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籼稻新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琦英 《新农村》2005,(2):10-11
嘉早312经2001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483.39千克,比对照种浙733增产13.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20.9千克,比对照种嘉育293增8.14%;2002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4.6千克,比对照种嘉育293增1.82%。全生育期109.45天。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35-1435
衢鲜5号(浙审豆2011003)系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秋季菜用大豆品种。2008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667 m2产鲜荚641.5 kg,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16.7%,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平均667 m2产鲜荚514.7 kg,比对照增产0.2%,未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平均667 m2产鲜荚658.6 kg,比对照增产10.7%。  相似文献   

3.
2007年漳州市晚稻新品种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漳州市种子管理站对10个晚稻新品种进行区试,结果表明:区试表现比博优253(对照)增产5%以上、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达80%以上、综合性状好的品种有谷优嘉6和博优270,建议2008年续试并参加生产试验;表现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元丰优998、特优623、T优55818和T优55856,建议2008年续试;博优586、宜香优1946、博优黄占和Ⅱ优103在区试中表现不理想,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4.
《浙江农业科学》2007,(6):728-728
1棉花良种浙凤棉1号(浙审棉2007002)1·1产量表现2004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平均每667 m2皮棉产量103·2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2·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浙江省棉花区试结果,平均每667 m2皮棉产量123·1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22·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每667 m2皮棉产量113·2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17·5%;2006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皮棉产量132·5 kg,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20·0%。1·2特征特性该组合植株塔形,叶片较小,叶色较深。浙江省区试两年平均出苗至吐絮121 d,与对照湘杂棉2号相仿。株高114 cm,单株有效铃2…  相似文献   

5.
徐州8785是本所1981年用徐州21号作母本、郑州761作父本杂文选育而成.一、产量表现1990~1991两年同时参加徐州市和江苏淮北片小麦品种区试.徐州市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47.9kg,较对照品种徐州21号增产7.3%,达显著水平.淮北片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65.5kg,较对照济南13增产11.8%,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淮北片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1.1kg,较对照徐州21号增产2.3%.1990~1992连续3年参加黄淮南片区试,平均亩产421.1kg,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22.6%,达极显著水平;比徐州21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3年共57点次试验有42点次比对照增产,占试点总数73.7%.  相似文献   

6.
<正>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杂交玉米组合,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2010001),同年通过国审(国审玉2010024)。该组合商品性佳、口感甜爽脆嫩、皮薄无渣,丰产稳产,适应性强。1主要特征特性1.1丰产性2007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929.5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23.1%,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774.2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1.9%,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7.
《浙江农业科学》2016,1(11):1936
<正>1浙粳99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浙审稻2016005)。株型紧凑,茎秆较粗,穗大,落粒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1.1产量表现2013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每667 m~2产量630.2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6.5%,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续试每667 m~2产量637.8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9.4%,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省生产试验每667 m~2产量600.8 kg,比对照增产8.3%。1.2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淡绿,穗大、直立、着粒密,谷粒椭圆形,颖尖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20-720
<正>水稻品种秀水134(浙审稻2010003)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0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667 m2产量555.0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8.8%,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续试,产量559.7 kg,比秀水09增产8.6%,达显著水平;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7.5 kg,比对照增产10.1%。  相似文献   

9.
2004年被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油2000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一、华油2000的产量表现1.河南省优质油菜杂交种区试:华油2000在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表现突出: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84.24千克,比第一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32.3%,达极显著水平,比第二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16.31%,达显著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  相似文献   

10.
夏秋鲜食大豆新品种衢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鲜3号是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衢夏引4号作母本,与上海香豆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参加国家鲜食大豆品种夏播组区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85.0 kg,比对照增产14.6%,极显著;2008年续试,鲜荚亩平均产量748.6 kg,比对照增产3.7%;2008年生产试验,鲜荚亩平均产量628.4 kg,比对照增产3.4%;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28-1928
菜用大豆浙农3号(原名浙农0912)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浙农种业有限公司选檨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4002)。檨2010年参加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619.3 kg,比对照台湾75增产7.9%,2011檨年浙江省区试平均每667 m^2檨产量603.8 kg,比对照增产17.4%,均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试平均每檨667 m^2产量611.6 kg,比对照增产12.4%。  相似文献   

12.
1.油菜新品种浙双72 浙双72(原名双7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油菜,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浙江省1997和1999两个年度油菜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分别为132.86千克和141.70千克,比对照浙优油2号分别增产16.33%和12.33%;比对照九二-58系分别增产31.63%和12.27%,均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3.4千克,比对照九二-58系增产12.8%。两个年度区试平均全生育期219.2天,比浙优油2号长0.7天,比九二~58系长0.6天。平均株高158.9厘米,有效分枝位45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厦门市翔安区马铃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利局对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区试,结果表明:区试表现比紫花851对照增产5%以上,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有川芋13号和中薯7号,建议2010年续试并参加生产试验;表现比对照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克200301-22和克新19,建议2010年续试;闽晋0901、绿夏22和克200373-218在区试中表现不理想,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4.
《浙江农业科学》2011,(2):315-315
辐501(浙审稻2011001)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参加2007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667 m2产量487.3kg,比对照嘉育293增产1.8%;2008年续试产量449.7 kg,比对照增产3.4%;2009年省生产试验产量486.2 kg,比对照减产1.0%。田间整齐度一般,植株较高,株型偏散,剑叶略披,叶色淡绿,茎秆偏软,分蘖力中等,  相似文献   

15.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最新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该品种在2001~2002年度全国油菜区试中比对照增产28.53%,位居所有参试品种首位;2002~2003年度全国油菜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65%,达极显著水平,被提前推荐国审.2004~2005年在金湖县示范种植近33公顷,实收产量3540千克/公顷,比全县大面积单产增产495千克/公顷,增产率达到19.4%.其中高产田块1.3公顷产量突破3900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16.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最新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该品种在2001~2002年度全国油菜区试中比对照增产28.53%,位居所有参试品种首位;2002~2003年度全国油菜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65%,达极显著水平,被提前推荐国审.2004~2005年在金湖县示范种植近33公顷,实收产量3540千克/公顷,比全县大面积单产增产495千克/公顷,增产率达到19.4%.其中高产田块1.3公顷产量突破3900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在广西容县进行6个杂优早稻新品种(组合)对比试验。以特优8631、广信优319、特优8号、特优41、C两优608等5个品种(组合)为试验品种,特优9846为对照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特优41比对照增产11.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进入区试阶段,产量位居第二的是特优8号,比对照增产3.4%,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宜继续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8.
13个花生新品种参加2011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在7省区11个试验点进行年度试验。13个参试新品种中,设汕油523为对照种,12个品种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泉花551、航花3号、汕油诱1号、航花2号、仲恺花10号、湛油58、龙花9号、桂花6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闽花7号增产达显著水平;莆花23、贺油12号、福花4号比对照种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云花生3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甬优6号在闽清县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春季广东省辣椒品种区域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春季广东省辣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东方神剑、福康3号、美人椒、广辣11号、广椒6号等5个品种每667 m2总产量分别为752.96 kg、649.26 kg、627.78 kg、616.11 kg和585.22 kg,比对照种粤椒3号增产33.45%~71.7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茂椒四号每667 m2总产量为548.33 kg,比对照种增产25.04%,增产达显著水平;先锋35号、盛丽、广辣8号和茂椒十二号等4个品种每667 m2总产量分别为526.67 kg、497.78 kg、489.26 kg和486.11 kg,比对照种增产10.85%~20.10%,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东方神剑、福康3号、茂椒四号、先锋35号、美人椒、汕研49号和广辣8号等7个品种每667 m2前期产量分别为426.30 kg、403.15 kg、350.00 kg、334.44 kg、333.89 kg、303.52 kg和302.96 kg,比对照种增产41.77%~99.49%,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广辣11号、丰大、广椒6号等3个品种每667 m2前期产量分别为251.30kg、249.26 kg和242.22 kg,比对照种增产17.59%~13.35%,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根据区试结果,东方神剑、美人椒、茂椒四号、先锋35号、盛丽、茂椒十二号和汕研49号等7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突出.推荐参加复试;结合2005年秋季区试结果,福康3号、广辣8号、广辣11号、广椒6号和丰大等5个复试新品种综合表现较突出,推荐申报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