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公民教育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向,是大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环节,也符合转型期社会对人的现代性的期待。整合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引导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使之课程化是当务之急。公民意识可整合为对应人与世界、国家、社会三个维度的主体性意识、国民意识和公共理性。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可有针对性地开展这三个领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刘玫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85-7386,7389
介绍了美国公民教育实为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了美国公民教育的社会化取向及其对我国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的矛盾"。[1]基本矛盾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教育过程中,这一矛盾运动又表现为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教育客体接受教育影响并通过自身言行反作用于教育主体的过程,即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涵及其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及其矛盾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主体性,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同样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等主体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有更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以便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两者的主体性。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进一步发挥其主体性,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意识的培养及正确引导,最终实现其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对两者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活动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中美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美国用"公民教育"一词来表达这一活动。中美依据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比较中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现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对我国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所创新,还应该适当吸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宫清莲 《河南农业》2016,(24):36-37
高校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呈现二者各行其事,没有有机融合的趋势。要想实现二者融合,应该从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及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着手。  相似文献   

7.
让德育融入生活,是亟待推进的。带有浓重地域色彩的红色文化,是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的总和。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德育教育,发挥红色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从而让学生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既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基础性德育工作,又是培养其核心素养,让其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主客体关系是人类活动所特有的关系 ,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最本质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 ,是主动主体与被动主体间的思想政治观点的交流、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特点 ,无疑对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关于生命、自然、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农耕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但目前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化元素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了其教育功能,为其融入提供了可行性。应关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文化内涵、文化自觉及途径,实现传统文化精髓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的学术追问,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从人的生存角度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本源性追问和条件性思考,探究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始终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得到加强和取得实际效果,关键之一在于内容能否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新形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过去对主客体划分的旧观念,坚持以为本,探索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式,更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  相似文献   

14.
当今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所必然的要求就是如何高质量落实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同时其既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积极探索。本文主要有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以及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且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视野和动力,也触及其本身架构和机制的革新问题。自媒体所特有的极强交互性,使得作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实现"屌丝逆袭",一跃成为教育主体的"一极"。如何正确认识和定位"新主体",如何建构教育主体的新生态,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旨趣。  相似文献   

16.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规范的道德体系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调和着人与人、人与社会、家与国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显示出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积淀文化底蕴离不开国学经典的启迪,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和解决道德困惑离不开国学经典的引导,提振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国学经典的传承。按照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挖掘国学经典宝藏,引导青年大学生探寻文化之根,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国学精神,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国学文化教育渠道,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培养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个扎实牢固的基础。应通过重塑人文目标,挖掘和拓展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效益普遍进入人们视域时,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引起大家广泛关注,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价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价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价的关键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价的主体与客体的正确把握,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价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基础之上,难以实现教育过程中双方的有效沟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承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中共在的主体,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超越。借鉴主体间性的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方法、内容、目标等方面入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关乎国家命运,对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对这一群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必须要重视中国梦的融入,以保证他们的思想与民族梦想相统一。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探讨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融入中国梦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