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春季蜜蜂繁殖期间,极易发生盗蜂,尤其会给规模化养殖的蜂场带来较大的损失。近年来,蜂农们根据中蜂与意蜂的个体大小差异,发明一系列隔蜂装置来阻止意蜂作盗中蜂,成效较为显著。但对于最为常见的中蜂间盗蜂却研究较少。因中蜂灵敏,对气味敏感,中蜂间盗蜂发生机率远大于意蜂盗中蜂机会,防范也难于意蜂作盗,中蜂群间  相似文献   

2.
正有不少蜂友为了增加蜂产品的种类,同时饲养了中蜂与意蜂。为了管理方便,大多数的蜂友将中蜂与意蜂摆放在同一地点,或相距不远的2个地点,这样一来,经常发生中蜂、意蜂互盗,让人很伤脑筋。根据笔者多年来中蜂与意蜂同场饲养的实践,现谈几点中、意蜂同场防互盗的做法。1意蜂盗中蜂意蜂盗中蜂是一年中春、夏、秋三季经常发生的事,只要是在气温适合意蜂飞翔的季节,当外界蜜源缺乏时,就容易发生意蜂盗中蜂。而且一旦发生,若  相似文献   

3.
中意蜂互盗是难同场饲养的关键问题。我认为:中蜂盗意蜂,盗不了;意蜂盗中蜂,不得了。即中蜂虽爱作盗,但因个体小,却盗不了意蜂,而意蜂一旦盗中蜂则可造成中蜂群毁灭。因此我保持意蜂全年不缺糖,并将中蜂巢门用铁皮条压低,缺糖时只容中蜂通过,意蜂个体大无法进入...  相似文献   

4.
70年代,广东的中蜂受囊状幼虫病危害后,品种退化严重。我企图通过北方的中蜂与广东中蜂杂交,提高广东中蜂的品质,因此,我先后引进过北京密云县中蜂、甘肃天水中蜂、陕西延安中蜂和秦岭中蜂,从南方引进过海南中蜂和广东宝安县中蜂。根据我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郭成志 《蜜蜂杂志》2007,27(1):28-28
多数用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都有一个同感,认为中蜂发展、增殖缓慢,蜂群数年年总是在10~20箱之间徘徊,久久不能上规模.有的蜂友弃中蜂改养意蜂,有的弃蜂改行.笔者饲养中蜂20多年,曾有过灰心丧气、弃蜂改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安下心来养蜂.  相似文献   

6.
甘筱中 《蜜蜂杂志》2001,(12):16-16
中蜂是大自然赋予中国人的 1块瑰丽的国宝。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使一些初养中蜂或根本未养中蜂的人对中蜂产生误解。笔者养中蜂多年 ,中蜂年年为笔者送益 ,在这里笔者要为中蜂说几句公道话。1 中蜂不仅适应山区饲养 ,更适应平原丘陵地区饲养笔者与一外省蜂友谈蜂 ,他问我养的什么蜂种 ,我回答是 :以中蜂为主、意蜂为辅 ,中意蜂同场饲养。他很认真地对我说 :“养中蜂要搬到山上饲养 ,平地养不得 !”笔者听后觉得这位蜂友对中蜂的认识处于误区之中。笔者业余养中蜂 30多年 ,由于工作调动搬家 5次 ,每次住地都是在平原、丘陵地区 ,所到之处…  相似文献   

7.
斯氏蜜蜂茧蜂是目前危害中蜂的一种主要的寄生蜂疾病,以幼虫危害中蜂成年蜂,造成中蜂个体死亡。在过去,由于斯氏蜜蜂茧蜂在我国分布范围小,数量较少,寄生率整体较低,中蜂养殖户对该寄生蜂关注并不高。随着转地放蜂及养殖数量的不断扩大,斯氏蜜蜂茧蜂对中蜂的寄生率呈现增长趋势,部分蜂群斯氏蜜蜂茧蜂寄生率高达20%。为实现对中蜂斯氏蜜蜂茧蜂的有效防控,本文针对该寄生蜂的生物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蜂蜂群中,国内迄今已报道存在三种寄生蜂,即中蜂窄腹寄蜂(原定名为中蜂绒茧蜂,学名待鉴定)、蜡螟绒茧蜂Apanteles sp(分类上属膜翅目姬蜂总科茧蜂科绒茧蜂属)、蜡螟大腿小蜂Brachymeria sp(分类上属膜翅目小蜂科大腿小蜂属)。前一种寄生在中蜂成蜂体内,是中蜂的敌害。后两种是蜡螟的寄生蜂,为蜡螟的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9.
<正>中蜂爱分蜂是指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蜂蜂群在繁殖季节经过一次分蜂后,会无节制多次无序分蜂。多次分蜂往往会造成蜂群弱小、抗逆性差、采集力低、抗病力不强、产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是中蜂养殖难的症结所在。那么,造成中蜂爱分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和控制中蜂爱分蜂问题,使饲养的中蜂群在分蜂季节少分蜂或不分蜂,让中蜂容易养成强群、大群。下面介绍中蜂爱分蜂的原因和控制分蜂的办法,供大家讨论:一、遗传因素和强群标准每年春季和夏秋时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中蜂和意蜂混合群内工蜂对异种蜂卵和幼虫的清理行为,研究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的亲属辨识能力。混合蜂群稳定一周后开始第一次实验,再隔一周进行第二次实验。每次实验连续进行5天。结果表明:混合群刚稳定时,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对异种蜂卵和幼虫均有较强的亲属辨识能力,意蜂工蜂对中蜂幼虫的清理率明显高于中蜂工蜂对意蜂幼虫的清理率。随着混合群稳定3周后,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对异种蜂的卵和幼虫的清理积极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土法养中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广大的山区农村,仍习惯用土法养中蜂,土蜂蜜深受消费者所喜爱。土法养中蜂的分蜂依靠自然分蜂,虽然有许多优点,但自然分蜂的最大缺点是分蜂群飞逃,蜂群一旦飞逃难以收回。重庆市武隆区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开展土法养中蜂防止分蜂群飞逃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土法养中蜂的分蜂收蜂装置。该收蜂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男女老少皆可操作。  相似文献   

12.
王建文 《蜜蜂杂志》2016,(11):19-19
近年来,随着四川省养蜂业的发展,中蜂养殖农户不断增多,中蜂与意蜂养殖发生冲突的事件越来越多,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中蜂养殖户投毒意蜂的过激行为.解决好中蜂与意蜂养殖冲突问题关系到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妥善解决中蜂与意蜂养殖冲突纠纷,切实维护养蜂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多数用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都有一个同感,认为中蜂发展、增殖缓慢,蜂群数年年总是在10~20箱之间徘徊,久久不能上规模.有的蜂友弃中蜂改养意蜂,有的弃蜂改行.笔者饲养中蜂20多年,曾有过灰心丧气、弃蜂改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安下心来养蜂.  相似文献   

14.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15.
河南新县苏区人民公社养蜂场饲养中蜂28群、意蜂4群,共计298框蜂。中蜂是用高窄式巢箱,意蜂用标准巢箱。1958年开春就在郭家河赶油菜花、紫云英花,中蜂取蜜1,682斤,意蜂取蜜301斤。随后转至张湾赶枣树花,中蜂取蜜1,412斤,意蜂取蜜311斤。后转至白山关赶棉花、木梓等蜜源,中蜂由28群发展到57群,意蜂由4群发  相似文献   

16.
梁以升 《蜜蜂杂志》2008,28(3):24-24
1 什么是中蜂乱蜂团? 中蜂乱蜂团的产生是由于一群中蜂飞跑引起多群中蜂群飞逃,严重的有十几群及几十群飞逃.逃亡群会聚集在树上及建筑物上形成一个或几个大蜂团,称为乱蜂团.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出生于1941年6月,1968年开始养中蜂,现在有中蜂生产群60群、育王群20群,意蜂9群。中蜂养成大群强群上规模标准化,产量高,是养中蜂蜂友梦寐以求的事。笔者居住在河南省北中部的新密市(郑州的一个县级市),有平地,也有沟,属于丘陵地区,大部分中蜂每群都能达到6~7脾蜂,也有一部分会达到8脾蜂。像这样群势中蜂进行规模饲养,达到优质高产目的,必须实现双王加继箱,才能有13~14脾蜂。  相似文献   

18.
李家柱 《蜜蜂杂志》2011,31(10):23-23
近几年糖价居高不下,有些养蜂员因无多大收益,忍痛弃蜂改行。但尚有不少蜂友,出于对养蜂的热爱,开始改养起中蜂。 改养中蜂的蜂友,大多利用原有的意蜂标准箱,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不少毛病。如何将意蜂标准箱改一改,来养中蜂呢?笔者养蜂50年,其中单纯养中蜂20年,中意蜂同时饲养4年,也曾做过一些试验。现就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看法,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地地处大巴山区,四季分明,蜜粉源丰富,如没极端气候干扰,中蜂一年四季都在产卵繁殖.中蜂群势小,一般5~6脾蜂算是强群,二三脾蜂在分蜂季节也会出现分蜂.养小群没收获,不如不养.一群蜂能连续分出三四群,甚至更多,这充分体现出中蜂强大的繁育能力.采用中蜂小群人工繁殖,扩场快、易操作.  相似文献   

20.
正百花盛开的春天,蜜粉源充裕,为中蜂繁殖创造了优良的生活环境,蜂群随之日益增长,子丰蜜足。江南一般3月中旬中蜂进入分蜂期,蜂农将迎来一个繁忙的季节。然而中蜂传统的桶养饲养模式,无法查找蜂王,更不用说将蜂王囚禁管控。因此,对于分蜂,蜂农既高兴分蜂能扩群,又担心没见着蜂群分出而随之丢失。为此,笔者对传统桶养中蜂的人工分蜂进行了一些探索,与蜂友们分享。1传统桶养现有的分蜂模式现有桶养中蜂分蜂,在笔者生活的浙江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