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上部荷载、水流及腐蚀环境等作用,桥梁水下混凝土结构的病害往往较为严重且难以发现。以不排水加固为指导思想,开展了水下混凝土结构病害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通过在试验室水箱中对各类水下混凝土结构的病害进行模拟修复施工,提出水下病害修复技术工艺,主要包括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孔洞缺陷修复工艺。水下修复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表明,水下裂缝修补试件的破坏位置并不位于原结构裂缝位置,破坏属于混凝土内聚破坏,水下裂缝灌注胶对水下施工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经过水下混凝土孔洞修复工艺修复的缺陷试件,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完好对比试件的强度,并超过其16.7%,修复所用的水下环氧胶强度指标远高于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使得修复试件的强度有所提高,试件破坏时孔洞周围裂缝和破损较少,水下孔洞修复工艺对水下受损结构的加固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刘志佳  鲍甫成  傅峰 《林业科学》2012,48(1):143-147
以杨木单板为基体,以热敏染料、显色剂、十四醇、增感剂为木材温致变色剂,利用超声波浸渍注入木材的方法制备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研究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的浸渍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试件变色色差(ΔE*)的主要试验因子为超声波功率,方差分析其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显著;其次为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方差分析二者在0.01水平下对试件ΔE*影响不显著。最佳浸渍工艺为浸渍温度75.0℃、浸渍时间4.0h、超声波功率120.0W。研制成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新产品,杨木单板起始变色温度为26℃,终止变色温度为32℃;温度由26℃升至32℃时,试件由蓝色变成木材本色;温度由32℃降至26℃时,试件由木材本色变成蓝色,达到室温可逆变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非洲圆盘豆地板坯料为试验材料,使用改造后的德国木材干燥机进行过热蒸汽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下述工艺切实可行:待处理试件含水率控制在10%;预热阶段将试件在80℃温度下保持2h;在高温干燥阶段升温至120℃并保持1h;然后迅速升温至热处理目标温度160~220℃范围内,热处理时间为2~8h,在试件热处理过程中进行喷蒸;热处理结束后,调整试件含水率至4%~6%,降温至60℃后出窑.经过该热处理可使地板材颜色加深及尺寸稳定性提高,进而提高地板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具有成本低廉、原料简单、施工便利,结构稳定性强等优点,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混凝土碳化的原理,通过相应的试验,对受力状态的混凝土试件在碳化环境下的耐久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冻融破坏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冻融循环试验操作相对复杂,许多细节操作没有具体规定。目前主要有三种因素影响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分别是水的冻结压力、混凝土中水的结冰、粗骨料中水的结冰。本文在对这三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在混凝土冻融试验过程中试验细节、冷却速率和混凝土实际工作环境三种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影响,提出加强试验细节控制、试件摆放互换、尽可能降低冻融速率等改进措施,以降低冻融试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Miner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解决非稳定变载荷下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问题。根据等效疲劳这一概念,找出了非稳定变载荷作用下齿轮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导出了寿命系数计算中,求当量应力循环次数的公式。一、前言汽车、拖拉机、起重机、木工机床及金属切削机床等机械中的齿轮传动都是在变载荷下工作的,对于承受近似规律的非稳定变载荷的齿轮,可以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进行计算。该理论是建立在对称循环的不稳定载荷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如果应用载荷的等效转化概念,也可以将其应用到非对称循环不稳定载荷的计算中.二、疲劳损伤累积理论Miner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是通过不同的试件,采用不同的特性循环值和不同的载荷作用下不同应力——循环次数组合做实验,得出了零件在反复载荷作用下,损伤累积是与试件所吸收的净功有关。在某一给定的载荷产生的应力作用下,试件承受的实际循环次数与试件在破坏时循环次数比值的百分数,看成是消耗了全部有效寿命的一部分。根据这一假设,当全部损伤百分数达到百分之百时,试件就破坏。损伤累积理论,用于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中,可以认为:零件在变应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普通油茶花粉周年保存,对普通油茶3个无性系品种的花粉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投放液氮前的含水量、预冻及解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效果具有明显影响。3个品种花粉烘干(30℃)脱水2~5 h,花粉含水量达11.65%~15.70%时,超低温保存效果最佳;-26℃预冻(1 h)具有明显的预冻效果,液氮保存后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采用38℃温水浴(3 min)快速解冻及-80℃(1 h)→-20℃(1 h)→4℃(1 h)逐级解冻,均能较好保持花粉活力。4℃低温干燥保存油茶花粉,能满足短期内(30 d)授粉的需要;超低温技术可以实现油茶花粉的周年保存,且保存一年的花粉较初始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工况下重组竹横纹局部受压的力学性能,对5组不同工况下的重组竹试件进行了横纹局压试验,采用0.5 mm/min的速度加载至试件破坏,得到试件的破坏特征、极限承载力和每组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竹横纹局压极限承载力比较稳定,其变异系数均小于0.1;不同工况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态有明显影响,承压区周围的围压面越多,其承载力越大。结合已有的木材横纹局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和试验结果,考虑到重组竹本身硬度较大的特性,将重组竹顺纹和横纹方向的应力扩散长度均取为20 mm,得到了重组竹横纹局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均小于每组试件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表明本研究得到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在腐蚀介质环境下,路桥混凝土结构由于受到环境中各类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常常造成钢筋界面损失、屈服强度降低、混凝土表面开裂或剥脱等,削弱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会降低,甚至破坏.为此,应该对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合理的评判,确定其安全程度,以利于做出正确的维修决策,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直径焊钉连接件在高强钢纤维混凝土(HSSFC)中的力学性能,制作了4组共12个焊钉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得到了不同直径焊钉连接件在HSSFC中的破坏形态、抗剪承载力和极限滑移量,并对规范承载力公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对于16和19 mm的小直径焊钉连接件,破坏形式以焊钉剪断为主;对于22和25mm的大直径焊钉连接件,破坏形式以焊缝破坏为主;与普通混凝土推出试件相比,采用HSSFC时,焊钉连接件的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随着焊钉直径的增大,推出试件的抗剪刚度有较大的提高,极限滑移量则明显减小。对既有规范给定的焊钉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与收集到的92个采用不同类型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C60~C100)、不同焊钉直径(16~30 mm)的推出试件试验值均较为吻合,表明该修正公式适用范围较广,可作为钢-HSSFC大直径焊钉剪力键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赖用满  魏洋  李国芬  曹兴 《森林工程》2011,27(6):58-61,84
进行4个不同纤维类型和层数的圆形FRP-钢复合管混凝土短柱和1个对比短柱的轴压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RP-钢复合管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基本都从试件中部开始发生FRP断裂,FRP逐渐丧失对钢管的约束力,在FRP断裂后构件保持一定的残余承载力,随着FRP的层数增加,极限荷载随之增加,在相同FRP层数的情况下,CFRP-钢复合管试件和BFRP-钢复合管试件对比,CFRP-钢复合管试件的混凝土峰值荷载较大,后者的延性提高效果明显,同时介绍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桥墩在试点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以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材为研究对象,研究蒸汽高温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毛竹初始含水率对毛竹抗弯弹性模量与静曲强度的影响。180℃蒸汽软化处理5 min后试件自身温度下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件弹性模量与静曲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处理温度为160-200℃时,其力学性能下降最快;180℃软化处理5 min后,初含水率为114%的泡水试件较初始含水率为11%的气干试件,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51.8%,27.9%;蒸汽高温处理对竹材具有较好的软化效果,但处理后试件温度下降过快会导致其力学性能升高、塑性降低,不利于展平,在实际生产中应快速高效的进行软化展平,适当提高生产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13.
银杏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银杏子叶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保护剂、冷冻速度对解冻后材料相对存活率影响较大 ,冻前预培养和预冻至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也较为重要。在含高浓度山梨醇或甘露醇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2d的愈伤组织 ,用 10 %二甲基亚砜 +0 .5mol·L- 1 山梨醇作为冰冻保护剂 ,以 1℃·min- 1 速度降温 ,在 - 15℃、- 35℃分别停留 10min和 30min后 ,投入液氮中保存 1d ,细胞相对存活率可达 6 0 %以上。再培养时 ,细胞能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4.
锯材变形的热压校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3种不同树种的变形薄板试件,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热压条件进行校正试验,比较5种不同工艺方案下的热压校正效果,找出最佳热压工艺参数。经试验得出:利用热压校正小规格薄板的变形是有效的,其最佳热压温度为150~170℃,压力为1~1.5MPa,热压时间8~10min,且在保压下降温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LN2保存甜槠种子脱氢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低温(-196℃)手段保存甜槠种子,通过对甜储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的方差分析和Q检验法多重比较分析,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甜槠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无防冻剂预处理,在20%含水量,缓冻缓解方式条件下,离体胚脱氢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落叶松胶合木构件横纹受压性能,选取落叶松为原材料制作胶合木试件,测定落叶松胶合木试件密度、含水率,进行横纹受压性能试验,探讨其破坏模式,并计算横纹抗压强度与横纹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横纹受压破坏为塑性破坏;密度为0.64 g/cm3的落叶松胶合木构件横纹受压比例极限强度为60.78 MPa;试件含水率为11.3%与12%时的横纹抗压弹性模量分别为:254.8 MPa,245.0 MPa.  相似文献   

17.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对道路景观有着统领的作用,对改善环境生态有积极作用。为了弄清岭南城市主要行道树对城市道路的微气候影响,以惠州市为例,对惠州主要道路的9个常见行道树种进行了遮荫效果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行道树都具有一定的遮光率和降温率,遮光效果较好的树种是白兰,其遮光率达95.81%,较差的是王棕和长芒杜英,遮光率为61%~63%,其它树种介于两者之间。降温率最高的树种是榕树,其降温率达9.83%,温度可下降3.5℃,降温较差的是长芒杜英,其降温率为1.5%,温度仅下降0.5℃。综合荫质与遮荫效果,遮荫效果较好的树种是榕树,较差的是王棕与长芒杜英,而白兰、海南红豆、非洲楝、高山榕、黄葛树亦具有较好的遮荫效果。今后选择岭南城市的行道树在注重遮荫功能时可优先选择榕树、白兰、海南红豆、非洲楝、高山榕、黄葛树,注重景观特色而对遮荫要求不高时可选王棕与长芒杜英。  相似文献   

18.
在混凝土结构中.评定其质量指标主要采用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值。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目前仍采用随机制取试件的方法。本文针对试件是否真正代表主体强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绿色大世界》2011,(6):162-162
(1)遮荫降温。夏季光照强烈,须采取遮荫措施。此时最好让其每天接受2h晨光,在葡萄架或大树荫下更为理想。因为这种环境下,阳光直射地方温度5—10℃,而且通风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木材干燥过程中,介质循环速度是一个影响木材干燥的重要工艺参数.在木材各含水率阶段,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不同介质循环速度对木材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循环速度对干燥速度的影响显著,但其影响随木材含水率(MC)的降低而减弱.在低介质循环速度条件下,试件MC大于45%时,表现为木材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偏差(△MC)随循环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试件MC介于35% ~ 45%之间时,正相关关系存在但不显著;试件MC小于35%时,干燥室内循环风速的大小不影响木材的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偏差(△MC).对试件表层含水率分析,试件表层含水率大于25%时,试件表面循环风速对试件表层含水率的影响显著;试件表层含水率小于25%时,试件表面循环风速对试件表层含水率的影响很小,不同循环风速下试件表层含水率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