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艳萍  卢会醒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18-321,375
为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Diener等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该县13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中等水平;男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低于女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教龄、所教学科、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支教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学校类型、学校层次方面,崇阳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描述了感恩状况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对感恩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居住地变量上,感恩的部分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对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有影响、总体幸福感有影响;感恩各维度和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感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李智萍  舒曼 《农业考古》2007,(6):240-242
为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采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45名家住农村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独生、父母是否离异因素上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而性别、家庭收入、家庭气氛在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上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P〈0.01)。最后,根据现代健康心理学理论提出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各个县、市、区随机抽样(n=2 023)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职业、家庭住址所在地、人均家庭收入、宗教信仰、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病、是否加入农村居民合作组织、征地、外出打工人员和空巢老人情况等;人口学特征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弱,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加强农村医疗建设等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西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西安的人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空巢老年人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将直接影响西安市人口的整体生活水平。为了提高西安市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本文针对西安市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情况展开调查,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参照生活质量的一般定义,选取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对西安市区的312例60岁以上的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极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影响该地区空巢老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掠影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既面临精神上的窘困,更承受着繁重的农事负担。  相似文献   

7.
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他们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体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较高的幸福感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抑郁情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完善感,帮助他们成功地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研究选取湘西、鄂西农村320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农村老年人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检验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格的三个维度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内外向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社会支持在精神质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内外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当地政府应努力发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导作用;农村空巢老人应重塑自我认知,调整心态;加强子女对空巢老人精神抚慰方面的教育;加强农村村委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丰富老人生活.  相似文献   

9.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于2008年5月在内蒙古卓资县进行的调研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生活困窘、生活照顾缺位、医疗费用高、精神生活单一、孤独感强烈等问题.因此从加强孝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探讨改善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逐步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农村青年不同群体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20)对370名农村青年和277名城市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城市青年的心理健康总分显著高于农村青年;(2)农村青年抑郁和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青年;(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青年不同学历间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农村不同收入水平青年在抑郁维度上存在差异;(4)幸福感量表总分、心理健康量表总分、自我肯定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抑郁和焦虑这两维度与以上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且抑郁和焦虑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5)心理健康总分、焦虑和自我肯定联合解释幸福感37.2%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其满意度影响因素,运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978名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年人进行养老现状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满意度得分为(28.33±3.40) 分,满意率为74.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养老方式、保险状况、居住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患病状况是其满意度影响因素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p0.05)。建议提高农村新农合、新农保的覆盖率,改善空巢老人保险状况,重点关注独居、高龄、患多种慢性病,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推进农村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95-197
农村空巢老人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着各种利益诉求,但是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机制并不健全。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表达机制存在利益表达主体表达意识较低、利益表达客体反馈不足、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空巢老人利益诉求的实现。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健全政府的反馈机制、改革村民自治、完善信访制度、提高组织化程度等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的利益表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空巢老人规模的扩大,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图鲁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做分析的基础上,经济、身体健康、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在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水平如何,心理弹性如何发挥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对维度-多归因果因量表(MMC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安徽省四所中学79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归因风格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有显著差异。青少年心理弹性、归因风格、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弹性在归因风格与主观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社会风气与个人观念的不断冲击,空巢老人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于城市,农村空巢老人基数更为庞大且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提升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质量和幸福感,可以从推进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吸引青年劳动力返乡创业;推广互助养老模式,促进低龄老人再就业;发挥老人内生动力,提升精神自养能力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发展,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里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主要面临着经济收入不足、身体健康差、精神慰藉少、医疗水平低等困境。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失、养老服务发展滞后、老年人养老观念落后以及养老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养老困境的主要原因。应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与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孝道文化传播等措施,促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发展,让农村空巢老人享受高质量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的空巢化日趋严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昆明市、丽江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市及市辖县的空巢老人为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09名空巢老人就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71.2%的老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15.9%的老人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12.9%的老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儿女情况、健康水平、自理能力、医疗条件、生活环境、精神慰藉对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差异;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经济收入、住房条件、与子女住地的远近、文体活动对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针对郑州某高职院校班主任进行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班主任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男班主任和女班主任的均值均高于全国常模;高职班主任的主观幸福感在婚姻、年龄、教龄、职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高职班主任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任班主任工作时间、学历、行政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针对郑州某高职院校班主任进行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班主任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男班主任和女班主任的均值均高于全国常模;高职班主任的主观幸福感在婚姻、年龄、教龄、职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高职班主任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任班主任工作时间、学历、行政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空巢老人健康需求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960名农村空巢老人的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健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5.31%,患两种慢性病的有642人(66.88%),患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有271人(28.23%);影响农村空巢老人慢性病社会学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近两周内住过院、医疗支出等对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群是否患慢性病有显著影响;其中,农村空巢老年女性的慢性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患病相对危险度为男性的1.136倍;年龄越大,其患慢性病的相对危险度越大。基于此,提出了从加强与农业、环保、水利、社保等部门合作的角度,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