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3个不同熟性的菜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菜心的糖分代谢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熟性的菜心品种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还原糖含量在花芽分化期至花芽分化中期的变化幅度不大,但在花芽分化中期至现蕾期快速升高,在现蕾期至采收期缓慢上升或下降。花芽分化后,叶片各种糖含量均低于薹茎。叶片和薹茎的糖含量均以晚熟品种最高,而早、中熟品种叶片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中熟品种薹茎糖分含量比早熟品种高。叶片的NI、AI活性以及薹茎的SS、SPS活性与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叶片的SS、SPS活性以及薹茎的NI和AI活性与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还原糖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在花芽分化中期至现蕾期的糖分积累最快,花芽分化后叶片的糖分逐渐向薹茎转移,为菜薹的膨大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基础,从而促进菜薹的膨大生长。菜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糖分不断降解,而薹茎的糖分则不断合成与积累,叶片糖分与NI、AI活性以及薹茎糖分与SS、SPS活性的关系密切,提高薹茎的SS和SPS活性可促进薹茎糖分的形成,提高糖分的积累,改善菜薹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2.
水培芥蓝时常遇到缺铁造成植株矮小、品质降低的现象,但高铁浓度培养易引起铁中毒产生生理障碍而抑制芥蓝生长。以EDTA-Fe为铁源,研究了不同铁浓度水平(2.8 mg/L、5.6 mg/L、8.4 mg/L、11.2 mg/L和14.0 mg/L)对水培芥蓝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植株鲜重和株高随营养液供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铁浓度超过8.4 mg/L后植株鲜重无显著增加,株高则下降。芥蓝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8.4 mg/L后薹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超过11.2 mg/L时薹茎的可溶性蛋白、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再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薹叶CAT和POD活性均随铁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根系活力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植株全铁含量也随着铁浓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薹叶全铁含量至8.4 mg/L处理达到最高,薹茎与根全铁含量11.2 mg/L时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水培芥蓝最适合的铁浓度是8.4 mg/L,可获得最佳的生物量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烤烟幼苗不同器官清除活性氧能力大小,以3个烤烟品种的幼苗为材料,对叶片、茎尖和根尖的SOD,CAT,POD的活性大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SOD和CAT的活性都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2) POD的活性是根尖的最大,茎尖次之,叶片的最小。(3)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茎尖最大,叶片次之,根尖的最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4)不同的品种各器官之间的CAT,SOD,POD活性大小和Vc的含量以NC89最大,云烟85次之,K326最小。  相似文献   

4.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利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O3-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小白菜生产及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NO3-浓度的增加,小白菜叶片数、根体积和地上部鲜、干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各物质含量在不同器官中也有所不同,硝酸盐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叶柄>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酚和类黄酮表现为叶片>叶柄,POD、SOD、CAT活性表现为叶片>叶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山杏良种芽接成活机理,丰富快繁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山杏1号"良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取芽部位的对比试验以及对芽接愈合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试验采用"T"字形芽接法,以枝条上部、中部及下部共3种不同取芽部位进行对比试验,嫁接高度10cm,芽片长度2cm,每处理嫁接200株,共设3次重复。嫁接第1,3,5,7,9天于13:30分进行采样,测定嫁接体愈合部位POD、CAT、PPO活性变化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粗淀粉含量,同时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上部取芽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5.0%;中部次之,为92.7%;下部最低,为92.0%。愈合过程中不同取芽部位的酶活性及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5d时达到峰值。在测定的3种活性酶中,POD、CAT活性变化与山杏良种芽接成活率呈正相关,PPO活性变化与成活率呈负相关,CAT的促进作用不如POD明显。在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粗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与成活率呈正相关。不同取芽部位峰值(5d)时的POD、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粗淀粉含量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PPO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在不同愈合阶段中,5d的PPO活性、营养物质含量与其他天数相比差异显著,这说明5d可能是嫁接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锰毒害对油菜苗期Mn、Ca、Fe含量及 P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营养液培养技术研究锰毒害对油菜苗期生长发育、Mn、Fe、Ca含量及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毒害使油菜体内各部位Mn含量显著升高,生物量降低,根、茎、上部叶片中Ca含量显著降低,茎、上部及下部叶片中Fe含量显著降低,各部位Ca/Mn和Fe/Mn也明显降低。锰毒害还使苗期油菜功能叶中CAT活性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5个直筒型大白菜品种为材料,对其叶片和叶柄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大白菜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直筒型大白菜蛋白质、Vc、可溶性糖含量丰富,且品种间差异显著.叶片中的蛋白质、VC、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叶柄.5个品种的莲座叶叶片中的蛋白质、Vc含量最高,叶球内叶最低;叶球内叶叶柄蛋白质、Vc、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莲座叶含量最低.新乡903的Vc含量最高,天津青麻叶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叶球中矿质元素以Ca、P含量最高,同一品种叶球外叶的Ca、P、Fe、Mn含量比叶球内叶高.  相似文献   

8.
分别测定了甘薯茎、叶柄、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研究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薯茎、叶柄、叶片黄酮含量均以叶片最高,茎、叶柄次之.甘薯茎、叶柄、叶片提取物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为97.21%、91.50%、92.38%,以甘薯茎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甘薯茎、叶柄、叶片抗氧化活性逐渐降低.甘薯茎、叶柄、叶片提取物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间呈正相关,相关性不显著(r=0.7729),表明甘薯茎、叶柄、叶片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温干旱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为材料,在36℃高温下,采用高温干旱、灌水、喷水3种处理方式,以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测定指标,研究高温干旱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水、喷水处理相比,高温干旱处理下香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CAT活性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显著升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高温干旱对植株的生理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喷水条件下,香梨叶片中SOD、CAT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喷水处理不能清除叶片中积累的活性氧,也不能够缓解高温干旱对香梨带来的伤害。在灌水条件下,香梨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平缓,这是由于灌水降低了叶片中活性氧浓度,说明香梨在灌水条件下没有受到高温伤害。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以大庆地区委陵菜、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蒿叶委陵菜、光叉委陵菜、鹅绒委陵菜为试验材料,对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的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光叉委陵菜中POD活性最小,NR活性波动最大。鹅绒委陵菜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在6种委陵菜中波动最小,Pro含量最低,委陵菜中MDA含量波动范围最大,蒿叶委陵菜中CAT活性最低,P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