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尿酸酶比色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5例、心肌梗死组120例和健康对照组170例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1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OT)和血清胃泌素(GAS)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组MOT和GAS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CCK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组总胆红素(TBI)、间接胆红素(IB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1),直接胆红素(DBI)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新生儿MOT和GAS水平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3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于入院时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 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钾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0.1%,下壁 后壁AMI的发生率较低(7.4%),明显低于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0.01);发病至抽血时间≤3 h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发病时间>3 h者(P<0.01);低血钾组的CK和cTnI峰值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或0.01);低血钾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10.8%)(P<0.01)。结论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梗死时间、部位和面积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抽取8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及7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晨起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尿酸、血糖、甘油三脂水平,与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及冠心病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甘油三脂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发病与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冠心病检测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s-CRP浓度AMI组>UAP组>SAP组;肌酸激酶(CK)水平AMI组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是冠心病炎症状态的一种敏感指标,对判断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外周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0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者48例为对照组。采集入院24h内静脉血,ELISA法检测ox-LDL、IL-6R、Hcy水平。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清中ox-LDL、IL-6R、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ox-LDL、IL-6R、Hcy有助于对ACS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雌激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相关性,探讨雌激素在ACS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研究ACS雌激素替代疗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AMI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6例(UA组),选取同期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SAP组)及疑诊CHD行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绝经后女性25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雌二醇(E2)水平、hs-CRP水平及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E2与hs-CRP、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E2水平比较,AMI组UA组>SAP组>对照组(P<0.01),NT-proBNP水平比较,AMI组>U...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度法定量动态检测80例不同类型的ACS患者[ACS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血清的CRP水平,同期检测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血清的CRP水平做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AMI、UAP、SAP患者的CRP水平分别为(21.92±4.27)、(12.35±9.51)、(7.11±1.39)mg/L,以AMI组最高,SAP组最低,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病早期CRP水平的高低同ACS关系密切。CRP对冠心病的发生或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危险度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绞痛(AP)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A b-OX-LDL)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心绞痛类型的关系。方法:将符合AP诊断的72例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35)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37),另选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3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 b-OX-LDL与CRP浓度。结果:A b-OX-LDL与CRP浓度,UAP组均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 b-OX-LDL与CRP在UAP组呈高度正相关(r=0.713,P<0.01),SAP组也呈高度正相关(r=0.702,P<0.01),对照组无相关(r=0.303,P>0.05)。结论:血清A b-OX-LDL与CRP浓度反映了心绞痛的类型,在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病变程度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首次AMI患者行PC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达TIMI 3级,分析PCI术前12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总和与术后1 h ST段下降幅度。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ST段迅速下降组(下降≥50%);B组:ST段持续抬高组(下降<50%)。所有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l h取外周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PCI术前与术后l h ET和NO水平。结果所有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h E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NO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 h的ET水平比术前更高,NO则更低(P<0.05)。ST段迅速下降组PCI术前与术后1 h相比,ET水平增高(P<0.05),NO无明显变化(P>0.05)。ST段持续抬高组PCI术前与PCI术后1 h相比,ET水平明显升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CI术后ST段迅速下降组与ST段持续抬高组比较,ST段迅速下降组ET水平低(P<0.01),NO水平则高(P<0.05)。结论AMI及PCI术均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血中ET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AMI经PCI术后ST段的下降与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有关,特别与NO含量有关,PCI术后NO水平未降低者心电图ST段下降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恶性组,n=30)、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n=30)和正常妇女(对照组,n=20)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恶性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术前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术后(P<0.01),良性组术前、术后的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Ⅲ、Ⅳ期患者的VEGF水平高于Ⅰ、Ⅱ期,低分化G3期的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G1、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上皮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及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氟伐他汀与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并观察它们对血尿酸(UA)是否有影响。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和血脂康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天睡前口服氟伐他汀20mg。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0.2g,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后的TC、TG、LDL-C均明显下降(P<0.01),HDL-C无明显改变(P>0.05);血脂康组治疗后的TC、LDL-C也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G、HDL-C则无明显改变(P>0.05)。TC、LDL-C的降低以氟伐他汀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UA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显优于血脂康;氟伐他汀与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时对患者血UA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3间歇疗法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48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活性VitD3脉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观察组,n=24)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n=24),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4例中治愈17例,好转6例,无效1例;对照组24例中治愈11例,好转4例,无效9例,两组的疗效不同(Hc=5.104,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8%(23/24),高于对照组的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血BUN、Scr、血钙、血磷、PT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血BUN、Scr和钙磷乘积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钙高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和P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PTH水平升高可能是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之一,间歇大剂量活性VitD3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疗效显著,可能与快速降低血清PT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2(IL-22)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2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HC,冠脉造影正常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22细胞在外周血细胞中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IL-22浓度;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分析Th22及IL-22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MI组血浆Th22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为(2.02±0.84)%、IL-22浓度为(39.12±5.41)pg/mL,显著高于SAP组(0.74±0.27)%、(28.14±3.78)pg/mL,UAP组(1.20±0.34)%、(33.50±3.47)pg/mL及HC组(0.48±0.19)%、(25.38±3.1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AP组与SAP组和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AP组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及SAP组患者的Th22细胞比例与IL-22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γ分别为0.877,0.764,0.968,P均0.001。Th22和IL-22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erson分析,γ分别为0.962,0.889,P均0.001。结论:Th22细胞及其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IL-22在冠心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浆中Th22和IL-22水平的测定可为早期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临床依据,是一种无创、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胆汁和血清CA199、高敏C反应蛋白质(hsCR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病因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17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和15例无黄疸的胆道良性疾病患者的胆汁及血清标本,检测CA199、hsCRP、TSGF水平,并同期检测各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①三组胆汁中CA199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之间胆汁CA199水平、血清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无黄疸组、良性组与无黄疸组之间的胆汁、血清CA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组内胆汁hsCRP均明显低于血清(P<0.05)。三组组间胆汁hsCR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组内胆汁CA199/hsCRP比值与血清CA199/hsCR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胆汁、血清CA199/hsCRP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CA199/hsCRP比值与D/T比值[直接胆红素(D-bil)与总胆红素(T-bil)的比值]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关系(R=0.914,P<0.01),D/T比值愈大,CA199/hsCRP值升高愈明显,而在良性组与无黄疸组内均无此现象。⑤三组组内胆汁TSGF水平与血清TS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胆汁TSGF水平、血清TSGF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组血清中CA199/hsCRP比值与D/T比值有高度依存关系,而良性组和无黄疸组中无此现象。单独检测胆汁或血清CA199、hsCRP、TSGF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无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6例高血压患者及148例正常血压健康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健康者(P<0.01),2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P<0.01),3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又明显高于2级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临床分级有关,动态监测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的病情发展,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重视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叶黄素软胶囊抗氧化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受试者按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以双盲法进行试验,研究叶黄素软胶囊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服用叶黄素软胶囊的受试者的MDA平均水平比试验前明显下降(P<0.01),试食组MDA平均水平和MDA下降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后服用叶黄素软胶囊的受试者的SOD平均活力比试验前明显上升(P<0.01),试食组SOD平均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食组SOD升高百分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服用叶黄素软胶囊的受试者的GSH-Px平均活力与试验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食组GSH-Px平均活力和GSH-Px升高百分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试食样品组试验前后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说明叶黄素软胶囊对人体具有抗氧化功能,且对肌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52例)和正常组(50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检测入院后2周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高尿酸组治疗2周NIHSS评分、治疗6个月MRS评分和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高尿酸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正常组(69.2% vs 50.0%,P<0.05).治疗第2天,出现好转和无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无好转者(P<0.05).结论 血清高尿酸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相对较好,可适当补充尿酸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P选择素(P-sel)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意义,并观察两者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方法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3名,其中23名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确诊组),20名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组),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15名作为对照组。58例观察对象均抽血检测血清sICAM-1和P-sel,同时进行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病原确诊组及临床诊断组患儿血清sICAM-1、P-se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血清sICAM-1、P-sel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呈高、中度负相关关系(分别是r=-0.780,P<0.01;r=-0.441,P<0.01),血清sICAM-1水平与P-sel水平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398,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中sICAM-1、P-sel水平高于健康新生儿,且与病情轻重呈负相关关系,有望成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rhBNP治疗,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心率、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