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近几年来,由于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双三制"面积的扩大,对产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县从1971年起把原来稻麦两熟为主的耕作制度逐步改成"双三制"以后,前季稻亩产一直持续递增,1971年为585斤,1972年617斤,1973年676斤,1974年680斤,1975年又增长为746斤。 相似文献
3.
4.
5.
闽南农业流域土壤氮矿化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培养法对五川流域内的香蕉地、菜地、香蕉地与菜地间作地、林地、甘蔗地土壤的氮矿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矿化速率平均为N0.11mgkg-1d-1,其中香蕉地土壤氮矿化最高可达N1.47mgkg-1d-1;土壤硝化速率平均为N0.27mgkg-1d-1,其中菜地下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最高可达N0.69mgkg-1d-1。土壤矿化作用同土壤湿度、温度、C/N、土壤肥力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温度是土壤氮矿化最主要的影响因子。闽南流域土壤年矿化量平均为N240kghm-2,部分样地最高可达N850kghm-2,而年施肥量平均N650kghm-2。相比较而言,说明了土壤矿化是我国南方流域农业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7.
石灰板结田是水稻土类中的一种劣向发育类型。它与发育良好的水稻土(APWGC型)有着明显不同的剖面构造,如APBCaGC或ABCaGC型;即其P层或W层被由于次生钙质淀积作用而产生的次生钙质淀积层(BCa)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采用系列浓度菲芘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玉米对污染土壤菲芘的去除效果与累积机理。结果显示,玉米对菲芘的去除效果明显,60d试验完成后,玉米生长的土壤中平均大约有69.8%-91.2%的菲与77.0%,88.4%的芘被去除,平均去除率分别比对照1(加叠氮化钠)高63.6%和72.3%;比对照2(无叠氮化钠)高15.1%与38.2%。玉米能明显地吸收与累积污染土壤中菲和芘,并随土壤菲芘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富集因子(BCFs)随着土壤菲芘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芘的生物富集因子大于菲,不同种类多环芳烃以及植物不同部位间BCFs差异较大,菲的叶片BCFs(0.79,2.45)大于茎(0.17—1.76),根BCFs(0.42—1.21)最小,芘处理时叶片和茎的BCFs分别是1.03,3.31与0.2,2.17,明显低于根BCFs(2.07—6.40)。玉米能够在高浓度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正常生长,并且能累积与去除污染土壤中的菲和芘,表明用玉米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石蛙生态化养殖,利用灯光引诱害虫前来而供石蛙捕食,既达到养殖石蛙的目的,又起到控制虫害的作用。同时对野生石蛙的保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烟叶初烤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烟叶初烤的工艺要求与特点,采用单片计算机与模糊控制技术,研制成烟叶初烤自动检测、控制与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取得良好效果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而为烟草精准施肥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平顶山地区典型烟区耕层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黏粒、砂粒和粉粒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不同土壤颗粒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黏粒、砂粒和粉粒的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为609m、657m和429m;黏粒和砂粒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达80%。各向异性分析都表明,黏粒和砂粒存在较强烈的各向异性,粉粒各向异性则较小。对试验土壤来说,土壤质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这可能是影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设计施肥方案时应考虑土壤质地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河低平原区农田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物景观元素的水平分布日趋单一化,造成了农田景观生态不稳定性。本文采用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明确了多样化农田景观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并具有改善田间小气候的微气候效应,对景观单元规格及不同景观元素组合与虫害发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实施农田景观生态调控技术,提高生态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研究垄作区田的情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早在40年代,国内外已有垄作区田的研究。甘肃省天水水保站在40年代将农民的拥堆子和串堆子发展为垄作区田。经过12年试验,结果传统的坡耕地平作比垄作区田的径流大4.8倍,冲刷量大12倍,作物产量垄作区田比平作增加17%。1954~1957年又在不同坡度、坡长耕地上进行径流试验,结果在15°坡,坡长20m条件下,采取垄作区田基本上可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土壤中的铜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其中以被铁锰氧化物所吸附的铜较为引人重视,一是因为铁锰氧化物吸附容量大;二是铁锰氧化物吸附态铜易受环境因素(如pH和Eh)影响而变化。吸附态铜在铜的各个形态的动态平衡之间,处在一个关键的位置,因此,应对它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丘陵、中低山区(海拔<1 500 m)是经济林果木发展的主要适生区域,亦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土壤地被物遭破坏,极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在四川盆地紫色土桃园地和盆边山地黄壤茶园地设置16个径流场,进行4种除草处理,应用不同除草方式调控水土流失试验1年,结果表明(1)除草试验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和养分(N,P,K,OM)流失量排序是耕作除草>草甘膦除草>克无踪除草>割草覆盖(CK).(2)除草试验处理的土壤侵蚀量与传统耕作除草相比较,坡度25°和坡度10°的桃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克无踪除草和割草覆盖(CK)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61.7%,67.6%,85.7%和 12.6%,24.2%,50.4%;坡度18°和坡度8°的茶园地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71.2%,84.3%,89.3%和16.2%,52.3%,82.8%.(3)桃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土壤养分N,P,K,OM流失量比克无踪除草分别高19.9%,9.2%,23.3%,15.4%(坡度25°)和16.2%,15.3%,17.0%,20.6%(坡度10°);茶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土壤养分N,P,K,OM流失量比克无踪除草分别高89.6%,90.7%,80.0%,106.6%(坡度18°)和85.1%,81.4%,76.2%,83.9%(坡度8°).(4)除草试验处理的杂草生物量和盖度 桃园地和茶园地应用草甘膦、克无踪和耕作除草的杂草生物量绝对干重分别是割草覆盖(CK)的16.0%,60.0%,75.0%和5.9%,43.9%,79.5%;桃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克无踪除草、耕作除草和割草覆盖(CK)的杂草总盖度分别为40%,80%,65%和95%,茶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克无踪除草、耕作除草和割草覆盖(CK)的杂草总盖度分别为25%,80%,95%和9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