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记述了烟草粉螟的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重要天敌种类。在贵阳,该虫每年发生3~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分别在5月下旬、8月上旬和10月中旬形成3个虫口高峰。其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麦蛾茧峰,捕食性的有绥伦螨、肉食螨、家隅蛛等。在21~30℃,相对湿度70%~80%的情况下,成虫寿命5~12d,单雌产卵量约105粒,卵历期4~11d,幼虫6龄,历期29~67d,蛹期9~23d。3龄幼虫食量大增,被害烟叶呈中至大的孔洞,甚或只留叶脉。调查表明,烟包表面的幼虫数量明显高于烟包内部,低龄幼虫及越冬幼虫多分布在烟包表面及包内表层,而中高龄幼虫多分布在烟包内深层处。据此提出了一套集检疫、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IPM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烟草贮存过程中烟草粉螟的危害,采用烟叶浸渍法、卵粒浸渍法,测定了烟草粉螟3龄幼虫、成虫、卵对5种低毒药剂的敏感性,评估5种药剂对烟草粉螟防治的运用潜力。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烟草粉螟的毒力较高(对3龄幼虫的LC50为2. 70 mg/L;对成虫的LC50为5. 24 mg/L;对卵的LC50为98. 63 mg/L),氰氟虫腙对烟草粉螟的毒力最低,对3龄幼虫、成虫、卵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7. 47 mg/L、486. 27 mg/L、946. 81 mg/L。溴氰菊酯对烟草粉螟的速效性相对较差,但三天以后活性高、防治效果好。因此,在烟草粉斑螟幼虫末期(常出烟包化蛹)或者成虫期,可选用低毒溴氰菊酯进行仓库区表面处理,可降低仓库内的烟草粉斑螟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3.
为烟草粉螟虫害的防治和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在烤房群、烟农存烟区、收购站点等不同区域进行诱捕监测,分析不同烟叶存放区烟草粉螟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场地发生量分别为收购点>烟农存烟区>烤房群;烤房群、烟农存放区烟草粉螟发生主要在9月30日以前,表现为烟叶初步下炕及堆放期间;收购场地均呈无规律发生,但收购量大、场地狭小,环境卫生差(烟叶碎末多)可导致烟草粉螟数量明显增加;不同区域发生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烟草粉螟危害对储存烟叶经济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数量的烟草粉螟繁殖1代和2代(1a)幼虫危害所造成的烟叶重量和叶面积损失以及烟叶的被害率和各级烟叶的伤残率,核算了1-5对烟草粉螟繁殖2代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1,2,3对烟草粉螟繁殖1代幼虫取食的烟叶重量分别为0.53,1.07,2.93g;损失的烟叶面积分别为37.32,75.59,206.34cm^2.1,2,3,4,5对烟草粉螟繁殖2代幼虫取食的烟叶重量分别为1.37,3.57,6.30,13.42,24.20g;损失的烟叶面积分别为88.39,230.32,406.45,865.81,1561.29cm^2;幼虫取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0.010,0.026,0.047,0.100,0.180元;因伤残降级降价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0.316,1.051,1.932,2.896,4.392元;1a中共损失金额分别为0.326,1.077,1.978,2.996,4.572元。并将试成虫对数与繁殖2代幼虫取食烟叶重量、损失烟叶面积及经济损失进行理论曲线拟合,经F检验,方程代表性均好。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水稻螟虫的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四川省水稻螟虫的越冬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在四川稻区均可越冬。二化螟在越冬数量和分布区域上都占优势。二化螟主要以老龄幼虫在稻桩稻秆中都能越冬,以稻秆中越冬的数量更大;三化螟在龙泉、珙县等稻区有分布且占优势数量,幼虫只在稻桩中越冬;大螟数量很少,在部分地区有分布,主要以大龄幼虫在稻秆中越冬。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治烟叶仓储害虫,提高烟叶质量,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生态仓储烟虫防治措施。与执行磷化铝整仓熏蒸的仓库仓间虫情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在执行生态仓储防虫措施后,烟草甲同比下降21.2%,烟草粉螟同比下降78.6%,烟虫总数同比下降36.6%,烟叶仓库发现虫情的楼层数量同比下降17.3%,执行生态仓储烟虫防治措施对防治烟草粉螟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烟草粉螟在烟叶仓储时的发生规律,以便实施精准防控。在施秉县不同烤房群、烟农 库房及收购点仓库,利用性诱剂对烟草粉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烟草粉螟在不同烟叶存放区域的始 发期、高峰期和终结期都不尽相同,同一种存区域的烟草粉螟消长规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对执行生态仓储烟虫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同时与执行磷化铝整仓熏蒸的仓库仓间虫情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执行磷化铝整仓熏蒸方法相比,在执行生态仓储防虫措施后,烟草甲虫同比下降21.2%,烟草粉螟同比下降78.6%,烟虫总数同比下降36.6%,烟叶仓库发现虫情的楼层数量同比下降17.3%,且执行生态仓储烟虫防治措施对防治烟草粉螟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赤松梢斑螟幼虫和冷杉梢斑螟幼虫的食物谱差异机制,为两种梢斑螟幼虫取食行为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口器及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存在差异。赤松梢斑螟幼虫的“内唇”有2处骨化,而冷杉梢斑螟幼虫有3处;赤松梢斑螟幼虫的上颚切齿多于冷杉梢斑螟幼虫;赤松梢斑螟幼虫的吐丝器口大于冷杉梢斑螟幼虫。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上共有5种感器和1种角质齿,分别是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指形感器和刺状角质齿。但是,两种梢斑螟幼虫在同一感器的大小和感器分布上存在差异。在赤松梢斑螟幼虫下颚须端部数第1节和第2节连接处着生的锥形感器为Ⅱ型,而冷杉梢斑螟幼虫此处着生的锥形感器则为Ⅲ型。两种梢斑螟幼虫在相同感器之间的长短、形状也有差异。  结论  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取食行为不同的原因之一。此外,相同感器之间长短、形状的差别,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取食行为也有一定影响。两种梢斑螟幼虫口器上分布的5种感器,在虫体感知寄主植物体组织部位硬度、寄主表面挥发物、气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幼虫进行寄主定位。此研究明确了两种梢斑螟幼虫的口器结构及感器种类、数量及分布,并对感器功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两种梢斑螟幼虫的食物谱差异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16):47-48
粉斑螟是我省烟草仓储的最重要害虫,其幼虫取食为害烟叶后不仅直接造成存储烟叶重量损失,同时还造成受害烟叶破碎和穿孔,虫粪、虫尸污染也会导致烟叶品质严重下降,从而导致仓储期间的烟草重大损失。本文简要叙述了我省粉斑螟在烟叶烤制后的发生危害规律,根据其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描述了一些常用的绿色防控措施,例如性诱剂、灯光、食物诱剂、天敌防控等措施,并就这些措施的防控效果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油菜素内酯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芽期浸种试验和幼苗期喷施试验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 (BR)不同处理对黄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 0 1mg/kg浓度浸种的效果最为显著。相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不同品种影响也有差异。 0 0 1mg/kg浓度喷施的效果最为显著 ,可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 ,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和壮苗指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王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0-5001
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动力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针对水动力对藻类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几丁质固定化菊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自制的几丁质作载体,戊二醛作交联剂,用吸附交联法对菊粉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优化了固定化反应条件,在最适条件下,菊粉酶活力最大收率为32%。固定化菊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65℃,比游离酶提高5℃。最适pH保持不变。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对酸碱稳定性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将固定化酶装柱进行菊芋汁连续水解试验,操作半衰期达22d。  相似文献   

17.
溶液化学对高岭土吸附腐植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溶液化学(pH值,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如何影响高岭土吸附腐殖物质(HS)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化学显著影响有机物在矿物表面覆盖的形成和属性:随pH值的增加,腐植酸(HA)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率降低;随离子强度增加,高岭土对HA的吸附率呈现增加趋势;由于溶液中高岭土的含量腐植酸含量,HA的吸附等温线显示出随HA的增加吸附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黄瓜保鲜寻求一种较好的生物保鲜方法。[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黄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整个储藏期间,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后的黄瓜,与对照相比,有机酸、叶绿素、可溶性糖及Vc含量都极显著增加,失重率极显著降低。其中,用1.0%壳聚糖溶液对黄瓜进行涂膜后的保鲜效果最好,储藏第4天与对照相比,黄瓜的有机酸、叶绿素、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分别提高了48.7%、43.0%、23.9%、37.6%,第8天分别提高了76.9%、58.5%、75.0%、103.9%,第12天分别提高了111.8%、92.8%、290.3%、246.5%,而失重率在第4、8、、12天分别下降了63.8%、63.4%、63.2%。同时使黄瓜仍保持良好的感官情况。[结论]壳聚糖是黄瓜安全、有效的生物保鲜剂。  相似文献   

19.
厦门岛内城市森林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厦门岛内山地森林马尾松林占比例大 ,由于树种组成单一 ,林分质量差 ,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严重 ,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陆续枯死 ,严重影响防护和环保效益的发挥 .急需进行改造 .提出实施改造的原则及树种选择 ,更新方式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香蕉生产上应用微喷灌系统进行加肥灌溉对比传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加肥灌溉技术,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可达30.4kg,比应用传统施肥技术增产15.6%,且可降低成本,达到增产增收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