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兰州百合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百合是川百合的变种,是野生种经长期驯化、选择和培育而成,在兰州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味香甜、纤维少、营养丰富、洁白如玉,倍受人们的青睐,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以真空包装鲜百合和百合干为主要产品的兰州百合远销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及港、澳、台等地区,并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地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目前在兰州市种植面积达5000hm2,收获面积1700hm2,总产量达4500-5000万kg。2003-2004年收购价平均每千克8  相似文献   

2.
兰州百合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百合是川百合的变种,是野生种经长期驯化、选择和培育而成,在兰州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味香甜、纤维少、营养丰富、洁白如玉,倍受人们的青睐,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以真空包装鲜百合和百合干为主要产品的兰州百合远销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及港、澳、台等地区,并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地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目前在兰州市种植面积达5000hm2,收获面积1700hm2,总产量达4500-5000万kg。2003-2004年收购价平均每千克8  相似文献   

3.
以甘蔗品种ROC25、ROC22和台糖98/0432为供试材料,采取桶栽方法,通过对萌芽率、分蘖率和生长前期的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的调查,探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甘蔗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基因型对氮肥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特早熟品种ROC25在施N 225 kg/hm2条件下分蘖率和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施N 150kg/hm2时6—7月份的株高最高;中熟品种ROC22在施N 225kg/hm2的条件下前期各项农艺指标均为最优;中晚熟品种台糖98/0432施N 150 kg/hm2最有利于分蘖,施N 225kg/hm2条件下6—7月份的株高最高;1次施肥不利于甘蔗的萌芽和分蘖,但可促进甘蔗前期有机物的生成;2次施肥能促进甘蔗分蘖;3次施肥对甘蔗中后期的快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立红 《北方园艺》2011,(24):104-105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Cotton)属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中能形成鳞茎的栽培种群,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兰州百合的鳞茎肥大、色泽洁白、风味甘甜,富含糖分、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微量元素,尤其Fe、Zn含量较高,是理想的高档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州百合是甘肃省兰州市的名优特产,也是兰州市七里河区农业支柱产业,2010年全区百合留床面积达到2 800 hm2,占全省百合留床面积达48.8%,百合产量1 510万kg,总产值3.6亿元;农民种植百合人均收入3 600元,是兰州市七里河区后山二阴山区农民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饱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对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建立了以根产量和合糖率为目标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锰、硼肥和芸薹素内酯、乙烯利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甜菜产量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模拟寻优,决选出了根产量67704.46kg/hm2,含糖率22.3%以上的调控措施为:在施用P205150kg/hm2基础上,施纯N119.85kg/hm2,K20144.79kg/hm2,纯Mn5.26kg/hm2,纯B1.16kg/hm2;叶面喷施BIK和ETH,浓度分别为10.42mg/L和225.58mg/L。  相似文献   

6.
宜兴百合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属百合科百合属。宜兴百合别名虎皮百合 ,学名卷丹LiliumlancifoliumThunb 。宜兴百合是我国三大食用百合 (兰州百合、宜兴百合、龙牙百合 )之一 ,原产太湖一带的湖州和宜兴。2 0 0 1年慈溪市首次引种 3 33hm2 获得成功。2 0 0 2年 79月采收 ,平均每 6 6  相似文献   

7.
百合新品种兰州百合2 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百合2 号是从兰州百合栽培群体中优选
出的一批自然变异单株,经过复选、组培快繁、品种
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选育出的优良品
种。2004~2008 年进行试种观察、品种比较试验、区
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09 年获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
登记委员会登记,定名为兰州百合2 号。目前已在
海拔1 500~3 000 m 的兰州百合种植区累计推广
逾25 hm2。  相似文献   

8.
番茄中己唑醇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次数施药后番茄中的己唑醇进行了GC-ECD检测,测定了番茄种植过程中己唑醇的残留污染情况和其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药处理的番茄中,己唑醇残留量由高到低顺序为:225 g/hm2浓度施药4次225g/hm2浓度施药3次150 g/hm2浓度施药4次150 g/hm2浓度施药3次225g/hm2浓度施药1次,喷药次数是影响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己唑醇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主要残留在番茄果皮中.果肉中己唑醇的残留量最少,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包括雨水的淋洗作用、作物生长的稀释作用和果体内酶代谢作用.番茄150g/hm2浓度施药后,己唑醇残留量在施药7 d后降解到0.1 mg/kg以下,低于我国和欧盟等国家对番茄中己唑醇最大残留限量要求.己唑醇属于易降解农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卷丹百合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施肥对卷丹百合产量及鳞茎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可以显著提高卷丹百合的产量,与对照比较,各施肥处理使百合增产250.2~1 084.0 kg/hm2,平衡施用NPK肥料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 084.0 kg/hm2,纯收入最多,为6 716.9元/hm2。各处理中百合鳞茎硝酸盐含量最低的是PK处理,其次为NPK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石家庄太行山深山区生态环境适宜种植兰州百合,生产的百合鳞茎洁白、抱合紧密,商品性状好,每667 m~2产量1 200 kg,经济效益较当地种植传统农作物提高7倍以上。兰州百合是我国唯一的甜百合,也是甘肃省的名优特产品,2016年甘肃省兰州百合种植面积达到7 133 hm~2(10.7万亩)。但由于主产区长期沿袭传统的自然留种繁育方法,导致兰州百合种性退化,同时,长期重茬连作也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病虫害累积严重(黄钰芳,2018;赵银彦等,  相似文献   

11.
利用L18(61×36)多因素混合正交设计,在宁夏干旱区弃耕地选择6种牧草(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和披碱草)、有机肥、化肥及苦豆子秸秆4个因素安排试验,探讨牧草品种、有机肥、氮磷钾配施及苦豆子秸秆对牧草叶片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的叶面积和叶片干重均显著高于豆科(P0.05),其中披碱草的平均叶面积和叶片干重显著高于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豆科牧草的比叶面积显著低于禾本科,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禾本科(P0.05),其中紫花苜蓿的平均比叶面积显著低于草木樨和沙打旺,草木樨的平均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综合分析得出,种植禾本科牧草的最佳施肥组合为有机肥24t/hm2+氮磷钾高肥配比(N 275kg/hm2+P 225kg/hm2+K 225kg/hm2)+苦豆子秸秆10t/hm2,禾本科利用此方案上种植的披碱草鲜草产量最高,为11 256.43kg/hm2;种植豆科牧草的最佳施肥组合为有机肥36t/hm2+氮磷钾中肥配比(N 165kg/hm2+P 135kg/hm2+K 135kg/hm2)+苦豆子秸秆10t/hm2,在相似方案上种植的紫花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达25 444.52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N90kg/hm2,P2O5120kg/hm2,K2O150kg/hm2处理为最佳养分组合,在此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45106.6kg/hm2;增施钼肥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改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3.
以宁夏盐池干旱区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设计L18(61×36)进行人工草地建植试验,研究了不同牧草品种、施肥量及秸秆还田量对弃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中牧草品种对土壤含水量、全盐及pH值影响极显著(P0.01),有机肥对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全盐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秸秆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全盐的影响显著(P0.05),NPK对pH值的影响显著(P0.05);禾本科牧草改善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效果强于豆科,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效果较弱;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全盐及pH值的最佳方案为圆柱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 Franch.)+有机肥36t/hm2+NPK(N 275kg/hm2、P225kg/hm2、K 225kg/hm2)+秸秆渣10t/hm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方案为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cinalia)+有机肥36t/hm2+NPK(N 165kg/hm2、P 135kg/hm2和K 135kg/hm2)+秸秆渣10t/hm2。  相似文献   

14.
百合新品种兰州百合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百合2号是从兰州百合栽培群体中优选出的一批自然变异单株,经过复选、组培快繁、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鳞茎口杯形,商品百合单个鳞茎质量200~280g。鳞片长,包合紧实,色泽洁白,肉质肥厚、细腻,味极甜美,纤维少,蔗糖8.75%,淀粉11.44%,蛋白质3.26%,脂肪0.14%,钾0.36%,锌0.39%,VB2含量1000mg·kg-1。每667m2产量1800~2500kg。抗灰霉病、疫病和枯萎病,适应性较广,在兰州及周边海拔1500~3000m的山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处理对芸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芸豆为试材,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冷凉气候条件下新型缓释肥与普通氮肥用量对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产量和早、中、后生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150、240kg/hm2缓释肥(纯氮,下同)和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芸豆产量分别增加10.42%、8.57%、14.11%,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生育时期的延长,芸豆品质指标变化规律不同,所有处理下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性增加,后期与早期相比,150、240kg/hm2缓释肥和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增幅较大,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总体来看,150kg/hm2缓释肥、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相对较高,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呈显著性下降,总体来看,150、240kg/hm2缓释肥和450kg/hm2普通尿素处理相对较高,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呈中期显著性增加后期下降,中后期不同处理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下,低量缓释肥施用具有较好效果,减少投入的同时,能够保持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兰州百合栽培历史悠久,以其营养价值高和品质好等特点而成为享誉世界的兰州特产,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目前,兰州市及周边市县百合种植面积达6 667 hm~2(10万亩),当地农户在种球繁育、商品百合栽培上积累了大量经验,生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日本大果椒品种“长剑”辣椒为试材,分别设定氮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的单因素用量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600 kg/hm2前产量极显著增加,到1 200 kg/hm2后,产量极显著下降;有机肥用量低于30 t/hm2时对产量的贡献几乎线性增加,过量施用后,产量增速放缓;施磷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磷肥施用量,产量基本维持不变;施钾量达到30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钾肥用量,肥害严重,产量迅速下降.宁南山区设施辣椒高产最佳施氮量为600 kg/hm2,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0 kg/hm2,有机肥对增产贡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旱作区百合种植密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旱作区不同种植密度对兰州百合产量及相关性的影响,在榆中北部山区百合生产基地,开展旱作区百合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密度8 000株/667 m2产量最高,达1 058.2 kg/667 m2,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 m2的单株鳞茎最重,紧实度最高,鳞茎周长最长,但产量也最低。建议旱作区种植百合最佳种植密度为7 000~8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9.
疫病和灰霉病是百合的主要病害,不同化学药剂对百合疫病、灰霉病的田间防效不同。试验结果表明:52.5%噁酮·霜脲氰WG540g/hm2、40%王铜菌核净WP每3000g/hm2以及72%霜脲·锰锌WP3000g/hm2分别连续喷雾3次,对百合疫病防效在80%以上;50%异菌脲WP1500g/hm2、50%腐霉利WP3000g/hm2分别喷雾3次,对百合灰霉病防效在80%以上,且以上5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百合植株安全,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施总氮量相等的情况下,研究有机氮与化学氮的不同配比对黄瓜的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改善黄瓜品质,提高黄瓜产量,增加效益,在目标产量为112500kg/hm2,有机氮与无机氮各施225kg/hm2时,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