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农村改革30多年的历史证明,包产到户的做法,在短期内把农民在集体化期间没被激发出来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使生产在短时间内有所增长。此后,由于分田到户,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的小农经济状态,科技种田水平、农业的总体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水利事业发展,都长期停滞不前,阻挠了农业进步。事实从反面证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集体化。  相似文献   

2.
30年农村改革跌宕起伏,中国农民是真正的主角。30年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亿万农民发挥无穷才智,不断进行探索,推动着农村改革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3.
笔者所写《集体化仍将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主流》一文在《村委主任》杂志(2011年第3期·上——编者注)发表后,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回应,总的看法是肯定集体化的优越性,希望通过集体化道路造就更多的华西村、刘庄村,也有人对此缺乏信心,顾虑较多。笔者对农村的现状及其发展历史进行反思,觉得要引导广大农民走新型集体化村的发展之路,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4.
笔者所写《集体化仍将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主流》一文在《村委主任》杂志(2011年第3期·上——编者注)发表后,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回应,总的看法是肯定集体化的优越性,希望通过集体化道路造就更多的华西村、刘庄村,也有人对此缺乏信心,顾虑较多。笔者对农村的现状及其发展历史进行反思,觉得要引导广大农民走新型集体化村的发展之路,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08,(8):3-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8年7月14日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村进行的又一次重大产权制度改革。将对农村社会及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本期特推出“林权改革”专栏,介绍部分和农民密切相关的政策内容,供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深刻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其考察了其趋势后,于一九九0年三月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极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短短一百多字,内涵十分丰富。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两个战略步骤,体现…  相似文献   

7.
重建农会:我国农村持续发展的新能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会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本文探讨了新农会应该具有的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了建立农会对农村发展的意义,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宣传和服务的作用,为农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指出其能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农村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分散经营模式,农民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难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应运而生。这类协会以市场为导向,把从事同一类生产的农户、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按市场规律组织起来,传递科技信息,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开拓市场,统一协调农产品价格,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许人俊 《今日农村》2002,(10):37-39
1958年的“大跃进”,使各地掀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热潮,邓子恢头脑清醒,不跟风,明确反对穷过渡,他因“右倾”靠边养病,谭震林接替他主管农村工作。随后,全国公社化运动风起云涌,到处一片狂热,共产风和浮夸风席卷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0.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相似的历史又是螺旋式上升发展演义的。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进军号,农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农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抢滩登陆的先头部队,以土地改革为主要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鲜明旗帜。  相似文献   

11.
30年前,中国政府决定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18亿亩耕地承包到户,实现了田有其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30年后,在中国农村进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今天,中国政府又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决定把25亿亩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实现山有其主,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东岗 《北京农业》2012,(30):187-18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处越丰富,品质越处越优良。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全面铺开深化,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带来了农村政治体制和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而且也带来了文化领域的巨大嬗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出现了农民就业的多样性、劳动的分散性和人员的流动性等特点。再加上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普遍存在,使农村文化队伍数量锐减,文化阵地丢失,思想政治工作处于松懈停滞状态,导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之风盛行、宗教势力复活等,引发出极其荒唐的闹剧;盗掘古墓、畸型婚姻增多、拐卖妇幼猖獗、敲诈拐骗、掺杂兑假、以色骗财等欺诈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前,是农村集体合作模式,这个时候谈不上小农户经济,这个时候的农村经济叫做"大锅饭"。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国情农情,领导亿万农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打好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三农”改革建设的创举,推动了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生产力解放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在供求关系和制约土地流转稳定健康发展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率先拉开帷幕,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进了温岭农村大地。温岭市以改革总揽大局,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争先,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在保持农村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分解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每个农民和农户,并通过相应政策的调整和配套措施的落实,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在实际考察后探讨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这一改革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首先是提出了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伟大实践,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第五个时期;深刻认识到土地基本国策的制定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以及土地这一“资源-资产”商品的特殊性,提出了集体土地应增加国家享有最高所有权的双重权属关系的新论点,置集体土地于国家管理的合法地位;探讨了土地的理论价格与实际地价,指出城市地价测定的基本方法与价格表可作为农村地价的参照系数;最后阐述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市场的成就以及诸如国有土地资产严重流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