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文章以安庆大枫220 kV输变电工程对安庆大龙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及生态影响评价为例,系统调查了评价区内景观及生态现状,评价了该建设工程对区域景观和生态造成的影响。主要从建设项目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该建设工程对大龙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及生态总体影响较小,并针对项目建设提出了减缓影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对河道生态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工期较短。为了更快更好地发挥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效果,减小施工期对河道生态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更长期地保持治理后河道的生态景观效果,应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组织、合理投入、统筹部署。施工过程中需克服河道施工不可控制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影响敏感度大、施工组织复杂等河道施工难题,实现干净、清洁的施工过程,以保证工期紧张压力下的工程质量,达到绿色、生态河道和市民人居环境良好改善的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中俄边境地带及国内林区东北虎迁移生态廊道的位置、现状及主要隔离因素,生态廊道的自然植被、建筑设施及人为活动等对东北虎等大型兽类迁移活动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我国东北虎生态廊道保护与恢复进行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4.
50年一遇的冰冻灾害给宝庆森林公园经济及森林景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冰冻灾害使景观异质性增强、稳定性被破坏、生态过程受影响;同时造成公园景观破碎化,生物栖息生境受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并可诱发自然灾害。通过分析冻灾对森林景观生态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森林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粉拟青霉菌对小蠹虫等多种森林有害昆虫具有较好的致病性,但粉拟青霉菌的生存繁衍及对有害生物的致病效果均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针对温度、湿度、营养物质、pH值等生态因子对粉拟青霉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产孢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湿度、营养物质、pH值等生态因子对粉拟青霉菌菌落的生长及产孢量均有影响,从中探寻出适宜粉拟青霉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及产孢量的温度、湿度范围,有利的营养物质及适宜pH值.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对灾区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借鉴日本及我国唐山市、台湾地区震后生态恢复经验,提出应科学规划、以"示范区"带动生态恢复、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绿地建设、对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严惩不贷等恢复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湿地水资源状况直接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补水已经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湿地萎缩和退化、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介绍了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的发展现状、实践探索和保障机制,综述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补水策略研究,以及补水对区域水资源、湿地景观和植被、湿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服务等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当前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的发展成就及生态补水实践探索,分析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区域规划、方案编制、实践探索、生态系统影响评估等方面给出了未来湿地生态补水发展和研究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湿地生态补水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穿越福建省重要湿地塔礁洲湿地公园临时占用湿地为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确定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按三级评价进行,在对评价区湿地资源调查及功能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生态机理法及生物多样性评价法,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与游憩教育等七个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为闽江河口湿地的保护、管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工程建设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重点分析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明确认知生态林业建设中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逐一验证了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与回归分析分别确定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呈正相关,文化素质、认知程度低、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是影响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部门应提高重视度,针对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完善与优化,从而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民族生态文化的视角,从自然与社会、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互动关系入手,综合分析云南藏文化在滇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森林资源的产权问题目前均停留在经济一元化的思维惯性之中。即便是把产权问题与生态问题或法制问题联系起来,其核心认识还是由经济问题派生出来,如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排他性经济权益问题等。而森林资源的生态承载、生物多样性维护以及不可移动的自然垄断性,决定了对建立在森林及林地资源基础上的森林旅游开发须上升到伦理的高度加以认识。因此,分析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资源的产权结构,须内在地包括伦理维度,从而以权利的道德属性规范森林旅游开发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浙江省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优势,设计并形成了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对浙江省100家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有63%的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为较好及以上,其中森林资源状况普遍较好且差异小,而景观资源及配套差异较明显,对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影响较大;可通过加强国有林场景观管理、森林公园建设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国有林场生态文化建设等途径来提升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栾川县林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河南省栾川县林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阐述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栾川县林业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矛盾、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等,最后探讨林业发展的对策:坚持森林分类经营;大力发展经济林及林下产业;借助生态,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依靠科技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森林旅游的深入,是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在叙述当前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盲目开发旅游区,而忽视生态资源保护;季节性生态旅游不平衡;在生态旅游管理上力度不到,使一些动植物资源不能的到很好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系统逐渐失调等。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及形势下提出生态旅游管理首先必须使资源使用合法化,同时分清旅游资源类型;其次建立旅游区管理条例并严格执行,建立权威机构去保证旅游区的管理,对旅游区的生态管理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真正做到可持续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森林过量采伐对中国雪乡森林旅游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中国雪乡——大海林林业局历年来的采伐量、森林蓄积量变化情况分析及对雪乡原来生态状况的访问、现实生态状况的踏查,对比分析后,阐述了该局现实森林资源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过量的森林采伐对森林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自然及人文景观、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同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恩施州有着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内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笔者对恩施州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森林旅游在发展森林景观和改善森林环境的同时,也留下了隐患,造成了森林生态不平衡。基于此现状,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补偿。要求在发展森林旅游的同时兼顾森林生态保护。分析了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山村森林资源丰富、民风各异, 为山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历史较短, 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日本埼玉县饭能市的山村环保旅游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旅游业的新气象, 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发挥了旅游的带动作用, 使林业由资源产业向生态产业转移, 给我国山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生态良好与森林生态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随着对林业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日趋深入,我国政府对生态良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在森林生态建设方面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和建设所需资金的差距仍然较大,并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文中通过生态良好对生态税制建设要求的分析,对森林生态税制进行了设计,并具体探讨了森林生态税对生态良好的作用,最后还对森林生态税与国内外现行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比较。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从而奠定生态良好的经济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关海南省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局,对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海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后,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着生态理念薄弱,森林资源管理滞后,采伐制度不完善,公益林经营不灵活,林权流转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严格采伐管理,完善公益林经营机制及规范集体林权流转等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