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通过微团聚体分析和微团聚体的显微镜形态观察表明,微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01毫米以下部分,呈疏松多孔绵絮状态,肥土比瘦土的数量多,且细小孔隙多,颜色也较深暗.0.25—0.01毫米部分,肥土比瘦土的数量少,基本上都呈单粒状态存在,多半是细分散的石英、长石等,颜色较浅,仅含有少量的微团聚体.1—0.25毫米部分,肥土比瘦土的数量多,一部分是团块,一部分是粗砂,肥土的团块边缘呈波浪状,瘦土则较平滑.2.土壤越肥,腐殖质合量越多,腐殖质渗透到土壤细小部分中的也更多,因而形成的微团聚体品质较好.过氧化氢和水对<5微米微团聚体的破坏情况亦证实了肥土微团聚体的稳固程度比瘦土高.3.土壤及<5微米微团聚体分析结果都反映出:土壤肥瘦不同,结合的腐殖质的形态也不同.土壤越肥,紧结态腐殖质合量越高,而游离松结态胡敏酸含量越低.肥瘦间这种差异在微团聚体中表现更为显著,特别是紧结态腐鱼质尤为明显.肥土微团聚体中占总量的72.76%,而瘦土仅为63.33%(土壤肥瘦间分别为58.27%和54.64%).然而吸着联结态胡敏酸却有相反的趋势,即在土壤中,肥土含量比瘦土高;而在<5微米微团聚休中则反之.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存在着部分胡敏酸与游离二三氧化物相作用,形成有机矿质化合物所致.不论土壤或微团聚休中腐殖质的结合形态都说明了,土壤越肥,有机矿质胶体的融和越为彻底,从而也证明了土肥相融的实质——土壤中有机矿质胶体的融和.4.中壤质浅色草甸土中,两种粒径团聚体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论土壤肥瘦,紧结态腐殖质在两种大小团聚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占团聚体腐殖质总量的81—90%左右,游离松结态及吸着联结态胡敏酸二者合计仅占19—10%.土壤越肥,紧结态腐殖质的合量更显增高;而游离松结态和吸着联结态胡敏酸合量则越低.不论肥土或瘦土,紧结态腐殖质在3—1毫米团聚体中合量都大于1—0.5毫米,而其他二种形态胡敏酸则有相反趋势.同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也以3—1毫米为大.因此,这些结果都从不同角度表征着与粘粒紧密结合的腐殖质在创造土壤良好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值得注意的是游离松结态胡敏酸含量,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差别较为显著,不论肥土或瘦土,1—0.5毫米的含量几为3—1毫米的三倍.我们认为这显示出:新生的活性较大的腐殖质,大部分先与土壤细小颗粒作用,然后随着时间的加长和水热条件的变化,腐殖质和粘粒结合越来越紧,胶膜亦愈增厚,加之植物根系的挤压等生物因素,以及土壤中不断形成的新鲜腐殖质的胶结作用,使小团聚体进一步彼此团聚为大结构体,从而使土壤结构性更加良好.  相似文献   

2.
袁可能  陈通权 《土壤学报》1981,18(4):335-344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大团聚体(直径大于0.25毫米)形成过程则更为复杂。以往,许多研究者认为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大团聚体形成的基础。但是在具体地探索那些和大团聚体形成有关的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实质,如有机质的数量,有机物质的种类,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类型等等问题时,现有的资料仍然是不充分的。不同研究者的结果并不很一致,有一些结论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从而影响这一成果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侯惠珍  袁可能 《土壤学报》1990,27(3):286-292
本文研究湖沼母质发育的青紫泥水稻土和第四纪红土母质上发育的黄筋泥水稻土的有机矿质复合体中有机磷的分布。结果表明:各组复合体中有机磷的含量(μg/g)是G2>G1>G0C/P0和N/P0比例是G2高于G0和G1,说明有机磷在复合体G2中的富集低于有机碳和氮。复合体中可溶性有机磷化合物总量较全土高。可溶性有机磷化合物中,肌醇磷占有机磷12.1-32.3%,核酸磷占1.9-5.8%,磷酸磷占0.7-3.1%。复合体中肌醇磷、核酸磷和磷脂磷的含量(μg/g)G2明显高于G0和G1。复合体中有机磷的活性分级为:活性磷占10%左右,中等活性磷占50%左右,中等稳定性磷和高度稳定性磷各占20%左右。G0组的活性磷比例较全土高,但G1和G2组中则明显降低。不同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活性磷和中等活性磷的分布,与有机磷化合物中的核酸磷和肌醇磷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铁键、铝键、钙键复合体与溶液中Ca^2+、Fe^3+、Al^3+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复合体上键合的Fe^3+,不能被溶液中的Ca^2+、Al^3+置换,复合体上键合的Al^3+仅少量被Fe^3+、Ca^2+置换进入溶液,复合体上键合的Ca^2+则可较多地被Al^3+、Fe^3+置换进入溶液,置换的量与PH及粘土矿物类型有一定关系,尽管复合体上键合的Fe^3+、Al^3+、Ca^3  相似文献   

5.
侯惠珍  袁可能 《土壤学报》1986,23(3):228-235
本文研究湖沼母质发育的青紫泥水稻土和第四纪红土母质上发育的黄筋泥水稻土的有机矿质复合体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氮的分布.结果表明:各组复合体中氮的含量(%)是G2>G1>G0;C/N比值是G2>G0>G1;水解氮的比例青紫泥为G0>G2≥G1,而黄筋泥则为G2>G0>G1.水解液中氨基酸的总含量(克/100克腐殖酸)是G0>G2≥G1,各组复合体胡敏酸中氨基酸的总含量大于富里酸,但氨基酸的种类和组成基本相同.青紫泥水稻土各组有机矿质复合体中含氮量高于黄筋泥水稻土,但水解氮的比例、活性腐殖质中氮的比例,以及以氨基酸形态存在的氮的比例均为黄筋泥高于青紫泥.淹水培养结果黄筋泥的氮矿化率高于青紫泥近三倍.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通过钙键结合的有机矿质复合体是一种外圈配合物,硫酸钠中的SO^2-4作为金属离子的配位体可以与复合体中的Ca^2+形成配合物,破坏钙键复合体,并使腐殖质转变为腐殖酸钠盐,从而与铁铝键复合体分离。本文论证了硫酸钠破坏钙键复合体和浸提腐歼击质的能力,证明硫酸钠是区分2钙键复合体和铁铝键复合体的优良试剂;研究了用硫酸钠液分离钙键复合体的方法,并提出了连续浸提铁铝键复合体的后续浸提剂种类。  相似文献   

7.
袁可能 《土壤学报》1963,11(3):286-293
土壤中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种类很多,广义地说,应当包括腐殖酸和各种金属离子所构成的盐类,腐殖质与含水铁绍氧化物的复合凝胶,腐殖质与粘土矿物直接结合或通过其他媒介结合的各种复合体等。很多工作者研究了各种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組成和特性[1,6,7,8]。  相似文献   

8.
徐建民  赛夫  袁可能 《土壤学报》1999,36(2):168-178
本文通过化学和仪器分析,研究了土壤中钙键复合体和铁铝键复合体中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铁铝键复合体中腐殖质(包括故敏酸和富啡酸)的C、H、N一高于钙键复合体中腐殖质,C/H、C/N比则低于后者,铁铝键复合体腐殖质的分子结构中故敏酸的芳化度高于后者,而富啡酸的芳化度则低于钙键复合体。并且,铁铝键复合体中腐殖质的热稳定性和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亲和力皆高于钙键复合体。  相似文献   

9.
东北几种耕作土壤中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子勤 《土壤学报》1987,24(1):8-13
本文采用超声分散法研究东北主要耕作土壤复合体的组成及其性质.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中,<10微米的复合体变异较大,其在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中较棕壤及苏打盐土高出一倍.各粒级复合体中C,N和P储量随粒级增大而降低.黑土、白浆土以游离态和紧结态腐殖质为主,棕壤和苏打盐土以联结态和紧结态为主.粘粒复合体与土壤中三、二氧化物的比值有肥地较大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无机的复合主要是在具有活性较高的粘粒级附近,与有机质紧密地结合.  相似文献   

10.
11.
土壤不同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对丁草胺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土壤不同粒径组分对农药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贡献率,以及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无机组分的结合方式和复合程度如何影响有机质对农药的吸附,选取我国6个省区的7种理化性质差别较大的土壤,并采用物理方法提取该7种土壤的三个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黏粒:0.002mm;粉粒:0.02~0.002 mm;砂粒:0.05~0.02 mm)为研究材料,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丁草胺在不同土壤和不同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固/液界面的分配规律。同时,定量计算土壤各粒径组分对丁草胺的吸附贡献率,并从有机无机复合体角度探讨不同粒径组分中总有机碳(TOC)对丁草胺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组分对丁草胺具有最大的吸附量和较小的解吸率,而砂粒组分对丁草胺则具有较小的吸附量和最大的解吸率。土壤黏粒、粉粒和砂粒组分对丁草胺的吸附贡献率分别为36.7%~72.4%、21.7%~50.5%和10%。TOC是影响各粒径组分对丁草胺吸附的主要原因,但其影响程度受各粒径组分中TOC的理化性质以及其与无机矿物的复合程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水热条件渐变的地带性土壤中G1、G2组胶散复合体有机、无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结合特点。结果表明:G2组中铁有积累现象,游离态铁、铝氧化物含量为G2>G1,但均随土壤类型变化。松结态腐殖质(H1)为G1>G2,紧结态腐殖质(H3)则为G1<G2。可提取腐殖质中,松、稳结态腐殖质之比值H1/H2和胡敏酸、富里酸之比值HA/FA,除个别土壤之外,都相关不大。G1、G2两组复合体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络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合成有机络合剂EDTA和猪粪可溶性有机物对印度芥菜和高秆牧草根际土壤铜的活化效应。结果表明,施用EDTA可极显地增加根际土壤水溶态和交换态铜含量,猪粪可溶性有机物对土壤铜的活化作用不显。外加EDTA能活化土壤铜而提高其移动性。  相似文献   

14.
草原退化与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分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处于不同发展方向和阶段的草原土壤分组提取有机矿质复合体,并对它的质量分数、腐殖质质量分数和组成、C/N比值等的变化做了分析,试图从土壤复合体变化的角度去认识草原的退化和恢复过程。研究发现土壤腐殖质绝大部分集中于粘粒和粉料级复合体,退化草原恢复时,复合体腐殖质质量分数增加,并且组成也发生变化;而草原轻度退化时,复合体腐殖质质量分数会减少,但组成不会变化。  相似文献   

15.
徐建民  袁可能 《土壤学报》1995,32(2):151-158
本文系统剖析了熊毅-傅积平改进区分的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形成特点,胡,富组成及其结合特征。结果表明:(1)用0.1mol/LNaOH及0.1mol/LNaOH+0.1mol/LNa4P2O7混合液连续浸提的松结态(H1)和稳结态(H2)腐殖质所占的比例随土壤pH升高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统计分析显示H1与游离态铁,铝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交换性钙呈极显著负相关,H2则与交换性钙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游离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氮配合施用时,提高有机氮比例,可增加其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减少氮素损失率。对土壤腐殖质及其中的富里酸、胡酸敏和胡敏素的研究表明,有机肥料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活性,改善土壤腐殖质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土壤基层分类是土壤发生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它是构成整个土壤发生分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强予机械割裂。不过由于工作范围的大小,工作精度的差别,研究时可分别有所侧重。如在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土壤详测中,与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研究中即有所不同。大地区土壤研究,着重于了解土壤的地带性演化规律,对比土壤性态上重大的差异,主要研究土类、亚类特性。但人民公社的土壤差异,是在小地区内发生的,应着重了解土壤性态上的微小差异,更多研究土类、亚类以下,土壤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而这些土壤性态变异情况,经常可以具体作为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的指标。我国土壤变化比较繁复,各不同地带中,土壤基层单元的划分指标并不尽同,如果能把不同土区的基层分类单元有明确的划分指标,将可细致地研究土壤发生分类;而且也可使土壤研究成果,更好地与农业生产情况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在河北怀来西八里人民公社经堂房生产大队进行土壤群测时,也着重研究了土壤发生、特性与土壤基层分类周题,用以反映半干早平原地区土壤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Mine tailing soils created from the copper extraction in Touro Mine (Northwest Spain) are very degraded both physically and chemically. Three plots in this mine tailing were amended with Technosols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in each one to know if this mixture improved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soil and contaminated it with heavy metals. The Technosols were made of organic wastes, including mussel residues, wood fragments, sewage sludges and paper mill ashes. An unamended area was used as a control soil. Pseudototal and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DTPA)-extractable contents of Al, Cr, Cu, Fe, Mn, Ni, Pb and Zn were determined in soil samples. The untreated soil had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for vegetation growth. All the Technosols improv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mine soil by increasing organic carbon and pH value, but they added Ni, Pb or Zn to the soil. It is advisable to check whether 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wastes are hazardous or not before adding to soil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se wastes over time and in more areas to conclude if they are actually favourable to restore degraded mine soils.  相似文献   

19.
土壤电化学性质的研究Ⅲ.红壤胶体的电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效年  蒋能慧 《土壤学报》1964,12(2):120-131
土壤胶体的电荷性质,与土壤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红壤的某些与肥力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它类型土壤有所不同。例如,它的阳离子交换量较小,而阴离子吸附量则较大,分散性较弱,胀缩性也较小。红壤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这些特点,大多是由其胶体的电荷特点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石灰性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及其团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杨彭年 《土壤学报》1984,21(2):144-152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形成土壤微团聚体的基础.由于各类复合体与团聚体在土中相互掺杂,给研究分析造成极大困难,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黄土区石灰性土壤中有机矿质复合体和团聚体的形成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