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四川省兔源大肠杆菌(E.coli)对喹诺酮药物耐药性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携带情况,本研究从四川地区规模化家兔养殖场共分离鉴定出97株E.coli,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法对分离株进行喹诺酮药物耐药性测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qnrA、qnrB、qnrC、qnrD、qnrS、qnrVC、aac(6')-Ib-cr、qep A、oqx A、oqx B等PMQR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为49.48%,对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48.45%、46.39%、39.17%、35.05%和34.02%;PMQR检测发现:aac(6')-Ib-cr检出率最高为80.4%,qnrD、qnrS、oqxA和oqxB,检出率分别为59.8%、59.8%、63.9%和51.5%,未检出qnrA、qnrB、qnrC、qnrVC和qepA。本研究通过对97株兔源E.coli对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性及相关PMQR基因检测,初步明确四川地区兔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情况及PMQR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家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中有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近年来山东省肉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本研究将2010年以来分离自山东省潍坊市发病肉鸭的232株大肠杆菌进行了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试验,并对其进行了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潍坊市肉鸭源大肠杆菌对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均产生了较高耐药性(54.31%~82.760%),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携带率达到58.19%(135/232),26.29%(61/232)的菌株携带两种产PMQR基因,1.72%(4/232)的菌株携带三种PMQR基因。未检测到qnr A、qnr B、qnr C、qnr D与Qep A基因,qnr S、oqx A和oqx B基因在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分布较为广泛,其检出率依次为19.83%(46/232)、41.81%(97/232)和26.29%(61/232)。  相似文献   

3.
猪源大肠杆菌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1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6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qepA和aac(6′)-Ib-cr,并分析PMQR基因阳性菌株染色体gyrA、gyrB、parC、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突变区(QRDRs)突变。结果显示,31株猪源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呈现耐药。在31株猪源肠杆菌中共检测到2株携带qnrB10和4株携带qnrS1基因的大肠杆菌,未检测到qnrA、qepA和aac(6′)-Ib-cr。在PMQR阳性菌株gyrA基因的QRDRs中,低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出现83位S→W突变,高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同时出现83位S→L和87位D→N突变。而在parC基因的QRDRs中,大部分耐药菌株出现80位S→I突变,1株耐药菌株出现45位V→L突变。gyrB和parE基因的QRDRs未检测到突变。结果表明,本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PMQR的出现和QRDRs的点突变可同时协同贡献对喹诺酮类耐药,而PMQR的出现加速了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的流行现状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14~2015年分离的54株鸡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7种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敏感性测定,通过PCR检测qnrA、qnrB、qnrS基因,对基因检测阳性株进行Ⅰ类整合子检测。结果:54株鸡源大肠杆菌对萘啶酸、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2.2%、53.7%、53.7%、51.8%、50.0%、44.4%和22.2%;54株鸡源大肠杆菌中,10株(18.5%)检出qnrA基因,未检出qnrB、qnrS基因,且qnrA基因阳性株Ⅰ类整合子为阳性。结果表明,湖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且存在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的流行,而qnrA基因与Ⅰ类整合子具有相关性,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
牛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近年来新疆地区牛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本研究于2016-2018年从新疆石河子、沙湾、奎屯、玛纳斯和伊犁5个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分离出116株牛源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性,同时利用PCR扩增PMQR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2.93%的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56.90%、54.31%、43.10%和42.24%。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76%和11.21%。分离菌主要携带qnrA、qnrS和aac(6′)-Ⅰb-cr 3种耐药基因;116株大肠杆菌中有31株携带PMQR的耐药基因,检出阳性率为26.72%,其中26株仅携带1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22.41%,4株携带2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3.45%,1株携带3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0.86%。综上所述,新疆地区牛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基因主要为qnrA、qnrS和aac(6′)-Ⅰb-cr 3种,且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近年来新疆地区牛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本研究于2016-2018年从新疆石河子、沙湾、奎屯、玛纳斯和伊犁5个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分离出116株牛源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性,同时利用PCR扩增PMQR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2.93%的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最高。对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56.90%、54.31%、43.10%和42.24%。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76%和11.21%。分离菌主要携带qnrA、qnrS和aac(6')-Ⅰb-cr 3种耐药基因;116株大肠杆菌中有31株携带PMQR的耐药基因,检出阳性率为26.72%,其中26株仅携带1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22.41%,4株携带2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3.45%,1株携带3种PMQR耐药基因,占所有菌株的0.86%。综上所述,新疆地区牛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基因主要为qnrA、qnrS和aac(6')-Ⅰb-cr 3种,且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猪 鸡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贵州省动物源性大肠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流行情况,从贵州省5个地区147个规模养殖场采集猪肛门拭子、鸡泄殖腔拭子2469份,分离得到1 928株大肠杆菌,应用PCR方法和基因测序检测大肠杆菌qnrA、qnrB、qnrS、qnrD、qepA和aae(6′)Ib-c,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6种PMQR基因的总检测率为60.72%,qnrA、qnrB、qnrS、qnrD、qepA及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为9.54%(184/1928)、12.03%(232/1928)、22.04%(425/1928)、4.36%(84/1928)、3.42%(66/1928)和30.65%(591/1928),且细菌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的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近年来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及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针对qnrA、qnrB、qnrC、qnrD、qnrS、oqxA、oqxB与qepA 8个耐药基因的通用引物,对93株2012~2013年分离自山东省的禽源大肠杆菌进行PCR检测,并对其进行了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禽源大肠杆菌对5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均产生了较高耐药性(50.54%~86.30%);PMQR基因携带率达到60.21%(56/93),其中26.88%(25/93)的菌株携带2种PMQR基因,1.07%(1/93)的菌株携带3种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D与qepA基因未被检测到,qnrS、oqxA和oqxB基因在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分布较为广泛,其检出率依次为22.58%(21/93)、40.86%(38/93)和24.73%(23/93)。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猪源大肠杆菌中可移动质粒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水平传播机制中的作用,作者对氟喹诺酮耐药且PMQR基因阳性的大肠杆菌进行接合试验,并对所得接合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8种常见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针对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接合子进行PCR扩增。研究结果显示,41株氟喹诺酮耐药且PMQR基因阳性的供体菌共接合成功16株细菌,接合成功率高达39%,接合子与受体菌J53相比,均呈现一定的耐药表型,与供体菌相比,87.5%的接合子存在耐药谱型的变化,并且存在丢失一种药物耐药性,产生另一种药物耐药性的现象,PCR结果显示,接合子与供体菌相比,基因型有所减少,接合子中qnrS基因接合成功率最高,12.5%的接合子发生oqxA、oqxB和qnrS的共转移。本研究表明不同的PMQR基因在可移动质粒介导耐药性水平传播的过程中接合成功率存在差异,不同的PMQR基因有可能位于不同的可移动质粒上,通过比较接合前后供体菌和受体菌耐药表型的变化,尤其是PMQR基因检出率的变化,可以初步确定,可移动性质粒在大肠杆菌耐药性水平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日益加重,以往喹诺酮类的耐药研究多集中在染色体介导的靶位改变、膜通透性降低、外排泵亢进机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鲜见报道。近年来出现一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quinolone-resistance,PMQR)因子,是一种新的喹诺酮耐药机制。到目前为止发现3大类(qnr,aac(6′)-Ib-cr和qep A或oqx AB)由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类型。这些由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可以在菌间进行水平传  相似文献   

11.
我国鸡源大肠杆菌喹诺酮耐药株中qnr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鸡源大肠杆菌质粒中发现了介导喹诺酮类耐药的qnr基因。从120株鸡源大肠杆菌分离株中筛选出17株喹诺酮类耐药菌,以其质粒提取物为模板,PCR扩增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qnr基因,结果发现3株阳性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3株菌间qnr同源性为100%,与GenBank注册序列(AY655485)同源性为95.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3%。3株qnr阳性菌对16~19种抗菌药物呈高水平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食品动物源沙门氏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性(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PCR方法,检测了316株食品动物源沙门氏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菌株中PMQR基因的携带率.结果显示:316株沙门氏菌对20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95.57%菌株为多重耐药菌;316株菌中未检出qnrA、qnrC、qnrD、qnrS和qepA基因,7.91%菌株检出qnrB基因,15.19%菌株检出aac(6 ′ )-Ib-cr基因,7.91%菌株检出oqxA基因,8.86%菌株检出oqxB基因,这是首次在沙门氏菌中发现oqxAB基因;98.11%PMQR阳性菌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的耐药基因,呈8~17耐的多重耐药性,其中以qnrB和aac(6′)-Ibcr基因型为主;53株PMQR阳性菌分属于5种不同的基因型,耐药表型或耐药基因型不同的菌株却有相同的PFGE谱型.本次检测的316株食品动物源沙门氏菌耐药较为严重;菌株主要携带qnrB、aac(6 ′ )-Ib-cr及oqxAB基因;不同来源菌株存在同一耐药克隆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猪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耐药(Plasmid mediated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t,PMQR)基因的流行情况,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地区规模化养猪场进行采样处理,最终分离得到67株猪源大肠杆菌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8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针对PMQR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对8种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表现为多重耐药。oqx AB,qnr S,aac(6′)-Ib-cr,qnr B,qep A的检出率分别为70.15%,64.18%,22.39%,13.43%,11.94%,并没有检测到qnr A、qnr C、qnr D基因,这表明,PMQR基因在哈尔滨地区猪群中存在很高的检出率,这势必会加剧临床用药的难度,并且还为基因的水平传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近年广东地区肠杆菌科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的流行情况,对广东地区猪、禽养殖场2007~2009年分离的407株肠杆菌进行PMQR基因的检测,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对所有菌株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qnrA、qnrB、qnrS、qnrD、qepA及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为0.98%、4.91%、16.22%、1.72%、0.25%、5.41%,qnrC没有检测出,有27(6.63%)株同时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PMQR基因。近年广东地区动物源肠杆菌的PMQR基因流行存在上升趋势,耐药性存在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了解麻旺鸭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酰氨醇类、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基因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PMQR)基因流行情况。从重庆市酉阳县4个麻旺鸭养殖场采集146份泄殖腔拭子样品,经选择性增菌和PCR扩增大肠杆菌特异性phoA基因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对2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分离菌株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结果显示:共分离到大肠杆菌146株。这些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严重,耐药率超过5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完全敏感。分别有111株(76.0%)和83株(56.8%)菌携带至少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其中blaTEM(74.0%,108/146)和qnrS(54.8%,80/146)基因最为流行。63株菌同时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麻旺鸭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耐药,且广泛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  相似文献   

16.
<正>1998年L.MARTINEZ-MARTINEZ等[1]报道了质粒p MG252可使细菌对氟喹诺酮药的耐药水平提高,并将该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命名为qnr基因。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是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qnr机制,乙酰基转移酶aac(6')-Ib-cr修饰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及qep A介导的主动外排  相似文献   

17.
15株动物源性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进行PCR检测、测序、WDNASIS软件分析gyrA基因中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AcrA以及编码与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相关的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基因。结果表明,15株耐药菌中,QRDR基因在其编码第72、75、83位或第87位氨基酸均发生突变;AcrA基因未检测到氨基酸的突变;qnrS、qepA和aac(6′)-Ib-cr耐药基因阳性菌各检测到1株,序列分析表明不存在氨基酸突变。QRD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4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Ser83→Leu和Asp87→Asn 2个基因的突变均与文献报道的突变相同,双突变的7个菌株均表现为高度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表明gyrA基因为大肠杆菌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一个重要机制。高度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菌株中有2株没有检测到氨基酸突变的存在,但是aac-(6′)-Ib-cr基因和qnrS检测为阳性,表明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也可单独导致菌株的耐药。存有一个菌株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发生突变Ser83→Leu,AcrA基因和qnrA、qnrB、qnrS、qepA和aac(6′...  相似文献   

18.
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的出现,迅速提高了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给临床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虽然认为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只引起低水平耐药,但低水平耐药性可使细菌数量达到出现突变所需的浓度,从而出现高水平耐药。因此,对质粒介导该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耐药基因的分子传播机制的研究不仅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而且有助于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分析耐喹诺酮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子特征,本研究从2010—2011年广东33个养殖场的不同动物来源的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grlA、grlB、gyrA、gyrB基因在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特征、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ac6′-Ib-cr、oqxA和qepA)的流行分布特征,同时还检测了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CTX-M、blaCMY和blaSHV)、质粒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氟苯尼考的基因(cfr和fexA)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和vanC)。结果表明,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7%,对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耐药率为5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40%50%之间,对苯唑西林和氯霉素耐药率为28%,对妥布霉素耐药率为13%,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10%左右,有2株耐万古霉素。20株耐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grlA和gyrA基因的QRDR发生了碱基突变并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GrlA氨基酸只有1种突变模式,Ser80→Phe,而GyrA氨基酸存在3种突变模式:Ser84→Leu,Ala或Phe。PMQR基因中,oqxA检出率最高(80%),其次是aac6′-Ib-cr占13%,qnrS1检出3株、qnrD检出2株。检测到2株菌株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SHV-12;23株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全部携带fexA基因,其中3株同时携带cfr基因;2株耐万古霉素菌株未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首次在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测到超广谱质粒编码的喹诺酮耐药基因流行分布广泛,大多数菌株同时携带2种以上质粒编码的耐药基因,提示养殖过程或治疗过程中使用任何一种药物(尤其是动物促生长剂)都可以筛选出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质粒介导的耐药已经成为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PMQR)的主要机制之一。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不断增多,且其耐药基因可随质粒在不同种属细菌间相互传递,进而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质粒携带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为其耐药机制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