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套种不同作物对新造绿竹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新造的绿竹林内套种不同作物,观察结果表明:套种花生的生长情况极显著或显著优于不套种作物或套种西瓜;套种西瓜与不套种作物无显著差异;套种二季花生与套种一季花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绿竹林覆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竹采用适当的覆盖物予以覆盖,可增加土壤温湿度,提前笋芽分化,又能起防冻作用.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收益高、易操作的特点,可以使广大竹农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笋用绿竹林施肥试验表明:在肥料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肥料处理对绿竹林出笋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施用兔粪有机肥出笋早、产量高,效益好;竹农习惯采用尿素与复合肥混施效果次之;单一施用尿素、复合肥、竹类专用肥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绿竹林碳,氮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主要讨论了闽南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林C、N元素的含量、库存量、年动态及C/N。结果表明:(1)绿竹林各组分C、N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C38.74%~44.77%、No.557%~1.012%;C/N在38.281~77.792之间。(2)绿竹林C、N元素的现存库存量分别为6760.0369/m2和112.3979/m2,其中地上部分别为5891.5739/m2和94.101g/m2;地下部分别为868.463g/m2和18.296g/m2。(3)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绿竹叶的C、N元素含量基本上是在生长期的春末夏初含量高,在冬季含量低:C/N在24.707~38.281之间,在生长期的春季比例低,在冬季比例高。(4)绿竹细根的分解过程中C、N元素含量处于释放或累积的相间波动之中,而C/N在细根分解的前几个月下降,而后处于上升和下降的波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绿竹林笋期开始、终止时的20 cm地温分别是21.5℃、22℃,日均气温分别是20.2℃、21℃;全年竹笋产量呈多项式函数分布;竹笋产量与20 cm地温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绿竹笋产量(Y)与20 cm地温的数学模型为:Y=0.00116X-0.02535.  相似文献   

6.
《福建林业科技》2022,(1):40-45
为筛选绿竹林下重金属富集植物,于2020年以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绿竹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林下13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和土壤样品,测定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不同植物及器官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土壤Cu、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54.7、466.1、0.47 mg·kg(-1),均超出风险值。所有植物均表现为地下部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地上部,其中棕叶狗尾草整株对主要重金属富集能力最强,是一种优良的重金属富集植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b含量与植物Zn和Pb含量之间以及土壤Cd与植物Cu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Cu与植物Zn之间、土壤Cr与植物Pb之间、土壤Cd与植物Cr、Zn、Pb之间以及土壤As与植物Cu、Zn、Pb之间均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7.
绿竹山地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福安市进行山地及河滩地种植绿竹对比试验 ,表明山地 、 级地上绿竹的新竹胸径并不比河滩 级地逊色 ,山地 级地则略差于河滩 级地 ;绿竹平均单株产笋量以山地 级最好 , 级其次 ,河滩 级第三 ,山地 级第四 ,而河滩 级最差 ;各地类间单个笋重差异不显著。山地 、 级和河滩 级是理想的造林地 ;发展山地绿竹造林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绿竹山地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多年来,对闽东南沿海地区山地栽植绿竹生长情况进行调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针对影响山地绿竹生长及笋产量的主要因子进行测试,并与河滩等地栽植的绿竹生长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山地栽植绿竹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优化组合,加快绿竹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106d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撑绿竹新造竹林的平均发笋率为89.7%,竹笋出土萌发经历3个时期,即初期、盛期和末期,竹笋-幼竹的高生长节律经历了4个时期,即初期、上升期、盛期、末期,单株竹秆高生长平均经历73d,1年生竹高生长量平均为153.83cm,每竹丛出笋1秆到4秆.  相似文献   

10.
浅析绿环境     
文章从我们身边绿环境入手,评说绿环境的微观意义与宏观价值,从一个侧面简述了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绿竹笋用林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绿竹笋用林土壤管理过程中,通过不同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培土高度为10cm时,竹笋形态品质最好,产笋量及竹笋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也最高。不同培土高度,其营养成分相关指标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绿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对绿竹的特性、分属地位、分布、繁育、丰产培育技术、笋加工、竹材利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就我国今后绿竹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绿竹文献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9-2006年的绿竹文献进行统计,文献计量共193个。绿竹文献以论文形式为绝大多数,占文献量的96%。91.2%的文献以期刊为载体,分布的前3名期刊合计占期刊文献的27.9%,60.8%的文献分散在其他70余种期刊当中。分布时间上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3-2005三年文献占文献总数的43.5%。绿竹文献的排名前三位作者人数有211人,但73.5%以上的作者仅参加过1次绿竹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绿竹不同农家品种及不同地理种源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福绿1号品种最好,其笋期长、产量高、质量好、风味美。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近年来关于绿竹的丰产栽培、笋材利用、种苗繁殖及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了技术方法的探讨总结,然后就绿竹产业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并阐明今后绿竹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初步研究了常见肥种浸根施肥对绿竹造林的影响。结果显示,浆内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过磷酸钙对造林第1年的成活率、萌发率及新竹的数量、大小都具有一定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对新竹的株数的影响,不同肥种间无显著差异,但磷酸二氢钾、尿素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新竹直径的和的影响,各肥种与对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但不同肥种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绿竹种源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黄勇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50-53,72
对福建省6个种源绿竹的1、2年生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阻力(Rs)及气孔导量(Cond)等6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1年生<2年生,种源SPAD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程溪、赛岐、永春、福安、永泰和南靖,各个种源间差异并不明显。绿竹种源净光合速率(Pn)大小:南带>中带>北带,3个带差异明显,各个种源引种试验地与原产地越远,其Pn值越小。绿竹种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午休"现象明显,Ci、Rs日变化曲线为倒双峰型,Cs和Cond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Pn、Ci、Rs和Cs的高峰值与谷底值相差最大的为永泰种源,Cond的高峰值与谷底值相差最大的为南靖种源。Pn与Cond呈多项式相关,Pn与Cond最为密切,不同种源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绿竹的立竹密度结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在立地条件及经营措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绿竹 (绿高脚品种 ) 4种密度结构测定其产量 ,其结果是以 30 0 0株·hm-2 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密度结构的产量 ,说明绿高脚密度结构应以 5 0 0丛·hm-2 ,每丛保持 6株 (年留笋养竹 3株 )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绿竹不同肥料施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绿竹不同肥料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饼肥最好 ,复合肥其次 ,尿素第三。施肥的绿竹产笋量与没施肥的对照区比较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绿竹种源越冬生理指标的地理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对绿竹地理种源的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绿竹种源抗寒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温州绿竹>福安绿竹>尤溪绿竹>漳州绿竹,温州绿竹的抗寒能力明显高于其它3个地理种源。绿竹越冬能力的适应性变异与其原产地环境是相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