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各种蔬菜、花卉及农作物达200多种。本研究针对重庆奉节烟草种植区大爆发的温室白粉虱,开展五种药剂对不同虫态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为烟田粉虱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于成虫和若虫,阿维菌素速效性较强,在施药后第3天能达到最高防效,若虫60.32%,成虫60.41%;烯啶虫胺和噻虫嗪持效性较长,在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成虫防效分别为65.76%、63.64%,若虫防效分别为76.67%、83.86%;对于卵,噻嗪酮防效最好,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52.58%,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噻虫嗪在第10天防效分别为45.30%、45.30%、43.64%,吡蚜酮防治效果最低。阿维菌素、噻虫嗪、烯啶虫胺是防治烟田粉虱较为高效的药剂,噻嗪酮对卵有较好作用,可配合其他药剂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噻虫嗪穴盘浸根对菜椒上棕榈蓟马、烟粉虱的控制效果,采用穴盘浸根法防治两种害虫,以期为棕榈蓟马、烟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24克噻虫嗪配48升水浸根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天棕榈蓟马与烟粉虱的更正防效分别为96.49%、94.44%,药后21天更正防效分别为91.86%、93.5%,药后28天更正防效分别在88.41%和87.66%。因此,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具有良好速效性和持效性,建议生产上可作为防治棕榈蓟马和烟粉虱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防治甘蓝烟粉虱的高效药剂,特进行了8种药剂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8种供试药剂中,以20%呋虫胺SG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性好,施药后12d、19 d的防效分别为80.6%、71.0%;22%螺虫·噻虫啉SC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次之,施药后12d、19 d的防效分别为71.8%、68.6%。在甘蓝生产上可选用这两种药剂与其他作用机理的药剂合理轮换使用,以降低甘蓝烟粉虱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延长药剂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番茄幼苗移栽时,将噻虫嗪内吸性杀虫剂包囊于缓释载体之中制成颗粒,施入移栽穴内,能有效地防治番茄白粉虱。在移栽后110d内,0.5%噻虫嗪缓释颗粒在剂量为4.0kg/667m2时,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4.5%和77.9%;而用相当药剂量的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处理,对白粉虱幼虫和成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0.5%和56.5%。噻虫嗪缓释颗粒还能有效地减少煤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醚菊酯、噻虫嗪及其混合液对贵州3地(桐梓、黄平、开阳)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为开发防治褐飞虱的复配药剂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噻虫嗪和醚菊酯2种单剂及其混合液,采用稻茎浸渍法对褐飞虱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采用田间喷雾法在贵州黄平地区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噻虫嗪及其混合液对贵州3地褐飞虱的LC_(50)平均值分别为18.741 1μg/ml、1.407 6μg/ml和1.254 5μg/ml。与敏感品系相比,贵州3地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表现为中等水平,而对醚菊酯的抗性表现为敏感水平。噻虫嗪和醚菊酯以1∶7的比例混配施用7 d后的平均防效为82.38%,而醚菊酯和噻虫嗪单剂施用7 d后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64%和71.88%。噻虫嗪和醚菊酯按有效成分1∶7混合时,混合药剂的防效明显高于醚菊酯和噻虫嗪单剂的防效,生产上进行褐飞虱防治时,可首选该混配配方。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21.6%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防治番茄田烟粉虱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番茄田烟粉虱一龄若虫发生盛期用21.6%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对水喷雾,对番茄安全,对烟粉虱若虫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667m2用30mL、40mL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达77.7%、92.9%,持效期超过28d。其防效相当或好于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亩旺特)的防效,远优于生产上常规药剂35%吡虫啉悬浮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海宁地区防治温室烟粉虱的药剂,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的防效。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SC、50%噻虫胺WG、22.4%螺虫乙酯SC防治烟粉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佳,明显优于其他药剂处理,10%烯啶虫胺AS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一般。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提高烟粉虱防治水平,特进行了氟啶虫胺腈等药剂对番茄烟粉虱成虫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对番茄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d、3d、7d,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对番茄烟粉虱的防效分别为80.84%和83.97%、93.24%和91.14%、89.42%和86.87%。这两种药剂可轮换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2013年以常用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为药剂对照,在夏春秋甘蓝上测定了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500倍液、2000倍液和1500倍液对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条件下,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对温室白粉虱的天敌种类和数量以及甘蓝生长等均无不良影响。其中,施用1500倍液防效最好,试验期内的防效始终>药剂对照,施药后第7 d防效为86.97%;施用2000倍液防效次之,除施药后第1 d外,其他时段的防效均>药剂对照且与施用1500倍液防效差异不显著。生产上推荐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施用浓度为2000~1500倍液,折合有效成分用量为93.75~112.5 g/hm2。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常规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筛选出对白背飞虱具有高效药剂,本试验于2021年开展2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0%噻嗪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这5种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 20%氟啶虫酰胺、25%噻虫嗪、30%毒死蜱处理1天的防效分别为达67.95%、73.11%、72.31%,与另外两个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0%氟啶虫酰胺和25%噻虫嗪处理3天防效分别达86.04%和84.91%,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20%氟啶虫酰胺处理后的7天防效达90.01%,10天防效达94.97%,显著高于其余4个处理,显示出较好的持效性。生产上可将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作为田间防治白背飞虱的主要轮换药剂,限制噻嗪酮,对吡蚜酮做好抗性监测。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高毒农药替代示范项目——防治蔬菜烟粉虱大区示范”设置了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三种药剂浓度,从示范结果可做以下推荐:3%啶虫脒EC80ml//667m^2、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g/667m^2、1.8%阿维菌素1000倍液,对烟粉虱均具有较高防效,对蔬菜安全,且由于其为高效低毒农药,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在烟粉虱基数特大时,25%噻虫嗪WG、3%啶虫咪EC、25 g·L-1联苯菊酯EC喷雾防治效果不佳,药后第一天防效分别为55.1%、46.1%、40.5%。采用热力烟雾机按照每667 m212.5%高效氯氰菊酯EC 100 mL·L-1柴油的用量喷施烟雾防治效果较好,药后第一天防效可达76.3%,且无药害发生。可作为防治棚室烟粉虱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苏闽  王奎萍  尚衍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40-20641,20644
[目的]比较市场上可同时控制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不同药剂的防效,并检验其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选用适宜的药剂提供参考。[方法]以清水为对照,进行了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等5种药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秧田灰飞虱成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灰飞虱大发生年份,秧田第4次药后7 d防效均在75.00%以上;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也较好,大多在70.00%以上。[结论]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8%阿维菌素、3%啶虫脒、25%噻虫嗪对蔬菜烟粉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8%阿维菌素1000倍液长效防治蔬菜白粉虱效果优于25%噻虫嗪16g/亩和3%啶虫脒EC80ml/亩。三种药剂对蔬菜生长均安全,没有药害发生,蔬菜农药残留量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市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吐鲁番市棉田主要害虫的灾变规律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棉花上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以棉蚜和烟粉虱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几种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通过3年连续田间调查,确定吐鲁番市高昌区棉田主要害虫为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棉蚜的种群动态均呈双峰型变化趋势,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上旬;棉铃虫的种群动态呈现无规律的波浪形变化;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呈单峰型,7月上旬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3种棉田主要害虫的全年总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和阿维菌素防治棉蚜效果较好,施药后15 d防效分别达97.7%和96.2%;噻虫嗪防治烟粉虱效果最好,施药后15 d防效可达95.17%,有较好的持效性。[结论]试验结果为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对烟粉虱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为蔬菜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测定,分别对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种药剂防治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供试6种农药对烟粉虱若虫的LC_(50)(有效成分)均小于50 mg/L,其中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0.116 9 mg/L)、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0.211 0 mg/L)、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0.213 2 mg/L)3种农药对烟粉虱若虫的LC_(50)(有效成分)均小于1 mg/L。药后1 d,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72.12%)、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0.25%)、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65.93%)、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8.22%)4种农药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大于58%,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防效也在50%左右,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药后15 d防效仍达64.72%,表现出较好的长效性。供试6种农药对烟粉虱若虫也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 d,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7.26%)、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63.79%)、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57.96%)、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4.59%)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均在54%以上,另外2种农药的防效也在40%左右,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药后15 d防效仍达82.28%,表现出较好的长效性。[结论]供试6种农药对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效,但不同农药的高效作用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阈状分析法分析了新疆MEAM1烟粉虱隐种对噻虫嗪的抗性遗传力,同时测定了抗性种群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新疆MEAM1烟粉虱隐种汰选20代后,对噻虫嗪的抗性上升5.34倍,在药剂选择压力40%~60%下,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48。交互抗性结果显示,抗性种群对吡虫啉和啶虫脒分别产生了3.70倍和3.43倍的低水平交互抗性。新疆MEAM1烟粉虱隐种对噻虫嗪产生10倍抗性,需要选育26代,表明新疆MEAM1烟粉虱隐种对噻虫嗪产生抗性风险较小,同时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交互抗性风险也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烟粉虱高效防控药剂及其施用技术,采用喷雾和滴灌2种施药方法,测定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0%噻虫胺悬浮剂5种杀虫剂对甘薯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喷雾施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350和900 g/hm~2以及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2 250和1 500 g/hm~2,10 d后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分别为89.25%、90.34%和86.48%、79.22%,且持效期可达21 d;而喷雾施用吡虫啉、噻虫胺、氟啶虫胺腈的各处理防治效果均较差。滴灌施药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对梨木虱有较好防效的杀虫剂,特进行11种杀虫剂对梨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虫剂对梨木虱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药后3 d,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对梨木虱的防效较高,分别为92.67%和88.98%;药后5 d,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对梨木虱的防效较高,分别为98.51%、98.12%和90.47%。  相似文献   

20.
为能及时监测杀虫剂防控效果及抗药性水平,于2016年开展了多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稻飞虱防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和25%吡蚜.噻虫嗪对褐飞虱、灰飞虱防效均较好;25%呋虫胺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的速效性和迟效性均较好,但对灰飞虱的速效性好,迟效性差;20%噻虫胺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的速效性较好,迟效性差,对灰飞虱的防效较好;25%噻虫嗪对三种飞虱的防效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