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饲料稻的碳氮代谢特点、栽培措施、化学物质和生态环境对饲料稻碳氮素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饲料稻碳氮代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6-2000年对从中国南方稻区征集的百余个稻品种(品系,组合)在湖南进行了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筛选,确定了湘早籼24号等7个近期可供生产上应用的早、晚籼饲料稻品种(组合)。同时表明:协调高蛋白与超高产的关系是饲料稻品种选育和栽培的共同主攻目标。制订饲料专用稻品种标准时,应考虑蛋白质含量测定样品的代表性,建议采用省区域试验中3-5个有代表性试点的样品,并且以湘早籼24号为早籼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3.
选取龙井43、浙农113两个盆栽茶树品种,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液喷施茶树叶片,对茶树叶片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100、150、200 mg·L-1 5种不同的壳聚糖溶液喷施浓度处理下,浓度低于150 mg·L-1时,随着喷施浓度提高,茶树叶片中全氮、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现提高趋势,但进一步增加至200 mg·L-1时,上述3项测定指标值下降.说明壳聚糖对茶树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咖啡是一种对氮需求量高的作物,氮的吸收、同化对咖啡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进入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只有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这一代谢过程受外界光照、树龄、土壤p H值等因素的影响。综述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对咖啡硝态氮代谢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叶片和根系硝态氮代谢的差异以及根系硝态氮吸收的生理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咖啡施肥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稻茬小麦公顷产量9000 kg群体糖氮代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锦峰    訾妍  成亚梅  潘婷  封超年    朱新开    李春燕    彭永欣    郭文善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182-190
【目的】探讨稻茬小麦籽粒产量9 000 kg•hm-2群体糖氮代谢特征及关键生育期糖氮营养诊断指标。【方法】2010-2012年,在稻麦两熟条件下,以中筋小麦扬麦20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纯N)为主区,设210 kg•hm-2、262.5 kg•hm-2两个水平;以施氮比例为副区,设基肥﹕壮蘖肥﹕拔节肥﹕穗肥分别为3﹕1﹕3﹕3、5﹕1﹕2﹕2两个水平;以穗肥追氮时期为裂区,设剑叶露尖、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4个水平。通过试验构建稻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分析不同产量群体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动态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提出籽粒产量9 000 kg•hm-2左右稻茬小麦关键生育期糖氮代谢诊断指标。【结果】随小麦生育进程推移,不同产量群体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及糖氮比在越冬始期和孕穗至开花期出现峰值,返青期出现低谷,花后下降直至成熟;植株氮含量逐渐下降,其中越冬始期至拔节期迅速降低,拔节至孕穗期降幅减慢,孕穗期至成熟期缓慢下降。籽粒产量9 000 kg•hm-2以上群体孕穗期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开花期植株氮含量显著高于籽粒产量9 000 kg•hm-2以下群体;成熟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籽粒产量9 000 kg•hm-2以下群体,2010-2011年度差异达显著水平,2010-2011年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成熟期植株糖氮比显著低于籽粒产量9 000 kg•hm-2以下群体;其他生育期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群体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孕穗期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开花期植株氮含量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乳熟期植株可溶性糖及氮含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成熟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呈线性负相关。籽粒产量9 000 kg•hm-2左右群体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及成熟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4.56%-16.78%、14.52%-16.82%、10.59%-11.23%、1.62%-1.76%,氮含量分别为1.55%-1.64%、1.47%-1.57%、1.28%-1.30%、1.15%-1.20%,糖氮比分别为9.37-10.25、9.80-10.69、8.29-8.77、1.41-1.48。【结论】稻茬小麦实现籽粒产量9 000 kg•hm-2需要在越冬始期至拔节期具有较高的糖、氮营养和协调的糖氮比,关键在于孕穗期至开花期具有高可溶性糖及氮含量,开花后具有高碳素积累量及向籽粒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几个早稻品种(组合)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早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蛋白水解酶等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叶片、茎鞘、籽粒及糙米中全N,蛋白N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早稻品种(组合)其功能叶中NR活性差异较大,其中以湘早籼29与湘早籼24活性最强;蛋白水解酶活性在生殖生长后期差异大,以湘早籼29活性最强,其次为湘早籼24;水稻叶片、茎鞘、籽粒和糙米中全N,蛋白N含量湘早籼29与湘早籼24较其他品种(组合)要高,蛋白质产量也较其他品种(组合)有明显优势,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 19世纪末,人们发现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即瘤胃厌氧细菌可以利用简单的非蛋白质含氮物合成瘤胃微生物蛋白借以节约蛋白质饲料。此后,有关非蛋白质氮饲料的利用研究开展起来。 非蛋白质氮饲料是指蛋白质之外的其他含氮物,如硫酸铵、醋酸铵、氯化铵、双缩脲、异丁基二脲、尿素等。生产中常用的是尿素,美国作反刍动物饲料用的尿素每年达上百万吨。尿素含氮量42%~45%,1kg尿素含氮量相当于2.6~2.9kg粗蛋白质所含的氮量,相当于5~8kg油饼类所含的蛋白氮。用近于无氮的日粮加尿素饲喂羔羊,羔羊能合成维持正常生长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用无氮日粮添加尿素喂奶牛12个月,产奶4271kg。 反刍动物为什么能利用非蛋白氮呢?这与反刍动物独特的  相似文献   

8.
高蛋白饲料稻综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解决南方稻区早稻谷积压问题,发挥水稻生产和畜牧业的优势,经1996~1999年连续4年的研究,筛选出近期推广应用的早稻高蛋白饲料稻品种(组合)6个,晚稻品种4个;研创了饲料稻“三壮三高”(壮秧、壮秆、壮籽、高产、高蛋白、高出糙率)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制了饲料稻“糙米型”猪系列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9.
烘烤过程中烟叶蛋白质与硝态氮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烘烤过程中烤烟烟叶蛋白质与硝酸盐代谢规律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随烘烤进程发展逐渐减少,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且均在变黄中期和定色其有一定个快速变化阶段,烤后烟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与鲜叶中可溶性蛋白的呈呈高度正相关;蛋白酶活性在烤烤开始后24h有一个高峰,硝酸的酶活性从烘烤开始就逐渐升高,24h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失活,NO3和NO2的含量均在烘烤上升,变黄期达到 最大值,在定色阶段快速下降,但烤  相似文献   

10.
开发饲料稻 促进水稻和畜禽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氮素代谢特性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蘖、孕穗和抽穗期,供试杂交稻组合的功能叶片中的氮浓度、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稻.在其氮素代谢过程中,NR,GS,Fd-GOGAT,GPT和GOT酶活力,在供试品种间的差异是:汕优64>汕优6号>浙丽1号>秀水48,氮素营养条件的变化对此差异无影响,在杂变稻与常规稻之间,Fd-GOGAT酶活力和NR酶活力差异最大(分别达到50~70%和40~70%),而GPT酶活的差异较小.结果还表明,在不同水稻品种的功能叶中,上述5种酶的活力,与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全氮量均呈积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在杂交稻叶片中,氮素同化和蛋白质合成的酶系统,其活力优于常规稻的该酶系统,它们是杂交稻吸收利用氮素能力强的重要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DPR对水稻氮素代谢及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双促调节剂(DPR)在不同土壤上喷施对水稻氮素代谢特性及其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喷施DPR能明显改善水稻功能叶和茎鞘氮素代谢的能力,提高其籽粒和糙米中蛋白氮含量及籽粒的蛋白质产量.DPR处理与对照相比,早、晚稻籽粒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了12.77%~16.56%和8.39%~13.18%。  相似文献   

13.
不同配方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的全氮、蛋自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合理配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水稻在生殖生长前期叶片和茎鞘保持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在生殖生长后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的降解和转运再利用能力增强;可增强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籽粒和糙米中全氮及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以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7+吐温80(PGRF7)为最高,其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6+吐温80(PGRF6),再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3+吐温80(PGRF3),分别比对照增产17.9%,15.9%,13.7%.研究结果表明,PGRF7与PGRF6配方处理效果最好,PGRF3配方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4.
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特性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不同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水稻生长及提高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溶氧浓度。进一步完善水稻需氧规律、了解氧气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为中国中低产田--潜育性稻田的改良、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正式试验在2013年于中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试验采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营养液中添加双氰胺抑制硝化作用,控制营养液铵硝比约为1﹕1;供试材料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和常规粳稻秀水134;移栽行间距为15 cm,移栽后10 d进行不同梯度的氧处理,通过安装水体循环泵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营养液以控制营养液中的氧气含量,试验设置了对照(CK:氧气含量为0.3-2.5 mg·L-1)、中氧(MO:氧气含量为2.3-5.5 mg·L-1)、高氧(HO:氧气含量为6.5-8.0 mg·L-1)3个处理,处理时间为15 d。采用便携式溶氧仪(YSI550A,美泉,美国)测定营养液中溶氧量。【结果】(1)2个品种的根茎叶干物重及氮积累量均呈MO>HO>CK的趋势,并且MO处理与CK达到显著水平;(2)2个品种MO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根系数、根系吸收面积,叶片氮光合利用效率和分蘖数均显著高于HO处理和CK,增氧处理MO和HO最长根长显著高于CK;(3)和秀水134相比,中嘉早17对根际氧含量比较敏感。相对于CK,中嘉早17 MO处理根茎叶干物重和氮积累量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HO处理,且HO处理的根数、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及总吸收面积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虽然秀水134增氧处理的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根叶氮积累量、根系体积和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均显著高于CK,但MO和HO处理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4)两品种氮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在根系和叶片之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但两品种在3个处理间变化一致,MO处理两品种叶片氮光合利用效率显著高于HO处理和CK。【结论】适量的根际溶氧量促进地上分蘖、叶面积的形成,增加光能截获,同时促进根系形态建成,根系吸收面积增加,形成水稻早期快速生长势,同时显著增加叶片氮光合利用效率;但过高浓度的溶氧量将会减弱增氧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品种对根际溶氧量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相对于秀水134,中嘉早17对根际氧含量较敏感,较适的溶氧量范围为2.3-5.5 mg·L-1。  相似文献   

15.
控释氮肥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探明控释氮肥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机理,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能显著增强齐穗期和乳熟期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且其增强作用可持续到蜡熟期。施用控释氮肥还能提高乳熟期和蜡熟期叶片中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对水稻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加糙米的全氮和蛋白氮含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进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盆栽试验,探索了不同浓度氮处理(0、1、15 mmol NH4NO3)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宁夏枸杞生长、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MF对宁夏枸杞的侵染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3种浓度氮处理下AMF侵染率分别为29.32%、43.93%和62.81%。施氮和接种AMF均提高宁夏枸杞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根系和叶片全氮含量,提高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及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1 mmol NH4NO3处理能够促进宁夏枸杞生物量累积,提高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NR活性;15 mmol NH4NO3处理能够提高宁夏枸杞叶片和根系NH4+含量,提高根系NH4+百分比,降低叶片NO3-百分比。表明AMF能够通过改善氮代谢及提高光合能力,促进宁夏枸杞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氮代谢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为了给高蛋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氮素代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高蛋白水稻品种(组合)湘早灿24号和威优56的叶片,茎鞘,籽粒,糙米的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等活性明显高于相应对照品种(组合)湘早灿13号,中优早81号和金优974;湘早灿24号籽粒蛋白质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三灶三高栽培法有助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转运,累积和再利用,有利于提高糙米的全氟,蛋白氮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缓释氮肥类型和尿素不同配施比例对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云南省饲用玉米绿色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玉米品种桥单六号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单施尿素、含DMPP硝化抑制剂缓释氮肥和含聚谷氨酸缓释氮肥分别与尿素按2∶8、4∶6、6∶4配施8个处理,研究同一施氮水平不同类型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比例对饲用玉米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含DMPP硝化抑制剂缓释氮肥与尿素6∶4配施处理的饲用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鲜草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收获期最大鲜草产量为84.62 t/hm2,最大干物质量为25.35 t/hm2。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A60处理粗蛋白含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4.33%、48.84%和61.84%。【结论】含硝化抑制剂DMPP的缓释氮肥与尿素6∶4配施较其他处理可显著提高饲用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有利于饲用玉米鲜草产量和干物质量的积累,并且提高饲用玉米的品质和氮素利用率,为饲用玉米绿色高质栽培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