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枣粮间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 《山西林业》2008,(4):27-28
枣粮间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举,是提高土地、日光和空气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的先进农作制度,是立体农业的典范,在黄土高原地区农民称之为“地上是粮仓,树上是银行”的黄金纽合。本文介绍的枣粮间作模式技术实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枣粮间作密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粮间作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创举,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值的有效途径.为探讨枣粮间作中枣树栽植的合理密度,遵循"枣粮并重"的原则,从1999年6月开始,在枣粮间作集中分布区,实际调查了不同枣树密度下粮、枣产量及产值,并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模拟出枣粮间作的最佳理论密度.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粮食高产田中枣树生长情况的调查,发现在这类土地上搞枣粮间作林粮矛盾突出,妨碍枣树正常生长。因此,提出了枣粮间作的种植形式应退出粮食高产田,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可以发展密植枣园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枣棉粮高效立体间作模式及配套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豫北黄河故道地区枣粮间作的调研分析,对枣树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结合小麦晚播早收和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总结了枣树与小麦和棉花的间作模式,这种模式能使枣树与小麦、棉花优势互补,协调生长,实现枣粮双盈。并总结提出了枣粮间作的配套技术措施,包括枣树早丰产管理技术、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小麦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及综合土肥水管理技术,对实现枣粮双盈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枣粮间作,是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日光能、空气等自然资源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立体农业的有效途径。现就多年来,我们对枣粮间作的效益探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运城地区截止1986年,枣树已发展到400多万株,枣粮间作面积达12万亩,比1978年红枣树株数增长了34.6%,面积增长了33.3%。这说明,枣粮间作有所恢复,现在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其在全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振兴河东经济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发展枣粮间作的好处(一)枣粮间作是建立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促使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枣树和小麦间作,既可合理利用土地,又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秸山县城关  相似文献   

7.
<正> 枣粮间作是枣区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枣树和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为获得粮枣双丰收而采取的一种栽培形式。目前,全区枣粮间作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2万亩,发展到64万亩,栽植枣树870万株。间作方法不断改进,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好处:首先是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在目前水肥不足,管理粗放条件下,仍可收获干枣150—300斤(折款80—150元)粮食200—300斤。  相似文献   

8.
发展枣粮间作,是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日光能、空气等自然资源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立体农业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民勤县在如何提高枣粮间作效益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枣粮间作区和纯农作业区水土径流含沙量测定和收益情况调查,表明:枣粮间作区含沙量低于农作物区15.16%,土埂径冲刷损害轻微;枣粮间作区经济效益是纯农物区的4.7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河北沧州地区枣粮间作实施计划,枣粮间作的生物学特性及效益,发展枣粮间作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棣县金丝小枣基地建设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棣县是全国金丝小枣的主要产区。本县小枣的栽培方式以枣粮间作为主。发展枣粮间作,不仅能提高农田种植的经济效益,振兴农村经济,而且是改良农田小气候,抗御自然灾害,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手段。为此,我们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就金丝小枣生产基地建设问题撰写此文,仅供决策部门参考。一、自然与社会概况无棣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德惠新河与马颊河下游。北纬37°41′~38°16′,东径117°31′~118°04′。东北部频临渤海。全县总面积296万亩,共辖18个乡镇,561个  相似文献   

12.
稷山县枣粮间作综合效益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稷山板枣枣粮间作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了枣粮间作模式所具有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对灌区发展枣粮间作中的枣树品种,苗木选择,栽植季节,栽植方法,病虫害防治和枣粮间作技术要领等进行了试验探析,从而为大面积发展枣粮间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浅析枣粮间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粮间作是一种科学的农业种植模式。本文从掌握适当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式、选择主干高度适宜树种和适当间作物、增施肥水解决矛盾等方面介绍了枣粮间作技术,该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 枣粮(棉)间作能充分利用空间、地力,提高光,热、水、肥、气资源利用率,实现枣粮双增产,较单种粮食作物提高经济收入2~6倍,是解决农民“既要有粮吃,又要有钱花”,尽快治穷致富的好方法。但是,随着枣粮间作面积的扩大,土肥水管理跟不上,枣粮争水、争肥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加强枣粮间作地的土肥水综合管理,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高的产量和产值,已成为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沧县黄铺等乡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稷山县枣粮间作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枣粮间作中存在着间作密度不合理、品种选择不科学、整形修剪不到位、土肥水管理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问题。针对稷山县的立地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枣粮间作合理密植、推广高新优技术、加强培训、组建专业队伍、应用配方施肥和无公害防治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苗红茹 《林业科技》2021,46(1):25-26,33
对金丝王枣幼林间作谷子的林间小气候变化及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枣粮间作处理,林间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温度降低,林间气流较为稳定,提高了土壤平均含水量,有利于林下粮食作物灌浆,增加籽粒重量和产量;林间枣树长势较为健壮,更快进入盛果期,枣粮间作的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林间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专题调查,分析了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椿粮间作、楸粮间作、柳农间作等主要农林间作类型的结构和效益,提出了各类型较为合理的间作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正> 金丝小枣耐干旱、瘠薄、抗涝。在重盐碱地上也能正常生长,且果实比非盐碱地含糖量高。我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集中产区有沧县、献县、交河、盐山、海兴等县。主产区多以枣粮间作形式经营,其余县多为片林或零星种植。但由于小枣栽植成活率低,影响了枣粮间作的发展。因此急需探讨提高小枣栽植成活率的配套技术措施,为枣粮间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稷山县枣粮间作22万亩板枣生产基地稷山县,枣粮间作成绩显著,全县枣粮间作面已达22万亩,比80年代初增长了21倍。稷山传说是后稷的故乡。板枣栽培历史已有4000多年,明时成为贡枣。板枣以含糖高,皮薄肉厚,皱纹少面闻名全国。出口美国、东南亚1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