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配施菌肥、有机肥、尿素复合生物肥对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施用菌肥、有机肥、尿素明显提高了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的数量。单因素中菌肥的作用最明显,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的数量随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次是施用有机肥。在试验条件下施用适量尿素对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增加有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会出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4种生物菌肥对盆栽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4种生物菌肥的效果。[方法]以复垦土壤和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不同的菌肥配施进行盆栽油菜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4种生物菌肥对盆栽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差异显著。不同浓度的山西菌肥2和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的配施效果更为明显,在施加山西菌肥2后油菜还原糖和土壤速效钾分别比CK提高92.2%,6.42%,硝酸盐含量最低。施加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后盆栽油菜产量,叶绿素,土壤速效磷分别比CK增加156.6%,65.6%,65.6%。南京菌肥施加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比CK增加128.7%。[结论]山西菌肥2,北京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以及南京菌肥对提高盆栽油菜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的养分含量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素水平下生物菌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玉米试验,研究生物菌肥在不同土壤氮素水平下对土壤生物量氮、细菌等各菌群数量及玉米地上部分株高、叶面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中、低氮素水平下,加菌肥比不加菌肥处理的土壤固氮菌、磷细菌、细菌、放线菌、真菌、生物量氮等都有明显提高,而且在中氮水平下更为显著,氮素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菌肥肥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水平下固氮菌肥对油菜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固氮菌的最佳氮素范围,本文通过油菜盆栽生物模拟试验,在石灰性土壤上研究了固氮菌与不同氮水平配施对土壤养分、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M1(不施菌肥)相比,M2(固氮菌)使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提高了19.2%、20.7%、12.0%、11.5%;使油菜鲜重、干重、株高平均增加33.5%、26.5%、15.8%;使油菜氮、磷、钾含量增加了22.5%、12.0%、13.6%,且在N3水平增幅最大;使油菜Vc含量、叶绿素、还原糖增加了8.8%、13.8%、30.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34.4%,且中高氮水平时对提高油菜品质较为明显;②经隶属函数法对施用固氮菌肥后油菜综合施用效果分析,隶属函数值均呈N3N4N2N1趋势,表明固氮菌在N3(0.15 g.kg-1)水平对油菜的综合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酶金缓释尿素对油菜田土壤氮素及油菜植株全氮含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酶金缓释尿素在石灰性褐土中抑制尿素水解显著有效作用时间在油菜移栽后20 d以内,20 d以后多酶金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分别为5.26,9.08,14.34 mg/kg,显著高于多酶金尿素和普尿;多酶金缓释尿素处理的土壤有机氮、全氮和植株全氮比多酶金尿素和普尿分别提高了13.55%,13.67%,9.85%和21.75%,21.82%,19.60%,且差异显著;多酶金缓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45.19%,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素损失最低,分别为40.13%和1.21 g/盆,而多酶金尿素处理的油菜产量比多酶金缓释尿素和普尿分别提高了5.38%,8.11%,这可能与肥料释放养分特点和油菜生长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自生固氮菌在土壤中生命活动过程,固定空中游离氮素,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根据文献记载,耕种的土壤中,每年固氮菌在每一公顷土地中固定的氮量,达35—60公斤。关于固氮菌剂的拌种,各国文献上均有所记载,苏联自一九三六年以来,就应用固氮菌剂进行许多作物的拌种试验,并且证明了对小麦、燕麦、荞麦、谷子、包米、棉花、亚麻、甜菜、马铃薯,均有效果,我国在解放后,近几年来,也初步进行一些试验,所得出的记录,有些还不够显明。我组进行这一科学研究的目的,着重在黑龙江省不同土类中,检查固氮菌的分布,并拟调查不同土壤,拌种固氮菌及未拌固氮菌的作物,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固氮菌在根际的变化,并寻求此变化和土壤条件有什么关系。借以上的研究,寻求固氮菌在土壤中生活的規律性,以提供固氮菌有效应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基地的短期控释氮肥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生理群落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氮素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施用控释氮肥稻田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土壤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比尿素处理低;周年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尿素处理,真菌数量略低于尿素处理.50%控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尿素和单施控释氮肥处理.控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土壤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均高于控释氮肥和70%控释氮肥处理.施氮处理土壤的好氧和厌氧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模拟降雨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氮肥利用率,解决如何施用氮肥能够减少由于降雨造成的肥料损失与环境污染,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向土柱中施入硝酸钠和尿素2种不同肥料的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氮素的迁移转化与土壤含水率、肥料种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试验过程中,含水率高的土壤层能明显提高氮素的迁移转化速率;土壤对硝态氮的吸附量较小,底部总氮含量较高,大部分硝态氮随降雨入渗到土壤底部,土壤对尿素态氮的吸附量较大,底部总氮含量低;对比不同施肥情况下的氮素含量情况,发现施加尿素后,土壤底部的氮素含量明显比施入硝酸钠的低,且随时间的波动变化较小。由此可知,施尿素比施硝酸钠作为氮肥对氮素的利用率要高,且不易发生淋溶现象。  相似文献   

9.
生物固氮菌肥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湖牌"氮源"菌肥是一种共生性广谱生物固氮菌剂,是从自然界采集固氮活性强的菌种进行筛选、诱变、组合、复壮培养而成,克服了固氮菌对寄主的专一性.据资料介绍,在各种主要作物上施用该菌肥,可在减少氮素化肥15%~30%的情况下,确保作物增产7%~30%.为探讨、验证该菌肥肥效,寻求氮化肥的替代产品,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我们于1998年在印江和玉屏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不同菌肥施用量对矿区复垦土壤氮、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利用矿区复垦土壤中分离出的功能微生物和优势微生物制成菌肥,进行油菜盆栽生物模拟试验,对油菜不同生长期土壤中全氮、碱解氮以及有机质含量进行跟踪测定,研究生物菌肥对矿区生土熟化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菌肥对土壤中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均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处理A2的作用更加明显,为本试验中筛选出来的相对最佳菌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1.
氮肥减施在水稻-油菜轮作中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20%,对水稻-油菜进行轮作.通过增施农家有机肥、分次施氮和施用缓释氮肥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和植株中全量氮的含量,同时增加水稻和油菜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和油菜以80%传统施氮量加20%有机氮肥处理效果最佳.其中水稻增产6.94%,油菜增产6.88%.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及植株的全量养分逐渐降低,成熟后两种作物的氮、磷养分主要储存在子粒内,而钾则集中在茎秆内.  相似文献   

12.
施用沼肥对油菜硝酸盐含量及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沼气发酵产生的厌氧发酵残余物(沼液、沼渣,以下简称沼肥) 在培肥土壤过程中土壤速效氮的变化及对油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沼气综合利用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依据。试验表明:与化肥相比,适量施用沼肥,可有效减少油菜硝酸盐的积累,沼肥中配施化肥(简称沼化肥),随化肥氮比例增加,油菜硝酸盐含量增加。栽培过程中,硝态氮是土壤中速效氮的主要形态。与化肥相比,沼肥的硝化作用缓慢,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较低,从而使沼肥和沼化肥处理的油菜中硝酸盐积极量较少。利用沼肥可替代部分化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使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分-氮肥配合对油菜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47-9248,9289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油菜(Brassica rapa L.)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探索其合适的水肥供应水平。[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4种水分处理和4种氮素水平。水分处理分别为50%θf、60%θf、70%θf、80%θf(θf代表土壤田间持水量,各设计水平为浇后灌水上限);施氮量分别为纯氮0、0.12、0.24和0.36 g/kg(土),肥料为尿素(含氮46.2%)。[结果]油菜水分生产效率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且水肥交互效应明显。油菜水分生产效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某一氮肥用量后,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随灌水控制水平的变化亦表现出相同趋势。各水氮处理中,水分生产效率与油菜产量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水肥协调供应是高产和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综合考虑,灌水水平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施氮量为0.24 g/kg(土)的组合是最优的。[结论]该研究可为油菜的合理灌溉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冬油菜氮素养分管理策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任涛  鲁剑巍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8):3506-3521
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长江流域是其最主要种植区域,该区域的气候、土壤和种植制度决定了土壤养分供应特征、油菜生长和养分需求特征。作物高产、经济和养分高效是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油菜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供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协调造成氮的缺乏或过量是油菜产量和收益的重要限制因子,合理的氮肥施用是保证油菜高产和氮肥高效的关键。论文从作物氮素需求、土壤氮素供应、氮肥施用关键技术及其配套措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油菜氮肥管理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冬油菜种植区域土壤和作物的特点,提出以"前促后稳"为核心,协调作物氮素需求和土壤氮素供应的冬油菜氮素养分综合管理策略。该策略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调节氮肥施用时期、比例和配比,满足油菜前期快速生长的氮素需求,后期则主要通过发挥土壤氮素供应,促进油菜氮素转移再利用;综合考虑不同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氮素供应特点及后效,统筹氮肥的施用;配合合理密植、水肥管理、同其他元素肥料配施、机械深施等措施,以协同增效的方式实现油菜的高产和氮肥的高效。  相似文献   

15.
不同缓释肥施用比例对油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供氮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缓释肥与速效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施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长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每隔10d测试一次土壤速效氮的含量,60d后测油菜鲜质量、干质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与CK(不施肥)相比都能提高油菜生物量和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并且缓释肥在基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油菜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越高,凡是有缓释肥的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在前期都相对偏低,而在20d之后含量均上升,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与缓释肥添加量呈正相关。缓释肥养分释放速度具有先低后高再低的趋势,其释放高峰期正好可以满足油菜生长需求,因此既可以提高肥效,又可以提高油菜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以15N研究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5N-菜籽饼肥和^15N-秸秆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和不同施肥方法等不同处理中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1)烤烟各器官来自肥料的氮(NDFF%)随着饼肥和秸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有顶权〉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根的趋势;(2)烤烟对饼肥中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秸秆肥,饼肥组合中在下部叶成熟时达到高峰,以后稍有降低,且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利用率最高,达到40.07%。秸秆肥组合中以25%秸秆肥+75%全基施利用率最高,且各处理烟株整个生育期利用率持续上升,不利于上部烟叶落黄成熟;(3)秸秆肥处理的回收率较饼肥处理的普遍要高,都在90%左右,土壤残留率高,不利于前期烟草的生长。饼肥处理中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的回收率较高,达到81.80%;(4)土壤“AN”值以25%饼肥+75%硝铵基追各半和25%秸秆肥+75%硝铵基追各半最高,说明土壤有机肥施用量不宜偏高,一般以保持中等施肥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油菜轮作区土壤氮素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不同处理在水稻油菜轮作间的差异及原因。【方法】2014—2015年在成都市典型水稻油菜轮作区进行连续两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处理包括不施氮(CK)、单施尿素(UR)、40%控释氮肥+60%尿素(40%CRU)和单施控释氮肥(CRU)。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土壤无机氮、酶活性、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相较UR处理,40%CRU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油菜蕾薹期到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随控释氮肥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40%CRU、CRU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各施氮处理相比,在作物生育前期UR处理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最高。随生育期推进,添加控释氮肥处理土壤酶活性均高于UR处理,但40%CRU、CRU处理间差异较小。两季作物相比,水稻季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整体均呈升高-降低的趋势,孕穗期出现峰值;而油菜季土壤脲酶活性随生育期发展逐渐降低,添加控释氮肥处理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水稻油菜产量均以40%CRU处理最大,两年水稻产量分别较UR处理增产597.04 kg·hm~(-2)(2014年)和582.61 kg·hm~(-2)(2015年),提高了7.50%—7.83%;油菜增产391.19 kg·hm~(-2)(2014年)和378.49 kg·hm~(-2)(2015年),提高了15.39%—16.70%。产量与构成因子的回归方程显示,水稻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40%CRU处理穗粒数较UR处理提高15.17%(2014年)和17.72%(2015年),结实率提高4.49%(2014年)和4.44%(2015年)。油菜产量与每角粒数和总角果数相关性显著,40%CRU处理每角粒数最多,总角果数较UR处理两年分别增加8.98%(2014年)和13.80%(2015年)。(4)施氮显著提高水稻油菜成熟期地上部分氮积累量,且均以40%CRU处理最大。相较其余施氮处理,40%CRU处理的水稻成熟期氮积累量提高了6.21%—21.83%(2014年)、6.51%—20.74%(2015年),油菜成熟期氮积累量提高了8.42%—24.74%(2014年)、9.39%—22.77%(2015年)。施氮处理能有效提高水稻油菜作物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且均以40%CRU处理最优,CRU处理次之。【结论】添加控释氮肥的处理可有效改善水稻油菜生育中后期的土壤酶活性与氮素供应,显著增加水稻和油菜作物产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其中,控释掺混尿素处理土壤的氮素供应适宜,能有效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产量水平更大。  相似文献   

18.
潮土性水稻土氮肥后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油-稻-稻种植模式下氮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生长的影响作用显著,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氮肥对下季早稻的后效作用非常明显,但后效作用不长,对晚稻的生长已无促进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氮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因此,施用了氮肥的油莱田种植早稻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施用了氮肥的早稻田种植晚稻也可以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水平对茎瘤芥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茎瘤芥土壤脲酶活性阶段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茎瘤芥生长对土壤脲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生长天数的增加,脲酶活性不断上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上升。茎瘤芥的产量与生长中后期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脲酶活性高低反映出茎瘤芥生长和土壤代谢状况,可作为茎瘤芥土壤生态和肥力水平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