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需求与培养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加快构筑上海农业人才高地,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利用上海高等教育培养涉农专业人才的资源,培养一批适应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为实现农业转型,建设农业科技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关于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加快建造天津农业人才基地,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条件,充分利用天津高等教育资源培养涉农专业人才资源,培养出适应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为实现农业转型、建设农业科技强市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具体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独特的人才、智力、学科与科技优势,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以农业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推广体系,构建农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机制,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4.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都市型园艺产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北京农学院以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为试点,围绕专业学位高层人才培养定位和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从招生宣传、培养平台建设和毕业论文设置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该文总结都市型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经验,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郊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型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城市地区都市型农业面临着城乡发展的双重压力,需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部的生存挑战.保护都市型农业发展空间要"三管齐下".当前特别应注意解决好集体建设用地的节约利用问题,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调动农民节约用地、保护都市型农业的积极性.这是保护好都市型农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针对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探讨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科(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人才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发展现状,提出非农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本科英语人才培养改革为例,提出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非农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以适应天津地区乃至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满足京、津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实现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都市型农业是以满足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高品位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业。其构建与发展要求农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及成果支持。以都市型农业教育定位的高校,要依据都市现代化进程对都市农业产业的创建、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殊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据此调整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建立与都市农业产业密切结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07,(7):51-54
[编者按]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实现"三增"的一个战略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提高水平和办出特色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河北农业大学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从办学理念、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明确了学校实现特色发展、提升水平的着力点。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是这一战略的实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重点,从经济功能类人才、生态功能类人才和服务功能类人才等3个方面对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天津市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五个现代化天津"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要求的必然举措。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包括现代都市型农业取得一定进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同时通过与上海、北京等地区的对比,发现天津市都市型农业优势发挥不突出、农业组织化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约束与人居环境问题亟需解决等是天津市实现乡村振兴的制约瓶颈。针对上述问题,从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加快推进农业高效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三方面提出了10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的有效途径,海门已具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但还存在不足。本文提出构建与海门城市功能相匹配且与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相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4个建议: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统领;要实现“市长农业”“市场农业”2大功能;要实施“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发展”3条发展路径;要保障人才、土地、资本、服务4种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13.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带,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就必须强调自身特色,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本文立足滨海新区实际,分析了滨海新区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的优势条件,如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等,同时指出了在产业组织、资源环境、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由此确定了建设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总体发展思路,最后就如何构建沿海都市型农业,提出了6大创新机制和三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实现"“三增”的一个战略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为了全面推进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有的放矢为“三农”作好服务,从本期起"开辟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行动于2015年提出,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成为破解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助推现代都市型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天津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分析了天津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业大数据量化和挖掘能力不足、监管体系建设落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并提出了实施资源节约绿色生产工程、实施农业感知开源大数据共享工程、实施动植物表型组学突破工程等促进天津市"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开放性、社会性、高端性、创引性等特点,呈现出设施农业、籽种农业、会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总部农业等多种新兴业态,也正在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农业高职院校应积极跟进,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升人才培养规格,构建高端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疏通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输送渠道,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超过80%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都已制定或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应重点发展以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主要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农业科技风险示范工程为平台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传播体系,以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为抓手的农村技术服务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总结了目前学校都市型现代农林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成效,并深入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实施科学研究提升教学计划4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提升与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都市型现代农林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郑州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布局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5-10年,郑州新区要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复合型新城区,成为全省"一个载体,三大体系"的龙头和突破口,则必须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培育和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基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产城一体"和城乡统筹.因此,笔者根据郑州新区农业资源现状和潜力,借助国内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综合分析产业发展的自然适宜性、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可持续性,对郑州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进行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学院在探索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积极落实党管人才政策,组织实施了"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与转化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多层面培养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与转化人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服务社会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中,并在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探索建立了"专家+农村实用人才+大学生村官+农民"的推广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模式,有效解决了解决农业高新技术与"三农"实际需求之间缺乏技术推广与转化人才支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