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比较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中籼稻稻瘟病抗性在六个省抗性鉴定点的表现及差异。【方法】试验材料为2013-2017年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800个籼稻参试品种(其中早籼111个、中籼468个、晚籼221个),在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和江西共六个鉴定点进行稻瘟病(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结果】800个籼稻品种中有47.5%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和高感,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只有0.2%,没有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早籼、中籼和晚籼稻瘟病综合指数六点平均值分别为4.95、4.85和4.54,均属于中感水平。在六个抗性鉴定点中,浙江点综合指数最低,湖北点苗叶瘟最重、穗瘟损失率最低,安徽点苗叶瘟最轻,福建点穗瘟发病率最低,江西点穗瘟发病率、穗瘟损失率和综合指数均为最高。根据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分析,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五个鉴定点均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根据穗瘟损失率病级分析,浙江、湖南和湖北点均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安徽点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且抗和高感的品种所占比例均为六点中最高,表现为感的品种所占比例为六点中最低;江西点各抗性类型品种的所占比例差异不大。【结论】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籼稻参试品种的稻瘟病整体抗性水平一般。相同的一套品种在不同的鉴定点表现有所不同,用各点的平均值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性可以充分、客观地反应参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杂交组合中优161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优16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中9A与中恢161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区试及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米质优等特点。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和推广应用。本文着重总结了该组合的生育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Ⅱ优 1 5是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1年 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省区试抗瘟鉴定结果 ,该组合抗瘟性较强。 2 0 0 0年由泉州市种子管理站引进 ,2 0 0 1、 2 0 0 2年在德化上涌镇、安溪长坑天然的老稻瘟病区进行示范种植 ,结果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 ,为更好地配合推广利用 ,现将Ⅱ优 1 5在天然的老稻瘟病区 2a的示范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示范种植表现1 1 对稻瘟病抗性强泉州市德化县上涌镇上涌村、下涌村、黄井村、云路村及安溪长坑等地 ,由于其…  相似文献   

4.
2012年收集湖南推广种植的92个杂交稻品种,在湖南桃江稻瘟病鉴定中心病圃鉴定了它们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供试92个杂交稻品种依据抗性综合指数评价,表现抗病(中抗至高抗)的品种有43个,感病的品种有49个;相关性分析表明,苗叶瘟病情指数、穗颈瘟病情指数、穗颈瘟损失指数和抗性综合指数这4个指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苗叶瘟来初步判断品种的抗瘟性及预防穗颈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的穗颈瘟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黄淮海稻区育成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其基因型,[方法]收集了来自本稻区5个不同地区的水稻品种,连续两年通过稻瘟病菌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对供试品种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并利用4个抗病基因Pita, Pib, Pi54和Pikm的分子标记,对水稻品种基因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抗性等级为表型值对品种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分别达 85.2%和 65.9%。Pi54和Pib检出率分别达 84%、65%。同时抗性聚类分析表明Pi54和Pib在本稻区的抗性贡献率却很低。[结论]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携带的抗瘟基因的抗性在不断减弱或丧失,需加强稻瘟病主效抗性的发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2004年江西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正国 《中国稻米》2004,10(4):21-22
1.赣早籼56号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常规早稻品种 ,品种来源 :中优早3号/浙9248。全生育期116.9天 ,株高93.1cm。食用品质优。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 :苗瘟0级 ,叶瘟0级 ,穗瘟0级。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2年平均单产415.37kg/667m2,2003年平均单产446.43kg/667m2。适宜赣中南地区种植。2.赣早籼57号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常规早稻品种 ,品种来源 :“赣早籼26号”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11.0天 ,株高93.2c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 :苗瘟0级 ,叶瘟2级 ,穗瘟0级。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2年平…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桂育8号的应用价值,在广西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对其生态适应性进行试验,为扩大其种植区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桂育8号生态适应性好,在桂北稻作区作双季晚稻、中稻种植以及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平均生育期与产量分别为123d和7.32t/hm^2、121d和7.70t/hm^2、131d和7.53t/hm^2,产量较高,作中稻生育期适中,但作双季晚稻生育期稍微偏长;结实率与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田间农艺性状及综合抗性较好,未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发生;米质优。因此,桂育8号适宜在广西桂北稻作区作中稻和一季稻种植、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及其与父母本抗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9个水稻不育系与12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3个杂交水稻组合在福建省将乐县黄潭、上杭县茶地的稻瘟病重病区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筛选出22个抗稻瘟病组合.对杂交组合与父母本的稻瘟病抗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瘟与母本叶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父本叶瘟相关不显著.因此,在杂交水稻抗瘟性育种中,选用抗瘟性好的不育系作亲本配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快速、有效的手段。湖南桃江病圃是湖南省及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区域试验新品种的抗稻瘟病鉴定基地。为明确主要抗稻瘟病基因在该病圃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20—2021年评价了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品系在湖南桃江病圃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含Pi-z5、Pi-1、Pi-7与Pi-ta2等单基因的品系对苗叶瘟均表现中抗水平,含Pi-1、Pi-z5、Pi-ta2、Pi-12(t)与Pi-km等单基因的品系对穗颈瘟表现抗或中抗。综合来看,Pi-1、Pi-z5、Pi-ta2等单基因对苗叶瘟与穗颈瘟皆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抗性,可单独或与其它抗性基因聚合应用于抗稻瘟病育种与生产中。研究结果对指导湖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抗稻瘟病品种选育与合理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2004-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稻区和湖南省水稻区试的2 178份水稻材料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以综合指数作为评价指标,2 178份水稻区试材料的抗性水平差异明显,其中无抗和高抗品种;中抗品种有199份,频率为9.26%;中感品种551份,频率为25.64%;感病品种933份,频率为43.42%;高感品种466份,频率为21.68%.2004-2008年长江中下游水稻区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整体抗性水平呈下降趋势.以综合指数来评价水稻稻瘟病的抗性较为科学、合理,符合生产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明确黄淮海稻区育成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其基因型,【方法】收集了来自本稻区5个不同地区的水稻品种,连续两年通过稻瘟病菌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对供试品种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并利用4个抗病基因Pita, Pib, Pi54和Pikm的分子标记,对水稻品种基因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抗性等级为表型值对品种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分别达85.2%和65.9%。Pi54和Pib检出率分别达84%、65%。同时抗性聚类分析表明Pi54和Pib在本稻区的抗性贡献率却很低。【结论】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携带的抗瘟基因的抗性在不断减弱或丧失,需加强稻瘟病主效抗性的发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17,(5):61-65
根据已克隆的广谱持久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启动子序列设计了特异显性DNA标记MS-1,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开展连续回交育种,定向改良籼稻恢复系R599及其杂交种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Pi9基因供体亲本75-1-127与受体亲本R599对23份供试稻瘟菌菌株的抗性表现及抗菌谱差异显著,两亲本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1.3%和30.4%。分子标记MS-1在75-1-127与R599之间呈现明显且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基因型对抗病性表型的辅助选择效率达100%。从BC6F3株系中选育出一个与R599遗传背景相似但高抗苗瘟和穗瘟的改良恢复系R599-Pi9,并用它配制出抗稻瘟病的两系杂交种Y两优599-Pi9。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Q优6号的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长江中下游稻区大面积推广的中熟三系杂交中稻组合Q优6号的稻瘟病抗性,采用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抗稻瘟病亲本材料75-1-127的广谱抗性基因Pi9渗入到Q优6号的父本R1005中,通过Pi9基因分子标记选择和综合农艺性状选择,育成了3个携带Pi9基因的株系CY11705-38、CY11707-6和CY11708-15,并与Q优6号的母本Q2A配制了3个组合。经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分析和稻瘟病病区抗性鉴定,CY11705-38和CY11707-6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与R1005相似,稻瘟病抗性明显提高;组合Q2A/CY11705-38和Q2A/CY11707-6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与Q优6号相似,稻瘟病抗性也明显提高。认为以Q2A/CY11705-38或Q2A/CY11707-6替代Q优6号,可以在保持产量、生育期、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相似的基础上,明显提高稻瘟病抗性,降低生产风险。  相似文献   

14.
对90至92年参加省早杂区试地A组合性状分析表明:地谷A高抗稻瘟,且抗谱广,显性效应强,与其配制的组合均抗稻瘟,米质都有明显改善。但大部分组合产量比V优64低,主要原因是千粒重比V优64少2~3克。可通过与穗大粒多的恢复系配组,如明恢77,48-6等,以提高其千粒重。地优77穗粒协调好,生育期和产量与V优64相当,且米质优,抗性强,有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富优3号   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宜,适宜于一季中稻区和南方早晚稻区引种、试种.   在四川作中稻全生育约149d,在广西作早、晚稻约120d.株高约110cm,穗长24cm,穗着粒152.5粒,结实率89%,千粒重约26g.2002年参加云南省水稻区试,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平均单产9976.5kg/b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14.01%,其中在宾川试验点产量达14925.0kg/bm2,较对照增产达21.34%.2002年参加广西水稻晚稻组区试,较对照特优63增产6.7%,位居第一;2003年参加广西早稻组区试,名列第一,较对照特优63增产8.1%.……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杂交晚稻区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 年来湖南省晚稻区试参试组合的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及审定组合的产量、生育期、米质、抗性进行了分析。中熟参试组合的平均产量高于对照,生育期长于对照;迟熟参试组合平均产量低于对照,生育期短于对照。审定的中熟组合平均产量高于对照4.4% ,迟熟组合平均产量低于对照2.9% ,米质有所提高,但稻瘟病特别是白叶枯病抗性差  相似文献   

17.
中优27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印水型不育系中9A与自育恢复系华恢272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早熟晚稻区试,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陆稻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抗性表现,利用云南省4个稻瘟病菌优势小种对30个云南陆稻品种进行抗稻瘟病鉴定,并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及SS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抗病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检测品种的60%,抗旱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有供试品种的6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97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077 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的抗瘟性与抗旱性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且在面临不同逆境胁迫时具有相近的抗性表现,使得育种过程中培育兼具较好抗瘟、抗旱能力的栽培稻新品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对农业部至2010年认定的80个超级稻品种的抗瘟性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的结果表明,抗性强的品种占25%,抗性弱的品种占75%;粳型品种的整体抗性优于籼型品种;从认定年份看,近两年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的总体抗性弱于前三年认定的品种,即稻瘟病抗性未见改善迹象。育种上应借助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发掘抗源,加快广抗、久抗品种选育与应用,栽培上要注重推广和运用抗瘟品种为主的稻瘟病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在新民村和梧桐河农场水稻田利用7个品种(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民村叶瘟与穗颈瘟发生较梧桐河农场严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绥粳8在两点均无稻瘟病发生,其他品种(系)均有不同程度稻瘟病发生,穗颈瘟发生程度与叶瘟成正相关关系。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稻瘟病表现出播期1(S1)播期3(S3)播期2(S2)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