致,种间杂交虽能引起物种的变异,然而,染色体的身材、形状以及行动方式等具有相对稳定性.朱洗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往年在杂种子代选育过程中,密切注意晚秋季越冬一代蚕儿(壮蚕期)饲养在中心室温18℃低温环境,并选择老嫩适中的叶质:再者,对种蚕的保护生态条件,使“蓖×樗”杂种得以发挥休眠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平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寻石歧杂鸡的血浆淀粉酶Amy-1~A和Amy-1~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492、0.5508。成年鸡和18~21日龄死胚中血液淀粉酶表现型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死胚中AA型频率高(0.4578),成年鸡中AB型频率高(0.8940),BB型频率在两者中基本相同(0.1022与0.1034)。亲代的血浆淀粉酶型与受精蛋孵化率有关,BB♂× BB♀、BB♂ × AB♀与AB♂ ×AB♀的受精蛋孵化率间差异显著(0.010.05)。  相似文献   

4.
<正> 一、孵化 (一)种蛋合格率:指种母禽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产蛋总数×100 (二)受精率:受精蛋占孵蛋的百分比。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算;散黄蛋按无精蛋计算。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 (三)孵化率(出雏率): 1.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  相似文献   

5.
在容量为46μl的受精液滴中,(一)滴内精子浓度固定为1.2~1.7×100/ml,每滴分别加入1、10、25、50枚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二)每滴内放入10枚成熟卵母细胞,加入不同量的精子,使滴内精于浓度分别为0.64×10~6/ml、1.6×10~5/ml、3.2×10~6/ml和4.8×10~6/ml。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均按Lu等报导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受精液滴内精子浓度为1.2~1.7×10~6/ml,活率达0.45时,每滴加50枚卵母细胞进行受精,对分裂率和胚胎发育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受精滴内含10枚卵母细胞,加入活率为0.45的精子,较合适的精子浓度为0.64×10~6/ml~1.6×10~6/ml。精于浓度高于1.6×10~6/ml时,对分裂率虽无影响,但对分裂球进一步发育至囊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牦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种间受精与胚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卵母细胞质量、精子准备和受精卵培养体系对牦牛卵母细胞种间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卵母细胞随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延长,第一极体排出率增加,囊胚发育率以成熟培养24 h最高;A级卵母细胞种间受精后囊胚的发育率(48.77±3.76)%显著高于B级(32.05±5.24)%和C级(7.54±7.18)%(P<0.05);BO液洗涤离心处理的精子受精后卵裂率(82.53±6.54)%显著高于Percoll液分离精子受精后的卵裂率(67.39±4.50)%(P<0.05),而两者囊胚率差异不显著((42.32±4.13)%vs(35.59±5.62)%,P>0.05);荷斯坦奶牛精子浓度在1×106~5×106/mL范围与牦牛卵母细胞受精效果差异不显著。卵丘细胞、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和SOF液培养种间受精卵,其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共培养组的桑葚胚、囊胚和孵化胚发育率均显著高于SOF液培养组。  相似文献   

7.
在1989年和1990年的繁殖季节,对617只年龄为1~6岁(2.6±0.1)的雌性蓝狐,用银狐冻精进行人工受精。每一输精剂量含精子数分别为1.5×10~3(n=213,1989+1990),1.0×10~8(n=172;1990),0.75×10~8(n=119,1989)  相似文献   

8.
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全省开展桑树杂交一代(以下简称杂交桑)的协作试验,先后提出“北_1×伦_(540)”、“北_1×伦_(109)”、“沙_2×伦_(109)”、“塘_(10)×伦_(109)”和“中桑_(5801)×伦_(109)”等较好的杂交桑,这些杂交桑的共同点:产量超过普通荆桑,接近或稍高于伦_(40),叶质较好,并且具有繁殖容易,适应  相似文献   

9.
家畜孟德尔性状不同固定方法育种进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在多个位点进行的测交定义为“多元测交”。用机率矩阵方法揭示:如果各世代种公畜都是用多元测交选出的n位点显性纯合子,当以t代表世代时,畜群中各类合子以及它们产生的各类配子的概率,分别为下列二项式展开后的各项: (3×2~(t-1)-1/3 × 2~(t-1)+1/3 × 2~(t-1))~n=1, (3× 2~t-1/3 × 2~t+1/3× 2~t)~n= 1。 这种育种体系比“理想型横交”(即“”)有效。并以果蝇模拟试验验证了理论探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蓖麻蚕和樗蚕的杂交工作我国以俞懋襄和徐泗源两人(1942)做得最早,用这两种性状殊异的蚕杂交后,繁育到9代。朱洗,王高顺等(1956—1957)把蓖/樗杂种后代蚕(晚秋造),五龄(起饷第1天)到上簇,采取低温(18℃)育,过多蛹率显著提高。此后,作者等曾从第四造(1958年的晚秋蚕)里一部分(25%)  相似文献   

11.
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开发利用野生泌丝昆虫资源的目的,在19、21、23和25℃4种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樗蚕(Samia cynthia cynthia)卵发育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结果表明,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64±1.53)℃,有效积温为(156.12±15.93)d.℃。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因素对牛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公牛个体、精子密度、精卵比例、受精前机械脱除卵丘细胞及胚胎培养液体积对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公牛个体的精子受精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囊胚率受到极显著的影响(52.24%vs28.13%,P<0.01);精子密度在(0.5~1.5)×106/mL间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差异都不显著(P>0.05),但精子密度在0.25×106个/mL时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试验组(52.17%vs91.23%,P<0.05);受精时,精卵比控制在2 000~10 000∶1之间,受精卵的卵裂率、囊胚率均无差异(P>0.05);受精前机械脱除卵丘细胞对受精效果没有影响(45.21%vs36.46%,P>0.05);每枚胚胎培养液体积在2.5~10μL之间的群体培养,对受精胚的发育没有显著影响(51.39%vs35.06%,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我省夏蚕蚕茧产量、茧丝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我所与广西蚕业指导所协作,经过两年多的品种选配,初步选育出蚕茧产量高,茧丝质量好,体质强健的新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简称9·芙×7·湘)的中·中×日·日双交四元一代杂交种。经两省夏季高温季节进行实验室,农村生产试养,初步结果表明:“9·芙×7·湘”具有好养、产量高、出丝多、丝质优等优点,并得到蚕农的好评。现将我省试养情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间情期犬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以TALP液作为犬精子获能液,精子回收率(64±10.5)%、顶体反应率(41.5±4.1)%高于TCM199+20%FCS液。②用TCM199+20%FCS作为受精液,卵母细胞单精受精率(18.6%)、原核形成率(10.4%),高于TALP受精液,而退化率低于TALP受精液(4.9%比19.7%,P<0.01)。③犬精子与卵母细胞在受精液中共同孵育12h,单精受精率(23.5%)、原核形成率(12.7%)高于共同孵育8、16、20h,而多精受精率(15.7%)、退化率(3.9%)低于共同孵育16、20h。④犬精子为2×106个/mL时,单精受精率(26.0%)、原核形成率(14.6%),高于0.5×106、1×106、3×106、5×106个/mL组。卵母细胞多精受精率和退化率随精子含量增加而增加。⑤肝素为29mg/L时,卵母细胞单精受精率(24.4%)、原核形成率(12.2%)高于0、10、20、40、50mg/L组。而犬精子获能2h后,顶体反应率和卵母细胞多精受精率随肝素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发展需要,增加高级生丝原料茧,满足外贸出口要求,扩大我省第二造、六造饲养多丝量优质的白茧种比重,我们从1976年开始,同广西蚕业指导所等有关单位协作对“新九×7532”一代交什种(简称两广一号)进行了试养工作,通过室内及农村试验,并以二化性“新九×8301”和“东_(34)×苏_(12)”等一代交什种;多化性“广农三号”“广农四号”等为对照比较,饲养环境以第二造和第六造饲养为主,同时以第三造、第四造和第五造高温多湿环境,以及外省夏期、夏秋期作为辅助性测定比较.经过三年多来的试养比较看来,初步认为桑蚕“新九×7532”一代交什种组合,适合我省第二造、第六造环境条件饲养,并具有优质、好养、高产、担桑产值高,凡育比较容易等优点,可供我省第二造和第六造扩大试养用.现将桑蚕“新九×7532”一代交什种试养成绩综述如下:品种来源  相似文献   

16.
<正> 1986年度日本全国蚕品种鉴定结果经农林水产省农业资材审议会第61次蚕种部会审议,于1987年3月27日发布了第358号告示,六个蚕品种被指定或再指定。即(1)春蚕用品种“朝·日×东·海”和“春岭×钟月”被再指定。(2)作为夏秋蚕人工饲料育适应品种“万光1号×大白1号”也适应春蚕饲育而被指定。(3)新指定春蚕用品种“大鹫”(日150号×  相似文献   

17.
中央农牧渔业部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的通知,同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新品种的审议意见,我区选育的早秋用蚕品种“群芳×朝霞”(539B×7532),其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供全国试养、推广.同时通知可供全国试养、推广的新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用蚕品种“春蕾×明珠”(春试一号×春试二号)、“菁松×皓月”(春试三号×春试四号)和早秋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识破利用稿件  行骗的勾当编辑老师:你们好!我写的《头发灰治羊口疮病》一文,被贵刊于2 0 0 3年第4期录用后,便先后收到“中国××科学研究学院学术委员会”“北京××交流中心、中国现代××新论文库编委会”“北京精英××交流中心”“《中国××理论成果丛书》编委会”“中国西部××杂志社”等等多个部门、单位发来的贺信、喜报、通知、表格的来信来函,落款处均盖上红色公章,并声明有国家技监局认可,有法人资格。函件中声称该文已被他们评上国家级的一等奖、特等奖、金奖,还将收入他们编纂的丛书、文章,起到永久收藏、业绩永存、光耀…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选育出北-×伦_(540)、圹_(10)×伦_(109)、沙=×伦_(109)等一批优良杂交组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由于采用种子繁殖,省工,成本低,繁殖快,适合我省速成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技术要求,受到广大蚕区蚕农的欢迎,对我省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七五”期间,我们又选育出69×851新杂交组合。其在叶质、产量、抗性等方面均比现行推广的圹_(10)×伦_(109)有所提高。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育成经过 1986年从150多个材料中评选出杂交性  相似文献   

20.
胜利白猪Ⅱ系母猪与国外瘦肉型猪及合成公猪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胜利猪 系母猪、国外瘦肉型公猪“杜洛克”、“汉普夏”及合成公猪“杜汉”、“汉杜”、“杜皮”为主要研究材料。试验猪 1 36头 ,分为 6个组 ,屠宰测定 5 0头。试验组日增重以汉杜× 、杜皮× 组合最好 ,杂交优势显著 ( p<0 .0 1 )。料重比以汉杜× 、杜皮× 组合最好。胴体瘦肉率以杜皮× 组合最好 67.5 1 % ,且肉质较好 ,按肉猪产肉能力综合评价指数计算达 2 384.2 3分 ,名列其他各组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