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和氯霉素在不同条件下对8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1)在海水2216E培养基中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均比在3.1%氯化钠盐水2216E培养基中下降,说明海水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有抑制作用.(2)氟苯尼考对4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标准株的体外抑菌活性与氯霉素相当,但对临床分离的4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说明氯霉素由于长期使用已产生了耐药性,而氟苯尼考则尚未产生明显耐药性.因此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2.
道观河水库的细菌数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对道观河水库水生细菌进行6次采样,水生细菌总数量为3.2×103cells/mL,变动范围是3.3×102~9.0×103cells/mL。其中1月数量最大,7月最小;水生细菌的数量随着水体中TN、T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浮游植物密度的上升而下降;细菌数量与浮游动物密度也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但相关关系并不显著(P>0.05)。细菌数量表明道观河水库已经受到了中度的污染。讨论了水生细菌的生物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3.
于技 《齐鲁渔业》2003,20(6):37-38
1 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危害1.1 耐药性反应 在水生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抗菌素或生产中滥用药物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应用,细菌中耐药菌株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这些细菌的耐药性可以通过耐药因子(R-质粒)在人群中细菌、动物群中细菌和生态系统中细菌间互相传递,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在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研究光合细菌(PSB)在虾病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施用光合细菌后,随PSB浓度的增加水质、底泥中弧菌和异养细菌数量而逐渐减少,表明了PSB具有调节和改善养殖的微生态环境的作用。PSB还能降低底泥中的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降低COD含量,并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改善水生环境。本文还分析了PSB在长毛对虾幼体培育中的应用效果,光合细菌的营养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促进对虾生长,增强对虾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它们在水中光照条件下可直接利用有机酸、氨基酸、氨和糖类等有机物,并使自身得以增殖,同时净化了水体,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的作用,光合细菌还具有较高的饲料价值,在水生生物食物链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信娣  陈瑛 《水利渔业》2007,27(1):80-82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调节作用表现在调节养殖水体氮循环,降解水体中有机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调节水体微生态群,调节养殖水体pH,增加水体溶氧等方面。提出了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发展方向,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细菌絮凝体对滤食性鱼类饵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朱学宝 《水产学报》1989,13(4):339-345
本文叙述以放射性核素~(14)C为指标,测定滤食性鱼类对饵料消化吸收率的方法。用此方法测得的白鲢和罗非鱼对细菌絮凝体的消化吸收率平均分别为45.1%和81.4%。用不同培养基培养出的细菌絮凝体的蛋白质含量在36.5~50.1%之间,而且均含有对鱼类生长必需的氨基酸。平均体重为338.1mg的白鲢鱼种和252.7mg的罗非鱼鱼种,用细菌絮凝体饲养13天后平均增重率为67.3%和104.1%。结果表明,水生细菌对滤食性鱼类具有良好的饵料效果;且水生细菌不仅是水体生态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分解者,而且它还通过食物链发挥着重要的生产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对人工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的细菌性疾病,主要依靠各种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但是,抗菌素的使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细菌对不同抗菌素耐药性的产生强弱与速率,可能因细菌的种类和抗菌素使用频率有关。了解抗菌素使用后鱼类消化道中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对于将抗菌素作为水产用兽药时制定科学用药程序是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的。本研究将氟苯尼考添加在饲料中连续投喂黄颡鱼5d后,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Hi Seq PE250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健康、亚健康、典型黑身病和口服氟苯尼考条件下的斑石鲷肠道、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中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细菌多样性高于肠道和颗粒饵料。不同健康程度及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中细菌均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为主,且对应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占样品全部OTU的比例均达到85%以上。黑身病的发生可影响斑石鲷肠道中丰度最高的前20种优势细菌种类的排名次序,其中变形菌门中的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且随着弧菌属丰度的增加,斑石鲷的黑身病症状也逐渐加重。饵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投喂斑石鲷能使患病鱼肠道弧菌属的丰度从60.33%下降到1.29%,较大程度改变了肠道的菌群结构,并证实氟苯尼考有效防治黑身病。其次,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对斑石鲷肠道菌群也有一定影响,且养殖水体的影响高于颗粒饵料。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其研究结果为今后斑石鲷的健康养殖、疾病防控及其微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也可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在鱼体和环境中的残留,本文就水产药物使用的历史,现状,适应症,副作用,耐药性的现状,来源,产生机制,耐药菌判定的标准,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以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细菌进化发展的结果,是细菌适应性的表现,但它却给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本文首先综述了水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质粒介导的水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基因、细菌耐药性遗传学机制等;其次,从病原菌耐药性会导致水产疾病流行爆发和水产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水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危害;最后,从合理、规范用药,加快水产疫苗和新型抗菌药物替代品的研制与应用,加强水产动物致病菌耐药性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水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对鲤鱼消化功能及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晋 《科学养鱼》2006,(5):42-43
本文通过光合细菌对鲤鱼肠道消化酶的变化状况、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中的增殖和分布规律以及它对水体中异养细菌和水质影响的研究,阐明了光合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物的应用能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地控制和治疗,但水产动物养殖中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养殖水环境污染和养殖动物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应对和解决抗菌药物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滥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研究通过抗菌药物杀菌、组织细菌清除、细菌攻毒、鱼体存活率统计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法,探究外源L-半胱氨酸添加对氟苯尼考杀菌作用的影响。体外杀菌结果显示,4.00 mmol/LL-半胱氨酸可使20.00~200.00μg/mL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杀菌效率提高1.9~11.1倍,其联合用药的杀菌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组织细菌清除结果显示,相比单独使用氟苯尼考,L-半胱氨酸与氟苯尼考合剂对鱼体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嗜水气单胞菌的清除能力提高4~16倍。细菌攻毒后,采用注射和口服L-半胱氨酸或/和氟苯尼考进行治疗,结果发现L-半胱氨酸与氟苯尼考合剂可大幅提高黄河鲤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同时,单独添加L-半胱氨酸也能促进组织细菌的清除和鱼体的抗感染能力。细菌MIC测定结果显示,添加1.00~4.00 mmol/L L-半胱氨酸使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提高2~4倍。由此推测,L-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增强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抗菌药物对鱼体细菌感染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L-半胱氨酸作为氟苯尼考的增效剂不仅可提高抗菌药物的防治效果,而且可大幅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银离子因具有抗菌作用,以及安全、无耐药性、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为了探究银离子的抗菌机制,本实验选择几种常见水生细菌,研究其对银离子的耐受性和细菌种内、种间的"僵尸效应"(被银离子杀死的细菌可以杀死其他新鲜的细菌),以进一步明确银离子长效杀菌的机理。结果显示,银离子对5种细菌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生长抑制。同种细菌和异种细菌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僵尸效应",并且随着银离子浓度的提高,"僵尸效应"的效果越明显。为进一步研究银离子杀菌机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银离子处理后的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结果显示银离子处理后的细菌出现胞质皱缩,细胞膜呈弥散状态,甚至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流,最终致使细菌死亡。研究表明,银离子对5种细菌都有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并发现细菌之间存在"僵尸效应",可为研发新型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谈渔药氟苯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苯尼考,作为一种水产养殖常用渔药,在生产中被经常性的用来治疗水生动物的细菌性疾病,但是使用者对其作用机理与药性及其在药残方面的相关规定却知之甚少,为此,作者就氟苯尼考这种渔药的相关知识浅如下,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吉霞 《齐鲁渔业》2008,25(12):7-10
海水中普遍存在大量弧菌,诸如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e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nolylyf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等,这些致病性弧菌是海产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对海水养殖动物有致病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有必要控制水体中的弧菌。目前在海水养殖中多采用抗生素控制这几类弧菌,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氯霉素等抗生素的禁用,寻求新一代抗生素,尤其是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抗生素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于2011年5月-8月对东山湾春、夏两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进行调查,并探讨相关环境因子对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山湾夏季水体异养细菌平均丰度为2.82×103 mL-1略高于春季2.05×103 mL-1,其中春季水体中异养细菌平均丰度为表层&gt;底层&gt;中层,而夏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表、中、底层分布较均匀。春季东山湾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以龙须菜养殖区最高,而夏季以湾口区和鱼类网箱养殖区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春季表层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与叶绿素a、 DO、 COD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夏季则与活性磷酸盐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春夏两季底层水体异养细菌丰度与所测环境因子无显著的相关性。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以异养细菌丰度作为评价指标表明东山湾受陆源污染的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8.
保定市某猪场暴发疫病,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生化试验、毒力试验等诊断方法获知此次疫情为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猪水肿病。药敏实验表明,细菌分离物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对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极敏。感染猪选用氟苯尼考治疗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毅  汪开毓 《齐鲁渔业》2004,21(4):35-37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获得的或是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物质。自1928年亚历山大弗来明发现青霉素以来,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控制人类、畜禽和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大量应用在起到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特别是耐药性和残留问题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就抗生素在水产养殖巾应用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和残留,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金海水库浮游细菌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呼和浩特市金海水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营养状况,对水体中浮游细菌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为期一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水体中浮游细菌数量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全年介于4.4×10~2~9 700.0×10~2个/mL,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11月,表明夏季水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最大,秋季水体洁净程度较高。在空间上,浮游细菌数量主要受水体流动性影响,水库内各点位细菌数量的空间差异较明显,呈现出春、秋季从进水口向库区内部逐渐减少,夏、冬季从进水口向库区内部逐渐增加的分布格局。浮游细菌与温度、pH值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与总氮、总磷、叶绿素a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与总磷的负相关性较为突出,相关系数达0.69。各季节水体均属β-中污带,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