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稻稻瘟病各地都有发生,特别是发生在稻穗颈节上的穗颈瘟常引起"白穗",造成早稻减产甚至部分丘块失收.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地解决中、高档优质稻生产与稻瘟病发生危害的矛盾。从调查中、高档优质稻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实况和同一品种不同生态、同一生态不同品种发病情况以及筛选防治对口药剂入手,进行了稻瘟病防治对策研究,结论是中、高档优质稻在稻瘟病老病区不宜盲目推广种植,在非稻瘟病区可大面积推广种植,但要全面推广“防”、“避”、“控”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好看稻瘟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优质稻面积的扩大和农民施肥量的增加,稻瘟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尤其是穗颈瘟造成水稻的大面积绝收。文章基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水稻穗颈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6月中下旬,南方早稻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是水稻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稻瘟病最易侵染的敏感生育期。当前,田间菌源充足,感病品种种植比例高,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南方早稻区大部降水偏多,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早稻穗瘟流行风险明显提高。各地需加强监测,因地制宜,抢晴施药,切实做好早稻穗瘟防控工作。田间菌源充足5月中下旬以来,南方早稻区降雨偏多,稻瘟病发生点多面广,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同  相似文献   

5.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根据其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苗瘟由种子带病引起,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之前,病苗在靠近土面的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卷缩枯死。  相似文献   

6.
封加伟 《湖南农业》2023,(10):16-17
<正>水稻稻瘟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有些种植户甚至是谈“瘟”色变。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稻瘟病发生条件、预防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一、发生条件稻瘟病综合指数5以上、水稻最高穗瘟损失率5级以上的水稻品种易感染稻瘟病;在稻瘟病易发生地区(如有稻瘟病病史的地区)或酸性土壤(如红壤)水稻种植区易发生稻瘟病,连续阴雨、高温高湿天气易使稻瘟病大规模发生。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相似文献   

8.
稻瘟俗称病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吊颈瘟,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茎秆、穗部,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是真菌寄生引起,青灰色霉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害的扩展靠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病为25℃~28℃,高湿有利分生孢子形成飞散和萌发,而高湿度持续达一昼夜以上,则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土壤温度低,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大面积种植高优品种,抗病性差极易导致大面积发病.偏施、迟施氮肥,均易诱发稻瘟病.近年来,新建县出现逐年增加趋势,特别发生在两系优质稻品种(如两优287、两优42等)上,造成连片颗粒无收,农民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9.
当前,南方早稻已进入生长后期,单季中晚稻大部也已栽插结束,水稻病虫陆续进入为害盛期。受多阵雨天气的影响,稻瘟病、稻飞虱以及稻螟虫等病虫害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预计早稻后期穗颈瘟等在江南稻区将中等发生,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在江南及长江流域稻区将有较大虫源迁入。  相似文献   

10.
优质多抗旱稻品种的筛选、栽培技术及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稻瘟病发生严重及干旱的山区建立“双胁迫早病圃”,对58份旱稻品种进行耐旱性与抗瘟性同步筛选,挖掘出3个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与褐飞虱、耐旱性极强的早稻品种大白谷、魔王谷和86-76,前2个品种属持久抗癌性早稻品种。经检测,这3个品种米质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给多点品比试验和大面积试种示范,3个早稻品种表现高产稳产,平均每667m^2产量为463.3kg,高的达500kg以上。1999-2001年在安化、桃江、茶陵等干旱、缺粮贫困山区累计推广989.671hm^2,创经济效益1145.97万元。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6,(5)
正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刻颈瘟和黑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也是全世界稻区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一般造成水稻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根据害期和部位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穗瘟、节瘟、谷粒瘟等类型,其中以叶瘟危害最大。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均有稻瘟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的可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此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尤其以穗颈瘟、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至绝产。  相似文献   

14.
正稻瘟病属世界性病害,是危害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1发生症状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节瘟、穗颈瘟危害最为严重。苗瘟:由种子带菌造成,常发生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本研究应用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将防治效果总结成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现已知的稻瘟病种类有19种之多。水稻从发芽到收获期间都可能受到侵害。稻瘟病寄生在水稻的体内,由于寄生的位置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菌稻瘟,叶稻瘟,节稻瘟、谷粒瘟、穗稻瘟。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相似文献   

18.
稻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的稻瘟病)引起的白穗是优质晚稻之大患。这是因为大多数优质晚稻品种感稻瘟病或严重感稻瘟病;即使一些优质杂交晚稻组合种植的头几年较抗稻瘟病,种植几年后则沦为感瘟组合、甚至是严重感稻瘟病组合。如培两优288、新香优80等,在湖南省新邵县已严重感稻瘟病,曾造成上百亩晚稻失收;金优207抗稻瘟病能力也开始衰退。  相似文献   

19.
正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现已知的稻瘟病种类有19种之多。水稻从发芽到收获期间都可能受到侵害。稻瘟病寄生在水稻的体内,由于寄生的位置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菌稻瘟,叶稻瘟,节稻瘟、谷粒瘟、穗稻瘟。1.稻瘟病的症状识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1.1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由于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有四种症状,除褐点型、白点型外,在田间常见的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感病品种逐步增加.水稻受稻瘟病危害后一般减产10%~30%,高的可减产50%以上甚至失收. 一、病症种类的识别 根据危害的时期和部位,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尤其以叶瘟、穗颈瘟较为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