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符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27-2730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万寿菊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应用于生产的栽培基质。[方法]以园土为对照,用4种栽培基质A(草炭土+蛭石)、B(珍珠岩+蛭石)、C(草炭土+珍珠岩)、D(草炭土+蛭石+珍珠岩)进行万寿菊生长最佳基质的筛选试验,分析比较4种配方对万寿菊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质对万寿菊不同生长指标有不同的影响,万寿菊的株高增长量依次为D>C>A>CK>B,茎粗增长量依次为D>C>B>A>CK,现蕾数依次为A>C>CK>B>D,成花数依次为A>D>C>B>CK,成花率依次为D>A>C>B>CK,最大花径依次为D>C>A>B>CK。基质D的最高株高为35.60 cm,最大茎粗为1.20 cm,最大花径为9.59 cm,最高成花率为84.62%,地下部的最大鲜干重分别为47.22和9.84 g。[结论]基质D为万寿菊无土栽培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究不同品种、不同果眼位置的菠萝果皮抗穿刺损伤性能,以‘巴厘’‘、金菠萝(MD2)’‘、甜蜜蜜(台农16号)’、‘金钻(台农17号)’4种菠萝为研究对象进行穿刺特性试验。[方法]选取样品菠萝赤道线处A(果眼中心)、B(2个果眼之间)、C(果眼边)、D(3个果眼交界点)、E(4个果眼交界边)为穿刺点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取得力-时间穿刺曲线,分析得出果皮硬度;分析穿刺探头穿透果皮的加载深度从而计算平均果皮破裂深度;绘制果皮应力σ(Mpa)-应变ε(%)曲线,拟合曲线计算果皮韧性以及不同穿刺点位的弹性模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品种与穿刺点位对菠萝穿刺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菠萝果皮硬度F大小排序均为A>C>B>D>E,品种不同和穿刺部位不同对果皮硬度的影响均显著。果皮韧性变化规律与果皮破裂深度在穿刺不同点位时规律一致,但品种不同导致排序顺序不同,其中‘巴厘’排序均为A>C>D>B>E;‘金菠萝’排序均为A>C>D>E>B;‘金钻’排序均为A>C>D>B>E;...  相似文献   

3.
赵硕  李俊毅  齐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25-14027
[目的]为优化鳕鱼皮水发生产工艺,并尝试对水发机理进行一些理论解释。[方法]以鳕鱼皮为试验原料,以水发率和蛋白损失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NaOH溶液浓度、浸泡温度对鱼皮水发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浸泡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了漂烫和冷激因素对产品爽脆度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研究范围内,鳕鱼皮的水发率随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下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鳕鱼皮在浓度为0.75 g/L的NaOH溶液中,在25℃条件下浸泡2.5 h时,鱼皮的水发率最好。并且通过80℃水浴,然后冰水浸泡3 min后得到的鱼皮具有较好的爽脆度。[结论]该研究为鳕鱼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杜欣  熊善柏  程薇  汪兰  熊光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48-19549,19563
[目的]研究维生素C、E处理对草鱼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不同处理草鱼片在冷藏、微冻和冷冻2 d后,测定其失重率、挥发性盐基氮、pH值、白度。[结果]维生素E处理的持水性好于维生素C处理,但均高于空白;维生素C、E处理对鱼片的pH值影响较小,比较接近于空白样品;在3种处理中,维生素C处理的样品挥发性盐基氮值最低;维生素C、E对冷藏、微冻状态下的草鱼片具有良好色泽保护作用。[结论]维生素C对冷藏、微冻状态下的草鱼片具有良好的降低水产品腐败和色泽保护作用;维生素E对冷藏、微冻状态下的草鱼片具有良好色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剑河钩藤种子育苗不同处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仟  罗鸣  李娟  刘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92-1492,1512
[目的]研究不同浸泡处理对剑河钩藤种子育苗的影响。[方法]采用清水、赤霉素溶液和草木灰上清液对剑河钩藤种子及进行24 h浸泡处理,观察培育出的种苗的生长状况。[结果]以浓度1∶12 000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的剑河钩藤种子培育出的种苗生长效果最好;用清水浸泡种子24 h培育的种苗效果次于赤霉素溶液;以草木灰清液浸泡24 h的种子培育的种苗生长效果最差。[结论]试验研究了不同浸泡处理对剑河钩藤种子育苗的影响,为剑河钩藤种子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长中  罗章  辜雪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64-19565
[目的]提高罐装八宝饭的加工生产率。[方法]以糯米、豆沙、红枣、莲子、蔗糖、猪油等为原辅料,分别按浸泡糯米与水的比例为10∶.2、10∶.4、1∶0.6、1∶0.8、1∶1.0、11∶.2、11∶.4进行炒煮,按照罐装八宝饭的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浸泡糯米与水的最适比例为1:1.0,根据该用水量确定的罐装八宝饭的试生产炒煮配方为:水30 kg、浸泡糯米30 kg、白糖1.8 kg、猪油6 kg,按照试生产配方进行生产,产品部分出现了饭变软的现象;将生产炒煮配方调整为:水24 kg、浸泡糯米30 kg、白糖1.8 kg、猪油6 kg,生产的产品没有出现饭变软的现象。[结论]该研究改进了罐装八宝饭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桂花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桂花幼苗生长性状和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设置5个水分胁迫梯度(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10%、20%、40%、60%、80%)进行试验。[结果]桂花在各处理环境下的苗高生长情况和地茎生长情况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情况均表现依次为:60%田间持水量〉40%田间持水量〉20%田间持水量〉80%田间持水量〉10%田间持水量,脯氨酸含量表现为:10%田间持水量〉20%田间持水量〉80%田间持水量〉40%田间持水量〉60%田间持水量。[结论]桂花苗木对土壤水分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8.
马红彬  谢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67-18069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并分析了宁南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鱼鳞坑、水平沟和封育3种恢复措施实施5年后土壤0~40、40~100 cm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持水性、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结果]鱼鳞坑、水平沟措施下土壤容重变化不大,但土壤黏粒含量、毛管孔隙和持水性下降,水分有效性和水分盈亏状况改善。[结论]地表干扰恢复措施可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但使土壤持水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红叶石楠最佳扦插繁殖技术。[方法]研究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及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河沙为基质时,以100 mg/L的IBA溶液浸泡处理4 h成活率最高,达50.00%;泥炭土∶蛭石(1∶1)为基质时,以50 mg/L的IBA溶液浸泡处理8 h成活率最高,达76.00%。[结论]红叶石楠扦插应采用低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较长时间,并应扦插在有良好保温保湿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PSE猪肉的加工特性,研究焦磷酸钠(Na4P2O7)、三聚磷酸钠(Na5P3O10)、六偏磷酸钠 [ (NaPO3)6 ] 对PSE猪肉保水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以蒸煮损失、离心损失、滴水损失为参考指标,确定最适添加量,研究磷酸盐对PSE猪肉食用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均能提高PSE猪肉的保水性,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后确定焦磷酸钠020%、三聚磷酸钠0.15%、六偏磷酸钠0.15%,按(1∶1∶1)比例复合使用,且经该条件处理后的PSE猪肉保水性得到显著提高(P<0.05),同时PSE猪肉的pH得到提高,嫩度和色泽得到改善,并且微观结构也更加规则有序。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肥料组配施用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晶  王亚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77-1177
[目的]为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进行生物菌肥和菌糠配施试验,设生物菌肥+菌糠(A肥)、有机肥+生物菌肥(B肥)、有机肥+菌糠(C肥)、有机肥+生物菌肥+菌糠(D肥)4个处理,以有机肥+尿素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的组配施用对马铃薯的影响。[结果]大署率为处理D〉C〉B〉A〉CK,4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62%、33.01%、21.00%、2.47%;蛋白质含量处理B最高,处理D其次;维生素C含量为处理D〉B〉A〉C〉CK;叶绿素含量为处理D〉B〉C〉A〉CK,4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8.82%、4.1.17%、35.29%、7,9.41%。[结论]处理D(有机肥+生物菌肥+菌糠)肥效最好,使马铃薯生长量提高,并能明显促进马铃薯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态型玉米干物质生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生态型玉米夏播的干物质生产特点。这4个生态型是平丘中晚熟型(A)、低山中熟型(B)、中山晚熟型(C)和高山早熟型(D)。结果表明:①单株干物质生产量,C>B>A>D;②干物质相对生产效率和抽雄后净同化率,D>A>B>C;③抽雄后生产的干物质占单株干物质的比重,D>A>B>C;④干物质向经济器官的转移效率,A>D>B>C。不同生态型玉米的干物质生产受种子千粒重、单株叶数、叶面积、净同化率、生长期等因素的影响。收获指数在生态型之间的差异受品种、地域环境和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于洁  程迪  董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60-8161
[目的]建立超声波提取牡丹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对浸提液料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和提取次数(D)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影响牡丹皮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主次关系C〉A〉D〉B,最佳提取工艺A3B1C1D3。[结论]试验优选所得工艺较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介质等因素对康乃馨干燥的效果。[方法]采用2种不同介质即河沙、食盐包埋的干燥方法,测定康乃馨干燥后的失水率、重量变化、感观分值等指标。[结果]从河沙、食盐包埋干燥处理康乃馨花朵鲜重变化和方差分析来看,24 h是最佳烘烤时间。不同浓度蔗糖浸泡康乃馨干燥处理后失水率和感观评价得出,30%浓度蔗糖浸花朵后河沙包埋烘烤24 h的效果最好。[结论]30%浓度蔗糖溶液浸泡后,用河沙包埋烘烤24 h能够作为康乃馨干燥花制作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弓  吉守祥  叶菊  毛继祖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0-11130,11268
[目的]优选并确定正己烷提取河湟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河湟红花籽油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结果]对河湟红花籽油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C)〉提取温度(A)〉液料比(D)〉提取时间(B)。以B因素为误差项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河湟红花籽油得率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为ABCD,即提取温度65℃,每次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3∶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冻前浸渍液处理方法对提高冷冻草鱼片捏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经浸渍处理的冷冻草鱼片,其液滴损失量减少,蛋白质冷冻变性降低,风味和口感明显得到改善。92)在五种浸渍液中,以12%氯化钠与0.2%三聚磷酸钠的混合浸渍液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冷冻鱼片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冻前浸渍液处理方法对提高冷冻草鱼片捏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经浸渍处理的冷冻草鱼片,其液滴损失量减少,蛋白质冷冻变性降低,风味和口感明显得到改善。92)在五种浸渍液中,以12%氯化钠与0.2%三聚磷酸钠的混合浸渍液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00-7503
[目的]探讨浸泡幼鳖的适宜食盐溶液浓度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将在清水中和离水条件下暂养24 h的中华鳖幼鳖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测定其体重和不同时间段的死亡数。[结果]清水组每组幼鳖的体重减少0.76~0.96 g,占始重的5.60%~6.00% 在食盐溶液中浸泡3 h后,其体重减少0.04~0.53 g,占浸泡前体重的0.26%~4.02% 当食盐浓度低于3%时,随食盐浓度的增大,其减重率增大。离水组每组幼鳖的体重减少2.11~6.18 g,占始重的3.90%~20.65% 体重为10.22~16.30 g的幼鳖的减重率为始重的13.74%~20.65%,体重为119.93~158.03 g的幼鳖的减重率为始重的3.90%~4.91% 0.5%食盐溶液组,其体重增加了0.18g,占浸泡前体重的1.74% 其余各组每组体重减少0.08~1.54 g,占浸泡前体重的0.58%~3.23%。食盐浓度在2.0%以下和6.0%以上时,幼鳖死亡率较高。[结论]食盐溶液的最适浓度为3.0%,浸泡时间不超过30 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介质法对杜鹃花干燥的效果。[方法]用介质食盐和河沙对杜鹃花进行包埋干燥处理,同时探讨了不同浓度蔗糖液及浸泡时间对杜鹃花干燥的影响,测定各处理杜鹃花失水率、重量变化、感观分值等品质指标,以确定杜鹃花干花的制作方法。[结果]从河沙、食盐包埋干燥处理杜鹃花鲜重变化及感观评分来看,8 h为最佳烘烤时间,且河沙包埋效果优于食盐包埋。从不同浓度蔗糖液浸泡干燥处理后的杜鹃花失水率及感观评分来看,1.0%蔗糖液浸泡12 h效果最好。[结论]1.0%蔗糖液浸泡12 h后河沙包埋烘烤8 h得到的杜鹃干花观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向刚  谭川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33-11235
[目的]优选露蕊乌头药材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得率和乌头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探讨温度、浸润时间和超声波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并利用中和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影响露蕊乌头总生物碱提取含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超声波提取时间(C)>浸润时间(B)>温度(A);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3C2,即温度80℃,浸润时间36 h,超声波处理30 min;在此条件下,乌头碱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稳定性好,提取工艺有一定的特异性,且在操作流程中减少了乌头碱有效成分的损失。该方法优化了露蕊乌头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为露蕊乌头总生物碱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