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栓皮栎板材的降温干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一种新的干燥方法──降温干燥法对栓皮栎板材进行了于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降温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含水率梯度和温度梯度方向相一致,加速了木材内部水分的迁移,提高了干燥速度。同时由于木材表层温度较内部温度低,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减慢,降低了木材内应力,使木材干燥质量与常规干燥相比有所提高。这种干燥方法为难干材的干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吉林地区不同林型降温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市及周边地区的城市森林为对象,应用对比观测法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构成的森林类型降温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降温的因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8:00~10:00、10:00~12:00、12:00~14:00等时间段,只有不同树种构成的纯林对降温的影响极显著,其中,长白落叶松林的降温效果最好,北美短叶松林、榆林等降温效果一般,而毛果绣线菊灌丛、蒙古栎林、连翘灌丛等的降温效果较差;混交林降温效果因树种组成不同差异较大,长白落叶松+糠椴+山杨林好于糠椴+蒙古栎林和黑桦+蒙古栎林。  相似文献   

3.
应用TRM-ZS4型环境梯度监测系统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红枫(Acer palmatum)、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紫丁香(Syringa oblat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cv.fernleaf)8个灌木树种降温能力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灌木树种在3.0m处的降温能力最能代表树种降温水平,8个灌木树种在3.0 m处的降温效果,呈现了“双峰”变化趋势,11:00点及15:00左右出现降温高峰,这种变化与植物“光合午休”现象较为一致,8个树种分成3个降温类型:桂花和红枫2个树种对环境整体降温能力强,尤其在3.0m高度层平均降温0.69℃,紫丁香、紫薇、紫叶李、紫竹等4个植物对环境整体降温较强,尤其对底层空间的降温强于其他灌木,海桐、凤尾竹2个植物对空间的降温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4.
针对秋季西北地区单梁双列式大棚内0~7.2℃低温不连续、设施葡萄休眠期长、促成栽培效果效果不显著的问题,采取微喷水冷降温的方法,使棚内低温连续控制在0~7.2℃之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满足了设施葡萄休眠的低温需求,使该设施栽培的矢富罗莎和里扎玛特葡萄休眠期结束时间分别提前了10d和7d。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具有成本低廉、原料简单、施工便利,结构稳定性强等优点,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混凝土碳化的原理,通过相应的试验,对受力状态的混凝土试件在碳化环境下的耐久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分别以20%、25%、30%3种不同的孔隙率为目标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重点对植生混凝土的强度、实测孔隙率、混凝土孔隙内的pH值等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并分别阐述了各指标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在保证孔隙率20%~30%要求下,可以配制出强度等级达到C10的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刘淑萍 《森林工程》2002,18(2):36-38
本文针对掺加不同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含气量、抗冻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提出掺入外加剂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与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河砂和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与河砂混凝土强度基本相同,从而得出机制砂可代替河砂作为混凝土的主骨科的结论.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能的影响.为了消除机制砂混凝土的不利因素,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比较.大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优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可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混凝土易开裂、韧性差、细菌易滋生等缺点,对掺有载银无机沸石与聚丙烯纤维的C6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抗收缩及抗菌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有载银无机沸石与聚丙烯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小于不掺无机沸石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但抗收缩与抗菌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典型居住区绿化的降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调查广州市某个典型居住小区的组团中心绿地的植被分布,采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获取绿地的表面温度。在分析对比不同绿化类型的降温效果及日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典型时段(12:00-14:00、18:00-20:00)的绿地表面温度进行了剖面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降温能力不同,乔灌木的总体降温作用强于草本;2)绿地的降温效应随太阳辐射的升降而起伏变化,在正午时段达到峰值;3)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时段发挥出的降温能力不同,日间乔灌木的降温效率更强,晚间草、灌木的降温效果更佳;4)建筑遮荫显著改变了绿地的温度场格局,对植被的降温效果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由废弃混凝土中基质胶凝组分制作的10个免烧砖试块进行了力学强度、吸水率性能的试验,研究了其配合比、养护时间对性能的影响,进而得到了该种免烧砖的最佳配合比,并分析了免烧砖强度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人们对于混凝土的认识还是冷漠和缺少人情味,混凝土被用于结构材料,而材料自身被掩藏在各种装饰材料的表皮之下,混凝土在审美方面的价值与魅力几乎被忽略。同时,每年废弃的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其处理也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难题。为此,利用废弃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再生细骨料,与水泥、粉煤灰、硅灰和石粉一起拌制成型,再利用废弃的矿泉水、饮料等塑料瓶和废弃的毛巾、布料等制成模具,研制出了一种能体现混凝土艺术美的"长筒艺术吊灯+花篮台灯+随想花盆",三者相互搭配,借助灯光及背景的效果,将混凝土自身的真实美融入环境创意中,即"唯美"混凝土。使用结果表明:它可用于公园中的长椅、草坪灯具以及路灯灯具、园林绿化灯具等的制作;同时,在特殊造型的室内家具、舞台布景、展示空间等领域,"唯美"混凝土都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黄刚  刘远才 《林业科技》2011,36(2):20-22
以高沸醇溶剂法制备木质素,并经化学处理获得木质素磺酸钙作为减水剂改性粉煤灰混凝土:通过粉煤灰混凝土配比的设计,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验证明,通过自制的木质素聚合物改性粉煤灰混凝土,对其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学艳  刘彦龙 《森林工程》2002,18(6):56-57,47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1994),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冻融循环、吸水率试验,试验表明了再生混凝土不仅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耐久性,从而为再生混凝土推广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毕磊  刘源 《林产工业》2020,57(8):29-32,40
为研究碳化环境下,碳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通过在混凝土中分别掺入不同掺量的碳纤维(0%、0.5%、1%和2%),分析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和抗压强度在不同的碳化环境下(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0%、20%、60%、80%和100%)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当纤维材料在0%~1%之间时,混凝土的三种耐久性能得到提升;而纤维掺量超过1%时,则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下降;2)随着养护环境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混凝土三种耐久性能逐渐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渐增大;3)养护时间增加,混凝土的三种耐久性能也会随之逐渐下降。在本试验中掺入1%碳纤维的混凝土复合材料耐久性能较佳,且具有一定的抗碳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冻融破坏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冻融循环试验操作相对复杂,许多细节操作没有具体规定。目前主要有三种因素影响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分别是水的冻结压力、混凝土中水的结冰、粗骨料中水的结冰。本文在对这三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在混凝土冻融试验过程中试验细节、冷却速率和混凝土实际工作环境三种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影响,提出加强试验细节控制、试件摆放互换、尽可能降低冻融速率等改进措施,以降低冻融试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携带热成像传感器的无人机,获取了校园中心区域不同下垫面的热成像图片,分析不同下垫面的日地表温度变化,探讨其地表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天中总体降温幅度从大到小的下垫面依次为水体、林地、乔-灌-草绿地/乔-草绿地、道路、建筑,水体和绿地尤其是林地的地表降温效益显著。林地的周长为0~600 m,面积为0~7000 m^(2)时,与林地的地表降温幅度呈正相关;林地的周长面积比、景观形状指数、分维数与地表降温幅度呈负相关,林地形状和边缘越简单,形状接近圆形,地表降温效益越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快速预测普通混凝土和掺入硅粉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强对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控制,进行微波促凝混凝土试验。本试验采用微波加热混凝土的方法,对不同混凝土的促凝机制的试验研究。最后得出最优的微波加热制度,这种微波加热制度使普通混凝土和加入硅粉的高性能混凝土5~6h强度达到28d强度的10%左右。试验表明,采用有效的微波加热的方法,可以提高掺入硅粉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静态大载荷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动态响应,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搭建了静态大载荷模拟加载装置用以模拟生成静态大载荷,在三维试槽中铺筑了2种低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并在其中铺设位移传感器、土压力传感器,进行了模拟加载试验。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2种路面路表位移变化规律,研究了土层压应力与深度及载荷作用距离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大载荷下路面发生弹性变形,可忽略静态大载荷卸载后对路面承载能力的影响;水稳碎石层可显著减小路面的峰值位移、土层峰值应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了高强度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成功地配制出塌落度为245mm,28d强度达54.9MPa的再生混凝土。应用全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的三年强度达到了96.1MPa。再生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有助于扩大再生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