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Ⅰ前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并且调节基因的活动和有性后代中基因重组的频率,控制能育性.因此生物染色体的研究,对遗传育种、亲缘关系的确定、分类学以及起源进化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桑树多倍体(Polyploid)是现代桑树物种,品种、育种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桑树多倍体具有若干优良性状,如四倍体桑品种上桑401号和上桑402号的产叶量,比原  相似文献   

2.
<正> 两个新的三倍体桑品种新剑持和绿叶鼠返在日本福岛的蚕丝试验场东北分场育成。三倍体新品种新剑持在1962午从四倍体种(系统71号,2n=56,母本)和国桑第21号杂交的F_1代中选育而成的,并于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用桑农林5号的名字发表。另一个三倍体新品种是绿叶鼠返,于1966年  相似文献   

3.
桑树四倍体与二倍体正反交的三倍体桑种子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桑树多倍体育种方面的研究较早,曾从栽培品种中选出自然形成的三倍体桑品种如岛之内、多胡早生、市平、赤木等以及人工育成农林五号(新剑持)农林八号(青叶鼠返)等。据认为三倍体桑具有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广的性能,因而得到生产上迅速的推广应用。我国对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如从现行栽培品种中,已发现的三倍体桑品种有浙江的红顶桑(吴云1964),四川的乐山花桑(蒋同庆1985),广东的伦教40(余茂德1986),大  相似文献   

4.
桑树多倍体植株育成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多倍体植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不少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多倍体的成因逐渐清楚,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工作已比较广泛地开展。许多育种工作者利用低温、麻醉剂、温度骤变、切伤、摘芯、秋水仙碱等处理方法,先后成功地倍育出多倍体品种。 桑多倍体在一定数目范围内往往表现出叶肉厚、叶色深、枝条粗壮、叶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在日本用秋水仙碱诱导桑多倍体,已选出改良鼠返等四倍体桑品种,苏联也选出了阿什—58、阿什—41等四倍体桑品种。国内许多育种工作者开展了桑多倍体的研究,但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400份桑树种质资源饲料品质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于1986~1989年对400份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生物鉴定与桑叶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裴明:大部分资源的饲料品质与湖桑37号相比没有大的差异,或比湖桑32号的品质差,但也有30余个种质资源的综合饲育效应显著超过湖桑32号,饲料报酬率增加10~15%,这部分具有优质基因的资源可成为育种的好素材,有的经进一步研究,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桑叶化学成分与生物鉴定间的相关关系不稳定,因此,作者认为:桑叶质量仍以生物鉴定最为可靠,理化鉴定法尚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家蚕27、28号染色体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家蚕基因组精细图分析第27、28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可为在家蚕资源库中鉴定这两条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以及发现新的形态标记提供重要线索。基因预测及结构分析显示:家蚕第27和28号染色体是基因数目最少的两条染色体,预测基因数目分别是241个和288个,平均每个基因分别具有7.7和5.3个外显子;蛋白质全长编码区序列(CDS)长度主要分布于400-800 bp之间;CDS的GC含量分别是49.72%和46.54%。蛋白质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上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分别具有76和92种结构域,其中最多的3种结构域分别为Sugar_tr、MFS_1、zf-C2H2和UDPGT、DUF、Serpin。将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上的预测基因与果蝇突变基因进行同源检索的结果显示,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上分别有16和15个基因具有明显的可能突变表型。  相似文献   

7.
在桑树育种工作中,往往可以看到,园叶和裂叶品种杂交的后代,出现园叶,但也有部分裂叶,由广东桑和湖桑杂交,后代表现出发芽早,发芽率高,生长势旺的特性,这些都是遗传的关系,遗传是通过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我们想要分析遗传变异规律,鉴定桑树品种的倍数性,开展多倍体育种及品种资源的调查、整理、分类都离不开染色体的观察和研究。研究染色体,首先要制作染色体的玻片标本,以便进行砚察。下面介绍桑树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日本蚕种生产上的重点,放在原蚕饲育的省力化和蚕种制造的合理化两个方面。一、培桑 (一)桑品种日本全国栽植的桑品种,绝大多数是一之濑和改良鼠返。春蚕期稚蚕用桑品种有剑持、市平等早生桑,近年来,因为现行蚕品种是强健性品种和杂交原种的关系,稚蚕和壮蚕都采用一之濑和改良鼠返的桑叶。 (二)桑园设置一般设置春稚蚕专用桑园、夏秋稚蚕专用桑园,春秋兼用桑园和  相似文献   

9.
FecB基因位于Booroola羊的6号常染色体上,具有提高排卵率和产羔数等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BMPR—IB基因的突变与FecB基因的行为完全一致,BMPR—IB基因是控制绵羊高繁特性的主效基因。本文就BMPR—IB基因的结构和染色体定位,以及BMPR—IB基因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阐明动物多胎机理,以及为动物生产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往往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日本正在大力推广三倍体桑农林五号(新剑持)、农林八号(青叶鼠)。我省七十年代也曾推广三倍体桑伦教40号,获得显著的坛产效果,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技术要求高,环节多,速度慢,成本大,与我省密植栽桑不相适应,如何选育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1986—1987年作者采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获得成功,为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创造了条件。随之利用二倍体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桑特点,开展多倍体桑树杂交优势的利用研究,育成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并创下头年1/15公顷产种子59.75kg的高产纪录。粤桑2号具有三大特点:高产、优质、多籽。以塘10×伦109为对照,桑叶产量增产11.05%,万蚕茧层量提高7.61%,单蛾产卵量增加25.98%,单果实粒增加58.88%,而且抗青枯病性能提高1.47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有多个影响脂肪沉积的QTL定位于猪13号染色体上。作者综述了猪13号染色体脂肪沉积相关QTL的定位情况,并对该染色体上影响脂肪沉积的基因进行了介绍,以希望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位置候选克隆的方法,寻找猪脂肪沉积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而进行连锁分析或关联研究,找到适合在育种实践中进行应用的标记。  相似文献   

13.
红三叶、紫花苜蓿和意大利黑麦草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染色体分析中,作为物种主要遗传体系的染色体组型结构,对于现代育种方法以及作物遗传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育种的过程,基本上是在现有的基因重组水平上进行的,并随后对有机体的遗传变异进行定向的系统的选择。因此,反应在染色体组型上的基因相互位置,就成为物种的  相似文献   

14.
微卫星标记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其在绵羊遗传育种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内外对绵羊第6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绵羊的多胎性状、体重性状、产毛性状密切相关,微卫星标记主要分布在第6号染色体上,而且第6号染色体上丰富的微卫星标记有利于评定绵羊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对于指导绵羊品种选育及遗传多样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寒冷少雪地区,大部分栽植改良鼠返,一之濑和剑持等桑品种。去年育成的“新剑持”和以上品种一样具有叶质优、耐寒性强,是高产品种。但因改良鼠返和一之濑对缩叶细菌病和桑止芯瘿蝇抵抗性弱,在新种桑园和异常气候条件下(特别是低温)生长很差,产量低,因此选育具有对缩叶细菌病和桑止芯瘿蝇有抵抗性,又具有改良鼠返的高产优质特性作为育成目标进行选育,从而育成了绿叶鼠。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12个特殊桑资源ITS,TrnL-F,rps16序列长度、G+C%、变异位点及亲缘关系,分析了它们的栽培适生范围。ITS序列576-590 bp,G+C%59.45-60.17,27个变异位点。TrnL-F基因间区920-923bp,G+C%34.02-34.24,5个变异位点,rps16内含子929bp,G+C%32.51-33.26;19个变异位点。神农架华桑♀与珙县川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栽植。龙桑、龙须桑、新疆白桑、剑持、小官桑与神农鸡桑1号、改良鼠返、乌克兰白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雅安白桑与神农架山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以北栽植。雅周桑与湖北蒙桑4号、四川高海拔鸡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在长江流域山区栽植。广东桑"大十"与湖北白桑、越南白桑、印度55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钦州长果桑与斯里兰卡桑3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咸丰长穗桑与利川长穗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以南栽植。  相似文献   

17.
科技     
我国专家研究发现猪耳面积性状主效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猪耳面积性状主效基因挖掘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位于猪5号染色体上的耳面积性状主效基因,为我国地方猪种特色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加快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猪新品系选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了在苗圃中浸渍生长中的枝条先端而育成多倍体桑的經过。本次用一之瀨改良鼠返,收获一和国桑21号4个品种(都是二倍体)。在伐条后长到0.6—1.0米之际(七月中旬),摘去先端数厘米的叶子,把事  相似文献   

19.
题 日 期数 页数 ·栽柔、桑生理病理、桑保护·关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乙 128桑树杂种优势的利用乙 中桑580lX育82号一代杂种育成初报 136吉林省桑树冻害的初步调查 142桑紫纹羽病病原菌与桑苗致病关系的初步研究147从桑树资源的生态分布探讨陕西的桑树育种及栽培措施 2 106利用太阳能消毒土壤对杀灭桑紫纹羽病病原菌效果的研究初报2 111桑树主要品种的同工酶研究初报 2 129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缩叶型病的研究3 150四环素类抗菌素治疗桑萎缩病树过程中药物在树体内分布和运转的分析3 155桑铬根尖细胞染色体的检查技术 3 195利用沙滩…  相似文献   

20.
铃木繁实 《江苏蚕业》1990,(1):64-65,21
<正> 容易发生桑瘿蚊的条件桑瘿蚊喜欢比较凉爽的气候,改良鼠返和耐雪等桑品种容易发生。在春夏季节降水量多、温度偏低的年份为害较严重,同时桑树生长不良,使饲育量减少。桑瘿蚊的发生,除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桑树栽培管理状况的影响。即在杂草丛生或草生栽培的桑园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