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我县蚕桑生产历史,一直是一个谜,一般认为是解放后才开始的,其实在明朝以前就有蚕桑记载。兹就笔者所掌握史实,浅述如下,以供大家参改。  相似文献   

2.
地处雷州半岛腹部的海康县大部份属平缓台地,少部份为低丘陵,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经济作物繁多,竞争比较激烈。大宗的有甘蔗、西瓜、蚕桑、青椒、水果,尤其是甘蔗发展迅猛,西瓜、青椒效益也比较高。蚕桑生产能否在我县立足,并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县蚕桑生产早在1984年开始,首先在附城乡试种26.66公顷,加上其他零散桑的面积达126.7公顷,因零星分散,当时又未有丝绸公司,指导管理很不方便,加上天灾及茧价下跌,群众纷纷挖桑,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到1986年全县蚕桑仅剩  相似文献   

3.
我县的蚕桑生产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在县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领导下,一九七九年取得了比往年较大的成绩。年初我县由于种种原因,桑地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一,由于县委的重视和采取树样板,落实生产责任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等措施,不但扭转了近年来桑地面积逐渐减少的被动局面,而且从年头的一百二十亩,到年底增加到四百七十六亩。而总产茧量达二百三十一担,比上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十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我县的石骨(长坡)东岸等地已有零星地界桑,以吐制丝被为主。解放后,于一九五五年着手有计划地发展蚕桑,曾达到三千多亩,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生产出现了三起三落。我县蚕桑从一九七一年起到一九八○年的十年内,年产茧徘徊在一千至二千担之间。在三中全会精神的鼓  相似文献   

5.
丝绸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发展蚕桑生产,不仅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组成部份,而且是换取外汇,支援建设,振兴经济的一项关键措施。泰和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蚕桑生产发展很快,到六十年  相似文献   

6.
<正> 蚕桑生产是丹阳县农村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副业。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蚕桑生产,明清期间逐步发展,1936年前后发展兴盛,当时是“家家养蚕忙、万户机声响”,“丹阳绸”成为佳品。但在日寇侵华和国民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现状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7.08万张,产茧3007吨。平均茧价  相似文献   

8.
李仕亚 《四川蚕业》2010,38(3):11-12,18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蚕桑是我县传统的大宗骨干多种经营项目,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三高”农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八十年代,我县蚕桑得到较大发展,1990年蚕茧产量达到359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力外出务工已达10多万人,养蚕效益偏低,养蚕户数量少,技术推广没有大的突破,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和体制不顺等原因,农民养蚕积极性大为下降,蚕桑生产呈急剧下滑趋势,去年产茧量只有276.5万公斤,比1990年下降23%,今年的春蚕发种量比去年同期减少6648张,下降14%.  相似文献   

10.
各地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商品草粉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向我省订购商品草粉(紫花苜蓿草粉)的有上海、南京、广东、天津、湖南等省市,仅1986年数量约27万吨,而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县种桑农户只有五百三十户,投产桑园九百五十亩,亩桑产值平均约四百六十二元左右,与先进县相比差距还很大。但为实现党十二大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对蚕桑生产布局作了调整,明确发展规划。两三年后,桑园面积超过一万多亩,有桑农户达六千多户。这样,有桑农户和面积比八四年增长十倍多。为使养蚕农户掌握种桑养蚕技术,实现种一亩,成功一亩,高产一亩。必须加速培训一支有种桑养蚕专业知识的农民技术队伍。从今年九月开始,至十月底止已开培训班三期一百一十五人,参加听课人数达二百九十三人,今后还要加倍努力,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将具体做法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从南到北,自西向东,都适宜发展蚕桑生产。广大群众素有兴桑养蚕的习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各级党政组织,认真总结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把蚕桑生产列为我县一个拳头生产项目。经过几年努力,已有很大发  相似文献   

13.
<正> 镇安县的蚕桑生产,在1984年走出低谷之后,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截至1991底,全县桑园面积达2万多亩,植桑约2千万株,年产蚕茧40余万公斤。特别是1988年以来,平均每年以5万公斤的速度递增。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发展蚕桑生产的优越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项副业生产,已成为振兴镇安经  相似文献   

14.
黄家德 《广西蚕业》1999,36(1):37-39
90年代以来,我县蚕桑生产大起大落,经历了从低谷到高峰又落低谷的过程。年产鲜茧量1990年为160吨,最高的1992年为456吨,以后逐年减少,到1997年仅有97吨。1990年至1997年的8年间,蚕茧年增减幅度在55.3%以上的有4年,最大的1991年达75%。我县蚕桑生产为什么这样不?..  相似文献   

15.
黄家德 《广西蚕业》1998,35(4):16-18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蚕桑生产是我县“五龙”经济之一。自一九八五年以来,我县蚕桑生产逐年发展,到目前为止,桑园面积已达1387.5公顷,年产蚕茧2150吨。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二年全县蚕农种桑养蚕收入分别为2200万元和1800万元,每年为国家提供税收350万元。但是以当前“三高”农业的要求来衡量,我县的蚕桑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单产很不平衡,低产桑园尚占相当大的比例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国务院提出的“九十年代我国的农业生产应当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上来”的指导方针,现结合我县的实际,笔者就蚕桑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下称“一优两高”)发展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桑地达1300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000余亩。到6月15日止,发种26295.5张,比去年同期的10198张增长1.58倍。蚕病不多,收成稳定。6月10日统计,收购蚕茧4518.61担,比去年同期1317.73担,增长2.4倍,头批茧(1036担)送样九江省复评组,复评结果,10粒茧壳重2.11克,解舒83%,500克茧价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的蚕桑生产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从“六五到“七五”的10年间,全县总计发展桑园47000多亩,栽桑2350万株,累计发放蚕种142793张,产茧3638.7吨,蚕农直接收入2236.5万元。对帮助山区农民摆脱贫困,提供农业生产资金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蚕桑生产规模投资是我国加入WTO后蚕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生产方式 ,是培植蚕业龙头企业的基础 ,本文就蚕业生产规模投资的发展前景及对策提出相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蚕桑生产普遍靠大量增发蚕种数量来增加总产茧量,致使单产低、质量差,每年靠增加桑种播种面积来打基础,致使有效桑种利用率太低,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导致部分蚕农收入的减少和不稳定,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