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单季稻田稻鱼共生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田县地处浙南山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农业生产极具特色,其中稻田养鱼历史悠久,闻名中外,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6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对比较落后的传统稻田养鱼技术进行了技术改良,通过示范推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山区单季稻一鱼共育生态种养技术,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该套技术的主要技术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稻鱼共生生态原理,强化平衡种养技术,突出病虫绿色防控,形成了一套单季稻鱼共生病虫生态控制技术,应用此技术后田间杂草明显减少,病虫发生和为害明显减轻,生态防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从田块选择、防逃设施和进排水系统、水稻插种、蟹苗投放、日常管理、起捕等方面对稻蟹共生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于瑾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6):146-147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水体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其中化肥和农药等对水体的污染约占30%以上,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缓解,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并扩大环保高产并重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主要就龙游县稻鱼共生农业系统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6.
虾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当前人们对虾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为了更好的提升虾的养殖效 益,降低虾的养殖成本,当前虾稻共生养殖模式在很多地区较为流行。本文将虾稻共生养殖作为研究 对象,从虾稻共生生态模式分析出发,重点分析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在山区的推广获得了成功,现总结出推广模式,希望对山区想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9.
依据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优化山区单季稻田鱼-鸭-稻共育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各生物因子的互作和生态链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尽量减少人为非生物因素的介入和干预,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变用药组成结构,综合运用抗病(虫)丰产品种、垄畦栽培、应用竹醋液减量使用农药和穗期简化防治等技术,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本身鱼、鸭、蜘蛛等天敌对水稻虫害的调控能力,进而达到对水稻主要病虫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无害化治理。引入单季稻田鱼-鸭-稻共育复合生态系统,可比常规稻田减少1—2次农药施用、防治费用降低24.6%-50.2%,增效306.2—414.5元/667m^2。鱼、鸭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稻水象甲的生态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在稻田生态食物链的环节中放养鸭子,研究了稻-鸭共生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稻-鸭共生对稻水象甲具有显著的生物态控制效应,其中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达92.56%,对水稻白叶率的防效达98.15%,均优于化学防控效果。[结论]稻-鸭共生特别适合对如稻水象甲等繁殖力强、化学防治难度大的虫害,为生态控制稻水象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总结福建省大田县山区单季稻区实施病虫综合治理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设水稻田间工程,采取选种水稻、放养青虾以及包括稻田施肥、除草、杀虫、青虾饲养、水位、水质调控等的主要种养技术措施,实现稻虾"双收"、渔农"双赢",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大面积实施稻鸭共生技术地区的稻田表面水和周围流域河水以及水生生物相。结果表明:稻鸭共生田的表面水的EC、COD、T-N等值与传统栽培田水质相比普遍增高,稻鸭共生期间稻田排水易导致水质污染,为了防止周边水质的污染,需要彻底做好水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1、稻田选择.要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洪水威胁,地势平坦,坡度小,保水力强的稻田.采用旱育稀植、人工插秧.  相似文献   

15.
稻鱼共生绿色防控单季稻病虫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稻鱼共生对单季稻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对稻鱼共生和非养鱼纯种单季稻处理模式下,单季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田稻飞虱等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田纹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非养鱼纯种单季稻处理相比,稻鱼共生处理能够显著减少上述3种害虫的感染数量,降低田纹枯病的发病率,提示稻鱼共生是一种有效地单季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稻鱼共生结构,探寻解决稻鱼共生模式现存问题的方法,对稻鱼共生中的物质循环及生态效益进行研究。采用理化因子测定及数据分析法,测定了稻田土壤理化因子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稻鱼共生中的物质循环。使用采样测定法及生化指标对比法测定了稻鱼共生对双极水稻群体及本地鲫鱼产量的影响。最后分析稻鱼共生的生态效益,对稻鱼共生中的物质循环及生态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鱼共生模式能有效提高水稻种植区域的物质循环速率,有助于提高水稻种植的生态效益,应用优化后续的种养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17.
稻蟹共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稻蟹共生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稻蟹共生稻田中对水稻生长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养蟹田水稻的许多经济性状及产量都优于对照稻田,综合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对照稻田。[结论]辽宁盘锦地区适合稻蟹共生技术大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汪丽 《农技服务》2012,29(8):967-968
介绍了稻鸭共生中鸭子的生态效果及稻鸭共生中鸭的选择标准,总结了苗鸭的饲养管理与鸭在稻田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调查及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山区单季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子为气候条件、海拔高度、水稻品种及生育期和肥水管理等。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重点抓好关键生育期的药剂防治。在多种病虫同步发生时,选用对口农药及混配混用等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稻鸭共生的优点,即除草、除虫、增肥、中耕、促长、提质、增产及增收,并总结了稻鸭共生生产技术,以期为稻鸭共生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