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桃金娘是我国热带地区优良的林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生态和观赏价值。全面了解桃金娘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现状,对该物种的引种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桃金娘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格局和影响其分布的关键性气候因子,本研究通过植物标本数据库记录、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获取的地理坐标,对其水平地理分布和垂直分布进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同时基于不同分布点的19个生物气候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桃金娘地理分布的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桃金娘在中国水平地理分布以热带-南亚热带为主,过渡至中亚热带,东部地区的最北分布点位于浙江的平阳。桃金娘垂直分布多集中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体现出桃金娘喜温热而不耐寒冷的特性。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PC1~PC3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1.23%、22.44%和16.34%,累计贡献率达80.02%(>75%);因此影响桃金娘地理分布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前3个主成分。主成分1表明温度是限制桃金娘往北及高海拔分布的最关键性因子,尤其是最冷季均温和极端最低温。各生物气候因子对桃金娘分布限制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最冷季均温(Bio11)>极端最低温(Bio6)>年均温(Bio1)>最干季均温(Bio9)>年降水量(Bio12)>最湿月降水量(Bio13)>最湿季降水量(Bio16)>最暖季降水量(Bio18)。桃金娘的适宜分布区以最冷季均温为10℃和极端最低温为4℃以上的区域为佳,影响桃金娘在中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关键性气候因子是1月的低温。水分因子是反映桃金娘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并非是限制其地理分布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桃金娘整个植株皆有经济价值,主要有生态价值、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等。桃金娘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高压繁殖3种。桃金娘造林或园林养护较方便,栽培管理不用太大的投入,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3.
桃金娘果实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去除种子后的桃金娘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等体积的水与体积分数80%甲醇进行提取,测定2种提取物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并对2种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桃金娘果实的2种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体积分数80%甲醇提取物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水提取物。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果实多酚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桃金娘繁殖技术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桃金娘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播种、扦插、高压等繁殖技术,并探讨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1份树龄约100年以上的贵州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其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81份资源分为茶组植物4种2变种,9份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主要分布于温湿度较高的贵州西南部;9份秃房茶(C.gymnogya)主要分布在气候条件相似的贵州西北部;1份厚轴茶(C.crassicolumna)位于金沙马路;3份阿萨姆茶(C.assamica)分布在温湿度较高的广西贵州交界处;59份茶(C.sinensis)主要分布于贵州中西部,境内分布广泛。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气候要素影响了81份资源的分布,如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对秃房茶分布影响较大。秃房茶、厚轴茶及大厂茶乔木型、植株高大,叶大、革质或薄革质;阿萨姆茶小乔木型,叶大、无革质;59份茶以中叶种为主,品种多,形态多样,叶面积与年极端最高气温相关系数r为0.28(P<0.05)。贵州可能存在野生茶树资源秃房茶、大厂茶和茶的分布中心,气候要素影响了其分布、演化及部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含量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豹  李福山 《大豆科学》1993,12(4):269-274
根据原产中国各地5147份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含理分析结果,发现:1.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4^***)。2.4162份野生型(百粒重≤2.5g)脂肪含量为9.23%,542份半野生Ⅰ型(百粒重2.51-5g)为13.01%,443份半野生Ⅱ型(百粒重>5g)为15.23%。3.野生型脂肪含量与原产地经度(°E)呈显著负相关(r=-0.8862^***),与原产地纬度呈单峰曲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盲蝽种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棉田盲蝽种类、优势种的变动、主要盲蝽的地理分布和不同种类盲蝽在各地发生与猖獗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对各类棉区进行棉盲蝽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春播大豆熟期组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美国000~Ⅹ熟期组标准品种与我国各地代表品种在南京的表现,以国际通用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相应的000~Ⅸ熟期组,其中春豆归属000~Ⅴ熟期组。并研究了我国春豆熟期组的地理分布概貌及相对于美国大豆熟期组地理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大麦酯酶同工酶的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分析了502份栽培大麦和23份西藏野生大麦,结果如下:(1)栽培大麦共出现44条谱带,分15组45种带型,西藏野生大麦共7种带型;(2)酯酶同工酶的地理分布表明,具有相同或相近带型的品种分布与大麦生态区划和基因传播关系密切;(3)大多数西藏栽培大麦品种都有与西藏野生大麦相同的谱带,这条带除了在云南栽培大麦中发现外,其他栽培大麦品种中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1.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Camellia L.)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通过查阅文献及植物标本,对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共4个亚属、10组、48种,占中国山茶属种数的20.6%;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多集中于北部山区;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50~1 800 m。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溪边凤尾蕨的地理分布规律,本文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搜集了世界30个大型植物标本数据库中溪边凤尾蕨的标本采集信息,采用Arc-GIS软件、Excel软件建立溪边凤尾蕨不同地理范围的地理分布图和海拔高度分布图,分析其地理分布与河流分布、气候因素、地形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亚洲为溪边凤尾蕨分布中心;在亚洲范围内,中国和日本为分布中心;在中国范围内,长江流域附近为分布中心;在日本范围内,中南部沿河地区为分布中心。从气候类型来看,溪边凤尾蕨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少量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这都表明其喜温暖的环境。同时,其分布地点主要为大陆内部的河流附近、临海地区或者岛屿,表明其喜欢湿润的环境。在海拔分布上,溪边凤尾蕨在洲间、国家间、省区间的海拔分布范围差异明显,这可能与经纬度、地形、细胞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海岸凤尾蕨是海岸带少有的蕨类植物之一。由于其植株形态和傅氏凤尾蕨相似,因长期被误定为傅氏凤尾蕨而缺乏关注。其实,二者在生境、植株形态、孢子形态及染色体倍性上有明显区别。所以,海岸凤尾蕨由傅氏凤尾蕨的变种提升为种。为厘清海岸凤尾蕨的分布区域和生存现状,通过整理前人的采集记录和研究结果,结合野外考察,使用Arc-GIS 10.7软件构建海岸凤尾蕨不同范围的地理分布信息图,并依据IUCN 3.1的标准,对其保护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1)从世界地理分布格局来看,海岸凤尾蕨主要分布在亚洲;亚洲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中国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澳门、香港和台湾;日本主要分布在琉球群岛;菲律宾主要分布在北部岛屿。(2)根据IUCN 3.1标准,海岸凤尾蕨的保护等级暂时定为近危(NT)。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海岸凤尾蕨的分布范围狭窄,其生境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却长期缺乏保护。因此,最后提出相应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is the most threatening migratory rice pest in Yunnan, China. S. furcifera overwinters in low- altitude basins and valleys in southern Yunnan and migrates northward in spring and summer of the following year, causing serious damage during migration. The overwintering distribution, areas, and spatial pattern of S. furcifera are relevant to the migration and outbreak of this pest. Based on a 4-yr field survey (2010–2013), this study projected areas suitable for S. furcifera to overwinter using a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and analyzed the key influencing climatic factor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ecological niche factor analysis (ENFA). Our field survey showed that the northern latitudinal- and upper elevation limits of overwintering S. furcifera was 25.4° N and 1,608 m in western Yunnan and 24.2° N and 1,563 m in eastern Yunnan.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produced a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pattern, with most of which in western Yunnan and only a few in eastern Yunnan. The PCA and ENFA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driest quarter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coldest quarter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distribution of S. furcifera in winter.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mplex topography, spatial differences in winter temperatures, and host availability altogether determ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overwintering S. furcifera .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urveys, the northern latitudinal- and upper elevation limits of overwintering S. furcifera were higher, while the population became rarer in some suitable areas due to change of farmland utilization in winter and possibly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栽培稻等位酶的遗传结构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6330份栽培稻品种进行了5种等位酶12个位点的遗传结构分析,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41,多样性指数值为0.269,表明中国栽培稻具有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地方农家品种和现代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但现代育成品种等位基因较少,共有13个稀有等位基因仅存在于地方农家品种中。比较我国六大生态稻区的等位酶分布,发现西南稻区的等位酶基因最为丰富,为我国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中心,但华北和华中稻区在某些等位酶基因上的多样性以及某些稀有等位基因的存在暗示着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可能与栽培稻的起源有关。利用等位基因聚类分析基本可以把地方农家品种分成两大类,分别是籼稻和粳稻,籼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籼粳稻在等位酶位点上的差异不仅表现为单个等位基因形式和频率的不同,还表现为多位点非随机组合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6.
谭键 《热带作物学报》2011,31(11):52-57
以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和泰尔指数等区域差距计算方法为模型工具,对海南的生态盈亏及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总量生态盈亏(ED)为2 357 083 hm2。在各项生态生产性土地中,盈亏较高的是总量水域、总量林地和总量耕地生态盈亏,较低的是总量草地、总量建设用地和总量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盈亏。在18个市县中,总量耕地生态盈亏最高的市县是海口市,最低的是临高县。海南省人均生态盈亏为0.267 983 hm2。其中,人均水域、林地和耕地生态盈亏较高,人均草地、建设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盈亏较低。在18个  相似文献   

17.
福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本文主要介绍了清代福建茶叶的种植技术、生产形态及地区分布特色.  相似文献   

18.
宋娜  何亚丽  毛娅琪 《茶叶通讯》2021,48(1):136-144
对我国茶销售市场进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茶产业的供需平衡.本文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GIS技术,从空间分布类型、均衡性和分布密度3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茶销售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茶类经营点整体呈集中化分布,但集聚性稍弱,全国范围内高密度核心地区包括广州、南京和郑州等为核心的周边部分城市,而西部等地区大多未形成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