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志成 《江西棉花》2005,27(5):40-41
据调查,我国为害棉花的害虫共有310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为便于指导防治,现将主要棉虫的发生为害期和防治指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棉花蕾铃期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棉叶螨、盲椿象、金钢钻和造桥虫等。全国各棉区由于农作物布局和生态条件不同,蕾铃期的害虫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亦有差异。南方棉区主要以红铃虫和棉叶螨为主,北方棉区以棉铃虫和造桥虫为主。这些害虫有的食嫩叶,有的食蕾、花、幼铃或蛀食青铃或种子,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1999年 ,棉跳蝉成为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头号害虫 ,仅得州的产量损失就达6.6%。最近几年盲蝽也是很重要的害虫。为此棉花公司资助一个项目 ,根据棉跳蝉和盲蝽在开花前的“经济为害水平阈值”开展防治研究1999年棉跳蝉在美国为害上升@牛巧鱼  相似文献   

4.
谈新疆棉花主要害虫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庆  权建朝 《中国棉花》2007,34(12):40-41
近几年,棉田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因子。因此,解决害虫危害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本团棉花害虫主要是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简称“三虫”,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1“三虫”危害严重的原因1.1棉农思想认识上有错误。目前,棉农虽然已经意识到“三虫”危害的严重性,但轻视预防、早防,重视打药的思想比较突出,以防为主的观念淡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一年不如一年,农药防治的成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措施不到位。冬季大棚、花卉灭蚜不彻底;春季铲埂除蛹不积极;黄板诱蚜、草把诱…  相似文献   

5.
《棉花重要害虫防治法图说》是由原山东省建设厅棉作改良场1935年编印发行的1本棉花科技图书。该书图文并茂、详实地介绍了蚜虫、赤石虫(红铃虫)、切根虫(地老虎)、卷叶虫、红蜘蛛5种棉花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所述防治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生态环保。在概述该书背景、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棉花病虫害防治和科普工作分析了其启示。  相似文献   

6.
棉叶螨〔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jnus(Boisduyal)〕是长江流域棉区重要害虫之一,在不同年份和地区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红叶和垮秆,严重地影响棉花产量。过去对棉叶螨的研究,多偏重于药剂防治,而对其种群发生危害规律以及造成的损失,研究较少。为了提高棉叶螨的防治水平和经济效益,1982~1984年在调查棉叶螨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7.
棉虫种类繁多,而常年对棉花威胁最大的则主要是两红(红蜘蛛、红铃虫)、两棉(棉蚜、棉铃虫)。由于长期袭用陈法陈药,害虫对药剂的抗性日趋加重,防治效果逐渐降低,略有疏忽便暴发成灾。为了控制其危害,不少单位盲目增加喷药次数,提高药液浓度,造成防治成本逐年提高,环境污染加重。群众说:“打不完的药,治不完的虫,治虫难办,棉花难种”。因此,正确掌握主要害虫发生的规律,深刻认识常规防治法的问题所在,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改变防治策略、改进防治技术,对开展科学治虫,保障棉花丰产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围绕“掌握棉虫规律,改变防治方法,打破害虫抗性,减少防治次数,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棉区辽阔,南北棉区气候变化较大,棉虫的分布,发生为害亦因地而异。在棉花每个生育时期,常有多种害虫交错发生为害。因此要控制棉花害虫危害。除采取主治一种兼治多种害虫的防治措施以外,必须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1 33团种植棉花 5 733hm2 ,占当年耕地面积的 90 % ,棉花地里种植玉米带 5 0 0余条 ,折合面积为 2 0 0 hm2 ,占播种面积的 3.5 %。6- 7月份调查表明 ,玉米诱集带的棉叶螨有虫株率达 80 % ,棉铃虫有虫株率达 35 .7% ,有翅蚜有虫株率达93.7% ,同时害虫的天敌如 :草蛉、瓢虫、蜂、蝇等随处可见 ,通过玉米诱集作用和有效的防治 ,全团棉叶螨危害的面积 33.3hm2 ,占棉花面积的 0 .5 8%。棉蚜造成的油叶率在 5 %以下 ,棉铃虫仅在个别棉田危害 ,其危害率仅为 0 .3%。在干旱、蚜虫、棉叶螨大发生条件下 ,棉花仍获得大丰收 ,全团皮棉产量平均…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是棉花铃蕾期一种主要害虫,棉株受害后造成早期(雨季前)蕾铃脱落现象,使成铃率大减,严重影响棉花产量。根据历年调查,常年被害率在30—50%,蕾铃损失率在30%左右,同时由于虫粪污秽和由虫孔灌进雨水,引起棉铃的腐烂,棉絮变黄,降低棉花品质。因此,在深翻、多肥、密植等高产栽培条件下和减低了苗期病虫害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消灭棉铃虫为害,就成为减少雨季前蕾铃脱落,确保棉花大丰收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棉花害虫种类繁多,对棉花增产威胁很大,确定合理的防治标准,是十分重要的。1979~1984年我们对现行棉虫防治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群众性的简易查虫方法,重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疆奎屯垦区棉叶螨的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素云 《中国棉花》2008,35(5):28-29
棉叶螨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从植棉以来,棉叶螨在奎屯垦区持续发生危害,大发生年份的频率较高.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曾在本区严重暴发,棉花产量损失惨重.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2003-2005年奎屯垦区棉叶螨发生面积分别达2.33万、3.2万、4.0万hm2;2006-2007年在6.0万hm2以上.棉叶螨发生面积持续增加,防治面积由25%上升到80%,大发生年份个别棉田受害减产达50%以上.2007年奎屯垦区加大了棉叶螨的防治力度,大大降低了棉叶螨的危害.现就本地棉叶螨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虫抗药性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害虫抗药性已成为当今世界棉虫防治的一大难题,对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全世界已报道有30多种棉虫对不同种类的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居各类农作物害虫之首。我国已报道有8种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棉蓟马在苏北沿海棉区危害愈来愈重,已上升为转基因抗虫棉田内的重要害虫。2004年因棉蓟马暴发,造成棉花后期幼铃提前开裂,导致棉花减产和品质下降。2005年棉蓟马再次在棉花苗期和中后期重发,由于防治果断,未造成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控制棉蓟马的重发势头,两年来对其寄主分布、为害特点和在转基因抗虫棉田内消长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一些控制技术的研究,效果明显。1发生现状1.1寄主分布广,虫源田多棉蓟马在本地寄主分布十分广泛,主要有棉花、玉米、瓜类(冬瓜、西瓜等)、葱蒜类(大蒜、韭菜、葱等)、茄果类(茄子、蕃茄等)、豆类(黄豆、…  相似文献   

15.
安阳市棉田绿盲蝽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 ( Lygus lucorum Meyer- Dür)为安阳市棉盲蝽的优势种群 ,占棉盲蝽发生总量的 80 %~90 % ,近年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2 0 0 3年 ,百株虫量1 2~ 35头 ,最高达 2 38头 ,蕾被害率 5 0 %以上 ,棉株花叶率近 1 0 0 % ,蕾、铃严重脱落 ,甚至形成无蕾铃株 ,发生面积 1 870 0 hm2 ,产量损失 5 %~ 30 % ,对棉花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1棉花受害特征1 .1顶尖受害。子叶期 ,生长点枯死 ,长不出主干和真叶 ,俗称“公棉花”。真叶期 ,顶芽、侧心枯死 ,不定芽丛生 ,俗称“扫帚苗”。1 .2嫩叶受害。呈失绿斑点 ,随叶片伸展 ,斑点变为不规则孔洞或…  相似文献   

16.
我县永兴公社自一九七二年开始改用地势较高的水稻田种棉花,每年种棉五千亩,是本县的集中产棉公社。过去,最高年亩产皮棉也只有69斤。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是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技术水平低:往往不是防治失时放“马后炮”,就是盲目加大药量,滥用剧毒化学农药,放“重炮”,结果是农药不对路,虫子打不死,产生抗药性,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天敌,害虫猖獗,损失加重,甚至因用药量过重,出现虫死、棉死、人中毒的事故。一九七四年四代棉铃虫暴发,没有开展及时防治,青铃被害率达86%,有的棉地甚至被吃得无蕾无花无铃;一九七六年棉花红蜘蛛大发生,由于没有抓住  相似文献   

17.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 (整个北部植棉带 )和巴基斯坦 (只有Punjab省 )受棉花卷叶病影响 ,产量损失严重。1 91 2年 ,棉花卷叶病首先在尼日利亚的海岛棉上发现。据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观察报道 ,该病是由白粉虱传播病菌引起的。产量损失程度取决于棉株被侵害的时期 ,若早期被侵害 ,产量损失可达80 %,甚至更高。据 Singh 1 999年报道 ,棉花卷叶病可使铃数减少 1 5%~ 87%,铃重降低 0~ 39%,减产 58%(棉株仅上部受侵害 )和 69%(棉株上部和下部均受侵害 )。棉花卷叶病为害及防治@牛巧鱼…  相似文献   

18.
吴振江  江洪  陈尚海  伍琦 《棉花科学》2019,(2):32-35,43
为了提高板地直播棉田害虫的化学防治效果,通过对板地直播棉田害虫发生的调查,结合板地直播棉简化栽培技术特点和查阅相关资料,简述了在棉花生长过程中常见的棉铃虫、斜纹夜蛾、棉红铃虫、棉盲蝽、棉蓟马、棉蚜、棉叶螨和白粉虱的形态特征及发生为害特点,推荐了对应防治药剂,如抑太保、丙溴磷、氟铃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联菊·啶虫脒和氟虫腈等8种,并提出了板地直播棉不同时期的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以麦棉套种为主体的两熟制发展很快。1988年全县推广面积达30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80%以上。随着种植制度的改革,棉花害虫的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掌握麦套春棉的害虫发生规律,利于防治,减少损失,我们于1986~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棉盲蝽的为害损失及控制目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棉田系统调查结合罩笼的方法,研究了河南棉区棉盲蝽的为害特点,结果表明,棉花现蕾前后破坏主茎生长点,造成产量损失最为明显。分析了棉花不同生育期主茎生长点及花蕾被害后,棉花群体的补偿效应及实际产量损失,拟定了现阶段对棉盲蝽和棉花受害程度的防治指标,认为棉花第三果枝出现前的虫量和主茎生长点受害率分别为百株4头和3%,第四果枝出现后为百株6头和4%。按照这一防治指标棉花叶片和蕾的受害程度亦在允许水平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