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我国建立“丰收计划” 制度以来,10年间,济宁市承担了部级“丰收计划”38项,省级“丰收计划”33项。累计实施种植业1917万亩,畜牧业饲养家畜67万头,水产养殖5万多亩。10年来,济宁市通过实施“丰收计划” 累计增产粮食40.4万吨,瓜果菜等经济作物20.3万吨,增加畜产品3.75万吨,水产品3.14万吨,直接经济效益8.83亿元,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10年来,围绕“丰收计划”的实施,我  相似文献   

2.
谈谈对组织实施丰收计划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向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优化调整,面临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生产和增长方式,以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这为丰收计划的进一步组织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市场需求.如何更加科学地组织实施好丰收计划,保证丰收计划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是摆在丰收计划的每一个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为此,笔者就丰收计划几个认识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供有关人员在实践中参考,希望能对丰收计划的健康发展和科学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丰收计划是一项振兴农村经济的佳好项目.多年来,丰收计划的实施给我市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成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当可观.丰收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在工作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带动全局.当前,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应成为丰收计划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4.
经过10多年的实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简称"丰收计划")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知名品牌,深受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广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和农村亿万农民的普遍欢迎.丰收计划实施以来为增强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农民增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稳定农技推广体系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简称丰收计划)是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推广计划.旨在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普及,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自1987年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效,深受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亿万农民的一致好评和普遍关注.丰收计划之所以长期实施而有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围绕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需要,以技术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推广为手段,把重大新技术快速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在项目管理上不断改革和调整,通过运行机制和组织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加以规范和保证.其中,从1999年起,在丰收计划中实施后备技术项目就是一个例证.本文就丰收计划后备技术项目及其实施管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有关人员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实践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1998年种植业丰收计划项目总结 1998年种植业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包括1997年安排的项目到1998年结题和1998年安排的项目1998年执行情况.1997年种植业丰收计划共安排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糖料等8个项目,计划面积450.80万hm2,项目承担单位93个省市区(次),安排经费2869万元.1998年种植业丰收计划涉及粮、棉、油、糖、菜等共10项,计划推广面积467.87万hm2,安排资金2810万元,由90个省市区(次)承担.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为农业部科技成果奖,它是为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制定的奖项,主要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丰收奖奖励项目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省级丰收计划项目为主,兼顾在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中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编制说明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1994)农(科)字第1号文颁布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实施管理办法>规定,组织编制了<2001~2002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9.
我省农机部门"九五"期间共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全国"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五项,在全省海东、海南、海北、黄南四州的15个县143个乡(镇)近3万户农户中组织实施.五年来我省农机部门把组织实施"丰收计划"项目作为全省科技兴农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以"丰收计划"为龙头带动科技推广向纵深发展,在广大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学种田能手,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1987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设立"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专项资金,并由农、财两部共同组织实施。当前,丰收计划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实现农业目标的重大举措,深受各级政府各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村亿万农民的普遍欢迎。丰收计划实施以来为增强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农民增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水平、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稳定农技推广体系、吸引社会资金向农技推广的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1998年全国渔业丰收计划实施情况 1998年共组织实施了56个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其中包括1997年的32个项目和1998年的24个项目,这些项目在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内容涉及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稻田养殖新技术、水产名特优品种养殖及配套技术、低洼盐碱地开发利用技术、淡水池塘80∶20养鱼模式高产高效技术和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欣然 《甘肃农业》2007,(11):94-9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科技部实施星火计划、农业部实施丰收计划、教育部实施燎原计划、各省市实施扶贫计划之后,随着农村实行农业种植调整,食用菌产业作为大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级领导的普遍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各级食用菌协会具体指导下,广大食用菌科技人员不断研究、开发或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简称丰收计划)是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推广计划.旨在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普及,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测产验收工作是种植业丰收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由于种植业项目具有种类多、面积大、范围广、收获次数多的特点,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种植业项目验收办法(试行)>,结合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就项目测产验收工作与大家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定陶县地处鲁西南黄泛冲积平原,十分适宜夏玉米生产,1986~2001年,共实施农业部、省农业厅农业丰收计划10项,其中玉米占6项.丰收计划的实施,推动了该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双提高,玉米生产出现两次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100026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年财政部进一步增加了丰收计划的投入,使丰收计划经费总规模达到1亿元.新增加的199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第二批),已于1999年6月14日以农业部农科教发(1999)10号文正式下达执行.  相似文献   

17.
2000-2001年贺州地区农技推广站组织钟山、富川联合实施农业厅下达的优质早籼稻及配套增产技术丰收计划项目,针对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本着优化结构、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抓好高产抗逆优质新品种和旱育抛秧、壮秧剂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取得显著效益,荣获2002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三等奖.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业厅下派东阿县的挂职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力争给基层多办实事。他们组织实施的农业部10万亩“丰收计划”项目喜结硕果。据专家测定,1998年项目区平均亩产达到350公斤,较全县单产303公斤增产15%左右。其中,由下派干部任万明、范作军负责实施的姜楼乡10000亩小麦良种稀植扩繁田,平均亩产达到390公斤。 在10万亩“丰收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农业厅下派干部以东阿县农业局为依托,以科技带动为先导,全面运用小麦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19.
为了配合农业部2002年重点工作,增强我国大豆市场竞争力,促进东北地区高油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今年重点下达了“东北地区高油大豆品种与生产技术推广”丰收计划项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农业厅(委员会)及黑龙江农垦总局等5家单位实施。项目从2002年开始实施,示范推广高油大豆245万亩,分别落实在上述四省区及农场总局的16个示范县(农场),2003年重复实施1年。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通讯》2006,(3):59-59
2000年下达我省承担的丰收计划项目《旱地农业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在我省分宜县、渝水区、玉山县实施,实施期限3年(其中玉山县2年),计划任务30万亩,完成任务40.46万亩。其主要技术成果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