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年春季,斑头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选择到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片高原湿地求偶、婚配、孵卵、育雏,完成生命的重要仪典。斑头雁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在迁徙中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斑头雁的飞行速度也非常快,每小时可飞80公里。它们十分适应高原生活,能承受仅有海平面30%的氧气浓度。  相似文献   

2.
鸟在地球上循环迁徙,至今对于动物学家来说,还有着种种谜团。它们为什么不停地迁徙?为什么选择飞行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3.
鸿雁趣话     
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全世界共有9种大雁,我国有7种。常见的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这些雁在民间被统称为“大雁”。大雁是集体迁徙的,在迁飞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当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同伴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  相似文献   

4.
拉市海越冬末期斑头雁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宁  李德品 《西部林业科学》2004,33(4):69-74,89
2004年2月18日~3月14对在拉市海越冬斑头雁的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瞬时扫描方法进行行为取样,并对其在越冬地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斑头雁通常是早上7:30后飞离夜栖地,傍晚19:30以后从主要活动地飞回夜栖地。观察后期(3月7~13日)与观察前期(2月18~25日)相比,其飞离夜栖地的时间提前约20分钟,而从觅食地飞回夜栖地的时间则要晚10~25分钟。斑头雁无论取食还是夜栖,都喜集群,通常还有其他鸟类与斑头雁混群,如赤麻鸭等。3月初,有部分斑头雁开始北迁,大部分北迁是在3月中旬。越冬末期斑头雁行为时间的分配率为取食35.01%、静栖34.95%、警戒13.88%、运动8.35%、理羽6.77%、饮水0.63%、社群行为0.41%,所占比例依次减少。经对斑头雁在陆地和水域生境中的行为样本分别进行计算,表明斑头雁在这两种生境中有不同的行为时间分配模式。在陆地里,斑头雁的主要行为是取食(约占47%),而在水域中,斑头雁的主要行为是静栖(约占46%),表明斑头雁的食物主要是从陆地中获取。在一天中,斑头雁的不同行为出现的高峰时间不同,取食高峰时间和警戒高峰时间在早上9:00至10:00和傍晚17:30~19:15;静栖高峰时间在14:00~17:00;运动高峰时间在10:30~12:30;理羽高峰时间在14:30~17:00。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大批候鸟陆续飞抵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草海管理委员会12月11日监测数据显示,已有黑颈鹤1500余只、灰鹤560余只、斑头雁2400余只及其他候鸟飞抵草海越冬。近年来,随着草海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前来此地越冬的候鸟逐年增多。湿地是迁徙鸟类休息和补充营养的中转站和栖息地。湿地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迁徙鸟类种群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5日,一场关于保护斑头雁的讲座在北京大学附中举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闻丞在讲座中为众多中学生听众介绍了关于斑头雁生活习性与面临的威胁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它们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7.
<正>蓑羽鹤集群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迁徙场面十分壮观,它们要驾驭高空的空气急流飞行,还要躲避猛禽的猎杀。地球上最震撼、最引人注目的动物移动,首推候鸟的迁徙。每年迁徙季节,数以百亿的鸟儿沿着固定的路线,飞越千山万水,克服艰难险阻,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飞行,演绎着大自然壮观的生命奇迹。  相似文献   

8.
有些鸟随着气候寒暖而改变它们的栖息地点。如家燕、黄鹤等春、夏飞来筑巢,秋、冬飞回南方越冬;北极的燕鸥,夏季栖息在美洲北方,直至北极地区的格陵兰一带,到了秋季,就沿着南美洲、南欧和非洲海岸,飞向靠近南极洲附近越冬,行程17600公里,它们在飞行时并不遵循直线于回弯道而行,其路程竟有40000公里之遥。燕鸥飞越如此漫长路途,竟不会迷失方向,个中缘由,至今尚属是谜。过去认为这种迁徙飞行不迷方向缘故是由于亲鸟带领幼鸟在飞行时学会的。但是这个假设被鹤鸟和鹊鸟的迁徙现象所打破了。原来这两种鸟都各自有两个种族,它们的居…  相似文献   

9.
<正>大多数鸡形目鸟类无法进行长距离迁徙,属于留鸟。而鹌鹑和西鹌鹑在迁徙季节要飞行数千公里,绝对算得上鸡形目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和亚军。鸡形目鸟类中,雉科鹑族的鹌鹑属是与众不同的一类。虽然它们在外形上不如家鸡、雉鸡以及锦鸡等中大型鸡形目鸟类醒目,却在飞行本领上独领风骚。根据《世界鸟类名录》和《世界鸟类  相似文献   

10.
李来兴 《中国林业》2013,(19):38-41
2013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段以及拉萨河与年楚河两个一级支流河谷地区,对越冬水鸟禽流感疫情进行了监测尝试。结果表明,2013年1月在该地区越冬的斑头雁约3.4万只、赤麻鸭9000只、黑颈鹤4200只。采集到斑头雁新鲜粪便颗粒840枚,赤麻鸭新鲜粪便6样,黑颈鹤新鲜粪便71样,哨兵种斑头雁泄殖腔、喉头棉拭子和血样各44份,哨兵种绿头鸭泄殖腔、喉头棉拭子和血样各45份。所有棉拭子进行RT—PcR测试均为阴性样品,未能分离到禽流感病毒。哨兵种血清血凝抑制试验(HI)显示环境中有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出现。  相似文献   

11.
自然月历     
<正>北极燕鸥飞行7.1万公里创最远迁徙纪录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只小小的北极燕鸥竟然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远的动物,迁徙距离是人们以前认为的大约2倍。新的微型追踪器最近显示,这只体重4盎司(113克)的北极燕鸥每年沿着"Z"字形路线,在格陵兰  相似文献   

12.
卫星跟踪记录的斑尾塍鹬H3号2008年春季的迁徙路线,资料来自USGS、制图/蔡博峰 4月5日:这只鸟从澳大利亚出发开始了向北极繁殖地的迁徙飞行.  相似文献   

13.
春日泸沽湖     
春天,我们来到泸沽湖。清亮澄澈的湖水,纵横数十平方公里,接壤四川盐源与云南宁蒗的红褐色土地。湖面上,清风徐徐,波光粼粼,涟漪浩渺无涯。阳光,也格外温柔宁静。天空与水面一样地幽蓝,一样地祥和。湖边有村落,村落大都是靠山面水而居。村后的高山顶上,白雪依稀...  相似文献   

14.
巧筑巢的柳莺王增年柳莺的种类有十几种,通常最常见的黄眉柳莺,俗称树丝、黄腰丝、树串儿。迁徙时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一种小巧玲珑的食虫鸟。它身披橄榄色或带有褐色羽毛,头部中央贯以一条若隐若现的黄绿色眉纹,因此得名黄眉柳莺。它在树枝间飞行捕食昆虫,尤爱吃...  相似文献   

15.
无翅飞行动物飞蛇。生长在非洲鲁伊马河流域草原上一种蛇,具有高超的飞行和捕食绝技,当发现捕食目标后,它便高高跃起,并像疾行的箭一样,准确地射中目标。它的跃起高度达3~4米,飞行距离达6~7米。飞鱼。在南印度洋有一种鱼,能借助天生的一双又大又长的翼状胸鳍...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看来,动物只不过是供人、玩耍,受人摆布,甚至是刀下的食物。其实,有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愚钝,有许多动物很聪明,甚至成为数学“天才”,它们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等等。丹顶鹤飞时队形神奇莫测,它们在迁徙飞行时总是成群结伙飞行,并排成“人”字形,角度保持在110°,再精确测算,“人”字形夹的一半是54°14'8″。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也是这样大,两者居然“不谋而合”。这是大自然的巧合,还是一种“默契”。动物的生活习性中也蕴含着相当程度的数学原理。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数字正弦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周围的野生动物并以行动来救援自然界受了伤或行动不便的动物。但有时,人们的爱心却无意中打扰了动物们的生活,反而好心办错了事。   每年春秋两季候鸟迁徙期,人们总会发现一些疲劳、飞行困难的鸟类落在田野或村落周围,其中一些鸟类是人们不常见的。特别是动物繁殖期,还会发现一些幼鸟或是哺乳动物的幼崽。遇到这种情况,许多人就误认为它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或者为了知晓该动物叫什么名字,而千方百计去抓捕。其实,这种做法不一定完全可取。迁徙期的鸟类,由于长途飞行体力下降,它们…  相似文献   

18.
黑颈鹤的迁徙路线有3条,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黑颈鹤迁徙的东线,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若尔盖松潘草地和云南、贵州接合部之间,东线的繁殖地和越冬地是黑颈鹤数量最多的地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于2005年10月把若尔盖和昭通市昭阳区——一个是黑颈鹤生育后代的繁殖地,一个是黑颈鹤谈恋爱的越冬地,分别命名为“中国黑颈鹤之乡”。东线迁徙的黑颈鹤由若尔盖松潘草地沿岷黑颈鹤在2005年4月6日开始迁飞,相继在四川省的美姑县、天全县、红原县停留过,4月9日到达繁殖地若尔盖湿地,平均飞行距离190公里。2005年11月25日,再次返回大山包…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的秋天格外美丽,因为这是仙人掌成熟的季节。该国东北部地圣马丁市,作为仙人掌的主要产区,更是引来八方游客。人们置身于仙人掌种植园,举目四望——远处的山顶白雪皑皑,蔚为壮观;近处的丘陵高低起伏,仙人掌将其披上五颜六色的盛装,一颗颗仙人掌果,或紫红,或深红,或浅黄,镶嵌在仙人掌翠绿肥厚的茎叶边,宛如宝石一样灿烂夺目。  相似文献   

20.
候鸟是指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域和越冬地域之间迁徙的鸟类。近几年来,“禽流感”的传播被证明与候鸟迁徙有关,因此,对候鸟迁徙的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目前,进行候鸟迁徙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环志和雷达监测,由于涉及鸟的种类野外识别困难、持久不断野外观察工作的限制,国内在同一地区长期定点研究的报道尚很少。我们于1996年~2006年对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迁徙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