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缺乏和水分胁迫各自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直接影响.分析了春小麦的植株水分状况、生育期、叶片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等在受到水分胁迫下的变化后,认为在一定水分胁迫条件下增加无机营养,能促使春小麦绝对产量显著增加;生活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春小麦则能产生一系列适应于干旱环境的性状,遇到水分胁迫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营养充足条件下水分胁迫使产量下降的比率大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比率).据此如何掌握各种不同程度干旱下的施肥技术,既能使作物维持必需的生长量,同时又能抵御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辽春18号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氮肥配施木醋液对春小麦SPAD值、养分吸收积累量、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与未施用木醋液的对照处理相比,氮肥配施不同用量的木醋液均能提高春小麦的SPAD值,促进春小麦植株对养分的吸收积累,提高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木醋液用量为0.4 mL/kg时,春小麦植株对氮素、磷素、钾素和总养分的吸收积累量最多,与未施用木醋液的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P<0.05)26.36%、72.86%、45.61%和31.26%。0.4 mL/kg的用量显著优于(P<0.05)未施用木醋液的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12.16%。0.4 mL/kg的用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提高(P<0.05)5.47%和8.81%。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配施不同用量木醋液均能促进春小麦植株的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积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且当用量为0.4 mL/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施用不同缓释肥料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Triabon和Field两种缓释肥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料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均可达到100d,但Triabon缓释效果优于国产的Field。施用缓释肥料Triabon 00 g/hm^2,春小麦单产7083 kg/hm^2,比对照增产42.5%,且穗粒数、千粒重均较对照增加明显,Field次之。施用缓释肥料的籽实、茎叶N、P、K携出量分别比等NPK养分混配肥料S提高了2.4%~14.8%,5.6%~21.2%,8.0%~11.3%。缓释肥料的N利用率达到37.2%~60.9%,P利用率24.7%~40.3%,K利用率71.3%~81.9%,减少了肥料损失。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时期水分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5、6、7月降水量为变量因子,利用防雨棚控制降水环境,研究了不同时期水分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份(拔节、抽穗期)降水量是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7月份(灌浆期)降水量对产量影响较小。一般在5、6月份降水较多的情况下,产量较高;而7月份降水较多时产量较低。通过对模型优化分析,提出了两品种小麦适宜综合水分指标为:喜水肥品种龙麦12号5、6、7月平均降水量为:61.4、107.3、137.0mm;抗旱品种克旱10号5、6、7月平均降水量为:44.0、106.6、117.0mm。在此条件下,小麦产量可望达225g/(666.7m2)。 相似文献
6.
硫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硫肥的增产效果及对品质的影响。施硫较对照小麦平均增产221kg/hm^2,平均增产率5.0%。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总的趋势是正效应,但不稳定,个别指标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钾对春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春小麦主产区白浆土和黑土上,钾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的正效应,施钾明显提高春小麦分蘖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从而增加了产量,从经济效益,品质和产量综合指标分析,三个试点钾的适宜用量为硫酸钾105kghm^2,春小麦增产3.1%-14.9%,使春小麦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对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含量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硫肥的增产效果及对品质的影响。施硫较对照小麦平均增产221kg/hm2,平均增产率5 0%。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总的趋势是正效应,但不稳定,个别指标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施用不同缓释肥料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riabon和Field两种缓释肥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料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均可达到100d,但Triabon缓释效果优于国产的Field。施用缓释肥料Triabon600kg/hm2,春小麦单产7083kg/hm2,比对照增产42 5%,且穗粒数、千粒重均较对照增加明显,Field次之。施用缓释肥料的籽实、茎叶N、P、K携出量分别比等NPK养分混配肥料S提高了2 4%~14 8%,5 6%~21 2%,8 0%~11 3%。缓释肥料的N利用率达到37 2%~60 9%,P利用率24 7%~40 3%,K利用率71 3%~81 9%,减少了肥料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氮肥增效剂在春小麦上的施用效果,以春小麦品种永良15号为指示品种,设添加不同用量的氮肥增效剂NBPT、DMPP,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对照)共5个处理,在河西灌区研究了减量施肥条件下添加肥料增效剂对春小麦生长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传统施肥(N 232.5 kg/hm2、P2O5 241.5 kg/hm2、K2O 56.3 kg/hm2)减N 14.0%、P2O5 37.9%,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 0.40 kg/hm2、硝化抑制剂(DMPP)2.00 kg/hm2时春小麦主要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为4 693.3 kg/hm2,纯收益较传统施肥增加975.59元/hm2。在河西灌区,春小麦在化肥减量并添加氮肥增效剂条件下能够实现节本增效,可在小麦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是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大力引进推广优良春麦品种,提高播种量,增加成穗数,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保水保墒,是取得春麦高产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增加肥料的投入量,特别是磷肥的投入,改当前的施肥方式秋季基肥的施肥方法为“施足底肥适当追肥”的方法,追肥要以叶面喷施液肥为最好,仍是提高春麦产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12—2014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甘肃定西(104°36′E,35°35′N)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陇春27号小麦为试材,设全膜覆土穴播充分灌溉(FMSI)、全膜覆土穴播(FMS)、露地穴播(CK)3个处理,测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量、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子,计算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耗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揭示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FMSI播种—拔节、拔节—抽穗、抽穗—灌浆、灌浆—成熟4个生育阶段耗水量平均为159.5,115.0,47.7,117.7mm,耗水模系数平均为39.7%,21.5%,13.8%,25.0%,年际间差异不显著,可表征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需水规律。FMS处理0—3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在播种期、拔节期、灌浆期均高于CK。在播种—拔节期,FMS在2013年和2014年的耗水强度较CK分别增加了20.0%和5.8%,但灌浆期降低了26.4%和14.1%。2012—2014年FMS的地上生物量在全生育期均显著高于CK,其中成熟期分别增加了95.7%,42.8%和108.7%。FMS的株高、穗长、单株重、穗重、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K,使得在耗水量无显著增加的条件下,产量增加了35.4%,58.9%,61.9%;WUE提高了44.6%,54.6%,69.0%。因此,全膜覆土穴播可调节不同降水年型的春小麦耗水进程,使得营养生长期的耗水模系数和耗水强度增加,促进了作物源的建成,在灌浆期耗水量降低的条件下提高产量和WUE。 相似文献
13.
水肥耦合对春小麦有效叶面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适宜、充足3种土壤水分和无肥、中肥、高肥3种施肥水平耦合作用条件下,研究水肥对春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有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有效叶面积与施肥水平呈正相关,产量以适宜水分高肥耦合最高,为3713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生物炭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灰漠土土壤和春小麦养分及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肥力,并显著(P0.05)增加春小麦对N、P和K的吸收,还对春小麦产量及构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NP处理相比,NP+B6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植株吸磷量。与NP+M6处理相比,NP+B6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和植株养分吸收量。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通报》2015,(5):1155-1160
为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及配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干旱区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半量秸秆(S1)、全量秸秆(S2)、有机肥(M)、复混肥(CF)、全量秸秆与有机肥(S2+M)、全量秸秆与复混肥(S2+CF)配施6个处理。结果表明,秸秆配施肥(S2+M)、(S2+CF)对提高小麦的株高、单穗重、穗长和单株穗粒数效果优于单施秸秆处理(S1、S2);秸秆配施肥产量显著高于CK。秸秆配施肥显著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了0~20 cm土层阳离子交换量,而对20~40 cm影响不显著。秸秆配施肥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施秸秆处理,而单施秸秆处理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和复混肥处理。因此,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全量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或复混肥配合施用,能更有利于滴灌农田土壤肥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不同穴播种植与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穴播种植方式与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取的4种穴播种植方式中,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有利于小麦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增加了小麦干物质积累量,N,P和K平衡施肥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效果明显;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较全膜小垄沟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和露地穴播种方式小麦产量分别增加4.9%~8.0%,20.4%~22.6%和59.7%~72.8%,干旱年份增产效果尤为突出;该种植方式下,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180,120和90 kg/hm2时(Z0F1处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露地穴播提高72.8%和111.1%.表明春小麦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合理配方施肥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干旱年份效果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张兴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0,8(4):37-39
在自然、适宜、充足3种土壤水分和无肥、中肥、高肥3种施肥水平耦合作用条件下,研究水肥对春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有效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有效叶面积与施肥水平呈正相关,产量以适宜水分高肥耦合最高,为3713kg/hm2。 相似文献
18.
降水对春小麦产量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国营农场 40余年资料 ,用多元正态回归方法建立了春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水量、气温间关系的计算机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年降水量对春小麦产量最大贡献率为 2 4kg/hm2 ·mm ,拔节~开花期 (约 50d)降水量 <80mm时对春小麦产量最大贡献率为 45kg/hm2 ·mm ,灌浆期 (约 2 0d)降水量 <10mm时对春小麦产量最大贡献率为 3 6kg/hm2 ·mm。 相似文献
19.
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设5个处理,于三叶期和拔节期采植株倒二叶,于开花期、灌浆期和蜡熟期采植株旗叶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能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田间试验在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黑土和白浆土上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于收获期测产,并取子粒样品进行品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春小麦钾的适宜用量为(K2O)37.5~52.5kg/hm2,施钾平均增产9.9%;适量的钾肥能提高小麦品质,尤其是对加工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干旱年份地膜覆盖模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采取不同地膜覆盖方式,研究了春小麦地膜覆盖的水分效应。结果显示,覆膜可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20cm)墒情,但在拔节后土壤深层墒情覆膜明显不如露地。从200cm土体全生育期平均水分状况来看,地膜覆盖的耗水量比对照少;6种模式中,甘谷模式和甘肃模式的秋覆膜的土壤水分状况明显优于露地;覆膜的春小麦产量高于露地(平均增产率44.45%,增产711.45kg·hm^-2),且秋覆膜的平均产量略高于春覆膜。试验表明,覆膜春小麦在更干旱土壤上获得更高产量的水分保障和增产机制是能有效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同时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表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