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筛选获得动物源产蛋白酶乳酸菌,开发新型微生态制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试验选取新鲜健康鸡粪为样品,利用溴甲酚紫平板法筛选产酸菌,再通过酪蛋白平板法筛选产蛋白酶乳酸菌,对该菌进行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生长产酶规律和所产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到11株产蛋白酶乳酸菌,其中JF3-11所产蛋白酶活力最高,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唾液乳杆菌,其所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60℃,pH值7.0,在中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热稳定性,Mg~(2+)、Mn~(2+)能够促进酶活,Zn~(2+)、Cu~(2+)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在30℃、200 r/min条件下,培养至30 h其上清液中所产蛋白酶相对酶活可达到最高值100%(82 U/mL)。本试验成功从健康鸡粪中筛选获得一株产蛋白酶乳酸菌,对其所产蛋白酶特性的分析为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更加丰富的乳酸菌资源,系统研究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和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技术对巴拉圭地区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来自巴拉圭地区的8 份传统乳制品中共分离得到79 株乳酸菌,分属于4 个属、7 个种,其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巴拉圭地区传统发酵乳中的优势菌种,占总分离菌株的68.35%。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优质的发酵乳制品生产菌种,同时分析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布状况,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传统乳制品制作和食用较多的牧区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29份,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到的乳酸菌种进行鉴定及同源分析。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产酸性能测定、传代稳定性检测、菌株生长活力检测。结果共得到148株乳酸菌,其中各属型的数量为乳杆菌属53株、肠球菌属48株、明串球菌属37株、乳酸乳球菌属8株、片球菌属2株。这些乳酸菌属型中,乳杆菌是优势菌群(35.8%),其次依次是明串球菌(35%),肠球菌(32.4%),乳酸乳球菌(5.4%),片球菌属(1.4%)。在所有的菌种中,植物乳杆菌是优势菌,占全菌的26.4%。以产酸能力、传代稳定性、生长活力为指标,从分离到的菌株中获得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9株。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群落的多样性分布,获得9株发酵性能较好的乳酸菌,为发酵剂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从青贮饲料中分离筛选获得3株乳酸菌,通过产酸试验、不同温度和pH培养试验及对糖类利用及抑菌试验,筛选出1株适合作为青贮接种剂的优良菌种,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菌株P1为乳酸片球菌,为青贮接种剂提供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从肉鸡肠道中筛选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产细菌素乳酸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抑菌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采用牛津杯法,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从饲喂菌丝霉素的肉鸡肠道分离筛选具有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热处理、过氧化氢酶、蛋白酶K处理确定抑菌活性物质,并绘制乳酸菌生长曲线及抑菌活性曲线。分离筛选到两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12和LAB19,经鉴定菌株LAB12为乳酸片球菌,菌株LAB19为植物乳杆菌。过氧化氢酶处理不影响LAB12和LAB19抑菌活性,加热处理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减小。乳酸片球菌LAB12接种后2 h进入对数生长期,18 h左右进入稳定期,随着菌体数量增加发酵液上清抑菌作用增强,22 h抑菌活性达到最大且趋于稳定;植物乳杆菌LAB19在发酵2 h进入对数生长期,经约10 h快速生长后,生长速度趋于稳定,抑菌活性也基本保持不变。研究从饲喂菌丝霉素的肉鸡肠道中分离筛选到两株具有良好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分别为乳酸片球菌LAB12和植物乳杆菌LAB19,初步鉴定这两株菌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  相似文献   

6.
对用于微生态饲料发酵剂的乳酸菌进行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测定了3种乳酸菌的产酸速度,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试验,并利用梅里埃细菌鉴定系统对优良菌种进行鉴定,得出A型乳酸菌的产酸速度快、抑菌效果好,并鉴定该菌为戊糖片球菌;通过研究培养条件诸因素对乳酸菌生物量的影响,研究得出:培养温度30℃、静置培养、接种量1%、氮源选择蛋白胨、碳源浓度为8%~10%、初始p H值为6.5,该条件下乳酸菌的生物量最大。为微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饲料青贮发酵优势乳酸菌株,用其研制高效青贮微生物添加剂.通过产酸和抑菌效果试验,对前期分离得到的6株地源性乳酸菌进行检测,然后采用PCR技术和最适生长条件试验,将产酸和抑菌效果均优良的乳酸菌株作进一步鉴定筛选.结果表明,6株地源性乳酸菌菌(编号为F1、F2、F3、T1、T2、T3)中的F1和T2株产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豆粕蛋白质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分析了不同来源的蛋白酶对豆粕中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将经过蛋白酶处理的豆粕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等酶活的不同蛋白酶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降解程度有较大差别。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最终选择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方式,最终使得发酵豆粕乳酸含量达到2.76%,酸溶蛋白含量14.76%,大豆球蛋白含量降低至25.3 mg/g。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顽疾,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抗生素疗法存在诸多问题,乳酸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物在许多治疗乳房炎的案例中取得成功。因此,对于有针对性治疗乳房炎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从20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牛的乳样中分离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获得的乳酸菌进行鉴定,最终获得黏膜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双歧杆菌等22株乳酸菌。该试验中获得的乳酸菌为今后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优良的乳酸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于青藏高原青稞秸秆青贮用的优良乳酸菌菌株,研发新型青贮添加剂。分离了青藏高原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利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和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共分离获得4株同型发酵乳酸菌菌株,其中HG24,LH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 lantarum),LH9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acidi lactici),LH7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 entosaceus)。分离出的乳酸菌菌株均能在5~30℃,pH 3.5~7.0及3.0%和6.5% 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其中HG24,LH2在pH值为3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体现出分离的乳酸菌菌株具有耐低温、耐酸性和耐盐性强的特征。4株乳酸菌菌株中HG24和LH2产酸能力强、生长速率快,最适宜于用作青贮乳酸菌菌种。  相似文献   

11.
An Overview of Proteinase Inhibitor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roteinase inhibitors are proteins in the body that regul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proteinases. They are important in a large variety of physiologic processes including coagulation, digestion, tumor metastasis and immunity. Proteinase inhibitors are categorized as either nonspecific proteinase inhibitors or class-specific proteinase inhibitors. Nonspecific proteinase inhibitors are comprised soley of the alpha macroglobulins, most notably alpha2-macroglobulin. Class-specific proteinase inhibitors are subcategorized as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 aspartic proteinase inhibitors,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s, and 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 Each subcategory is made up of numerous inhibitors. As the roles of individual proteinase inhibitors are determined, the therapeutic use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proteinase inhibitors is also being investig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history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oteinase inhibitor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veterinary medicine.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蛋白短肽的蛋白酶法生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动物营养科学在蛋白质与氨基酸领域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蛋白短肽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诸多功能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活性蛋白短肽在动物营养与动物领域中会表现出更大的作用。将改变对饲料蛋白质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Mycelial filtrates from Aspergillus fumigatus (AF) hydrolyzed protein substrate buffered at various pH values. Using casein as substrate there were distinct activity optima at pH 2.9, pH 6.2, and pH 10, with maximum activity at pH 6.2. Using haemoglobin as substrate there were activity optima at pH 3.6, pH. 4.6, and pH 10, with the biggest activity peak at pH 4.6.The pH stability at 4°G of the caseinase activity at pH 6.2 and pH 10 was strongest at pH 4, common to both, whereas the caseinase activity at pH 2.9 showed maximum pH stability at pH 6—7.The casein hydrolyzing activity at pH 2.9, pH 6.2, and pH 10 showed different optimum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and irregular heat inactivation.Normal rabbit serum inhibited the caseinase activity at pH 2.9 and pH 6.2 to some extent. The caseinase activity at pH 10 was almost completely inhibited. Antiserum against mycelial filtrate showed no definite inhibition beyond that exerted by normal serum.Following electrophoresis of antiserum,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the casein precipitating enzyme of mycelial filtrate from AF could be established. Investigations of 14 AF strains showed immunological uniformity with respect to the casein precipitating enzyme.  相似文献   

14.
酶法水解牛乳蛋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易消化、低致敏的婴儿配方食品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研究酶解过程中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对乳蛋白水解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40℃、加酶量1200U/g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嗜冷菌耐热性胞外蛋白酶对液态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冷菌产生的耐热性胞外蛋白酶是引起乳及乳制品多种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嗜冷菌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属于碱性金属蛋白酶,对热处理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最适的温度和pH分别在30-40℃和6-8。嗜冷菌胞外耐热性蛋白酶耐热的机理在于经过高温处理后,未被破坏的处于非折叠状态的蛋白酶分子在冷却过程中重新折叠成有活性的天然构象,因此,生奶中一旦产生此类蛋白酶后,无法通过单一的热处理完全灭活。作为一种嗜冷菌污染的更具代表性的指征,此类蛋白酶可以利用FITC-干酪素来检测其活力,达到有效控制生奶及其它乳制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邱礼平  陈中  姚玉静  陈琼 《中国家禽》2007,29(21):13-15
采用蛋白酶促水解技术对竹丝鸡蛋白质进行水解,观察不同种类蛋白酶对竹丝鸡蛋白质的水解效果,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索蛋白酶促水解竹丝鸡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为6.0%~7.0%,pH值为7.0,温度为70℃,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酶促水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类胰凝乳蛋白酶(CTLP)是鳞翅目昆虫幼虫中肠中的主要蛋白酶。基于构建的家蚕中肠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SSH文库,发掘和克隆了一条新的家蚕类胰凝乳蛋白酶基因Ctlp(GenBank登录号:JQ081296)。该基因定位于18号染色体nscaf2901,靠近端粒,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全长cDNA序列976 bp,ORF为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残基,信号肽序列1~18 aa(分值0.985),1~20 aa和50~100 aa区域为2个由内到外的跨膜螺旋,推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9 780.10,pI为8.75,蛋白质功能域(保守区)和分子进化分析显示其为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类胰凝乳蛋白酶。家蚕Ctlp基因具有在5龄幼虫中肠特异性高表达和伴随进食量增加而上调表达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性别差异性和熟蚕期特异性上调表达的现象,暗示CTLP可能具有促进消化以外的功能。构建pET32a-ctlp重组表达载体,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18.
家蚕杆状病毒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PCR扩增技术克隆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 ,BmNPV)ZJ8株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cysteineproteinase ,CP)基因 (BmNPVZJ8 CP)。序列分析表明 ,该蛋白酶基因的ORF为 972个核苷酸 ,编码 32 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 ,BmNPVZJ8 CP在DNA水平上与其它来源的CP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根据已知的杆状病毒半胱氨酸蛋白酶序列构建了该基因的进化树 ,发现BmNPVZJ8 CP与人的木瓜蛋白酶超家族的CP在同一进化分支上 ,与BmNPV T3株、AcNPV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产物对大肠杆菌具有生理毒性 ,从而限制了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家蚕地理系统间茧丝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国系统、日本系统、欧洲系统、多化性系统品种各 11个及丝胶茧 (Nd s)、裸蛹 (Nd)等为材料 ,对茧丝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热稳定性及与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家蚕品种间茧丝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差异极显著 ,且中国系统 >日本系统 >欧洲系统 >多化性系统 ,中、日、欧 3个系统的茧丝蛋白酶抑制剂含量与多化性系统间有极显著的差异 ;中系品种C12 和日系品种J12 茧丝蛋白酶抑制剂的热稳定性很强 ,欧系品种罗尼 9号和多化性品种四海茧丝蛋白酶抑制剂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弱 ;丝胶茧 (Nd s)中有少量蛋白酶抑制剂存在 ,裸蛹 (Nd)所吐的少量丝胶中无蛋白酶抑制剂存在 ;家蚕茧丝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与茧层量、茧层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全茧量、死笼率、幼生率、虫蛹率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病毒前导蛋白为一种木瓜蛋白半胱氨酸酶,用一个半胱氨酸区作为亲和试剂.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其能够进行自身切割,从正合成的多聚蛋白中游离自己,并通过切割宿主蛋白eIF的两种相似因子4GⅠ和4GⅡ减弱宿主细胞转录自身mRNA的能力,尤其使α/β干扰素的翻译受到抑制,从而为病毒的复制及感染创造有利条件.文章从结构特点、功能特性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