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永和  习再安 《蔬菜》2002,(1):32-33
多年来,我区黄泥湖蔬菜基地连片种植豇豆340余hm2,在全省名列前茅,后期产量大部分经加工销往深圳、广州、新疆及武汉、长沙等地。因“之豇28-2”品种在我地种植10多年,导致种性退化,病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春季栽培的优良缸豆品种,特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 (1)春豇4号,湖南株洲市小神农种苗经营部生产,新引入益阳;(2)春豇1号,株洲市小神农种苗经营部供试品种;(3)正豇555,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生产,1999年引入;(4)之豇28-2,市售。 2.…  相似文献   

2.
《吉林蔬菜》1996,(3):9-9
美国无豇的特点与栽培(温州市蔬菜实验场)美国无支架豇豆,简称无豇。我们在1987年引进,1992年推广面积达800多亩,已成为我地区夏豇豆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矮生,不需搭架,抗台风,从种到收55天,结荚期长,耐热耐旱,长势强,适应广,近年来已在全国推...  相似文献   

3.
肖献国  郝学荣 《蔬菜》2003,(2):28-29
长沙地区秋豇豆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露地栽培,寒露前后罢园,寒露之后市场供应主要依赖外地调入。为了满足长沙人对本地鲜食豇豆的需求,我们于2001年(延后至2001年11月25日)进行了秋延后豇豆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地秋延后栽培的豇豆品种,同时,探讨了相应的栽培技术。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之豇28-2原种(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湘豇1号(本所育成)、长豇3号(本所育成)、宁豇3号(来自江苏)。2.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5.61m2,起垄双行栽培,行距60cm,穴距30cm,每小区22穴…  相似文献   

4.
豇豆是春季及夏秋季节主栽的蔬菜种类之一,选择早熟、高产等系列品种对供应市场及提高经济效益尤为重要。目前生产上栽培用的豇豆品种多而杂,为了从中筛选出早熟、高产、商品性状优且适应于江南地区栽培的品种,以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特进行以下试验。 一、试验方法 试验分三组进行。 (一)春季早熟组:用锡早豇、无锡青豇、苏州青豇与之豇特早30进行品比试验,从中筛选出早熟、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5.
湘豇一号湘豇一号,原名长豇一号,是长沙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个豇豆新品种。该品种1990年和1991年经全省多点试种普遍反映良好。1992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6.
早豇2号(2001—54—4—7)是平顶山市农科所通过人工定向杂交,杂交后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和省内外的多点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早豇2号豇豆早熟性极强,前期产量高,较对照之豇28-2提早上市5—7天,前期产量较对照增产78.46%以上,连续结夹能力强,丰产性好,亩总产可达2300kg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是一个深受菜农和消费者喜爱的豇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1品种选择 选用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之豇28、红嘴燕、燕带豇等。  相似文献   

8.
镇豇早丰是以之豇28为母本,以一点红豇豆为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经4年8代选育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既具有之豇早熟、丰产的特性,又具有一点红品质佳、耐老化的特性,并且具有商品荚较长、抗病性强、耐荫等优点,适宜早熟及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9.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5.3 万hm2 左右,其中有10 %左右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和省外市场,每年可创造1 亿元经济效益,换取外汇50 万美元。近年来,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十分缺乏。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高产、优质、抗病豇豆新品种选育研究。苏豇1 号豇豆是以宁豇3 号为母本,以镇豇1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后再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2009 年9 月20 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2009~2010 年在江苏省对苏豇1 号进行了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示范推广工作(图1),目前年种植面积在1 333 hm2 以上。  相似文献   

10.
秋豇5-1-2     
“秋豇5-1-2”(简称512)系通过杂交,经多代系谱选择而育成的适宜秋季栽培的专用品种。该品种商品性好,抗病毒病和煤霉病。较耐低温。秋季栽培不易早衰。比同期秋种“之豇28—2”增产10~20%。已于198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被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引种,均获成功。 (一)主要特征: (1)生长习性:“秋豇5-1-2”品种为蔓性  相似文献   

11.
红色长豇豆———龙豇24龙豇24红色长豇豆由河南省大生科技发展公司选育而成。该品种豆荚外表皮为深红色,早中熟,丰产,色艳,采收期长,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龙豇24为稀有品种,作为特色蔬菜,倍受市场欢迎。一、特征特性:植株蔓生,高180~310厘米,两...  相似文献   

12.
梅燚 《长江蔬菜》2014,(5):18-20
豇豆营养价值极高,其生长特性和盐城市的气候环境较为吻合,适宜在盐城市栽培,近年来盐城豇豆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据此,介绍了豇豆品种选择依据及栽培要点,并介绍了早豇1号、扬豇40、扬早豇12、之豇90 4个主栽品种的特征特性,推荐了苏豇1号等6个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东寿光推广冬暖式大棚豇豆冬春栽培获成功,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是:1品种选择 选用蔓生品种,之豇28—2。该品种分枝少,以主蔓结荚为主,结荚集中,单荚重,产量高,纤维少,品质好。2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冬暖式大棚栽培豇  相似文献   

14.
成豇3号豇豆是地方品种红嘴燕与另一引进品种杂交,并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该品种极早熟,抗逆性强,比对照之豇28-2早熟7~10d(天)。商品荚浅绿色,尖端略呈暗红色。商品性优,质脆,做泡豇豆尤佳。一般每667m2产量1548kg,高产的可达3000kg,比对照之豇28-2增产13.36%。  相似文献   

15.
珠豇3号是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以P20花籽白豇豆为母本.珠豇1号油青豇豆为父本.对杂种后代进行3年6代定向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春秋两季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比对照丰产二号增加12.8%,田问表现抗枯萎病,耐锈病,耐寒性强、耐涝性强,人工接种枯萎病达抗级水平(病情指数为33.5)。2004年起在华南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湘豇二号     
湘豇二号,原名长豇二号,是长沙市蔬菜研览所选育的一个青荚豇豆新品种。该品种1990年和1991年经全省多点试种普遍反映良好。1992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
4 大棚栽培 4.1 品种选择 长江流域各地可根据市场需求选用绿白色荚豇豆品种或青色荚早熟品种种植.大棚春早熟栽培宜选择坐荚容易、较耐弱光、耐寒性强的品种,如天畅四号、改良宁豇3 号、扬早豇12、鄂豇豆9号、鄂豇豆11号、雪玉1号、春满园、高优4号等;大棚秋季延迟栽培宜选用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如白玉龙、比秀20、剑龙二号、天畅一号、改良宁豇3 号、扬豇40、紫秋豇1号、苏青豇1号等.  相似文献   

18.
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省豇豆主栽品种春季栽培雨水较多,易出现徒长的问题,选择较耐肥、不易徒长的长豇3号为母本,齐尾青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10代的系统选育,育成不易徒长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湘豇2001-4。该品种早熟,春季栽培全生育期100~110 d(天),播种至始花65~75 d(天)|夏秋栽培全生育期90~100 d(天),播种至始收45~50 d(天)。植株蔓生,3~5个分枝,主蔓长约3 m,第1花序节位3~5节,每1花序结荚2~4根。主侧枝均能开花结荚,花淡紫色,豆荚绿白色,荚长约59 cm,横径约0.84 cm,单荚质量约28 g,单荚种子数18粒,田间调查对煤霉病和锈病的抗性与对照之豇28-2相当,比较耐肥。每667 m2豆荚产量2 500 kg左右,适合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9.
郑毅 《上海蔬菜》1997,(3):16-16
燕带豇是用红嘴燕(又名一点红)和西安带豇作为亲本,经过有性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其商品质量好,果荚长,荚形粗壮整齐,不易老化,含纤维素少,品质鲜嫩,平均亩产量2000kg左右,最高亩产可达2550kg以上,比一点红豇豆增产20%-35%。该品种适应性厂,目前已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山东及西安等地推广应用,不少省市引种后均列为主栽品种。该品种还热销香港,受到香港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20.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也是高效设施农业中的主要作物。常年栽培面积为4.67 万~6.00 万hm2(70 万~90 万亩),其中有10%左右用于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每年可创造1亿元经济效益。虽然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得到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仍缺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苏豇2 号是以早豇1号为母本,以苏豇78-29 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蔓生型豇豆新品种。2012 年7 月20 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