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基于瑞安市27个乡镇34个主要农作物产地耕作层土壤中的全硒、水溶态硒、交换态硒和有机态硒含量分析数据,以及土壤基本性质的分析结果,对瑞安市农产地土壤硒含量、形态与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瑞安市主要农产地土壤全硒含量在0.22~1.21 mg/kg,平均含量0.48 mg/kg;水溶态硒含量在0.5~3.5μg/kg,占全硒含量的0.3%;交换态硒变化在2~8μg/kg,占全硒含量的0.8%;有机态硒分布范围为41~205μg/kg,占土壤全硒含量的23.8%。土壤硒含量、形态和分布与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采集海口市23个乡镇和4个农场的751个农用地土壤耕作层(0~25 cm)样品,研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H、全氮、全磷、全钾和全硒含量,并对土壤中全硒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口市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全省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7.79 g/kg,各地区之间含量差异较大,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9.22倍;土壤pH平均为5.40,为酸性土壤;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72 g/kg,大部分地区氮含量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全磷含量的平均值为0.94 g/kg,磷含量地区间差异较大;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2.06 g/kg,全市土壤钾含量偏低,88%以上土壤处于中下水平;所调查土壤硒含量从痕量到2.23 mg/kg,平均值为0.35 mg/kg,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0.211 mg/kg,45.54%的土壤硒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0.175 mg/kg),其中29.29%属于高硒含量,但各个乡镇硒含量差异较大。从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硒含量与pH、全磷和全钾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和全氮呈负相关,表明土壤中硒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明确土壤硒与主要土壤性状指标的关系,选择江西丰城地区不同硒水平的水田和旱作农田,于2014年9月选取了14个村落于作物收获后布设土壤剖面采样点。在0~100 cm的土壤剖面进行分层(20 cm)取样,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丰城地区农田土壤(0~20 cm)全硒平均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49 mg·kg~(-1),41.2%的农田土壤高于0.4 mg·kg~(-1),99%高于0.125 mg·kg~(-1)。1 m剖面中土壤硒含量在0~20 cm最高,硒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在60 cm以下基本保持不变。富硒条件下,水田土壤硒含量在0~40 cm土层上显著高于旱地土壤;非富硒条件下,二者的全硒含量在1 m土体上无显著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硒含量有决定性影响,而黏粒仅对水田土壤硒有显著影响。p H对土壤全硒含量呈现抑制作用,而土壤总铁、总铝和阳离子交换量对土壤全硒呈现富集效应。研究表明,在富硒地区,水田比旱地更有利于土壤硒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对增加土壤硒含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取样测定连城县文亨镇土壤及红衣花生籽仁硒含量,结果表明:连城县文亨镇各村花生种植基地花生表层土壤硒含量0.172~0.800mg·kg~(-1),平均值为0.368mg·kg~(-1),以福坑村的花生种植基地土壤平均硒含量最高,属富硒土壤;各村种植的红衣花生籽仁全硒含量为8.0~36μg·kg~(-1),平均值22μg·kg~(-1),以福坑村的花生籽仁硒含量最高;土壤硒含量与花生籽仁硒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湖北省利川市耕地全硒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测定了668份耕地土样的全硒含量。结果表明,耕地全硒测定值呈现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全硒含量为0.011~6.121 mg/kg,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465、0.349 mg/kg。利川市国土面积中,全硒充足(大于0.175 mg/kg)率达92.0%。表明利川是中国富硒地区,是恩施"硒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土壤成土母质、土类、土地利用方式或海拔,土壤全硒含量差异显著。在大多数研究因子中,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H相关性不显著。各因子(利用方式除外)土壤全硒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同步。由于母质、土类、利用方式、海拔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利川市耕地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陕西省石泉县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和农副产品样品,检测硒含量,运用ArcGIS10.5软件绘制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图,分析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在0.009~6.63 mg/kg之间,均值0.53 mg/kg,变异系数1.64,变化幅度大,高于全国和陕西省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低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土壤硒含量均值,足硒和富硒土壤样本占51.32%。(2)石泉县土壤硒含量分布主要以足硒和富硒为主,面积占88.07%,硒缺乏和潜在硒不足土壤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部边缘,占11.91%,硒中毒土壤面积很小0.32 km2,占0.02%,成斑块状分布于后柳镇北部。(3)石泉县每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62μg,高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成年人每日对硒的平均需要量(50μg)和推荐摄入量(60μg),低于最高摄入量(400μg),摄入硒来源主要为饮用水和粮食,分别占48.39%、32.26%,水果、肉蛋摄入量较少。土壤中丰富的硒来源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硒摄入量。  相似文献   

8.
对常宁烟区土壤样品养分现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常宁烟区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质地大部分为壤土,有少量壤沙和黏壤土,土壤肥力强,p H值为5.69~7.09,平均值为6.42,中性偏酸;有机质35.00 g/kg,碱解氮157.60 mg/kg,含量适宜;全氮含量达1.90 g/kg,较为丰富;有效磷平均含量11.61 mg/kg,稍欠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少,为67.60 mg/kg。针对常宁烟区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分析状况,提倡平衡施肥,合理控制氮肥用量,科学补充磷、钾肥,在微酸烟区适当调节土壤p H值。  相似文献   

9.
对巫山县海拔高800~1 100、1 101~1 300和1 301~1 700 m的植烟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样p H值范围为4.67~7.97,从低到高3个海拔梯度的土壤p H平均值分别为6.34、6.65、6.57,海拔高度对p H值平均值影响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9.11~238.66、3.35~51.09和12.72~391.84 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为8.44~38.93 g/kg,中低海拔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增加;高海拔地区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小;土壤中氯离子含量在5.66~19.81 mg/kg,海拔高度对土壤氯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原县渠岸镇农田土壤环境中硒含量分布及其有效性现状不明,采用野外调研、田间采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该地区土壤的总硒含量、有效硒含量、基本理化性质及所采土壤对应小麦幼苗中硒的含量,分析该地区土壤及小麦硒含量的分布情况,研究其与土壤p H、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原县渠岸镇地区农田土壤样品中硒含量为0. 19~0. 59mg/kg,平均含量为0. 35mg/kg,其中92. 00%的土壤样品硒含量处于足硒水平(0. 20~0. 45mg/kg),高硒土壤(0. 45~3. 00mg/kg)则主要分布在三原县渠岸镇的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土壤有效硒含量占土壤总硒量的5. 200%,硒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小麦幼苗中硒含量为0. 01~0. 20mg/kg,平均为0. 07mg/kg。小麦幼苗中硒含量高的地区同样主要分布在三原县渠岸镇的西部和西南部,其与土壤总硒、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